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75頁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75頁

玉食慣了的慶王殿下也曾賭氣地想在哪個繁華大城休整兩日,可一想到父皇還在等著他的捷報,想到這是他盼了許久的立功機會,慶王便不嫌苦了。

荊州軍都指揮使傅興帶著底下的武們來迎接風塵仆仆的慶王爺。

荊州一共有十五萬駐軍,主營這邊有五個衛所,近三萬兵力,永昌帝調給慶王剿匪的便是五衛之一的武陵衛,包括兩千水兵、三千步兵,衛指揮使名彭大紀,是個四旬年紀、立過十幾次戰功的武將,在荊州軍這邊很有威

彭大紀越有威,慶王就越能到父皇對自己的不放心,奈何父皇欽點彭大紀助他剿匪,慶王只能接

慶王先跟這幾位武打聽潭州那邊的匪患。

傅興、彭大紀等人知無不言,早就盼著親自帶兵去剿匪了,只是衛所發兵需要聽兵部調,地方文無權直接請他們去剿匪。

慶王大致了解了況,次日就帶著彭大紀一起往三百多里外的潭州去了,擔心打草驚蛇,他讓彭大紀手下的五千兵暫且留在武陵,隨時待命。

傅興與另外四位衛指揮使站在大營外恭送慶王。

等慶王的影離得遠了,一位指揮使悶聲道:“一千山匪而已,咱們隨便出一衛就能下去,皇上為何還要派慶王來,白白耽誤了十來日的功夫。”

另一人笑道:“這還不簡單,皇上想給慶王造勢啊,有了戰功,將來立太子……”

傅興咳了咳,掃眼四人道:“慎言。”

他們這些帶兵的武,皇上怎麼吩咐他們怎麼做就好,至于誰做皇上,那不是他們該心或議論的事。

Advertisement

初九上午,扮作商旅的慶王一行人通過城門進了潭州城,提前抵達的侍衛早為慶王安排了一宅院,慶王帶著彭大紀一起住,他這邊沐浴更,知府衙門里馮知府得知慶王到了,放下公務匆匆忙忙趕來拜見。

慶王坐在主位,看著跪在地上年近四十的馮知府,問他三個匪首的況。

馮知府一臉愁容地講述起來。

匪首陳威是本地一個富商的兒子,自習武練得一好武藝,但他從小橫行霸道作威作福,雖然沒有留下能下獄的罪名把柄,名聲卻是早早就臭了的,徹底斷了參加武科舉的機會。去年陳威趁著他父親外出經商與他父親的一個小妾勾搭,陳父回來后發現端倪,一氣之下將陳威逐出家門,誰也不知道陳威去了哪里。

今年元宵節,陳威突然回來了,帶著十幾個壯漢洗陳家,搶走了陳家所有金銀財

這時陳威一伙還只是殺人逃犯,到了二月,陳威又面了,帶著近百人搶了一隊客商。

三月的時候,陳威手下就已經聚集了千來人,馮知府試圖剿匪失敗,但他抓到了幾個俘虜,這才知道了另外兩個匪首王晟、柳四夷的況。

王晟跟陳威一樣,是個殺人如麻的逃犯,柳四夷是個三十出頭屢試不第的秀才,按照柳家街坊們的說法,柳四夷常年被父親繼母冷落,只知道悶在房間讀書,二月下旬忽然離家出走,再回來就是帶著陳威一幫山匪洗了自家家門,連他同父異母才六歲的弟弟都沒放過。

三個匪首聚在一起,柳四夷負責謀劃,陳威、王晟負責帶人去燒殺搶掠。

Advertisement

山匪藏的石峰嶺群山就在湘江邊上,且有四五條支流連通湘江,方便了他們神出鬼沒地襲擊過往船商,船商們繞路后,這伙人就去搶劫附近的富戶百姓,弄得民間人心惶惶,有銀子的想辦法搬家,有親戚的趕著去投奔。

馮知府邊說邊抖,朝廷再不派兵來,他都怕陳威等人敢直接殺進潭州城。

彭大紀亦神凝重,兩個匪首都是連骨親都能下手的心狠手辣之人,被他們招攬的山匪也絕不是善茬。

慶王沉默片刻,問:“最近他們可有出來犯案?”

