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我的竹馬是卷王 第65章

《我的竹馬是卷王》 第65章

那......曹瑩呢?

蘇綰看向曹瑩,微笑。

曹瑩有點尷尬。去年在大相國寺欺負表姐曹慧,正好被蘇綰懟了,兩人結了點仇。現在卻要來攀附蘇綰,面子上怎麽也過不去。

但沒辦法,婆婆已經下了死令,務必要跟蘇綰搞好關系,能的手帕最好不過。

手帕能不能不知道,但這會兒尷尬得手帕快扯爛了。

“孟夫人的表姐可好?”蘇綰主開口問,而曹瑩嫁的是孟家。

這話恰到好地緩解了曹瑩的窘促,立馬熱回道:“表姐好著呢,竟不想陸夫人還記著。前些日表姐回外祖家探親了,興許過不久歸京。”

蘇綰禮貌地頷首微笑。

興許大家都知道蘇綰的子,談高雅的詩詞興趣,就專門挑些家長裏短八卦趣聞說給聽。

蘇綰邊嗑瓜子邊聽得津津有味,起初還略微僵的氣氛漸漸熱絡起來,個個你一句我一句越聊越興

但聊著聊著,不知誰人聊到了州。

“聽說在潭水嶺走了好幾日,如今總算到了州臨川郡,可這臨川郡比潭水嶺還兇險。”

這裏頭不乏許多自家夫君去州的,紛紛張地問:“如何兇險?”

“你們不知道?”那夫人道:“州有瘟疫死了好些人,後來起了暴,百姓們沖進府衙把東西都砸得稀爛,臨川郡的員們個個閉門在家不敢出來。”

嘶——

“這麽嚴重?”

“可不是?有錢的鄉紳們雇護院死死守著才能保命,不然早就被民沖了。”

Advertisement

蘇綰聽了,也暗暗擔憂。

陸安荀臨走前說州是個爛攤子,可沒想到爛到這個地步。

回到林府,蘇綰才進門就被夏氏的婢請過去。

蘇綰問:“母親找我有何事?”

笑道:“適才來信了,是爺從州派人送來的,有夫人的一封,夫人讓您過去取呢。”

陸安荀來信了,蘇綰高興,立馬擡腳去夏氏的正院。

夏氏坐在榻上,如今已有兩個多月的孕,肚子尚未看出弧度,不過比起孕前了許多,倒是有了孕育之相。

“阿綰,你快來。”夏氏對招手,臉上笑得嫻靜:“安荀來信了,他說已經到了州,一切都好。州風景好,連吃食也不錯。”

蘇綰聽了,無奈地撓額。

陸安荀這張真是不老實得很,報喜不報憂,偏偏夏氏是個單純的,兒子說什麽都信。

“早知如此,當初就該讓你跟著去州了。”夏氏說:“你們小夫妻倆才親呢,有你在邊也能照顧他些,再者......”

自以為蔽地瞥了眼蘇綰的肚子,略微憂愁。

蘇綰乖巧微笑。

“我彼時以為州環境惡劣便也沒讓你去,現在聽他這麽說似乎也沒那麽嚴重。”夏氏道。

蘇綰附和點頭。夏氏懷胎未滿三月便沒出門,所以也不知道外頭的事,蘇綰索也跟陸安荀一樣哄著

“只是說著嚴重罷了,年年都有水患不照樣過來了。母親只管放心,夫君他有祖宗保佑,必定能逢兇化吉。”

“說得是,這些天我不間斷地給他父親上香,想來是管用的。這我倒不擔心,只是想著......”夏氏又道:“你們在一塊不僅有個照應,還能......說不準還能給我生個白胖的孫子呢。”

Advertisement

低頭看了眼自己的肚子,笑著說:“屆時叔侄倆也有個伴。”

蘇綰不著痕跡瞥了眼這會兒才豆芽大的小叔子,繼續點頭。

“娘說得對,我也是這麽想的。”

