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殺人如麻的陳威或王晟,小嘍啰們或許不敢手,柳四夷一個秀才郎,隨便哪個小匪都能打得過。
慶王看著他的擺,笑道:“指揮使好計謀,不枉本王離京前父皇對你贊不絕口。”
彭大紀垂眸道:“王爺謬贊,此番剿匪全是王爺出謀劃策,下只是帶兵出力罷了。”
慶王見他是個聰明人,心里舒服了一些。
如此,他針對匪群主力、余黨的計謀都是功勞,昨夜的騎兵也是他讓彭大紀安排策應的,而那近千兵的死全因馮知府令智昏,在邊藏了一個匪徒的。
五月二十二,在陸續幾十個山匪投案之后,終于有一個臉上帶疤的悍匪出來了,手里提著三當家柳四夷的人頭,而圍在柳四夷邊的五六十個山匪皆死于為了爭奪柳四夷人頭的自相殘殺中。
至此,潭州石峰嶺匪群終于被清繳干凈。
彭大紀、慶王都要給京里寫折子通過四百里加急提前送過去,彭大紀還特意請慶王先閱覽了他的折子。
慶王看得很仔細,發現彭大紀雖然沒有將他夸得天花墜,卻也將定策的功勞都給了他,還單獨奏了他擊殺陳威之功,奏了水軍中活捉王晟的那個百戶的戰功,最后痛斥了馮知府泄之舉。
抵達荊州半個多月了,慶王終于在心里給了彭大紀一句夸詞:是個不邀功不貪功的忠厚之人。
之前,慶王還特意請彭大紀吃了一頓席面。
彭大紀深諳場之道,自然不會明著得罪慶王,但他更明白永昌帝才是他最該效忠之人。
所以,彭大紀沒有告訴慶王,皇上早就調了荊州的一個代皇上監察本地員的暗衛過來,暗衛詢問他慶王關于剿匪的一言一行,彭大紀如見天子,半句都不敢瞞。
五月二十六,經過幾日車馬顛簸剛剛抵達北苑的永昌帝在行宮的寢宮里單獨睡了一個好覺,次日一早,兩位丞相就又送來了高高兩摞奏折,旁邊還有一小摞汪公公單獨擺著的無需通過中書省直接呈皇帝親閱的各地折。
永昌帝來北苑避暑是真,不能耽誤國事也是真,因為要在行宮住將近四個月,永昌帝將兩位丞相、六位尚書以及在京的公侯武將要員都帶來了,各地該送去京城的奏折會直接送到行宮,帝王與重臣們批閱后再送到京城各署辦。
永昌帝先看被兩位丞相放在最上面的那些折子,這種通常都是大事,折雖,卻并非急要務,有的地方暗衛上報的甚至只是某位大于某月某日收了誰誰送來的人小妾。
為了讓永昌帝有個好心,前兩封折子便是慶王、彭大紀關于潭州剿匪的奏報。
永昌帝先看彭大紀的。
打開之前,永昌帝的心是平靜的,因為區區一千匪徒,朝廷派了五千衛所兵去剿,功剿了是應該的,一兩次沒剿頂多算差事辦得不好,最多還得再拖延一段時間,但絕不會有大傷亡。
打開之后,永昌帝先看到了彭大紀言簡意賅的總結:匪窩破了。
永昌帝不自覺地點點頭,再往下看,老三初初抵達潭州了解況后就定下了引蛇出的良策。
這話怎麼看都是在夸慶王懷謀略行事果斷,永昌帝卻眉頭一皺,聽馮知府講了一通就直接定計了?不是說要找獵戶樵夫詢問進山之策嗎?馮知府說難找就是難找了?興許是馮知府自己沒本事啊。
腦袋想著這些,永昌帝的眼睛已經看到了雙方的傷亡人數,算上引蛇出、瓦解余黨的兩戰場,匪徒誅殺不足九百,潭州府兵卻死了九百七十七人!
說是馮知府那邊拖了后,可讓永昌帝去的話,他肯定要先清馮知府的底細啊,查查這人之前是怎麼剿匪的,查查這人知府當得怎麼樣品行是否有瑕,這一查不就能查到馮知府邊有個遭遇過匪患還能存活的人小妾了?
親爹親娘都能殺的兇匪,下山就是為了搶銀子搶人,肯定會提前查清楚哪家有銀子哪家有人,還能掉一個給馮知府半老頭子救?
永昌帝將彭大紀的折子拍在了書桌上,沉著臉拿起慶王的折子。
才領了差事就春風得意的老三,折子里倒是謙虛起來了,夸了彭大紀水軍的英勇,夸了他安排的騎兵策應及時沒讓匪徒的埋伏得逞。
永昌帝還是不高興,但想到老三差點被匪徒活捉上還挨了一刀,且安排騎兵策應也算謹慎,永昌帝就不忍心再責怪兒子了,畢竟還年輕,第一次出外差,吃過這次教訓,下次該明白兵法上的知己知彼了。
看完這兩封半喜不喜的奏折,永昌帝剛要去拿下一封中書省的折子,忽然瞥見折那摞最上面的就是荊州來的。
永昌帝大手一轉,拿起了這封。
暗衛所寫全是彭大紀所述,戲文一樣羅列了彭大紀與慶王的每一次對話,包括兩封折子上沒提到的細節。
永昌帝這才知道,原來那支救下老三的騎兵是彭大紀在勸諫失敗之后自己安排的,原來老三挨了一刀后還想讓彭大紀的水軍去支流追潛水而逃的山匪,原來老三帶去的二十四個侍衛只剩兩個了,而招安山匪余黨的法子跟老三全無關系!
