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天下都是我顧家的,那提拔一個人又算得了什麼呢?”
長公主的聲音中著一威嚴。
“可,這世間規矩法理森嚴,條條框框皆已寫明,自當遵守。”顧知行依舊滿心不解。
“規矩?”長公主輕笑一聲,搖了搖頭。
的目轉向顧知行,緩緩說道:“規矩,不過是約束奴才之。本宮為這天下的主子,何須那些條條框框的束縛?”
“規矩,不過是讓奴才們更好地伺候主子的工。倘若哪條規矩讓本宮心中不暢,那便改了便是。”
“阿行,你還年輕,尚不懂權力的真正含義。待你真正領悟了,便不會再問這般稚的問題了。”
長公主的話語如一記重錘,狠狠地撞擊在顧知行的心頭,讓他原本深固的觀念到了極大的沖擊。
那些明面上的規矩,竟就這樣被輕描淡寫地打破了?
顧知行心中滿是震驚與疑,他著長公主,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回應。
長公主瞧著顧知行那滿是震驚的神,不忍俊不,輕笑道:“既如此,不如今年的春闈你也下場一試。若能博得個名次,母親也好順理章地讓你嘗嘗權力的滋味。”
其實,以顧知行的份,若是能在國子監中順利完學業,便無需參加會試、殿試,自可量材授,直接踏上仕途。
然而,他終究未能在國子監中堅持下來。
再者,大多數世家大族,即便子弟有直接授的途徑,也仍會讓他們去參加會試。
一來是檢驗學業,二來嘛,若能在會試中取得個不錯的名次,那可就如同鍍上了一層金,日后仕途也能更加順暢。
一聽到“會試”二字,顧知行的臉瞬間便變了。
他雖平日里憊懶,對學業不甚上心,但這會試的難度和重要,他還是心中有數的。
“不愿意?”
長公主開口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
以往每次提及考試之事,顧知行都是滿臉不耐煩,直接拒絕。
長公主本以為這次也不例外,心中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就這麼一個孩子,實在是舍不得迫他。
要不然,之前沈今棠說要顧知行讀書時,也不會干脆躲到宮里去,就是怕自己見了顧知行那可憐的模樣,會忍不住心。
然而,這一次,顧知行的回答卻出乎的意料。
“不!愿意。”顧知行抬眼看向長公主,眼神中著一堅定,說道,“我也想試試看。”
他想試試看自己究竟能走到哪一步,也想探一探那權力究竟藏著何種魔力。
曾經,他總覺得權力離自己遙不可及,朝堂之上那些勾心斗角、爾虞我詐,與他這個在府中錦玉食的世子仿佛隔著千山萬水,毫無干系。
然而,今日聽了母親這一番話,他心中竟悄然萌生出一對權力的向往。
權力,真的能讓人毫無顧忌地打破那些陳規陋習嗎?
真的能讓人將一切掌控于掌之間嗎?
他想自己親自踏上這條路,親自一下。
而在這之中,還摻雜著另一的念頭。
沈今棠雖然不說,但是他能覺出來,沈今棠是很喜歡權力的,很想要往上爬。
而也確實一步步的這樣做了。
如果自己再不做些什麼,繼續在府里混吃等死,怕是要離沈今棠越來越遠了。
一頓飯罷,沈今棠隨著顧知行回到臥房,卻見他面依舊凝重,眉宇間似籠著化不開的霾。
沈今棠知他心不佳,便也識趣地未多言。
房中氣氛一時抑,只余燭火噼啪輕響,一夜便在這沉默中悄然過去。
次日晨初窗紗,顧知行醒來,旁已空無一人,被褥整整齊齊的放好,顯然已離開許久。
他怔忪片刻,才想起沈今棠昨日已晉為六品司言,今日自是隨母親宮去了。
往日此時,沈今棠總在側,或是溫言細語,或是安靜相伴,如今驟然獨,倒他有些不習慣,心中空落落的,仿佛缺失了一角。
與此同時,沈今棠在宮中忙碌得不可開。
六品司言,雖品階不算尊崇,卻也肩負著繁雜政務,各類折子、文書堆積如山,每一件都需仔細斟酌、妥當理。
沈今棠初來乍到,更是打起十二分神應對,好在素來聰慧,不過十數日,便漸漸在這紛事務中覓得門道,行事愈發得心應手。
這日,長公主批閱政務,不知瞧見何,忽然怒火中燒,猛地將手中折子摔在地上,紙張散落一地,墨字也有些洇開。
“廢!”