夏氏拍拍的手安:“不急,待年底安荀回來,屆時你再跟他去州也不遲,只是苦了你,要熬這麽久。”

跟蘇綰說完話,夏氏將一封信遞給:“去吧,這是單獨給你的,拿回去看。”

“好,多謝母親。”蘇綰福出門。

回到自己院子,蘇綰拆開信一目十行,看見仍舊是報喜不報憂的容惱火得很。立馬吩咐婢研墨,一氣寫了六頁紙把陸安荀罵得狗淋頭。

然而,就在寫信去罵陸安荀時,州又傳來個消息——陸安荀帶兵鎮暴民,傷了。

“傷得可嚴重?”蘇綰問蘇老爹。

“我也不知。”蘇老爹凝眉:“既然傳到了京城,想來......應該......不輕吧?”

他小心翼翼看兒神,生怕擔憂。

蘇綰自然擔憂,陸安荀傷,也不知傷著哪了。人在京城看不著不著,實在急人。

“不行,我要去州看他。”說。

這話說出來,蘇老爹和柴氏嚇一跳:“你去州做什麽?你能吃還是能睡了?沒得去給婿添。”

而京城距州相隔千裏,信息閉塞,從州快馬傳信到京城也得兩天,等得知消息也是兩天後了。

蘇綰想去州,可柴氏和蘇老爹看得。就在焦急之際,總算來了個機會。

只不過,這個機會對于朝廷來說卻是危機。

Advertisement

臨近中秋時,又從州傳來了道消息,頓時將朝堂炸開了鍋。

朝廷派去的賑災糧食居然被暴民哄搶,一夜之間,糧倉損失大半。而在哄搶的過程中,還損失了三

負責運送且看守糧食的人是太子的人,原本以為這是個容易立功又輕松的活,可沒想到遇到了民哄搶。

據說皇上氣得將太子喊進勤政殿狠狠罵了一頓。

“你令朕太失了!”皇帝因為州的事已經兩夜未闔眼。

而太子跪在殿下:“父皇,兒臣......兒臣也不知會如此啊。”

“你不知?對,你不知......”皇帝怒其不爭指著他:“你的確不知,不然也不會分明清楚州暴還派些酒囊飯袋過去。”

見他越說越氣,太子不敢出聲了,低頭老實挨罵。

真是屋偏逢連夜雨,朝廷年年賑災,原本今年可以口氣,誰承想前頭出個愚蠢的州知府,後頭又出了個辦事不力的太子。

為此,皇帝竟是氣得病倒了。

這事在東京城各傳得沸沸揚揚,蘇綰這幾日也天待在茶樓裏聽消息。

“事已至此,唯有重新送糧去州。”

“可這會兒上哪弄那麽多糧食去?聽說原先的儲備糧已經撥去了各地,一時半會朝廷拿不出那麽多糧來。”

“從別的州郡調呢?”

“那也是別人的儲備糧,且不說願不願調,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州已經出現暴,若再耽擱後果不堪設想。”

“這不行那不行,那你說怎麽辦?總不能讓百姓活活死吧?”

一番話,懟得茶桌上衆人閉了。

蘇綰聽後,琢磨了下,說:“其實也不難。”

這話說得小聲,但好死不死說的時候突然安靜了一瞬,是以人人都聽清了。

周遭衆人齊刷刷地朝看來。

一人看男裝華麗非常,還有閑心打折扇,頓時鄙夷:“你們這些浮誇子弟,恐怕連米糧一斤多都不知,竟敢在這大言不慚。”

“就是!連朝廷大臣們都束手無策,莫不是你一個臭未幹的小子比他們還厲害?”

蘇綰尷尬,想說確實有法子能給州送糧,但想了想還是識趣地閉

訕笑告罪:“豈敢!豈敢!我說的。”

當即起,結賬走人。

回府思忖了一宿,次日早膳過後,便登了陸安荀恩師裘老先生的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