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現代言情 那年青春恰自來 第96章 陽光369工程

《那年青春恰自來》 第96章 陽光369工程

王川貴的話再次令杜世明心——他打定主意去看看,只要自己不帶錢過去,一個大男人,即便是到了陌生的地方又有什麼可怕的?

何況王川貴到底是自己曾經的同事,兩個人關系還算不錯,他坑了自己一次,難道還會坑第二次不

這樣想著,杜世明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問開計程車晚歸的宋樹借了一百塊錢,然后在書桌上悄悄留下一張字條,寫著自己去南寧了,讓宋樹幫忙轉達洪麗,等賺到錢了自然會回家。

杜世明搭乘最早一班的列車前往南寧了。

洪麗從侄兒那得知消息時,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火車站,卻還是沒有能看到丈夫的影,急得一屁坐在售票大廳里嚎啕哭泣:“杜世明,你個殺千刀的!為什麼就是不肯聽勸呀!”

鉆錢眼里了一心想要發財的杜世明坐上了開往南寧的K1779次列車,經過15個小時車程,于次日11點04分抵達南寧火車站。

出站口的人流里,杜世明一眼就發現前來接自己的王川貴。正如他所言那般,同來的還有兩名中年男子,西裝革履,一看就是功人士的派頭。

杜世明很激,簡單的寒暄后上了他們的面包車,被帶到了一片偏遠的農家小院。

他有點兒懵,問王川貴:“貴子,你這地方是不是弄錯了,不像是你說的大公司呀?”

Advertisement

王川貴解釋:“公司太遠了,所有人員先暫時住在這邊開會,等到一定時候會帶你們去參觀的,不要著急。”

一想到對方說的會免費提供吃住,杜世明就安心走了進去。

發現這棟三層的私房里竟烏泱泱住了四五十人,有年輕男,也有像他這樣的中年男,據說都是來考察“369工程”的。

第一天,公司領導人安排了一男一兩個年輕人加上王川貴,仨人開車陪著杜世明在附近的鎮子上轉悠了一圈,還帶他去一家小飯館里吃了一頓當地的特食。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就來了十多個領導打扮的中年男,一上來就給在座的四十幾人講解起了關于項目的事。

一個戴著大金鏈子的男人站在最前方,他自稱姓陳,大家都喊他陳經理。

陳經理說:“首先讓我們歡迎新來的朋友,以后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里的家人了,有錢一起賺!來,歡迎——”

他這樣一說,所有人的目向了杜世明,同時將掌聲送給了他。

陳經理繼續說:“能來到這兒的家人,相信都是想要發財的,也是希能夠證明自己的上進人士!關于我們369工程,就像大家了解的那樣,只需要小小的投,就能有大大的回報。首先,我們每個人只要最低投3000元會費,就能為公司的項目負責人。然后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你只需要拉到六個人進來,讓他們每人最低繳納3000會費,這樣他們六個人就是你的下線了。然后他們再拉進來的人頭,也都算在你的下一級,甚至他們拉進來的人再拉了人,每一次的會費也有你的提。如此循環,大約六年后,公司將一次返還你90萬元,讓你為公司真正的東,徹底實現財務自由!大家想不想要呀?!”

Advertisement

“想——”眾人齊聲喊。

杜世明并沒有被這種熱烈的氣氛所染——這種傳銷的套路在他看來,和爽康健牌搖擺機會場上說的無二,于是他幽幽地問:“那一人繳三千,再拉六個人頭,六年后就能得到九十萬?這不現實呀,公司做的什麼生意,能賺這樣大?”

陳經理立刻注意到了他,當即笑瞇瞇道:“這位哥們,你的質疑很有道理,說明你是一個看待事很理的人!的確,我敢保證,不管在這個世界上的哪個地方,存3000元,六年后變90萬,這都是不現實的。不過在我們‘369工程’這邊,卻是千真萬確!我們公司的總部在廣西北海,這邊只是分部,專門吸收一些有眼的投資者。而我們公司經營的范圍也很廣,產業遍布全球,涉及房地產、鋼鐵、電、食品等行業,但最主要的還是做科技項目和慈善。這樣高速發展的公司里,3000塊投資,再拉六個人頭,6年增值到90萬,是非常保守的預估。而且我們這個工程區別于其他項目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投資在369工程的錢,屬于可繼承、可轉讓、可超越、可回歸。可繼承的意思是,如果在投資過程中,你本人發生了任何意外,這些錢到了一定的時候是可以返還給你的家人、孩子的。而可轉讓,就是說如果在繳費后,你覺得咱們這個項目不合適了,你還可以轉讓出去,讓給其他想要加的朋友。至于可超越,那就是小小投資大大回報咯。至于可回歸,就是說這個項目一旦簽署合作協議,那都是要上工商局報備的,是有法律效應的,在六年后公司絕對能實現對你的90萬承諾。”

Advertisement

接下來,其他幾個領導打扮的人,又是好一通宣傳,拿出各種的彩頁來給大伙看,有他們站在很多大公司前的照片,還有一些他們跟外國人握手的合照,上面也詳細介紹了那些公司的況和盈利,看起來非常的正規。

最后,陳經理說:“369工程,是近幾年來我國難得的好項目,大家想不想加呀?”

“想——”眾人齊聲說。

陳經理又道:“這樣的好項目,賺錢的好門路,你們可不能自己,也要多多地分給家人朋友,打電話讓他們過來考察,帶領全家、全村實現共同富裕!”

在這番慷慨激昂的陳述中,杜世明的心理防線再次被突破。

接下來幾天里,每到上課時,他都會拿一個本子和一支筆來,詳詳細細地記錄下關于369工程的點點滴滴。

等到后來,陳經理還讓他上臺發言,讓他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一周后,杜世明開始往家里打電話了,第一個就將電話打給了宋樹。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