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95頁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95頁

永昌帝笑笑,看向鎮國公李虔,問:“觀堂的騎都遜姚麟三分,國公覺得此子如何?”

李虔上下打量姚麟一眼,笑道:“虎背熊腰儀表堂堂,是個佳婿之選。”

永昌帝:“那朕送他給你做佳婿,國公可高興?”

李虔苦笑:“皇上做,臣求之不得,只是小從小就有主意,連臣給起的名字都能改,如今選夫君,臣恐怕也做不得的主,還請皇上明鑒。”

他有二子二,長早逝,夫妻倆越發寵,李虔明白皇上不滿今日他的兩個兒子都去強捧康王了,失了武應有的氣節,皇上如何罰他們父子他都甘,唯獨兒的婚事,李虔不愿強迫

永昌帝亦清楚李虔說的是大實話,他看向眷那邊,笑容和藹地朝李扶危招招手。

李扶危面容平靜地走了過來。

永昌帝笑道:“朕喜歡姚麟,但你是朕看著長大的小姑娘,朕更看重你的心意,你若覺得姚麟不合眼緣,朕絕不會勉強。”

李扶危看向姚麟。

姚麟愧得紅了臉,皇上這不是點鴛鴦嗎,他哪里配得上國公府的貴,還是這麼一個又金貴又好看的姑娘。

李扶危打量結束,道:“承蒙皇上厚,臣也很欣賞姚大人的好武藝,愿意嫁他。”

這百來個年輕武、勛貴子弟中,姚麟最有骨氣。

第137章

狩獵之后便是賜宴,宴席擺在行宮,帝后妃嬪、親王王妃、公主等車駕在前,參賽的武觀賽的文騎馬走在后頭。

惠王爺早坐上了椅,回程時隨王妃一起上了馬車。

Advertisement

車門一關,姚黃再也無法維持面上的鎮定,一邊幫惠王爺固定椅一邊低聲問了起來:“父皇這是什麼意思啊,怎麼突然想到要把鎮國公府的二姑娘賜婚給我哥哥?”

讓李扶危嫁給哥哥,跟讓嫁給惠王爺一樣,都是強行把一對兒八竿子打不著的男湊到一起。

惠王爺殘了,別的貴不想嫁他,惠王爺又不愿強人所難,于是選了這個主朝他拋眼的,可人家李扶危是鎮國公府的千金,幾乎可以在京城的高門子弟中任意挑選容貌、家世都相當的文武俊杰做夫君,永昌帝按著下嫁自己的哥哥,哥哥是撿到寶了,李扶危真能甘心?

再有,二公主與永昌帝的話都了一件事,赤狐乃是參賽武定讓給康王獵的,哥哥第一次參賽不懂規矩,傻傻地搶了康王的風頭,本就可能礙了康王、賢妃的眼,皇上竟然還要把康王的小姨子賜婚給哥哥?

姚黃越想越覺得,永昌帝是在拿哥哥與李扶危的婚事敲打康王,包括鎮國公府!

固定好椅,姚黃坐到旁邊,期待地等著惠王爺給分析分析。

生在皇家,趙璲想的遠比王妃深,有些是父皇表現得很明顯他也很肯定的東西,有些帝心難測,他也猜不準。

那些他都猜不準的,最好瞞著干妃,免得胡思想平添心事。

思索片刻,趙璲對王妃道:“大哥不擅騎,父皇心知肚明,所以不喜李家兩位公子強行助他奪魁,明顯損了狩獵賽選才的初衷。”

出于對皇家的敬重,武們把赤狐讓出來有可原,如果康王只獵赤狐再因其他人分數均衡而奪魁,父皇不會怒,但康王奪魁倚仗的是那些靠他自己很難獵到的白狐、狼鹿,可想而知武們看到康王在追獵三樣獵時會繼續讓著,束手束腳。

Advertisement

趙璲奪魁那次,他進山就去找赤狐容易藏的窩,得手后立即下山,武們在山中激烈追逐,第二、第三名都是八十多分。

后來慶王奪魁,獵殺赤狐后也只多打了一頭鹿確保總分領先。

姚黃:“我能理解父皇的不快,那他私底下訓斥大殿下一頓,再把鎮國公府的兩位公子訓斥一頓就好了,為什麼非要賜婚我哥哥?這不是讓大殿下、鎮國公府更怨恨我哥哥嗎?”

