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青州大獲全勝、擊退虜兵的軍傳回金陵,南朝廟堂上下,終于松了口氣。
可惜紇豆陵和在親騎的掩護下奔逃而去,褚豹追出三舍,沒能擒住此人,否則便可斷掉僞朝一臂。
不過青州在此戰中,生俘尉兵二萬餘,也算大大挫了僞朝的銳氣。
與此同時,褚豹與徐州將黃勇聚在微山下奏樂飲酒,疑似延誤軍機的消息紙裏包不住火,也披出來。
可知道又怎麽樣呢?北府早有跋扈之名,大司馬積威深重,朝臣人人噤聲,對此黑不提白不提。
除了謝瀾安。
史臺連上三道奏疏,謝瀾安在殿上厲聲道:“臣彈劾北府都督玩忽職守,勾結外府駐將私授職,藐視皇命,請陛下罷二人職,查問嚴懲!”
這一仗是贏了,可青州二萬駐軍也打到只剩幾千人。北府軍哪怕早到兩日,何至于如此慘烈!
而且,他褚豹并非力有不逮,他是有意以青州駐軍為餌,打算先消耗掉北朝先鋒銳氣,再踩著同袍的骨就自己的戰功!其心可誅!
表兄寄給的報安書上有一行字,令謝瀾安不忍深想,當日孤城死戰的景象。
阮伏鯨說:“同袍骨三日埋不盡,城中一旬洗不清。我與褚氏不共戴天。”
有人揪住北府不放,皇帝心裏便舒坦,自然應允謝瀾安的請求。
褚嘯崖自然上書辯駁,口氣一如既往地狂悖,說“若無北府軍,便無青州一勝再勝。兵無常勢,遲一日速一日皆是將在外,時勢自度,非領兵者不知深淺。”
只差直白地把“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拍在金陵君臣的臉上。
大司馬護犢子,京吏沒法進軍府拿人。謝瀾安對此早有意料,說好啊,“那麽此番北府出兵軍費,國庫一錢不出。”
若想要錢,我便要在廷尉府看到褚豹卸甲待審的影;不然,你褚嘯崖想親自進京來與我當面對質,我也歡迎得很。
再不然,你敢帶兵城討說法,西府水師一日順流便至金陵。
謝瀾安後臺,自風骨更,如此一來,黑不提白不提的便了褚嘯崖。
史臺和大司馬相持不下的時候,另一廂在商量如何置那兩萬俘虜。
有人主張立斬不赦,以壯軍威,也有人建議分散流徒,讓這些戰俘為南朝屯田耕地。
皇帝詢問謝瀾安的看法,謝瀾安眸輕,彈袖只說了一個字:“放。”
軒然大波。
……又來了。郗符在臣僚的驚聲中低嘆額。
這種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言而定天下法的悉覺,謝含靈怎麽就玩不重樣呢?
“——那可是兩萬兵力,放回僞朝,由著他們再反攻我朝嗎!”之前對北府行事半個字都不敢指摘的兵部尚書,頭一個跳出來,臉紅脖子地質問謝瀾安,“縱虎歸山,汝何敢爾!”
中書省附議:“青州雖勝,卻勝得不易。將士們流河方守住疆土,豈可將俘虜輕易放回,寒將士之心?謝中丞,事關社稷,切莫因虛仁假義而頭腦發昏!”
“含靈,”皇帝在座上面不定,慎重又帶有幾分寬和地問:“你的理由是什麽?”
放回兩萬兵俘,不是兒戲。
可謝瀾安迄今為止所有的建策無一不應驗,所以只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就願意陪一起瘋。
瘋?
謝瀾安可不需要誰自作多地為兜底,無比清醒,平靜的眸底卻又拘著兩簇因青州重創而生的煞氣,致使那道獨立殿中的影格外冷峻。
謝瀾安說:“臣請陛下看一出好戲。”
胤奚給鯉魚喂了食,撐臂反坐在木廊闌桿沿上,翻開郎撰寫的北將譜。
那起了繭子卻依舊雋長泛的指尖,點到“紇豆陵和”一條,上面有一行眉批小楷。
“其人推過喜功,好瞞報傷亡,削占恤。”
今朝上朝前,郎問了他一個問題。
“我與歸月在吳郡的來往書信你都看過,我知北朝將領的用兵習慣,并非與推演得知,你不生疑嗎?”
胤奚搖搖頭,開口便是真心話:“只要是你說的話,此生不疑。”
他看到郎當時愣了一下,而後,那張清靨雪上,出一個他這輩子也學不來的恣睢笑意。
說:“該疑的。”
·
牡丹正豔。
北庭的宮殿也學漢家,在盛夏供著紋樣的青銅冰鑒。白馬寺為太後娘娘新奉上一串佛前開的紫檀佛珠,此時正攏在尉遲太後保養得宜的白右腕上,隨主人一起聆聽階下紇豆陵和的回報。
“末將率兵出征,卻折戟于東,無地自容,請求太後與殿下治罪。”
別看紇豆陵和從青州上撤退時形跡狼狽,眼下回到宮裏,又恢複了昂揚氣勢。
他多年來戰功碩碩,有劍履上殿的特權,今日卻破天荒跪了一膝,痛心疾首道:
“然末將此敗,非大意誤事,也非戰力不敵,實是國師所制的軍械圖紙洩,被南賊提前防備,這才出師不利。末將以為,朝中必有南朝細作!”
