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失憶後被反派獨占了 第103章 第 103 章

《失憶後被反派獨占了》 第103章 第 103 章

第103章 第 103 章

春三月, 沈稚一行人最終選在江南佳麗地的金陵落腳。

這一路走得很慢,到金陵時,沈稚已有五個月的孕,肚子也逐漸顯懷, 已經遮掩不住了。

秦都在當地買下一安靜雅致的三進住宅, 幾人收拾妥當, 三月底就搬了進去。

鏢局一行人等安頓下來,終于算是完了這趟任務。

新的住, 新的生活, 沈稚發現自己真是極了這裏。

盡管知曉這是外祖的故鄉, 可金陵那麽大,外祖的蘇府離這裏還有很遠,也是很小的時候才見過外祖父和幾個舅舅, 如今這些人便是站在面前, 彼此也是認不出來的。

且南北直隸相距千裏,應天府直隸六部, 相當于是個小朝廷, 北方盛京鞭長莫及。

裴慎再神通廣大,也不會找到這裏來,甚至因為這裏是外祖家鄉, 將來便是往大晉各去尋, 也會避開金陵之地。

安頓下來後, 沈稚也沒閑著,一直想給自己找些事做。

聽到來給診脈的大夫說醫館開不下去,掌櫃欠了外債, 一時還不上,打算將醫館低價賣出去, 沈稚心中一,立刻決定將這家同心堂買了下來。

到詹正獻的影響,一直也想治病救人,無奈醫只學了皮,暫時無法比肩真正的大夫,能自己開家醫館,也算是造福百姓了。且先這麽開著,待將來生産完,再作另外的打算。

沈稚大著肚子,子又弱,大夫建議多走走,將來才好生産,便也沒有閑著,經常戴著帷帽到同心堂幫忙。

同心堂每日都很忙碌,竹苓和秦都有空都會來幫忙。

沈稚來的時候,門口舊戲臺上有兩個追逐嬉鬧的小孩從臺子上跑下來,沒看路,直往肚子上撞,還好被邊的護衛嚴懷護著退避到一邊,這才沒有出意外。

Advertisement

這同心堂從前是戲樓,門口有個不大不小的戲臺閑置著,但凡有孩路過,總要上去踩兩腳再下來,沈稚一直想利用起來,無奈沒辦法跟自家的醫館結合起來。

前來看診的都是病人,有排隊排得不耐煩可以看看戲的,也有病中需要安靜和休息的,對後者來說便是打擾。

後來從每日看的醫書中的圖畫裏得到啓發,將許多急病的救治方法融進戲曲,雇了幾個唱戲的在門口戲臺上表演,例如遇到溺水、休克、上吊、流等癥狀急之時,戲子們就會表演按心肺、吹鼻、口對口呼吸等作進行急救,前來排隊看病的人可以免費看個熱鬧,多看幾遍,這些急救的辦法便能記在腦海中了。

金陵河網布,天一熱孩們都喜歡去水邊玩耍,年年都有意外發生,許多人不懂溺水急救方法,耽誤了時間,孩子送來時已經晚了。

自從同心堂外開始演戲,便陸陸續續有人前來謝這家的掌櫃,說無意間看過門口的戲,才曉得孩子從河裏撈上來應當及時按和吹氣,竟然因此撿回一條命。

沈稚終于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後來許多人說看膩了急救方法,沈稚又讓那幾人在戲臺上表演五禽戲和八段錦。如此一來,醫館門口更是熱鬧,無論是病人還是路過的老百姓,都會停下來跟著比劃兩道,同心堂就連生意也慢慢好了起來。

沈稚正準備給裴識寫信說這件事,沒想到先收到了裴識的來信。

此時沈稚已有八個多月孕了,肚子大得快要走不道。

在看到裴識的來信時,一時瞳孔驟,心如擂鼓,險些一口氣背過去。

“六月初十是你外祖蘇太傅六十大壽,你母親攜阿妤前往金陵賀壽。我思慮再三,仍舊放心不下,已去信告知你即將生産之事,有你母親親自照顧,應該會好一些。”

Advertisement

“兩封書信是同時寄出去的,大概也在同一日送到。”

“我在信中沒有提到他,只說孩子的父親已不在人世,放心。”

放?心?

