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福娘嬌妻 第86頁

《福娘嬌妻》 第86頁

妙味齋的點心最近十分歡迎,糕點賣相好,味道更是一絕,但價格卻很合適,普通人家也能買得起,因此才開張幾個月,店里每天都滿了人。

掌柜的最近還請了個雕花師傅,糕點做的越發致好看了,聽說以后每個季節都會推出相應的新品,才出來的“答春風”,剛擺上架三天,就被那些夫人小姐們買空了。

這麼會做生意的小婦人,竟然是楊氏的媳婦,大家都艷羨不已。

而這日,浩浩的報喜隊伍敲鑼打鼓進了胡同,一路噼里啪啦的炮仗聲,讓眾人又驚了一回。

張家大郎中進士了!還是一榜進士!

張家這回是真的要翻了!

劉老翁樂呵呵地看著張家門口進進出出的人們,一臉喜氣洋洋,吃豆花的客人好笑問道:“老翁,你笑啥呢?又不是你兒子考中了。”

“唉,小老兒那幾個不孝子,要是有別人張公子一半能干就好啰!”劉老翁笑道。

他高興的是自己沒看走眼,起初張家剛搬來柳樹胡同時,第一眼他就覺得張大郎這人不簡單,果不其然,被他給猜中了。

不過這要是說給別人聽,也沒幾人會信,他自己藏在心里樂呵樂呵也就是了。

Advertisement

張柏第二天就去看了榜,發現還有兩個人也在榜上。

一個是沈清,他的名次和自己差不多,另一個人,卻讓張柏有些意外。

一榜的中間偏后的位置,赫然出現了蕭觀的名字。

時隔太久,他差點忘記了這人。張柏對過籍貫,發現就是當日在府學陷害他的那一位同窗。

起初他有些驚訝,蕭觀做過那樣的事,怎麼還能來參加會試?

當初秋試放榜時,他沒有親自去看,所以也不知道蕭觀中了舉,今日若不是想來看看沈清的況,也不會發現,蕭觀竟然也一路考了上來。

不過很快他就想明白了。

蕭觀陷害他的事,府學已經做出了懲罰,便是將他開除,而他離開府學后又去了哪里讀書,卻不是府學能干涉的了。想來他能中舉人,那當初那件事,或許便沒有對他造什麼大的影響。

或許只是讓他中舉時名次下幾位罷了。

張柏淡淡一笑,心里卻起了戒備之心,若是日后與這人同朝為,他可要多加小心才是。

畢竟,哪有人能輕易改變本呢?

第47章 遇蕭觀 就讓張柏以為,他們是志同道合……

三月十五, 各位新科進士整齊排在紫宸殿外,張地等待著殿試開始。

Advertisement

張柏和沈清一前一后站在一起,今日殿試, 大家都穿著一樣的青長袍, 腰間束著革帶,頭戴發冠,然而這兩人卻格外出眾。

原因無他, 兩人的外貌實在是過于俊朗了一些。

一位是溫潤如玉, 翩翩君子,眉目間含著淺淡的笑意, 一雙桃花眼看著人時, 如籠著一場江南煙雨,輕易便讓人淪陷。

后那位, 姿頎長,臉上沒有半分表,眉眼皆是帶著寒霜,眼直直盯著紫宸殿的大門, 薄抿的的。

人暗自咋舌,這屆怎麼這麼多長得好又會讀書的舉人?

領頭的是個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比起他后那兩位, 他的樣貌氣質就不足為提了,也許是因為尷尬, 初春的天,他額上已出了一層薄汗,不時拿袖口去

張柏到沈清的目短暫停留在他上,等他轉過頭,沈清又別過了臉, 仿佛那是他的錯覺。

瞥見蕭觀的影,一臉高傲地站在另一列隊伍的中間,眼神中帶著怨恨地看著他。

張柏淡淡地看他一眼,轉過了頭。

幾人輕微的作并未引起他人注意,大家都張地盯著紫宸殿的大門,過了不久,那扇朱紅鎏金的門緩緩打開了,眾人立馬低下頭,整齊地進殿中。

Advertisement

張柏按著規矩給皇上行了禮,眼睛只看著腳下這兩方青磚,他聽見皇上起的聲音,有些沙啞,沒有他想象中的年輕。

“諸位皆是萬里挑一的人才,今日殿試,能讓朕看到爾等風采!”皇上朗聲道,大殿里,他的聲音敲擊著每一位新科進士的心臟。

能不能一躍龍,就看今朝了。

大殿兩邊擺好了桌案,眾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等待著皇帝邊的大太監下發試卷。

拿到試卷之后,便有人迫不及待地開始作答了。

張柏倒是不慌,先是仔細琢磨了會兒題目,皇上出的試題與他鄉試時有些相似,都是問如何取才,只是這是殿試,不可能照抄原來的文章。

皇帝高坐在龍椅上,目中含笑地看著下方這一群進士們。

能走到殿試這一步,學問這關肯定是能過的,但要在殿試穎而出,剛考驗的就是考生的心態了。

皇帝不過多看一個考生兩眼,那考生便嚇得不行,手抖得像篩糠一樣,一不小心,試卷上便留下了幾個巨大的墨點。

完了,他已寫了半篇的文章,就算是作廢了,那考生臉上瞬間全無,著頭皮繼續答題,但從他的臉看出來,他心里已經是害怕沮喪之極了。

有人出了狀況,其他人自然也注意到了,一些心態脆弱的人,便接二連三出了些小意外。

他人慌時,那始終從容的人,便吸引了皇帝的注意。

一榜前三都十分鎮定地在作答,后面有個俊朗的年輕人似乎也不錯。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pm/h6g9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