趙璲:“第一,你哥哥搶了赤狐,算是他自己送上門為父皇所用。第二,父皇賜婚,他們不敢怨。第三,那是你的哥哥我的妻兄,他們再怨也要給我面,不會仗勢欺人。”

姚黃想了想,不擔心自家哥哥了,只擔心李扶危委屈難親后跟哥哥過一對兒怨,哥哥不懂規矩牽扯進永昌帝與康王、鎮國公府中間還算他自找的,李扶危好好地坐在那邊觀賽,攤上這事真是無妄之災。

趙璲:“……”

這不是他該分析的,他也無意過問。

李虔父子三個都在外面騎馬,鎮國公府的馬車里只有李扶危母

鎮國公夫人看著才被塞了一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卻神平靜的兒,憂心忡忡地問:“你當真愿意嫁那姚麟?還是看出皇上不高興了,怕拒婚會拖累咱們一家?”

李扶危淡然道:“都有,皇上金口已開,我跟父親何必逆他的意,至于姚麟,既有武進士之才又有一副俊朗容貌,且是惠王妃之兄,我嫁他也不算太低就。”

大公主的駙馬是個文進士,二公主的駙馬是個武進士,家世也都比不上京城那些顯貴。

Advertisement

父親是一品國公,找個門當戶對的有結黨之嫌,與其惹皇上猜疑,不如順從皇上的心意。

鎮國公夫人嘆了口氣。

結底,這事都是賢妃惹出來的,如果賢妃沒想讓康王出這個風頭,的兩個兒子就算不爭魁首,也不會怒皇上。

前面的一輛馬車里,賢妃面無表地坐在車,沒有人與同車,車里一片死寂。

如姚黃擔心自家哥哥、鎮國公夫人擔心自家兒,賢妃此時憂慮的也全是自家兒子的前程。

鎮國公是康王的岳父,無論他站不站隊外面都會將他看康王一黨,鎮國公便只能為與兒子所用。

皇上龍康健,賢妃沒傻到要拉著鎮國公圖謀不軌,不過是讓他們父子為兒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罷了。

賢妃只是沒料到皇上會不高興兒子奪魁。

再笨也是皇長子,兩個弟弟都奪過魁,如今一個在閉門思過一個廢了,皇上不想抬舉老大,難道要抬舉臭未干的老四?

搖搖頭,賢妃將好吃懶做的四皇子甩出腦海,跟著就想到了廢了還能獵回十六分的惠王。

皇上將鎮國公府另一個姑娘賜給了惠王的妻兄!

是看到惠王能在工部當差了,還能騎馬狩獵,又了抬舉惠王之心?

倘若如此,康王、惠王都了鎮國公府的姻親,一旦二王相爭,鎮國公府只能保持中立,兩邊都不偏幫。

可是,惠王是殘廢啊!

賢妃還是不信永昌帝會放著兩個康健的年皇子不選而去選一個皇家威嚴損的殘廢,那麼,皇上賜婚之舉,會不會是對老大的明貶暗褒?

老大與惠王的關系本就比慶王那邊親厚,皇上又很憐惜心疼惠王,或許,皇上只是想利用這樁婚事讓惠王與老大親上加親,讓惠王安安心心地輔佐大哥,讓慶王那邊趁早死心,也讓文武大臣們看清形勢別站錯隊?

賢妃旁邊的馬車里坐著的便是妃與福長公主,兩人在西宮住得近,又是親家,出發時坐了一輛車。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