放心不了一點兒!!!

今年六月初十竟然是外祖父的壽辰!怎麽就忘記了這茬!都已經收到信了,阿娘一定也看到二哥哥的信了!說不準正往這邊趕來!

阿娘知道還活著,還大著肚子,孩子又沒了爹,不知會如何作想。

沈稚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即將見到阿娘的喜悅,又有懸在頭頂的刀即將落下來的忐忑。

抱著肚子,唉聲嘆氣了好一會。

這時秦都匆匆進門稟告:“姑娘!外面有一位夫人求見,說是您的……您的母親。”

沈稚仰頭天,只覺得天都塌了。

巧還塌在的頭頂。

然而一切的忐忑和恐懼在見到沈夫人之時,都化為久別重逢的欣喜與酸

那清瘦麗的婦人一進門,沈稚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哽咽地喊道:“阿娘……”

沈夫人看到活生生的兒,尤其是時隔兩年再聽到這聲悉的“阿娘”,不可置信的眼底亦浮出了晶瑩的淚花,上前將細細打量幾遍,“綰綰,我的綰綰,你真的還活著……”

沈稚含淚點點頭:“阿娘,是我,我還活著。”

倆相擁而泣,然而沈稚如今子沉重,八個多月的肚子頂在前面,沒法不惹人注意。

沈夫人的孕肚,“你這孩子,明明活著卻不回來找爹娘,都躲到金陵來了,若不是阿娘在這裏,你還想瞞到阿娘幾時?難道阿娘會因為你大著肚子,不要我活生生的乖兒嗎?”

沈稚淚如雨下,沈夫人這才意識到什麽,趕忙扶著坐下,“快別哭,哭多了傷眼睛,都快要生産的人了,你一哭,孩子在肚子裏也跟著你難過。”

Advertisement

沈稚紅著眼眶,點點頭道:“阿娘。”

沈夫人邊的丫鬟蕙香趕忙拿著帕子上前,給沈稚眼淚,自己也是淚流滿面,“姑娘在外面苦了。”

沈夫人也是掩面哭泣,了淚,又握住沈稚的手,見肚子隆起,臉頰和四肢卻還是清瘦纖細的,忙道:“快跟娘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沈稚先問道:“二哥哥是怎麽同您說的?”

沈夫人道:“他只說你墜崖被人救下,卻又失去記憶,輾轉到了金陵,還有了那人的骨,旁的他在信中便沒有提了。”

沈稚抿抿,道:“大概就是這樣。”

沈夫人佯怒道:“你寧可暗中與二郎來往,也不願意寫信告知爹娘?”

沈稚自然不能如實相告,只能打馬虎眼道:“這一回去,京中不知多流言蜚語,倒不如在金陵,安安心心地把孩子生下來。”

沈夫人只瞧著,萬沒有想到自家那個懵懂純稚的傻兒竟能說出這番話來,真真是長大了,一時又是百集。

“苦了你,才有了孕,孩子他爹就撒手人寰了,到底是怎麽回事,怎麽年紀輕輕就……”

沈稚無奈,只好默認了那句“撒手人寰”,“這裏有我,還有竹苓和秦都,連母都請好了,這麽多人還怕照顧不了一個孩子?”

沈夫人嘆息道:“話是這麽說,可孩子一出生就沒了爹……唉,孩子有沒有父親,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見沈稚角垂下,神凝滯,沈夫人忙止了話頭道:“不說那些了,橫豎都是我的外孫,咱們一起把他養大。”

沈稚用力地點點頭,忽想到什麽,又趕忙問:“爹爹如何了?我、我聽二哥哥說,朝中有人陷害他通敵。”

“二郎連這都告訴你了?”沈夫人道,“不用擔心,你爹爹沒事,這還是多虧了裴大人,哦,就是你裴家大哥哥。”

沈稚聽到這個久違的名字,子下意識地一,手指微微地蜷起來,“裴家大哥哥?”

