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66章 066 惠王一點都不廢,他很厲害很厲……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66章 066 惠王一點都不廢,他很厲害很厲……

第66章 066 惠王一點都不廢,他很厲害很厲……

李郎中三人七月初四到的靈山鎮, 初五上午雇了一位悉山中況的采藥人,備齊幹糧就出發了。

靈山裏面散布著一些小村落,李郎中一行人可以白日尋找黃, 晚上去村民家中借宿。

初九這日,一早天就沉沉的,沒多久就下起暴雨來。

曬不日頭,惠王爺坐在堂屋看書, 姚黃沒這個雅興,一手撐傘一手抱著金寶去了西院。

西院後院只住著高娘子一人,東廂房改了水房,兩宅子的人沐浴用水都是這邊燒的, 西廂房改了洗房,留著在家裏浣洗王爺王妃的綢緞裳與被面, 裏頭還撐了幾排晾架,綢緞金貴, 不能放在烈日底下暴曬。

姚黃過來時,高娘子與阿吉分別坐著一個小板凳, 正在西廂房洗

姚黃站在門口,先將金寶放下去, 小家夥立即撒歡似的在裏頭跑了一圈。

高娘子看向低頭收傘的王妃。

王妃穿著一套尋常的布, 腳上踩著一雙在集市上買的木屐,外頭雨大, 王妃一路小跑著過來, 一雙腳都沾了水。正看著,王妃扶著門框朝外面出左腳,嘩啦啦的雨水頓時一通沖刷在王妃的腳面,沖走濺在上面的幾點泥, 只剩蔥白似的細腳背,五個腳指頭都染了大紅的蔻丹,紅果子似的勾得人犯饞。

想到什麽,高娘子關心道:“夫人月事快來了吧,我去燒盆熱水給夫人泡泡腳,免得涼著。”

姚黃笑道:“不用燒,我可沒那麽氣,阿吉知道的,每年夏天我不知道要淌多回水。”

沖好腳,阿吉也將一塊兒布鋪在了門檻上,姚黃就坐在這裏,一邊看兩人洗裳一邊閑聊。

Advertisement

雨水反倒顯得這裏更靜,冷不丁的,隔壁齊家驟然傳來一聲婦人的怒:“憑什麽啊,憑什麽大郎二郎三郎都可以去靈山書院讀書,四郎就去不得,只能在鎮上的私塾湊合?”

是呂氏的聲音!

姚黃三個互視一眼,同時豎起了耳朵,膽子越來越大的金寶更是跑過來,準備朝外面兩嗓子。

姚黃按住金寶的腦袋,繼續辨認齊家的聲音。

回應呂氏的那人聲音很低,一點都聽不見,隨後呂氏再次怒道:“你誆我,去年三郎明明也沒考進書院,全靠大郎跟那邊了打通的關系,你還拿了五兩銀子給他送人,今年四郎跟三郎考得差不多,那你再給大郎五兩銀子,讓他去打點啊!是你說的,他們雖然不是出自一個親祖母卻也是自家兄弟,他為什麽只幫親弟弟不幫堂弟!”

齊員外還是沒有聲音,老人家也不像會扯著嗓子跟人對峙的脾氣,但因為呂氏提到了齊大家的孩子,齊大媳婦開口了,聲音又高又洪亮:“母親這什麽話,都是自家弟弟,大郎肯定希弟弟們都有出息,三郎去年沒考好是因為染了風寒,大郎特意帶他過去又答了先生出的新題目,答得好書院才破例收了三郎。四郎,母親您自己說說,四郎平時功課如何,就算帶他去補考他能行嗎?考得太差,書院才不會為了五兩十兩的銀子通融,咱們家又何必花那個冤枉錢?”

呂氏:“你給我閉!我跟你爹說話還不到你言!”

齊大媳婦:“別的事我不管,母親冤枉大郎不講兄弟義就是不行。”

呂氏:“天殺的啊,我當初怎麽被你裝出來的老實模樣騙了,早知道你是個潑婦,我才不會娶你進門!”

Advertisement

齊大媳婦笑:“我給齊家生了三個讀書郎,母親該高興你眼好才對。”

呂氏:“走,你們倆給我一起上,今兒個不撕爛我……”

齊大媳婦:“來啊,我看哪個敢跟我手!”

姚黃目瞪口呆。

阿吉悄聲道:“齊大媳婦兩條膀子可結實了,我敢說呂氏婆媳三個加起來都不是的對手。”

高娘子:“是啊,那板眼神一看就不好招惹,當年肯定很會裝笨,不然呂氏才不會傻到給自己找個厲害的繼子媳婦。”

齊家的爭吵還在繼續,但從始至終都沒有聽見齊員外的聲音。

姚黃一直在西院待到高娘子要去做飯了才回東院去見惠王爺。

堂屋北面,趙璲坐在椅上,看著王妃先放金寶下來再收傘沖腳,待王妃要進來了,他提前收回視線。

姚黃:“剛剛齊家吵得可兇了,二爺聽見沒?”

