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嫁給前夫他兄長,讓他火葬場 第1卷 第463章 目的達成

《重生嫁給前夫他兄長,讓他火葬場》 第1卷 第463章 目的達成

賢王在劉公公的帶領下,暢通無阻地來到養心殿。

一進殿,賢王便瞧見了趙頤。

趙頤不是在永慶郡嗎?

怎得突然回京都了?

還是全須全尾地回來了。

賢王下眼底的驚訝,腦海里的思緒翻涌。

父皇絕對不會當著趙頤的面商量冊立他為太子的事兒,莫非是趙頤在永慶郡查出他與馮之煥之間的勾當,遞折子告他的狀?

想到這里,賢王慌了神,還沒想好應對之策,便看到了北齊帝在手肘下的圣旨,稍稍定了定心:“父皇,您傳兒臣進宮是有要事商議嗎?”

“混賬東西。”北齊帝抄起幾本冊子朝賢王砸去:“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賢王嚇得一個激靈,手忙腳地接住一本冊子,只是看了一眼里頭的容,他的臉“唰”的白了,撲通跪在地上喊冤:“父皇,兒臣冤枉……”

“這幾本冊子詳細記載了你與馮之煥的賬目往來,以及哪月哪日通了信,謀了哪些事跡。”北齊帝雖然昏庸無能,但是也清楚趙頤敢把這些冊子帶來告發賢王,那麼他手里一定握有鐵證:“你再不認罪,朕便將你的案子由三法司,到時候就算是朕也保不了你。”

Advertisement

賢王聽出北齊帝話里的意思,他現在認罪的話,不會重懲了他。若是他拒不認罪,那就依法辦事。

他不僅貪污賄,還草菅人命,強搶民當瘦馬,以此來維護各方的關系。

雖然以他的份罪不至死,但是敗壞了名聲,還如何民心所向,眾所歸的繼承大統?

“之前北齊和大周的戰事吃,兒臣聽說國庫虧空,父皇每日寢食難安。我想替父皇分憂,可我每個月的進項不過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國庫虧空的問題。”

“在……在這個時候,馮之煥求到我的跟前,他說保住了國家,百姓才能安穩。我們只是暫時從百姓手里借點銀子,等解了國庫短缺銀子的燃眉之急,到時候再加倍奉還給百姓。我到了馮之煥的蠱,這才做了糊涂事。”

“歷朝歷代都是國庫虧空,然后取之于民,我這麼做,本來也沒有錯。只是馮之煥騙了我,不擇手段的欺百姓。等我發現不對勁的時候,已經落了把柄在他的手里,被他得一錯再錯。”

賢王避重就輕,哭訴自己是被無奈:“我會把貪污賄的錢財全都還給百姓,再變賣府里值錢的件,湊齊一萬兩銀子救濟永慶郡的災民,彌補我先前犯下的大錯。”

Advertisement

趙頤聽到賢王只提貪污賄的事兒,別的罪名一概不提,不由得冷笑一聲:“歷朝歷代國庫虧空便掠之于民,民變在即,再掠之于商,商被榨完了,則掠之于,最后便是反,商叛,民起,國亡。這個道理,陛下和賢王不會不懂吧?”

雖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莫說是天子,就算是皇子犯法,只要天子想保,便不會重罰。

趙頤自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并不覺得拿到賢王的罪證,北齊帝便會置了賢王。

北齊帝變了臉,仿佛被到了痛腳,惱火地看向趙頤,卻見趙頤即便重傷,疲累極了,姿依舊拔,眼神堅毅清幽。

這通的氣度,竟然有幾分帝師的影子。

大抵是趙頤與帝師一樣心系百姓吧。

所以,他們心一致,風度也會相似。

北齊帝不得不承認,趙頤比他另外兩個兒子優秀,更適合做皇帝。

只可惜,趙頤的脈不純正。

北齊帝的沉默,讓一旁的賢王忐忑不安,連忙解釋:“我……我當時疏忽……”

“住口。”北齊帝打斷賢王的話,擔心他越說越錯:“朕教導你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千萬要以百姓為本,你看看你,助紂為,迫害百姓,真是痛煞朕心。”

Advertisement

“朕罰你一年俸祿,在府里足三個月,把貪污得來的銀子全都出來。希你經過這次的罰,能夠長點教訓,悔過自新。”

賢王松了一口氣,磕頭謝恩:“兒臣定會痛改前非,絕不再犯。”

北齊帝擔心趙頤會不依不饒,先一步說道:“頤兒,你為朕的長子,袒護自己的兄弟,讓朕很欣。永慶郡的案子牽扯到你的弟弟,這樁案子便全權給你查辦。”頓了頓,他又說:“刺殺你的案子,也一并給你理。”

這是怕趙頤繼續追究賢王給的一個特權。

北齊帝對賢王的罰,在趙頤的意料之中,但他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重懲賢王,所以沒有再揪著不放。

趙頤似乎有些為難:“馮之煥的案子牽扯頗深,微臣的份在京都很爭議,就怕查辦案子的時候,牽扯到朝中的一些大臣。他們若是不配合,該如何理?”

在北齊帝看來,馮之煥牽扯的人,無非就是永慶郡幾個員。即便是牽扯到了朝廷命,也就那麼一兩個。

以趙頤的圓融的手段和正直不阿的品,只會是秉公理,不會錯殺任何一位大臣。

何況,還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北齊帝十分放心地取出一塊令牌給趙頤:“誰敢妨礙你辦案,當眾砍了便是。”

“微臣領命。”趙頤等到了這句話,不再推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