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慌:“殿下,這信確是下從李常臥榻暗格中搜出,上面清清楚楚寫著與北境往來的容……”
“是嗎?”
蕭止淵忽然拿起信紙對著燭火。
昏黃的線穿紙張,清晰映出墨跡的廓。
“墨浮于紙面,毫無暈染。”他修長的手指輕點信紙邊緣,“若是按照信上的日期,這信已經有一年多了,江南,墨跡早該滲紙纖維才是。”
張謙的結滾了一下:“許是李常保管得當……”
“還有這印泥。”蕭止淵扯著,眼底想著含著冰,“北境軍印必摻鐵,時日一久會氧化發黑。可這個,紅如新!”
后面這幾個字蕭止淵說得沒有任何的起伏,卻嚇得張謙渾一,他張了張,卻發不出聲音。
蕭止淵轉向一旁看向汪昀,“你查出來的名冊呢?”
汪昀立即從袖中取出一本藍皮冊子,恭敬呈上:“殿下,這是五年來經張大人之手準江南的人員名冊,全部都是外地人,經查證,其中并無李常此人。”
蕭止淵慢條斯理地翻閱著名冊,紙張翻的沙沙聲在死寂的廳堂格外刺耳。
張謙的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
“有意思,”蕭止淵的目停留在其中一頁,“這一日進來了五人,出去的時候卻變了十人,還全部都是一些跟著做生意的伙計,偏偏這些伙計,也不是江南人。”
張謙的雙手開始不控制地抖:“殿下明鑒!這純屬巧合,下不知道這些是怎麼回事。”
"巧合?”蕭止淵冷笑一聲,“張謙,孤已經夠給你面子了。”
還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蕭止淵冷眼看著跪伏在地的張謙,修長的手指從袖中緩緩取出一本邊緣焦黑的賬冊,隨手扔在案幾上。
“看看這個。”
賬冊落地發出沉悶的聲響,濺起細微的灰塵。
張謙抬頭去,瞳孔驟然。
竟是鋪的賬本!
“這不可能!”他的聲音像是被掐住了嚨,“賬本應該已經……”
“已經被燒了?”蕭止淵指尖輕點賬冊封面,“孤在五日前便讓人提前調了包。”
他既然查到了康歷,就不可能什麼也不錯。
隨手翻開一頁,蕭止淵不不慢念著上面的字,“去歲臘月白銀五百兩,今年二月三百兩,五月又是八百兩……”
他似乎是覺得好笑,冷聲道,“張謙,你和北境人做事,倒是了不錢進去。”
“殿下!下絕對沒有勾結北境人,這定是康歷那廝故意栽贓!”張謙的嗓音甚至都已經嘶啞了。
“從無往來?”蕭止淵眼眸微瞇,“看來,孤要問問你的家眷,畢竟這錢若不是你給的,就一定是你的妻。”
張謙額頭重重磕在地上,只是兩下就徹底見了,可見多麼的用力:“下知罪!下三年前貪走了朝廷發下來的賑災糧,被康歷發現后威脅,這才不得不做了這些事,還請殿下放過我的家人!”
蕭止淵看著張謙恐懼的神,只覺得這招斷尾求生實在是沒什麼意思。
畢竟被北境人威脅勾結和主勾結北境人,前者自然是容易被從輕發落。
尤其是康歷死了,死無對證,自然眼下張謙上下皮子一,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蕭止淵嘖了聲,“寒霜草,當真是雷枋給你的?”
張謙的結劇烈滾,他不清楚康歷的事算不算是蒙混過去了,眼中閃過一掙扎。
“回殿下,確實是雷枋所贈。”他咬牙道,“下愿與雷枋當面對質!”
“殿下!草民冤枉啊!”
張謙的話音剛落,一聲凄厲的喊從廳外傳來。
張謙猛地回頭,只見雷枋被兩名侍衛押著踉蹌,膝蓋重重磕在青石地面上。
張謙瞳孔驟,這人又是在演哪一出?
雷枋連滾帶爬撲到案前,額頭抵著冰涼的地磚:“殿下明鑒!草民就不知道什麼是寒霜草,是張謙來和我商量的這些事,求殿下開恩啊!”
“胡言語!”張謙厲聲喝道,袖下的手指卻微微發抖,“雷枋,你可知誣陷朝廷命是何罪過?”
雷枋抬起頭,眼中已無往日的諂,只剩下決絕:“張大人,您讓小人假扮商隊運送的那些'藥材',當真只是藥材嗎?”
他突然回過神來了一些驚天的,聲音發,“那些藥材的重量本不對,起初我以為你是裝了什麼玉,然而幾天有了殿下邊的侍衛提醒,我才知道你那時要我運走的是給北境的軍械!”
張謙臉瞬間煞白。
蕭止淵眸一沉,指尖在案幾上輕輕一叩:“繼續說。”
“去歲臘月,張大人讓小人帶著五個伙計城。”雷枋的指甲摳進掌心,“我多留了心眼,讓人去盯著他們都做了什麼,結果這五個人居然一把火燒了學堂,事后張謙用我家里妻兒的命要挾我閉。”
張謙猛地向前一步:“殿下!這刁民分明是……”
“還有前年漕糧案!”雷枋突然提高聲調,“張謙讓小人去碼頭接的'商貨',后來都變了失蹤的糧!”
他重重磕頭,“小人原先只當是尋常貪污,今早才想明白,那些糧食怕是運去北境了!”
蕭止淵的目淡淡掃向張謙。
后者強撐著冷笑:“空口白牙就想栽贓?證據呢?”
“證據在此。”
汪昀捧著一個沾滿泥土的鐵盒。
盒蓋掀開,里面靜靜躺著幾封泛黃的信箋。
“從雷府后院挖出來的。”汪昀冷聲道,“張謙親筆給雷枋寫的信,詳細代了要雷枋如何配合北境人在江南的行,字跡已經驗過了,只能是張謙的無疑。"
張謙踉蹌后退兩步,撞翻了后的茶盞。瓷碎裂聲里,他看見蕭止淵拾起最上面那封信,慢條斯理地展開。
“漠北都護府調防圖,”蕭止淵念出開頭,聲音平靜得可怕,“張大人好大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