所以,他的三兒子此去荊州只辦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地方軍面前給他們老趙家丟人現眼!
第124章
永昌帝在書房閱覽他三兒子送來的捷報折子時,姚黃才剛剛睡醒。
北苑離京城不足兩百里地,奈何帝駕以及隨行的一萬前軍兩萬京營軍走得慢,走了六日才到。
這六日姚黃與惠王爺分別坐一輛馬車,晚上也睡在不同的營帳,因為永昌帝或周皇后的召見,夫妻倆連每日三餐都未必能頓頓一起吃,遠遠地對視幾眼,明明在一地卻有了分隔兩地之。
姚黃自認還算清心寡,惠王爺呢,長了一張清心寡的臉,實際上重著呢,才素了五晚,昨晚便不顧路途勞頓連纏了兩回。
“回王妃,王爺一早就去前朝當差了。”
行宮仿皇城而建,分為前朝后殿,區別在于行宮這邊的前朝給隨行員們安排了下榻的屋舍,而親王、公主及其家眷都在后殿分了宮院。
永昌帝的寢殿居于后殿中間,西邊的宮院分給了后妃公主們,東邊的分給三位親王:康王一家住在清暉堂、惠王夫妻住在云山堂、慶王夫妻住在松風堂,距離娶媳婦還早的四皇子也住在這邊的澄觀堂。
還躺著的姚黃越發欽佩惠王爺了。
大公主、二公主陸續定下駙馬后,惠王爺主攬下了為兩個妹妹改建公主府的差事。跟直接牽扯到民生的那些工事比,給公主們蓋府邸聽起來簡單的,但這里面也容易生是非,譬如惠王爺要算好銀子,不能把公主府修得太鋪張奢華,周皇后、大公主通達理,木材石材用料符合公主份、花園建得雅致好看就行,二公主不干了,親自找上他二哥嫌這個嫌那個的,惠王爺又是好脾氣,銀子不給加,卻愿意盡量滿足二公主的其他要求。
讓姚黃說,這種費力難討好的差事躲都躲不及,惠王爺不但接了,竟還做得任勞任怨認認真真。
幸好上個月杜貴妃病了,養了這麼久神也沒見好,不但沒有因為二公主府來找惠王爺的麻煩,連這次北苑避暑杜貴妃都沒來,以貴妃之尊留在了京城。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一朝穿越,重生異界! 她是帝都豪門的千金。 上流的名媛圈內皆傳,她是一朵高級的交際花,對男人,皆來者不拒。 她發現自己患了一種致命的癌癥,在某一夜的大廈之上,她被曾經的情敵下了毒香,與情敵一起墜樓而亡。 再次睜眼,她卻發現自己變成了王妃。 還穿越到了一個玄幻的大陸! 修煉、靈氣、煉藥? 但是……所謂的夫君竟然與前任長得一模一樣? 並且還非常地渣? 嗬嗬,沒關係,那她就將計就計讓他用一紙休書將自己休了! 回到將軍府,她依然是備受疼愛的寵兒。 隻是她卻意外地惹上了某個男人! “女人!你若是再敢招惹外麵那些野男人!我保證他們見不到第二天的陽光!” 男人那張邪魅俊逸的麵上冰冷無比,散發著一股唯我獨尊的霸氣! 她小聲地嘟囔了一句,“我隻是看看而已,又沒勾引他們!” 男人麵色一黑,一個閃現,將她禁錮在懷中,望著女人絕美靈動的麵容,他卻是不能打也不能罵! 那麼既然如此,他就讓她給他生個孩子! 他要昭告天下,她是他帝流夙的女人! …
醫聖秦清瑤前世淒慘,被人欺騙,害得秦家一家滅門,但卻陰差陽錯重生到了傻女表妹身上,嫁給了鎮南將軍。 在此之前,秦清瑤決定要先在自己的夫君麵前裝傻賣萌,刷爆將軍的好感度! 待她找出當年的真相,為秦家人報仇!事成之後,就行醫天下,四海為家。 隻是冇想到,秦清瑤早已被這個男人視為自己的所有物,牢牢地抓在手心! “怎麼不繼續裝傻了?”男人摟著自己的傻妻,微微勾了勾唇,“乖,叫夫君。”
【虐渣+重生+HE +雙潔+對外殘暴冷血對內破碎忠犬廠督 vs 重生悔過清醒女主 本小說純屬虛構】 東廠廠督裴憫只手遮天,嗜血暴戾,東廠耳目遍布各地,無人敢提起裴憫的名字,可是所有人都以為的魔頭心底一直藏著一人,那人如同他手里常戴的佛珠,圣潔不可侵犯。在他手握重權,心底那抹白光及笄后,便求了圣旨想娶她回府好好珍愛。 宋慈安,前世錯信偽善的親人,凄慘帶著悔恨離世,再睜眼時,回到了收到賜婚圣旨那日。她不再哭鬧怨恨,只是想為母報仇,奪回母親的嫁妝后嫁給他,這一次,她一定十倍疼惜那個被她下藥后,還一臉寵溺看著自己的他。 (女主前世渴望親情,錯信虛偽家人,重生看透一切,不圣母甚至有些冷漠,只在意男主,介意的寶子可以避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