長公主怒斥聲如雷霆:“朝廷養著這幫酒囊飯袋有何用?整日只會哭窮要銀子,國庫銀兩是大風刮來的不?讓他們辦點正經事,推三阻四,毫無建樹,偏生要錢時個個爭先恐后!”
沈今棠在旁見狀,并未慌,深知長公主脾,雷陣雨點小,怒火來得快去得也快,此時只需順著心意安便可。
沈今棠輕手輕腳吩咐人端上一杯清熱降火的花茶,茶香裊裊,淡黃的茶湯在白瓷杯中晃,似能消弭幾分火氣。
又親自上前,以恰到好的力道為長公主按太,作輕而細致,指腹挲間,似將那惱人的疲憊也一并帶走。
自始至終,垂眸斂聲,一言不發,唯恐再多說一句,便了長公主霉頭。
長公主發泄一通,怒氣稍斂,接過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的微苦在舌尖散開,讓稍清醒。
沈今棠見長公主神稍霽,才輕手撿起地上折子,作輕盈,折子紙面雖有些褶皺,卻也盡量平,重新放回長公主案上。
長公主抬眼瞧著沈今棠,面緩和幾分,眼中閃過一滿意,“還是你懂事。”
這些時日相,沈今棠的周到妥帖都看在眼里,相較于那些只知逢迎的男寵,沈今棠行事更有分寸,也更懂心思。
沈今棠微微一笑,福行禮,道:“殿下謬贊,能為殿下分憂,是今棠之幸。”
垂眸間,余掃過折子,心中卻猛地一驚,眸微暗。
這數目……
有蹊蹺!
但還是不聲,將折子放回原位。
只是心中已然警覺起來。
顧知灼覺得自己的上一世是天煞孤星,尤其是在及笄這年,倒黴透頂。 具體表現在: 1、她出生名門,生來富貴。 及笄之年,慘遭抄家奪爵,滿門盡亡。 2、她自幼被指婚太子,日後必當母儀天下。 及笄之年,未婚夫移情別戀,爲了討好心上人,毀她容貌,污她名聲。 3、她才學出衆,弓馬嫺熟。 及笄之年,卻成了京中人人口中的草包,紈絝,不學無術。 反觀,一直寄住在她家的孤女表姐季南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每天只用躺着,地位,財富,名聲,太子妃的尊榮也都會自個兒往她身上湊。 是大啓朝人人皆知的福運女。 直到死後,她才知道,原來,季南珂的福運都是從她這裏偷來的。 難怪,及笄這年,她們的人生顛倒錯位。 好消息:她重生了。 壞消息:一睜眼,她的未婚夫正在教唆太醫給她下藥,想要讓她毀容。 他們不知道的是,上一世,她頂着潑天黴運,苦心鑽研醫卦星相,差點成了國師。 * 上一世,顧知灼在流放後九死一生。直到遇上同樣朝不保夕的謝應忱,才終得喘息之機。 謝應忱是先帝的嫡長孫,曾經的太孫。 他教她養她,把她的未來路鋪的順順當當。 然後帶着半生仇恨和滿身病痛撒手人寰。 如今一切洗牌重來,謝應忱還沒有病入膏肓。 顧知灼要找到他,治好他。
聖旨下來,本以爲要被五皇子納爲側妃的戴玥姝,被打包送進了東宮。 戴家幼女,人如其名,姝色無雙、天香國色。 美人在前侍奉筆墨,太子衛卿珩一心朝事不爲所動,堪稱當世柳下惠。 戴玥姝信了,徹底安心,各種“折騰”打發時間。 她昨天摘了太子院子裏的花做薰香,今天得了太子的布料做新衣裳,後天用太子名義點菜開席嘗新品,玩得不亦樂乎。 將一切盡收眼底的衛卿珩微微一笑。 是夜,明月高懸。 戴玥姝眼淚汪汪,“騙子”還沒喊出口就又被堵住了嘴。 衛卿珩掐着她細腰,勾脣:“‘利息’還是要收的,我的阿姝。” * 後來。 衆人發現,這位慣常被說以色侍人不能長久的寵妃身上穿的是僅五匹的貢緞雲霞鮫衣,頭上戴的是皇帝親自設計的點翠鑲金玉鳳釵,用的是天下獨一僅存的夜光杯,一向眼長腦門頂的太監總管跪在地上給她整理裙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