沈夫人沒有注意到的異常,說道:“他是極有才幹的,如今已經是兵部侍郎了。”

沈稚愣了片刻,盯著一個方向怔怔出神。

沈夫人道:“模仿你爹爹筆跡與北涼通信之人竟然是吏部侍郎祁修,他最擅模仿人的筆跡,你爹爹也真是無妄之災。裴大人這回不揪出了祁修,還一舉拔除了北涼在我朝安的一衆臥底員,又獻出破敵之策,立下大功。兵部侍郎雖與大理寺卿同為三品,可六部權力更大,何況兵部尚書即將致仕,侍郎之位不過是個跳板,他升任尚書也就這兩年工夫了。連你外祖父都說他有經國之才,陛下是看他年輕,怕堵不住悠悠衆口,這才讓他在侍郎的位置上先坐兩年。”

說完拍拍的手,“總之,你爹爹這回是有驚無險,不必擔心。”

沈稚心緒萬千,不可名狀,一時陷沉默。

當時他手握爹爹被誣陷通敵的證據,那時關心則,誤會他與北涼人暗中勾結,兩人為此大吵一架。

他說不信他,可是親耳聽他問北涼人要爵位要土地,還說手上著爹爹的命門。那樣的境之下,要如何無條件相信一個騙過自己的人?

罷了,都過去了。

即便沒有這件事,他們之間橫亙著這麽多人命和罪孽,也早就回不去了。

他的太強勢、太讓人窒息,不住。

更不必說如今也騙了他。

如若此時回去,不知那人會做出什麽喪心病狂的事來,把關一輩子都有可能。

沈夫人又道:“說到這個,你還不知道吧?當日你墜下懸崖,還是你大哥哥查出幕後真兇竟是長樂郡主,來日回到盛京,你可要好好謝謝他。”

沈稚僵地扯笑了笑,“阿娘,我還沒想過回京的事。”

沈夫人:“不想回京了?”

沈稚垂眼看了看孕肚,“我很想回去孝順爹娘,可我這個樣子,回到京中會讓人說閑話的,連累阿妤將來也不好說人家。”

沈夫人擰眉道:“這有什麽,對外便稱你嫁過人,如今不過是守寡孀居。”

沈稚哭笑不得,阿娘若是知道這孩子爹是誰,知道心裏那個有本事有才幹的侍郎大人當初是如何欺騙,看還能否輕輕松松說出這番話來。

只能道:“我自己不想讓人知道,阿娘幫幫我吧,外祖和舅舅那邊也先不要說。等再過幾年,京中舊人都陸續親生子,我這號人也快要被人忘了,到時再想辦法回去。”

還大著肚子,沈夫人只好暫且順著心意,眼下最重要的是平平安安將這個孩子生下來,之後還要坐月子,孩子又太小,不能行遠路,也不是一時半會便能回京的。

秦都把前三個月的賬本送了上來,沈稚略翻了翻,想著能把欠二哥哥的錢先還一部分給他。

沈夫人見醫館的生意紅紅火火,一時還不敢置信。

想不到這從小到大半點苦都沒吃過的,兩年不見,如今竟有了孕,還把一家醫館打理得井井有條。

沈稚自然不會告訴,這些打理鋪子看賬本的本事還是因為當初有人騙,說家裏做生意,想著為自家夫君排憂解難,才跟著劉管家學了這些,沒想到如今果真派上了用場。

沈夫人想了想道:“既然你在這裏,阿娘便在金陵多留一段時日,等到你生産完,你我再做回京的打算,你看如何?”

沈稚點點頭。

蘇太傅六十大壽,沈夫人因此在金陵待上半載,合合理。

許久不見,母二人自有說不完的己話,沈夫人一直待到用過晚膳,叮囑了生産前的注意事項,又親自看著睡下才回去。

沈稚心裏滿滿當當的,與至親重逢是這兩年來最是由衷喜悅的一次,阿娘的關切讓從前的諸多擔憂都了多餘,這也是懷孕以來睡得最好的一次。

肚子是在七夕淩晨發的。

從今年到金陵,就一直遵醫囑,好好地調理,到後面這兩個月,每日都盡量走半個時辰,只為生産時順順利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