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她死遁后,四個夫君找上門了! 第124章 他是父親也是帝王

《她死遁后,四個夫君找上門了!》 第124章 他是父親也是帝王

宮中的靜消停了。

灰沉,疏星幾點。

正在家中“中暑”的起居注換上一葛布短打,佯裝醉酒的下人,腳步踉蹌地穿過寂靜街道,小巷,來到一座偏僻的宅院。

“婆娘~我回來了,快開門。”

他打了個嗝兒,重重地敲幾下門。

“婆娘,你當家的回來了。”

不消片刻,里面亮起燈火,有腳步聲傳來。

一婦人低聲道:“哎呀,你怎麼喝這麼多?”

“嘿嘿,門房老頭一時高興,我跟他喝幾杯。”

說完,腳步踉蹌地進屋,院門閉。

他進小院后,腳步不再飄忽虛浮,徑直進正堂,那名婦人則站在院門盯梢。

起居注推開房門,燈火昏黃,有一高大的男子盤坐在正堂,他立即反手關門下跪。

“主人。”

馮英抿一口茶,低低“嗯”一聲。

“那個假貨在宮里做了什麼?”

起居注將白日發生的見聞一一道來。

過了片刻,馮英似是聽到什麼天大的笑話,低聲笑起來。

笑得嗆到口水,咳了幾聲。嗓子里含著咯痰的滯

“你是說,他們四人都喜歡那個假貨?”

起居注點頭。

馮英矍鑠的雙眸俱是戲謔,他輕笑一聲,怪不得劉景晝那小子不肯殺

那假貨原先便是衛云驍的妻子,只怕也不是什麼真正的蘇蕓,表兄弟倆搶一子已是稀奇。

王聞之與梁崇湊什麼熱鬧?

不過,王聞之一介布,攀龍附他倒是理解幾分。

但那梁崇是安定士族宗主,除去統轄的郡兵,梁家明面上有部曲帶甲七千人,更別提還有偽裝佃戶的僮客。

Advertisement

加在一起,私兵約莫一萬多人,他怎麼會拿個公主當回事?

馮英百思不得其解,啞然失笑,“若他們知道爭搶的是個假貨,該多有趣啊。”

起居注繼續道:“主人,奴離開的時候,那皇帝還讓公主蒙面選婿,如此折辱臣子,實在昏聵。”

馮英好奇問:“哦?那是誰勝出了?”

起居注搖搖頭,“一個都沒有,全都灰頭土臉出來,公主還病了。”

馮英嗤笑一聲,不愧是泥子出,沒眼力、沒見識的村夫。

他以為當了皇帝就無法無天,讓假公主戲臣子。

若不是他邊有衛云驍與王聞之這一文一武兩大能臣,當初宮的懷王也不至于輸給他。

衛云驍在外擋住了他從郊外衛營調集的援軍。

王聞之在以詭計破了人心防,讓他們分崩離析,逐個叛變。

他這十五年來苦心經營,日積月累安、提拔的人手,在那場宮變中折了一半。

若要拼盡全力,不過險勝。

一旦如此,折損過多的實力,他再無能耐控制稱帝的懷王。

兩相比較,他不得不以劉景晝為橋梁,轉而投靠寧王,保全自實力。

如今寧王登基,原本以為此人脾氣,難以啃噬,他不得不沉寂下來,本分當個權臣。

如今看來,這皇帝有些得意忘形,魄力不足。

既然如此,他沉寂下去的野心也該復燃了。

“通知靈臺閣的人抓時間辦事,看皇帝能護著那個假貨多久。”

躲在宮里,他殺不了,那就以天下悠悠眾口為利刃,便是皇帝,也無法庇佑

Advertisement

起居注低聲道:“是。”

馮英從小門離開,他則留宿在小院,次日扮仆人重回宅子。

院子外,不遠一道鷓鴣聲“咕咕”響起,伴隨一陣撲棱翅膀,一只鳥在暗夜中飛遠了。

衛云驍站在皇城門上,鴿子落在他的臂膀,把上面的信取下來,喂了一把糧食,轉而沉著臉轉回宣室殿稟報。

王聞之正坐在一旁飲茶,主位上是散發威嚴的皇帝,信上面寫著,馮英深夜暗中回見起居注

白日這一場戲,為公、也為私。

那句“最知朕心”提醒王聞之不得不配合他。

皇帝借此事敲打他們,也是為了揪出未央宮的棋子。

知曉真相的也只有他們三人,梁崇與劉景晝、葉玉毫不知

那馮英昔日便是懷王舊黨,哪怕通過劉景晝牽線搭橋投靠陛下,依舊難以信賴。

他手握兵權,在朝堂之中人脈盤錯節。

當初接納他,不過是因為勝算不大,為了朝堂大局暫時和解,日后再慢慢清算。

皇帝經過宮變登基,最怕的就是宮有叛徒,特意將所有關鍵位置的人全都換一遍。

沒想到,今日一試,竟然發現連起居注也是馮英的人。

說明他每日舉,皆在馮英的監視中,這令皇帝深不安。

馮英此人野心,設局便可殺之,但斬草不除,春風吹又生。

貿然殺馮英,他的勢力沒拔出來,新的“馮英”很快再起。

王聞之從知曉葉玉公主份的那天,暫時按下不表,待回京,丟進牢獄才去通知皇帝。

Advertisement

既然馮英想殺,制造短暫的時間為創造殺人的好時機。

馮英在牢獄中安的耳目被勾出來,連拔起。

不過王聞之沒想到,這事竟然會有劉景晝的份。

北齊蠢蠢,馮英尚有用,陛下不能殺之,故而暗地里縱容劉景晝為他罪。

葉玉想利用王聞之對付馮英。

王聞之也想利用對付馮英。

區別在于,想讓馮英立刻死,而他想讓馮英晚點死。

質疑世的民間流言甚囂塵上,跳出來質疑公主世的朝臣里面,挑挑揀揀,又到了幾個馮英的黨羽。

偏殿的戲碼,拔出了未央宮安的人手,起居注是意外收獲。

若馮英知曉今日未央宮偏殿之事,那麼下一步,便是擴大訛言中傷公主。

皇帝問:“聞之,你如何知曉宮也有他的人?”

王聞之看了一眼衛云驍,低聲道:“臣當初在宮中向您呈稟公主世,您派李公公去接人。”

“李公公到達時,公主卻被提前到達的賊人快勒死。”

“公主已下獄,什麼時候都能殺,何必急于一時,宮中若無應,又怎麼會在李公公抵達前搶先殺死公主?”

王聞之抿一口茶,斟酌道:“因為對方知道,您已知曉是公主,所以要趕在你們見面前滅口。”

皇帝不解,“你說背后之人是馮英,那他為何針對朕的公主?”

若是太子尚且有可原,對付一個公主,純粹是浪費時間。

王聞之想了想,拱手道:“臣猜測,其一,公主知道什麼。其二,公主當年失蹤與他有關。”

這只是王聞之的猜測,皇帝默然不語,暫時不做判斷。

外有強敵,有異賊,若非正是用人之際,他何須如此畏首畏尾?

皇帝的雙眸暈開一團疲乏與無力,他是父親也是帝王。

若與馮英兩敗俱傷,必損耗國力,一旦國弱敵強,是為亡國之兆。

新朝初立才四年,經不起任何,他們只能通過慢慢試探、監查,將馮英埋下的棋子逐一除去。

慢慢剪除他的羽翼,讓他既能護主,又不能傷主。

衛云驍低聲問:“陛下,那起居注如何置?”

皇帝想了想,“賜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