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東宮嬌藏 第51章

《東宮嬌藏》 第51章

◎“已經沒事了。”◎

趙恂走了沒多久, 裴宜又渾渾噩噩的睡著了。

真正醒來時是第二天中午,玉兒一驚一乍道:“姑娘可醒了,若這麽再睡下去,我都要去找太醫了!”

眼睛:“哪兒就至于找太醫了, 你這丫頭說話越來越不著調。”

金兒這時候從屋外端了飯菜進來, 微笑道:“姑娘睡了足足八九個時辰, 擔心些也正常。”

吃了些飯, 裴宜才有神梳妝打扮。

冬日裏開窗實在太冷, 否則這一路風景如山水畫卷一般, 實在好看。

裹了個鬥篷,裴宜準備去船艙外走走。

玉兒還問要不要去找太子, 被裴宜紅著臉拒絕了。

昨夜剛有些進一步的接現在站到趙恂面前都有些不自在。

甲板上風有些大,裹著鬥篷到是不冷, 只是這風太大,都有些睜不開眼,玉兒在一旁幫腔道:“殿下還說帶咱們姑娘釣魚,這船速這麽快,魚兒怕都是追著魚鈎跑。”

宜:“杭州大殍, 殿下哪有心釣魚。”

說得也是,玉兒點點頭,三人在甲板上站了沒一會,臉蛋就凍的有些發僵,隨後就回屋了。

一路上行船都還算順利,途中時常有信鴿傳信給趙恂, 每每收到關于杭州的消息, 趙恂都要把自己關在書房大半日。

眼看著離到達杭州碼頭還有五日, 裴宜這天提了些點心去北側書房看他。

姜都知在門外候著,太子吩咐這些日子但凡他在書房,都不要有人來打擾,除了裴宜。

進屋把食盒放在桌上,就見太子一邊翻著有些泛黃的古籍,一邊對著飛鴿傳來的杭州城消息郁悶不已。

宜有些疑道:“殿下才剛從回來,難道不是直接將的辦法直接用到杭州嗎?”

Advertisement

趙恂皺眉搖搖頭,嚴肅道:“杭州城人口衆多,足足有五十五萬,是的兩三倍,加上此次況之慘烈,不能與相提并論。”

宜見他這麽擔心,也不免跟著嚴肅起來:“那杭州太守知不報,竟能讓事到如此地步?簡直枉為父母!”

趙恂:“這人還在大牢裏關著,只等我到了再提審……”趙恂沉默良久:“也未必能等我到達,這人怕是這幾日就會在獄中死了。”

宜聞言十分震驚,活這麽大,還沒聽說能把人活活死的事,災也不過就是糧價漲了些,但即便是糧價漲了,也總是買的起的,杭州竟到了如此境地了嗎?

說出心中疑,趙恂點了點頭:“杭州糧價由原本每鬥三十五錢,漲到了每鬥一百二十錢,遇災年農民顆粒無收,城裏做活的人也只能在家閑著,這糧價若是不下來,怕是死的只會更多。”

宜接著道:“家不是運了糧過來嗎?”

趙恂慎重搖頭:“倉糧,遼國眼看著就要打仗,能分給杭州的就更了,簡直是杯水車薪。”

趙恂的話一說,裴宜順著他的思路想了想,這簡直就是無解之題。

想了想,杭州是南方大城,家一定不會坐視不理,這才讓太子風塵仆仆的趕過來,而太子若是無點墨,他怕是也不會一口應下來杭州的差事。

趙恂在朝中口碑雖然不錯,但賑災是朝廷上重中之重的大事,若這件事理不好,他在朝中的口碑怕是也會搖。

宜小心問道:“殿下……應該是有辦法的吧。”

趙恂見小心翼翼的神,笑著拍了拍的頭:“我是有想到辦法。”

宜好奇道:“那殿下快與我說說。”

Advertisement

趙恂忽然神嚴肅起來,站起來走至窗邊:“不好說,我近日也猶豫的很,不知要不要該用這方法。”

宜看得出,他上擔子重,想的就多些。

站到趙恂側,語氣輕快道:“我剛宮的時候,趙恒總與我誇你。”

聽見趙恒的名字,趙恂的神稍微有些變化,隨後裴宜接著說道:“他總說你是天下第一的大哥,天下第一的太子,從不說錯話,從不做錯事,我原本不信,後來我在東宮住的久了,也有些信了。

我覺著,太子的位置該是不怎麽不好當,你心裏想的事怕是比我們多上十倍百倍,但是我只信一件事。”

擡頭看著趙恂,目灼灼:“凡是你想好的事,大抵都是不會出錯的。”

趙恂,有些愣神,隨後的頭。

“秧秧信我就好。”