馮知府搖搖頭:“下遞折子之前,他們才搶過一個鎮子,帶走了大量金銀與糧食,而荊州各地都張了潭州一帶山匪橫行的告示,南北客商們都繞路走了,他們大概會等糧草快用完時才會下山犯事。”

慶王又問他可有進山的法子。

馮知府還是搖頭:“山中有江流水泊,匪群住在船上,有時可能一晚換一個地方落腳,有時可能會尋個山頭安營扎寨,除了三個匪首,底下的嘍啰都不知道當日當晚會停在哪里。”

正因為這群山匪行蹤不定,馮知府率領的兵與民壯才白折騰了好幾次。

彭大紀看向慶王。

慶王竹地道:“既然進山抓蛇難,那就只能引蛇出了。”

早在京城慶王就有了作餌匪群上鉤的計謀,一路上反復思量完善,如今得知匪窩難尋,慶王自然要讓他的計謀派上用場。

他對彭大紀道:“經過江陵時,我提前在那邊安排了四艘商船,裝作從蜀地來的客商要往荊南做綢緞生意。今日我便派人知會那邊出發,你也回武陵等著,待商船到了武陵,你將四百水軍藏在四艘商船上,再派出四艘戰船護送。”

Advertisement

“陳威三人行事狠決且猖狂,普通山匪會被朝廷水軍嚇退,他們卻會以擊敗朝廷水軍為樂。”

“你們那邊明面上有四百水軍,實際卻是八百兵力,一旦你們打起來,我與馮知府會率一千兵前往增援,屆時兩面夾擊,定能一舉鏟除匪群主力。”

八百荊州水軍,一千弓箭手步兵,再加上他以及他邊的二十四個侍衛,慶王對此信心十足。

彭大紀:“王爺妙計,只是過于冒險了,聽馮知府所言,柳四夷謹慎且擅謀,就怕他看出這是府的引蛇出,要麼避而不出,要麼分出部分山匪提防府的援兵,不如讓下麾下的三千步兵前來……”

慶王冷笑:“三千步兵,這麼大的陣仗,山匪安在城里的眼線會看不見?你也知道柳四夷謹慎,本王就是要他相信潭州這里只有一千兵可用,相信給商船護航的只有四百水軍,兵力再多,嚇得他們不敢出門,你我還剿什麼匪?”

彭大紀想了想,道:“王爺言之有理,不過王爺千金之還是不宜冒險,剿匪當晚王爺最好留在城,由馮知府帶兵前來增援便可,否則一旦有個萬一……”

慶王抬手打斷他的話:“馮知府是個文人,這種打打殺殺的事還是本王自己來吧。彭指揮使的好意本王心領了,不過本王自習武,可不是為了打起來的時候躲在后面。行了,你且去客房休息一晚,明早就回武陵安排,對了,此事你跟你手下的八百水軍知道便好,旁人那里不必多說,以免走消息白忙一場。”

彭大紀:“……是。”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把這事商量好了,得知自己不用出面的馮知府地松了口氣,他確實是個文人,干不得這種打打殺殺。

回了衙門,馮知府心不在焉地理著公務,黃昏就去后面休息了。

馮知府的妻子留在老家照顧二老與孩子,馮知府的衙門后宅只有三個小妾,眼下馮知府最寵二月里他從一個被匪群搶掠過的鎮子上救回來的因為藏得而幸免于難的夏姓子,才十六七歲,雖然只能算上七分姿,但面皮白白凈凈的,一雙盈盈似水的杏眼很是人。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