這話驚得文武嘩然。
座上頭的一老一,神倒還鎮定。
那老的自然便是尉遲太後,尉遲太後旁那名著星緯玄蟒袍,不過十歲上下的辮發年,則是北尉皇太子拓跋亭歷。
只因如今的尉帝生而弱,常年難離病榻,便由尉遲太後垂簾聽政。而尉帝膝下僅得一子,天生異瞳,聰穎絕秀,早早立為了太子,由尉遲太後親自教導。
兩年前祖孫倆聯袂聽政,共坐椅,北朝臣子早就習以為常。
紇豆陵和那番言論說罷,時任關中大行臺,也是西南將軍的赫連朵河譏諷一笑。
“一句‘細作’,就將打敗戰的罪責推得一幹二淨了。我若沒記錯,那圖紙出國師之手,直接你紇豆陵的軍坊,你護得像眼珠子似的,哪容旁人沾過手?這會兒卻說細作——莫非細作就在你軍中?”
恰如一山不容二虎,這二人并稱為北尉名將,關系便如南朝北府的褚嘯崖與西府的謝逸夏,齟齬微妙。
紇豆陵和怒瞪雙眸,“太後娘娘、殿下!不止圖紙有失,且南軍顯然深知我軍布陣奧妙,克制我軍,方有以勝多的結果!細想之下,可不驚悚?臣請太後下旨嚴查此事!”
拓跋亭歷琥珀的左眸澤幽深,右眼在線下卻呈現出剔的藍。
他眨雙眸,饒有趣味地揚一笑:“國師如何看待?”
宗室出的拓跋昉,以多智聞名,自然想得更深一層——如今軍中新敗,倘若再興清洗抄查之風,恐引發一場。
國師輕闔雙眸,著鮮卑衽服,卻豎掌行佛禮:“臣以為,此戰我軍傷亡之數……”
“——七千餘人。”紇豆陵和連忙接口。
“不過數千,”國師沉道,“若南朝一早參我軍布防,應不止于此,是以不必……”
他話音未落,殿中侍快步殿,跪于庭中,面萬分古怪。
“啓稟太後,殿下,邊、邊關送來一封急報……”
“吞吐什麽?”皇太子淡淡折眉,“難不南人又打過來了,仔細回話。”
“是。邊關急報,青州刺史向我朝獻禮,歸還——青州之戰大尉兵俘二萬人!”
尉遲太後與皇太子同時一震。
“多?!”赫連朵河詫然轉頭,隨即臉鐵青,手指紇豆陵和,“好啊紇豆陵氏,你敢謊報傷亡,還足足了三倍!生俘就有兩萬人……那陣亡的該有多?”
紇豆陵和在聽到殿中侍說話一瞬,已白著臉扶刀而起。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兵死傷多,可他不能給朝中政敵攻擊他的口子。此刻,這打了一輩子仗的宿將心中只有一個想法:玄朝的人瘋了嗎!
兩軍戰,你死我活,誰會轉頭就歸還數以萬計的戰俘!
褚嘯崖不是築京觀嗎,他何時修了菩薩心腸?
“不……此舉有詐!”
紇豆陵和下意識辯駁,殿中侍為難地取出一封信件,雙手托呈:“還有……青州刺史寫了一封書信給紇豆陵將軍。”
國師先接過那封信,徑直拆開。
這封署名崔膺的信件上,措辭平和,微言大義,無非是說“大玄陛下心懷仁德,不忍傷生,拓跋氏不忘先祖,退回山之北牧馬放羊,鑄劍為犁”雲雲……
卻足以引人生疑。
信到尉遲太後手裏,細閱信上文字,耳上東珠,眼含向紇豆陵和,“崔膺為何與你寫信,為何要放還你帳下甲兵?”
“是了,”赫連朵河接口,“方才不是你自己說的嗎,軍中有細作。究竟是什麽人將鐵雲梯的設計洩出去,又是誰故意敗仗?誰賊喊捉賊?你和南朝之間好啊,輸了家底,還有人完璧歸趙地給你送回來。”
“放屁!”
紇豆陵和此時方知南玄的用心險惡,急之下,他著刀柄的手背青筋暴起,出鋒一寸,“這是反間計啊太後!”
(此書章節重複,請觀看本站另一本同名書籍,感謝您的支持~)——————————————————————————————————————————————————————————————————————————————————————————————————————————————————————————————元里是個優秀的戰場后勤人員。一朝穿越,他穿成了古代一個小官員的兒子,被父母含淚送到了楚王府,給即將病逝的楚王府長子沖喜。當日,從戰場上連夜趕回來的楚王府二子楚賀潮風塵仆仆,身上盔甲還未脫下便代兄拜堂,與元里三拜了天地。…
她,是21世紀絕命毒醫,殺人無數,眸傾天下。她,是鎮國公府癡傻大小姐,一朝賜婚,暗殺致死。一朝穿越,兩世爲人。簡介待定…還要修改的
昭順三十六年,帝王老邁昏庸,內廷四子奪嫡,八方群雄並起,嶺東季與京便是其一。年紀不過二十有三,以平民之姿控十萬重兵踞一方。 同一年,家中令他履行一紙婚約。 妻子是頂級世家的小小姐林青黛。據說婚約原先定下的林家嫡長女,因故才換了人。 季與京並不在意這些。 娶誰對他而言,沒差。 —— 林青黛,瑰姿豔逸,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她替姐姐嫁到荒寂嶺東,整個帝都都在憐惜她,姐姐更是萬分愧疚。 林青黛反過來安慰姐姐,“姐姐莫要擔憂,此番,黛黛心甘情願。” 有些話她沒說,多年前,她就見過了季與京。至那之後,她就再沒忘記過他。 —— 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這門婚事,包括季與京自己。這會兒他怎麼也想不到未來有一日,他會親自折竹造工藝繁複的鳳凰紙鳶,只爲搏妻子一笑。 起初,季與京的眼裏只有王侯霸業。 後來,他的目光總在追尋林青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