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改嫁:渣男痛哭流涕了 第2卷 if線:世家聯姻 先婚后愛11

《重生改嫁:渣男痛哭流涕了》 第2卷 if線:世家聯姻 先婚后愛11

崔窈寧掃了眼來人,訝異他竟然回來得這樣早,按理說,這個時候外面的賓客還沒有走完。

似乎是察覺到在想什麼,青年低聲解釋:“該敬的已經敬完了,剩下的子玉在幫我擋。”

他嗓音清冷,像玉珠滾落銀盤,極為聽。

許是才沐浴完的緣故,垂在后的發梢還在滴水,洇裳,他近乎霜雪般的冷白,這樣近的距離,足以看清那張清絕出塵的臉。

神清骨秀、玉質金相、不外如是。

崔窈寧的目從他平靜不波的眉眼中移開,在心里輕輕嗤了聲,罵了句道貌岸然的小人。

這會兒倒是裝出一副不為的模樣。

可誰信呢?

反正崔窈寧是不信。

子玉,略微一想,約記起是杜存瑜的字。

看來他們倆的關系,比想象中的還要好。

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圣賢書上流傳下來的倒也不全是廢話,至這一句話崔窈寧很認同,杜存瑜是個風流人,裴宴書亦然。

區別可能只在于裴宴書比杜存瑜會藏。

想想也是,裴宴書能以弱冠之齡當上中書侍郎,除了自的背景和本事,沒點演技怎麼行?

見他來了,崔窈寧從梳妝臺前起,朝他走去,經過裴宴書旁,聞到了一陣金桂香味,像被雨水打了,混雜著一漉漉的水氣。

Advertisement

沒有聞到想象中的酒味,還算識趣。

崔窈寧對他還算滿意,路過他時停頓了一下,漫不經心地說:“既然你已經來了,這里的事就給你理,畢竟,你才是這里的主人家。”

裴宴書先應下來前半句話,又對后面那句做了反駁,語氣很輕地說:“你也是這里的主人。”

他這個時候看起來妥帖又溫和,沒有春日宴那日見到時,那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漠然。

崔窈寧不予置評,上杏雨和桃霜去沐浴。

時下還沒到七月,天氣已經熱了起來。

浴桶里的水是正正好的溫度,不冷也不熱,下去后,渾的熱氣好像都散了個干干凈凈。

崔窈寧由杏雨和桃霜伺候著沐浴。

杏雨子沉穩,做事勤勉,不多言,桃霜年紀偏小一點,膽大伶俐,什麼話都敢往外說。

眼下,桃霜一邊捧著崔窈寧的烏發,一邊笑著和說:“我瞧姑爺待您的態度很是不一樣。”

崔窈寧眼都沒睜:“怎麼個不一樣法?”

這話讓桃霜怎麼說呢?

桃霜仔細想了想長安的傳聞,不太確定地說:“都說姑爺冷淡,可他待您分明有幾分溫,奴婢怎麼瞧都覺得不像是傳聞中的子。”

“不過…”

桃霜頓了一下,又笑了,很是與榮有焉地說道:“興許是因為姑娘生得太了,就連咱們姑爺也抵抗不了,不是都說英雄難過人關嗎?”

Advertisement

崔窈寧毫不客氣地應下“人”這個稱呼,撇撇輕嗤了一句:“他才算不上什麼英雄。”

“何況…”

崔窈寧回想起他剛剛進來的那一幕,角的笑勾起了一抹譏諷的弧度,篤定地說:“會不會為所迷我不知道,可他定是個心思狡詐之輩,看著妥帖溫和,實則骨子里傲慢得不行。”

崔窈寧還是頭一回遇見這樣的人。

不,也不算第一次,杜存瑜其實也是這類人,難怪他們兩個關系那樣好,果然不是沒理由。

杜存瑜看著吊兒郎當,實則傲到了骨子里。

裴宴書也一樣,他雖然沒有拿那一次春日宴的冷淡態度對,可這種很明顯就游離于表面之上的溫和妥帖,何嘗又不是另外一種傲慢呢?

還沒開始,他就已經傲慢地宣布了自己態度,他不滿意這樁親事,可既然親事已經定下來,多說其他無益,他會將正兒八經的妻子去敬重,可再多的恐怕就沒辦法給予

崔窈寧覺得他這人真沒意思。

他這些態度想給誰看?

誰稀罕他?

還沒有開始嫌棄他呢,這個家伙倒好,居然反過頭嫌棄,弄得好像是在倒他一樣。

拜托,搞清楚沒有,是你們家先應下的親事。

你們家要不答應,還能威

Advertisement

何況,誰稀罕他的那點啊?

崔窈寧從小到大就沒缺過人喜歡,區區一個裴宴書,不就是相貌出眾了點,這種人多了去。

最令崔窈寧不爽的是,還沒有表出自己的態度,就讓裴宴書搶了先,實在是氣壞了。

擰著眉頭,臉頰氣得鼓了鼓。

桃霜眨眨眼,知道姑爺一定又得罪了姑娘。

雖然不知道姑爺哪里做得不對,可是——

姑娘怎麼會有錯呢?

們姑娘這樣好的子,才不會無故欺負人。

一定是姑爺還有鎮國公府不對!

桃霜義憤填膺地說:“還有今日那群賤婢,一定是鎮國公府這邊,想要給您一個下馬威。”

“那倒也不至于。”

崔窈寧水氣一熏,有些困了,懶懶地掀起眼皮,“不過想試探一下我的脾氣,倒是真的。”

一旦忍了,后面數不清的麻煩多著呢。

可崔窈寧怎麼會讓他們如愿以償?

拿什麼夫為妻綱來,是鎮國公府需要一位出尊貴的主母來裝點門面,而正合適。

既然知道尊貴,就應該想到不會忍。

既要又要,哪有那麼簡單。

崔窈寧出嫁前,祖母和母親就和叮嚀過,鎮國公府這樣頂級的勛貴世家里的齟齬一定不,讓心里有個底,其他的,無須害怕。

整個承恩公府還有皇帝太后都在的背后呢。

怕什麼?

誰敢讓不高興,反手就告到胞姐那里,到了那個時候,鎮國公老夫人還能為了這點事置氣,讓太后和承恩公府都跟在后面不高興?

崔窈寧撥弄著水面,漫不經心道:“隨去。”

不痛打一次,鎮國公府怎麼知道的脾氣呢?

可不是廟里泥塑的菩薩,只會聽經念佛,想做這個出頭鳥的大可試一試的刀利不利。

就怕,們割傷了自己的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