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恰如天上月 第49頁

《恰如天上月》 第49頁

“我說,你這字毫無章法,如狗爬,寫得太難看了!若是你信得過我,不如每晚回府讓我教你,不出一年,保你技……三軍、艷冠群雄!”

韶音這話倒不是吹噓,讀書寫字自在家中墊底,可是耳濡目染多了自然熏陶出了好底子和好品味,寫詩作賦可,談玄論道亦可,在建康城中那群冠子弟中都能糊弄個七七八八,教李勖更是不在話下。

眼前的將軍似是已經窘極,只看著不說話,又說了一遍,他方才如夢初醒一般,輕聲答了句,“好,那就有勞你了。”

正在此刻,門口忽然傳來踢踏的腳步聲,把守的門卒進來通傳,“報!溫衡、盧鋒、祖坤、褚恭等人前來拜見夫人。”

李勖坐直了子,清了嗓子沉聲道:“請他們進來。”

韶音隨著他走出書房,便見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和七八個披甲壯漢已垂手侍立于明堂之中。

李勖似是對那位中年儒生頗為敬重,當先攜著韶音走到他跟前,笑著與介紹道:“這位是溫平機溫先生,如今一肩挑著軍中主簿長史數職,實是我的良師益友,昨日為你診病的溫嫂正是他的夫人。”

韶音一聽這話不由細細打量起這位溫先生來,只見此人四十來歲年紀,容貌甚是文秀,眉眼不俗,神采非凡,頦下長須飄飄,手持一柄羽扇,甚有仙風道骨。

Advertisement

看著倒是與溫嫂十分般配,俱都像是化外之人,好一對神仙夫婦。

“見過溫先生。”

見韶音揖禮,溫衡急忙回禮,口中連稱不可,又與李勖道:“將軍言重了,溫衡慚愧。”

盧鋒、祖坤、褚恭幾個校尉也紛紛上前拜見韶音,雖個個都是聲大嗓,卻都神,不似趙化吉那般猥瑣看人,韶音便也笑地與他們回禮。

俄而忽聽戰鼓三響,接著便是陣陣急促的號音,原是大比即將開始。

盧鋒上前一步,拱手道:“不知夫人駕臨,倉促間只搭了一座簡陋的遮觀臺,還夫人恕罪。時辰已到,請將軍和夫人升臺觀看!”

其余眾人閃到兩側,垂手靜候。

李勖微笑看向韶音,極自然地朝著出了手。

第26章

此刻巳正,幾千名將士已整齊劃一地列隊于校場正中,俱都神肅然、目炯炯地向觀臺的方向。早上為云層遮掩的日頭破空而出,芒照耀在他們的甲胄和槍矛上,泛出一層耀眼的銀輝。

江風習習而來,刀叉劍戟的尖端發出嘯嘯之聲,李字牙旗獵獵翻卷,除此之外,偌大的校場再無一雜音。

千軍安靜注目之下,韶音聽到了自己的心在腔里撲通躍的聲音,掌心沁出一層薄薄的汗。

Advertisement

建康宮去過,三公府衙過,王孫趨奉、群臣矚目早已司空見慣,只道是尋常小事。可此時此刻,于京口這荒涼軍鎮一方簡陋的演武場上,面對著區區四品武將帳下的五千兵勇,竟然有了一張之

這地方,這地方的人,他們上那與朱雀橋烏巷的溫華艷截然不同的氣息,再度如長江巨浪一般將席卷了。

李勖似是到了的不適,腳下的步子放得更慢了些,拉著的手用力握了握。

韶音被他牽著一步步登上高臺,余里只見旁男子材高大,側臉棱角分明,他那隆起的眉宇、懸膽般的直鼻和收束得峭的下頦連了一道起伏的折線,像是雄偉山巒上險峻陡峭的奇峰,冷峻之下更有沉穩溫厚的氣度。

看著他,忽然便覺得心神安定,好像也沒有那麼張了。他似有所,偏頭朝著微微一笑,眉目竟是帶著幾分溫存。

觀臺雖陋,倒也坐靠俱全、吃喝兼備,對比將軍本人那湊合的書房來看,已是極高的規格,可見底下人是用了心的。

二人坐定后,李勖朝著盧鋒微微頷首,盧鋒得令,當即清了清嗓子,大聲宣布起了比試的流程和規則。隨后,各部校尉發號整兵,準備接下來的對戰。

Advertisement

韶音手遮涼棚,瞇起眼睛,在丁部隊伍之前看到了一個悉的人影。

此人丈八高,看著幾乎與李勖齊平,生得虎背熊腰、一兇相,腮邊橫隨著說話抖,上面一條長長的鞭痕宛然如新,正是那刁云無疑。

趙化吉被打了五十軍,屁已皮開綻,沒有十天半個月是下不來榻了,李勖便準了他一個月的病假,丁部校尉暫時由軍候刁云代職。

韶音對此人的惡不在趙化吉之下,見他如此這般耀武揚威更覺看不順眼,皺著眉瞅了他一會兒便低聲問李勖道:“那位刁軍候的本事如何”

李勖正神專注地看著場下,聞言只是淡笑,“待到比試結果出來自有分曉,莫急。”

此刻場中已殺聲震天,各部據守己方陣地,依照模擬的地勢排兵布陣,俄而點將出兵,幾方瞬間戰一,兵戈激越,號角連營,側翼包抄、前鋒直、佯攻詐退……隊形變幻不定。

韶音開始還有些興味,聚會神地看了一會兒,漸漸便覺得無聊,開始四起來。李勖見如此,溫言勸再忍耐一會兒,“午間休憩時我帶你去馬場。”

韶音卻是坐不住了,沖他眨眨眼睛,小聲道:“李將軍只管忙正事,小子自便即可。”說著便拎起角,噔噔噔地跑下臺去了。

李勖見謝候已在一側迎上他阿姐,心下稍安,回頭示意盧鏑跟著夫人,之后方才繼續觀看比試。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