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214頁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214頁

惠王府的小公子洗三這日,王爺、王妃兩邊方便走的至親都來了。

大公主、二公主一起從宮里過來的,離得近到的也快,分別給二嫂與小侄兒帶了禮,后妃的將隨永昌帝的賞賜同時到。

“筠字起得真妙,我也一直都覺得二哥是修竹之姿。”大公主笑著夸贊道。

不習慣這般夸詞的惠王爺早早離開了,將后院東次間留給姑嫂三人。

才搬回新宅一日的羅金花很快就帶著姚震虎父子倆以及為了此事提前住進姚家客房的羅家眾人來了王府,惠王爺像招待兩位公主妹妹時那般暗暗觀察了眾人一番,確定沒一個帶著病氣才讓曹公公領眷去后面探王妃與孩子。

康王、陳螢夫妻帶著小世子來了,惠王爺繼續觀察。

慶王陪著福長公主最后到的,鄭元貞還在坐月子,不宜出門。

惠王爺觀察過后,讓曹公公引福長公主過去。

長公主一進東次間,先看到了穿普通綢的姚、羅兩家眾人,無論穿氣度還是面相舉止皆與勛貴人家涇渭分明。

長公主皺了皺眉。

羅金花帶著母親與兩位嫂子準備上前行禮,就像們給兩位公主屈膝請安一樣。

姚黃攔住了,笑道:“都是一家親戚,哪有那麼多的虛禮可講,姑母您說是不是?”

長公主那明顯的皺眉便是不給面子,既然如此,在自己的地盤,姚黃又何必委屈娘家人全外人的面子?

想當初剛嫁惠王爺的時候,惠王爺都沒有輕視過的娘家親戚。

長公主淡淡一笑:“當然。”

Advertisement

無視那些平民眷,福長公主來到榻前,看向襁褓里的小娃娃,單看著是小,但若跟早產一個月的親外孫放在一塊兒,惠王家這個便要大上一圈。

長公主客氣地夸了夸,送了孩子一金項圈。

姚黃道謝,并以二嫂的份關心了一下鄭元貞母子倆的況。

長公主笑得真心了些,解釋道:“元貞初期的懷相不好,致使三郎早產,剛出生時才五斤多重,還好三郎能吃能睡,這幾日瞧著胖乎多了。元貞說了,等出了月子就帶孩子過來見弟弟,你們妯娌倆同年嫁進皇家,長子也都是同年生的,這都是緣分。”

姚黃:“……”

有點不習慣長公主突然的和氣與熱絡。

長公主坐了一會兒就去了前院,在惠王府吃過席后,隨著慶王回府去探兒。

孩子都是自家的香,慶王一進鄭元貞的屋子就抱起他的小三郎親了一口,同鄭元貞道:“看了一圈,還是咱們三郎最好看。”

鄭元貞看向母親。

長公主:“那邊是足月生的,臉蛋肯定比三郎胖乎,但眉眼確實不如三郎。”

鄭元貞自然是不信的,再高傲,也要承認自己不如姚黃貌,慶王更俊不過惠王。

但這些都不重要。

慶王離開后,鄭元貞悄聲詢問母親涼州的毀渠之事。

長公主拍拍兒的手:“放心,我都安排好了,是兩個有妻兒所累的死士,先給了一人五百兩銀子,事之后他們回來,還能各領一千兩。”

是這麼許諾的,但只要兩人真的回來,自會安排不知的侍衛無聲無息地滅了兩人的口,徹底銷毀證據,而他們的妻兒亦在的掌控之下,很快就會在黃泉路上與兩個死士團聚。

Advertisement

倘若兩人不幸被抓,為了保住妻兒的命,兩人也會按照的命令咬定他們是承恩公府杜家派去的。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康王、惠王出了事,杜貴妃與四皇子同樣是可獲利的漁翁,且杜貴妃對惠王的不喜人盡皆知,再加上死士的口供,皇兄很難懷疑到頭上。