到了傍晚,又有飛鴿傳信過來,杭州的碼頭收到消息,有不運糧的商船要早太子一天靠岸,屆時會把把碼頭堵的水洩不通,所以太子的船怕是不能靠岸了。

信上讓太子一行人在離杭州城最近的碼頭下船,州府已經派了人馬過來接應,為不耽擱行程,州府的人馬和太子只在途中相遇,在這之前,由碼頭所在的桐廬縣縣衙派人護送。

從這個碼頭趕往杭州,快馬加鞭走上六七日也就到了。

這時間雖比坐船多了一兩天,但若是船行至杭州卻不能靠岸,那需要的時間可就久了。

趙恂想了想,馬上吩咐人準備明日一早靠岸。

宜也趕回去補覺了。

船行駛起來比馬車平穩,這坐著馬車要在路上咣當六七日,才真真是煎熬。

第二日一早,船靠了岸,趙恂神嚴肅的吩咐著:“只帶著隨,這次帶來杭州的禮品還是隨著船去碼頭,等靠了岸再擡下來。”

Advertisement

姜都知明白趙恂的用意,于是應下,轉吩咐金兒和玉兒,讓裴宜不要帶貴重的首飾,這一路上只輕裝簡行。

宜還有些不解:“都知,我只是帶些首飾什麽的,又不重,不會耽誤馬車行駛的。”

姜都知笑了笑,躬耐心解釋道:“姑娘,杭州城鬧了災不太平,路上怕會遇到土匪流寇,咱們出行低調些倒安全些。另外委屈姑娘,打扮的和金兒玉兒相似些。”

宜這才恍然大戶,吩咐金兒和玉兒把首飾都趕裝好,放到貨倉等著船靠岸之後再一起擡下來。

船一靠岸,當地的縣丞便登了船。

桐廬縣縣丞名為江書言,是個文質彬彬的中年人,見到趙恂便猶如見到救世主一般,跪地便開始淚流不止。

姜都知上前將人扶起,見他的面黃瘦,趕又給他拿了些點心。

這江書言一口也不舍得吃,將點心遞給下人,讓趕帶回家給家中兒。

趙恂也沒跟他客套,趕路要,聽他說了些當地的況,便下了船。

宜穿著和金兒玉兒一樣的侍裳,頭上也什麽首飾都沒帶,從船上下來就直接鑽進了馬車。

這馬車是姜都知提前下來租的,就是尋常人家公子小姐出門用的那種,不大卻很幹淨。

趙恂的馬車也是同樣大小,走在裴宜的前面。

宜也不知此的城鎮什麽名字,但有個碼頭,又靠著杭州,原也應該是個水路發達的大鎮。

走在城外,著城裏,是也有些高樓的。只不過因為杭州鬧殍的緣故,整個城鎮都沒有生氣,看起來都些荒蕪。

宜順著馬車一邊看著,金兒和玉兒則是看著另一邊。

忽而二人的眼睛驟然瞪大,然後金兒眼疾手快的拽回玉兒,順手拉上了一邊的簾子。

宜看二人這般行,有些好奇的問道:“怎麽了?”

玉兒剛要開口,就被金兒掐了一把:“沒什麽……姑娘,這城裏也沒什麽好看的,咱們就在馬車裏說說話吧,也別看來了。”

玉兒也跟著幫腔。

見狀,裴宜便猜到了幾分,有些害怕的放下簾子,再不敢向外看了。

趙恂說過杭州嚴重,路有骨,沒想到連這的路邊也有了。

趙恂自然也觀察到了,桐廬縣是有澤園的,一般不會出現橫路邊的況,大概是澤園都已經滿了,縣衙中也已經分不出人手四了。

趙恂皺眉,神十分痛苦。

家,國,天下。百姓是國家之本,眼下看著百姓如此苦,趙恂心中簡直像是在酷刑一般。

馬車又在道上行駛了一陣子,忽然就停了下來。

姜都知出去看了看,隨後來回複道:“殿下,路上平白無故出現幾個大坑,馬車繞不過去,只能等著侍衛們找些東西來把坑填上才行了。”

趙恂點點頭,提醒姜都知道:“這是土匪的慣用伎倆,怕是現在已經有人盯上咱們了。”

宜這邊還不知馬車為何停下,姜都知過來只說路上有障礙,等清理了便可以繼續走,裴宜便放下心來。

這一顆心剛放下沒多久,就聽見道兩側的樹林中喊聲四起。

姜都知的聲音遠遠傳來:“護住馬車。”

宜頓覺不好,金兒和玉兒一起合力將護在下,只聽著外面一陣兵刃撞的聲音,還不斷的有刀劍砍在馬車上。

賊人也都明,知道一般是小姐們的馬車中會有貴重之

眼下兩輛馬車,一輛已經出來了人與他們纏鬥著,那另一輛沒有人出來的裏面定坐著小姐。

只聽領頭的一聲令下,賊人們便紛紛沖著裴宜所在的馬車而來。

趙恂提劍過去,揮劍便砍,他的劍是兩任指揮使親自教的,比起侍衛們強上不

不過片刻那些賊人便落了下風。

侍衛們手起刀落,一個個解決掉這些匪徒,道上漸漸歸于平靜。

趙恂的劍上沾了上也有些污,他眼神堅毅的站在裴宜馬車旁,等著侍衛們檢查地上的賊人,若是沒有死的便會再補上一劍。

外面靜了,才聽見馬車傳來陣陣嗚咽。

確認賊人都死了,趙恂這才放心的打開馬車車門,剛一開門,裴宜便飛撲了出來,死死的摟著趙恂的脖子。

趙恂在手,隨後輕輕拍了裴宜的背,聲安道:“已經沒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