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54章 遭人嫉恨的神跡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54章 遭人嫉恨的神跡

“當然可以!”

“不過要以私人名義,還要現銀,概不賒賬,皇帝的招牌也不好使。”

云逍先打了一針預防針。

親兄弟還得明算賬。

跟皇帝又沒什麼

再說了,這事絕不能讓皇帝胡手。

一切都得按照規矩來。

崇禎聞言大喜。

“你回去后,跟王承恩也說一聲。”

“手頭上要是有銀子的話,全都投進來,賣掉田產、房產也要投!”

“別的不敢說,保證他這一世的富貴,還是穩當的。”

“他要是不相信,那就算了!”

云逍自信地一笑。

王承恩瞪大眼睛,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

這可不是收臟銀子,而是干干凈凈的!

拿著放心又舒心!

什麼,會不會賠了?

還用心這個?

云真人做生意,那不賺錢。

也不是搶錢。

而是用點石金之法,直接變銀子出來。

崇禎的心里,更是一片火熱。

朕回去就賣上一批珍玩字畫,投銀子!

……

京城中,多出了兩景觀。

不僅是京城人,就連外地人到京城來,也都要瞻仰一番。

在督察院。

所謂的景觀,就是時亨的人皮稻草人。

在洪武年間,這樣的景觀很常見。

可現如今,這可是個稀罕事。

稻草人本來是放在督察院照壁外。

Advertisement

可每天都引來大批人圍觀,導致督察院無法正常運作。

最關鍵是臉上不好看啊!

于是都察院在奏請崇禎之后,將稻草人給移到了督察院大堂外。

于是這一景觀,尋常人再也看不到了。

很多人扼腕嘆息。

另外一景觀,正是忠烈祠。

500斤的火藥,連太廟都被震了。

忠烈祠新建的臺基,不能說是毀了吧,至可以說是毫發無傷。

這不是神跡是什麼?

接下來的數日,忠烈祠更是不得了。

以每天將近三尺的速度,迅速矗立起來。

整個京城都為之轟

這簡直就是神仙速度啊!

百姓們飯后閑談,若是不說幾句忠烈祠、水泥,就會被嘲笑是鄉下來的土包子。

由于圍觀的人實在是太多,嚴重影響到了工程開展。

五城兵馬司不得不派兵把守,用繩子將整個工地給圈了起來。

就這依然無法阻擋人們觀看‘神跡’的熱

這天清晨。

工程剛剛開始,又來了很多圍觀者。

人群中有一名老者,邊站著一個白皮、藍眼睛的夷人。

如今在京城,白皮可是十分罕見,引來無數異樣的目

“湯神父,你們歐邏是否能創造出這樣的神跡?”

那年過七旬的老者,捋著白須,神間滿是得意與自傲。

Advertisement

此人正是工部尚書徐啟。

而這年近四十的白皮,則是西洋傳教士湯若

“純真人親手創造的奇跡,我們歐邏當然是沒有的。”

湯若用生的京城話說道。

接著他微微一笑,“然而水泥建造的建筑再怎麼堅固,也無法抵擋西洋的大炮轟擊。”

啟眉頭一皺,出不悅之

“只要徐大人能夠幫助我,說服云逍子真人。”

“請他出面,讓大明皇帝準許傳教士,在大明傳播主的福音,讓明國人沐浴主的輝。”

“我不僅可以為大明國鑄造大炮,還會帶來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知識和智慧。”

湯若滿臉真誠地說道。

“我已經與云真人約定,明天帶著你去見他,能否功,在此一舉了。”

啟點點頭。

云逍是同道中人。

說服他,老徐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接著徐啟又不放心地一番叮囑。

“你應當明白,云真人在陛下心目中的分量,以及在道教中的地位。”

“因此,你對云真人必須保持足夠的尊重,千萬不要試圖怒他。”

湯若鄭重地說道:“請徐大人放心,我會帶著十二分的真誠與善意。”

就在他們議論云逍的同時。

距離二人的不遠,英.國公張維賢、定國公徐允禎,也在議論著水泥。

Advertisement

“云逍子,簡直是有著一顆七竅玲瓏心!”

“竟然用石頭,燒水泥這等神奇之。”

“坊間傳言,云逍子是神仙降世,原本我是不信的,此時親眼目睹,不得不相信啊!”

“奇人,千古未有的奇人!”

張維賢看著正在興建的忠烈祠,不由得連聲贊嘆。

“水泥之名,已經揚名天下。”

“這就是一座挖不盡的金山,云逍子還不知道能從中賺取多銀子。”

“人們都說,此人是大德高道,可有誰見過,這樣撈銀子的高道?”

“樹大招風,哪怕他真的是神仙,又有陛下的圣眷,最終也難以善了。”

徐允禎怪氣地說道。

語氣中,不無嫉恨之意。

“定國公,慎言!”

“你與國公是姻親,他這次獄,你心中不忿也是正常。”

“可你若是抱著這種心思,朱純臣就是前車之鑒!”

張維賢的語氣頗為嚴厲。

徐允禎訕訕一笑。

張維賢將話題轉移開來。

“朱純臣一家,如今被關押在宗人府大牢。”

“陛下那里怎麼也不肯松口,國公一脈,恐怕就此斷了。”

“唯一能讓陛下改變主意的,也只有云逍子。”

“稍后咱們去純宮,你可千萬別造次!”

如今的勛貴,早就沒有了太祖、祖時期的風

因此勛貴們只能報團取暖。

不管怎麼說,在大明也是一不容忽視的勢力。

這次朱純臣雖說是咎由自取。

可勛貴們,卻是不能坐視不理。

這次不救,要是以后到自己府上有事怎麼辦?

“英.國公與本國公親自出面,云逍子敢不答應?”

“一個幸進的道士而已,頂多也就是跟上次那樣,訛一筆銀子罷了。”

徐允禎面倨傲之

這倒也不是什麼狂言。

徐家一門兩國公。

徐允禎這一脈,從祖時期一直延續到現在。

論爵位,不過是伯爵。

論職位,再怎麼皇帝寵信,也只是個道士。

大明歷史上,有多權臣盛極一時?

最終還不是落得個凄慘結局。

兩百多年的定國公,卻是始終屹立不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