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年代文 還璧 第421頁

《還璧》 第421頁

傅承勖卻陷沉思之中。

“你不會舍不得吧?”袁康譏諷。

“不。”傅承勖道,“我是在想,那個人的口音到底是哪里的?袁掌門在國去過的地方比我多,你聽出來了嗎?”

袁康也搖頭:“哪兒的方言都不沾邊。倒是像是……像……”

“像外國人說中國話。”

“對!”

像一個中國話說得非常溜的外國人,遣詞造句是嫻了,可還是免不了會有一兩個字的音調念不對。

“你想到什麼了?”袁康盯著傅承勖。

他對這男人不算,但也看得出他有所了悟。

“只是個推測,現在還不能確定。”

說完,傅承勖轉離去,竟是出門上了車,走了。

袁康悻悻,看了看表。

阿貍和陳教授是今天早上行。現在,他們估計已經快到大使館了吧。

“陳教授,陳小姐,歡迎兩位蒞臨!”中村的書笑容滿面地迎接著陳家父,“大使閣下和夫人已經等著兩位了,請隨我來。”

陳炳文教授假裝腳不便,由宋綺年攙扶著,走進了日本大使館的生活區。

宋綺年今日穿著一條深藍的蕾,戴黑珍珠項鏈,打扮得十分典雅含蓄。

Advertisement

還帶了一個長匣子,里面放著一匹蘇綢,裝作是送給中村夫人的見面禮。其實匣子的暗格里裝著一幅陳教授的千里江山圖。

使館的仆捧著匣子,亦步亦趨地跟在陳家父后。

到了中村的宅邸,陳家父從俗,

中村夫婦坐在上座。

如那書所說,席中果真還有幾位賓客,都是北平文藝界小有名氣的人

圈子并不大,這幾位賓客和陳炳文都認識。大伙兒都知道這次的茶會是中村專門為了請陳炳文舉辦的,旁人都是陪客。這興致,便不是很高,說笑寒暄也都著一敷衍。

陳炳文孤傲慣了,從不在乎這些細節。

中村大使在中國生活了十來年,中文相當流利。他雖沒起相迎,也出一臉熱切的笑容。

“陳教授能親臨鄙舍,實是在下之幸!我和在座諸位都仰慕您已久,同您好生切磋流一番。”

陳教授今日因有重任在,放下對日本人的憎惡,也好聲好氣地回了幾句客套話。

中村見陳炳文并不如傳說中那麼難相,更加高興。

中村智子今日缺席——外出和袁康玩的事,因事后拿失職威脅了堂本,沒有被父母知道。但未婚夫來了北平。不得不隨未婚夫去喝茶吃飯。

Advertisement

中村智子不在,宋綺年便沒了被揭穿的風險,行事更加從容。

下人流水般送上茶點酒水。中村大使取出了珍藏的畫卷,讓下人掛在客廳四周,請客人們鑒賞點評。

中村手里確實有不珍品。

因牽掛著任務,陳教授起初還有點拘束。可名畫將他的熱勾了起來,他很快放松下來,同中村和客人們熱烈討論起來。

男人們時而激烈爭辯,時而一起大笑。

中村夫人請宋綺年正坐在一簾之隔的側廳里,聞聲相視一笑。

“陳小姐怎麼沒有用本名開店做生意?”中村夫人的中文帶著點口音,但也算流利。

宋綺年道:“父母都希我去教書,覺得做裁沒前途。我便和他們發誓,起個化名去闖。不闖功,不改回本名。”

“好有志氣。”中村夫人贊道,“我們在北平都聽過你的大名。說起來,在北平可很難找到一個好的西裝裁。陳小姐會在北平住多久?”

宋綺年才不想給中村夫人做服:“我和家父明日就會去上海。家母已經在上海等著我們了。夫人您有機會來上海,一定要來顧我的店。”

Advertisement

中村夫人憾地笑了笑,又將話題轉到宋綺年送給的那一匹蘇綢上去了。

宋綺年道:“我聽說日本的正絹工藝極其,一直很想嘗試用它們來做晚禮服。只是中國人不用正絹做服,進貨鋪子,花樣也都很普通。”

中村夫人笑道:“和服的料子當然還是日本最多。正好,我這里剛到了一批正絹。你選一匹帶回去吧,就當是這匹蘇綢的回禮。”

宋綺年客氣了一番,接納了中村夫人的盛

中村夫人便讓仆把料取了出來,擺在榻榻米上,供宋綺年挑選。

隔壁正廳里,中村大使眼看氣氛火候正好,朝管家使了個眼

管家指揮著下人們捧著畫卷

隨著畫卷展開,青綠的山川躍然紙上。

“《千里江山圖》!”一個客人驚呼。

只見仆人們接連展開了四幅長卷,都是一模一樣的千里江山圖!

中村笑:“陳教授,今日請您過府,就是想請您給我掌掌眼。這畫我收藏了好幾幅,有的是別人送的禮,有的是我從書畫商手里買來的。有那麼兩三幅,我曾請好幾位專家看過,都說是真品。可要說專家,又有誰能比得過您呢?”

重頭戲終于到了。

陳教授放下茶杯走了過去,拿起放大鏡煞有介事地看了起來。

這些畫里究竟有沒有真品,陳教授也很想知道。所以他看得格外仔細。

不僅在室看,又還讓人放下四周窗簾,點亮一盞十五瓦的電燈,放在距離畫五六米遠的地方。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