趙璲搖頭,他在西屋撐了半個時辰的扶欄,之後休息沐浴更,才坐過來沒多久。

姚黃當他一直在看書,走過來搶走佛經放到長幾上,再將椅推到堂屋門前正對著院子:“就知道看書,也不怕把眼睛看壞了。”

說完,提了一把椅子放到惠王爺邊,挨著他坐下,給他講齊家的爛司。

惠王爺第一次打斷了王妃的閑聊,看著漉漉的雙足道:“先去幹。”

姚黃笑道:“你怎麽跟嬸子一樣心,我就喜歡這樣的涼快。”

說著,把雙腳出木屐,轉個將雙橫搭在惠王爺的膝蓋上,故意晃了晃腳。

趙璲看了一會兒,忽然握住王妃的左腳,手清清涼涼。

他取出袖口的帕子,覆在王妃的腳背。

姚黃:“……這帕子二爺還會繼續用來臉嗎?”

趙璲:“不會,送你了。”

Advertisement

姚黃瞪他:“我才不要腳帕子,你送我一條香的。”

趙璲:“……”

等他將王妃的兩只腳幹,帕子完全了,姚黃見他不知道要將帕子放在何,笑著搶過來,穿上木屐走到屋檐下,雙手往外一就著雨水洗了帕子,雨水滴滴答答的,又打的腳面。

趙璲想,王妃一定是故意的。

重新坐下來,姚黃想到了還在山裏的李郎中三人,難免有些憂心:“這麽大的雨,不知他們是在村人家避雨,還是被困在了山上。”

趙璲:“早上便是天,他們應該不會出門。”

七月十四,李郎中一行人回來了,李郎中先洗漱一番換過裳,再通過前院的月門來拜見王爺。

姚黃也想知道此事的進展,坐在惠王爺邊一起聽。

防著大門外有人路過往裏看,飛泉從外面帶上了堂屋的門。

李郎中朝王爺王妃見過禮,低聲道:“靈山外圍的黃確實不多了,只剩一些一兩年的苗,我等連日來查看過七座山頭的黃苗,多生于地帶的樹林邊緣,周圍土壤潤多腐葉,足夠蔭蔽卻又能照到樹枝間下來的。”

“我去問了問山裏的采藥之家,他們在深山裏找到的多年黃也長在的樹林邊緣,這大概就是采藥人在自家種不好黃的緣故。”

“按照采藥人試過的法子,黃可以切種也可以采收種子種植,我想先在山裏挑一塊兒林地開荒試試,現在埋、播種,仿著野黃長出來的地方在藥田上面撒一層腐葉,明年再觀察一年,如果田裏的黃能發芽且長勢正常,二爺便可傳開此法了。”

趙璲:“嗯,先開四分地,旁邊蓋間房子,你且帶人照料著,回京前我會找人接管。”

李郎中道是,見王爺沒有別的吩咐,告退了。

姚黃好奇問:“二爺準備找誰接管?”

趙璲:“靈山縣知縣。”

姚黃想到附近那麽多的山頭,再想想黃的價格,推測道:“如果這事真能辦,應該是份大政績吧?”

趙璲默認。

姚黃:“法子是二爺想出來的,何不你自己繼續擔著?這可是造福靈山幾代甚至今後代代百姓的大功德,讓知縣做了,將來人人稱贊那知縣,我不了,我想百姓們都知道這是二爺的主意,都記著二爺的好。”

趙璲:“這一帶本就是靈山縣治地,就算我是王爺,也無權直接越過知縣開荒種藥。”

姚黃只有個靠槍封的武夫爹,不懂文的事,可知道,惠王爺有個坐擁天下的皇帝老爹。

湊到惠王爺邊,姚黃小聲道:“想管事還不簡單,王爺去跟父皇說啊,朝廷不是年年都往外面派些欽差嗎,靈山縣那麽多知縣都沒過在山上種黃的念頭,只有王爺既有富民之心又有富民之智,父皇知道了,肯定願意讓你繼續主持這事。”

趙璲垂眸:“此事一旦開頭,至要耗時五載,我沒有那個力,由知縣承接最合適。”

姚黃低頭,撥弄自己的指頭。

趙璲看著王妃的指頭,道:“父皇并不知道你我來了靈山避暑,我也無意讓他知曉,知縣那裏我會待他自行給朝廷遞折子,瞞下我的參與,回京之後,你不要說,最好岳父岳母那裏也不要提及。”

王妃擡起頭,眼裏寫滿了“吃虧”。

趙璲握住的手,開解道:“你不要想著事的好,首先李得春的耕種之法未必可行,即便可行,說服百姓相信鼓勵他們開荒也要耗費數月之久才能功,開荒後還要傳授百姓耕種之法,要時時監管藥苗長勢,長達五年勞神費力。我只是臨時起意,真正落實的是知縣,知縣敢接下來,得了政績便該是他的。”

王妃還是嘟著

趙璲:“再有,知縣需要政績升,我已經貴為王爺,何需這點錦上添花的政績?”

十八歲他主請纓趕赴戰場,為的是一展所能為國效力,并非要在父皇那裏證明什麽。

廢之前,趙璲沒想過要爭那個位子,現在,他更不會想。

他只要有人接下此事真正去推行此事,不需要任何名或功勞。

姚黃無法反駁惠王爺。

就是不痛快,京城那麽多人都把惠王當廢人,事實是惠王一點都不廢,他很厲害很厲害很厲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