長公主最后囑咐兒:“放寬心,什麼都不要想,只有你自己相信了此事與你我無關,將來事發皇上追查起來,你這里才不會出破綻。”

鄭元貞看看睡的孩子,緩慢卻堅定地點了頭。

作者有話說:

杜貴妃:【憤怒】【憤怒】

ps:姚姚的牡丹花簪參考的是明代金質嵌寶石花卉發簪,興趣的姐妹可以搜搜看,

pps:惠王爺引用的“葉葉新春筠,下復清淺流”出自唐朝詩人姚合的《杏溪十首·渚上竹》,也姓姚哦~

第151章

長公主派出去的兩個死士蔣強、蔣盛帶著早年偽造的路引喬裝游商兄弟,在二月下旬抵達了青峽縣東北方向的寧縣。

兩人白日里挑著擔子假裝去延渠附近的村莊販賣布頭、簪釵等零貨,實則在暗暗適合手的渠段,于是他們看到了大片大片因常年干旱而貧瘠的田地,也看到了系般穿梭于這片平原荒地中間的大小渠道。

三月初一,青峽知縣狄獻正式開閘引水,這等盛舉不但讓將因此渠益的百姓們跑出來圍觀,連周圍村縣的百姓也都跑過來了,家里有錢的就坐著馬車騾車趕路,沒錢的靠雙腳也要走過來。熙熙攘攘,蔣家兄弟一邊挑著擔子販賣零兒紅紅火火地做著生意,一邊等著府開閘,看起來就是正常游商的模樣。

Advertisement

渠首前已經豎起了一道石碑,上書狄獻父子修渠的前后果,百姓們一波一波地在石碑前瞧熱鬧,自有認字之人高聲解讀,蔣強、蔣盛雖然離得有些距離,還是聽到了“永昌帝”、“惠王”、“康王”的字眼。

兩人對了幾次眼神。

富貴險中求,福長公主讓他們出來做這陷害二王、決渠毀田的勾當,他們自然也要為自己與家人備好后路。

蔣強、蔣盛并非兄弟,經此一遭卻也同手足,來時路上他們就商量好了,等事,蔣強將一人回去跟長公主復命,拿走另一半賞銀攜兩家家眷趕赴鄰國姓埋名,蔣盛藏在暗,一旦長公主殺人滅口,蔣盛便會去府自首,以此挾制福長公主信守承諾。

吉時一到,隨著狄獻一聲令下,厚重的引水閘緩緩升起,渾黃的黃河之水立即咆哮著涌去年新修的寬闊渠道,如千軍萬馬般沿著十幾丈寬的渠道朝前奔涌而去。河水撞上兩側厚重的渠壁濺起一朵朵水花,飛落在離得近的百姓臉上。

蔣強、蔣盛皆神凜然,若是在這里決渠,一來他二人沒黑沒夜地挖也要耗費幾日功夫,二來一旦挖通,激的黃河水流怕是馬上也會將他們吞沒。

還好長公主要的只是淹沒部分田地的小災。

按照狄知縣十日一灌的政令,他們并不著急在今日就手,長公主也說了,讓他們謹慎籌謀再在四月里行事,畢竟員們再大膽也不敢將渠修得剛用一次就壞,待引水三四次后再出現決堤,更能印證修渠員們的工減料、制濫造。

京城。

三月初五,趁著晌午日頭足且屋子里特意又燒了一回地龍,姚黃由金嬤嬤與大丫鬟們伺候著快速洗了一次澡,洗完趕穿得暖暖乎乎地坐到東次間的暖榻上,在進窗的暖下曬頭發。

曬好的長發蓬蓬松松帶著淡淡的桂花清香,姚黃自己都要死了。

黃昏時分,惠王爺從宮里回府了,照舊在前院沐浴更去掉外面的所有污氣再來后院。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