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奪臣妻囚東宮,太子哥哥提劍搶婚 第1卷 第95章 他是我皇兄,自然是待我甚好的

《奪臣妻囚東宮,太子哥哥提劍搶婚》 第1卷 第95章 他是我皇兄,自然是待我甚好的

兩人與賀蘭芷簡單談幾句之后,便離開了乾承殿。

裴稚綰低垂著頭,默默地跟在裴珩硯后。

走在前面的裴珩硯忽然停下腳步,毫無防備,直接撞到他的后背上。

連退幾步,一只手著撞疼的額頭,目含,抬眸向轉的裴珩硯。

“不必隨我回東宮了。”他濃的長睫垂下,冷不丁地說道。

裴稚綰原本著額頭的手驀地停下,不可思議地問道:“真的嗎?”

“真的。”他略過眼中的喜悅,點頭回應道。

的眸亮如星辰,語氣沾染上輕快的韻味:“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了!”

話音剛落,朝著他揮揮手,迫不及待地轉過,腳步輕盈地跑走了。

裴珩硯著漸行漸遠、隨風飄擺的背影,眼底涌起一抹無人能察的晦暗。

——

一名著素疾步邁沁華殿。

庭蕪與淡茜一眼便瞧見一個多月都未見到的影,匆忙迎上前去。

“公主,您總算回來了,奴婢好想您啊。”庭蕪眼眶潤。

另一旁的淡茜也同樣紅了眼睛,小聲嘟囔道:

“奴婢還以為公主會一直在東宮,再不回來了。”

裴稚綰彎一笑,抬手兩個小丫頭的頭,寬道:

“我這不是回來了嘛?走,咱們先進去。”

殿中,裴稚綰坐到羅漢榻上,淡茜去準備吃食,庭蕪則呈上了熱茶。

庭蕪將倒好的熱茶遞去,斟酌著措辭,問道:

Advertisement

“公主,太子殿下待您可還好?”

裴稚綰這一個多月一直伴隨在裴珩硯旁,此事于外界早已是盡人皆知,見慣不驚。

庭蕪向來不敢過多問詢主子的事。

但畢竟伺候裴稚綰了許久,還是能察覺到并非心甘愿。

裴稚綰擔憂的模樣,安道:“他是我皇兄,自然是待我甚好的。”

庭蕪聽出僅僅是在說些安的話語,便不再開口講話。

——

東宮。

裴珩硯將殿中下人悉數散退,獨留一名太醫在側,問道:“如何?”

方才在乾承殿,裴珩硯又命太醫重新為裴淵診了一次脈。

這位太醫是他最為信任之人,先前為賀蘭芷每日診脈調養,也皆是由這位太醫負責。

太醫如實稟報道:“陛下的脈象與當初臣為皇后娘娘請脈時極為相似。”

“陛下脈象沉細無力,跳微弱,應是長時間累積了某種毒素,才致使如此。”

裴珩硯手中徐徐挲著奏折,看上去神如常,眸底卻藏著幾分深邃的思忖。

若如太醫所言,最初為裴淵診治的太醫,不可能只診出氣急攻心之癥,而對毒素的毫無察覺。

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太醫有意瞞了病

而在背后授意之人,極有可能就是賀蘭芷。

賀蘭芷平日里與裴淵相,極侍奉。

如此一來,若要長時間下毒,必定要指使那些常年在裴淵邊伺候的人。

Advertisement

念及此,裴珩硯突然憶起,一次偶然間,他撞見李德與風蘭二人湊在一起談笑風生的場景。

他忽然明白了什麼。

“此事先莫要對外聲張,正常醫治陛下。”裴珩硯收回思緒,對太醫吩咐道。

“微臣領命。”太醫應罷,便退出了殿中。

太醫離去后不久,瀾夜步殿中,停在他旁,問道:

“殿下可要追查陛下的病因?”

“不必查了。”

裴珩硯放下手中的奏折,漫不經心地靠于椅背,“去查查紀泊蒼和景王之間有何勾結。”

原先礙于裴淵,他一直未紀泊蒼。

現如今,再無人能阻止得了他。

——

五日后,京城的消息傳至肅州。

“你說什麼?太子監國?!”

裴玄辭怒不可遏,將手中的茶盞砸向跪在地上的心腹。

心腹膽戰心驚地低著頭,噤若寒蟬。

裴玄辭怒目賁張,毫不留地一腳將跪在地上的心腹踹翻,怒喝道:

“廢!讓你派人去行刺,要是沒有失手,裴珩硯怎會有監國的這一日?!”

心腹戰戰兢兢地重新跪伏于地。

“屬下也未曾料到,太子的武功竟如此高強……”

裴玄辭雙手叉腰,一臉沉地坐回原位。

“罷了,事到如今,說這些又有什麼用!”

心腹小心翼翼地抬起頭,覷了一眼他的臉,開口問道:

“王爺,那眼下咱們該如何是好?”

心腹所問的,正是裴玄辭正在苦思的。

現如今,實權落裴珩硯手中,他若再想將太子拉下臺,已是難如登天。

Advertisement

但他斷不會就此罷休,只能向外尋求援助,或許才有轉機。

裴玄辭定了定神,向心腹下令道:

“去從府中護衛里挑選一隊銳,今晚隨本王離開肅州,前往西蜀。”

“對了。”他又接著補充道,“護衛隊就由那個新來的統領,本王看他手甚是不錯。”

景王府,有一條道,直通肅州城外。

出了肅州,一路向西,便是西蜀國。

心腹不一驚,遲疑地問道:

“王爺的意思是……咱們離開大晟,轉投西蜀?”

裴玄辭點頭道:

“唯有這般做法了,本王派人刺殺之舉,裴珩硯絕不會善罷甘休。”

“趁他尚未手,速速逃離此地,否則等他殺來,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心腹又問道:“那紀凌萱該怎樣置?”

畢竟在逃亡的路上,帶著一個子,難免會有所拖累。

裴玄辭短暫沉后,滿懷惋惜地嘆了一口氣:“殺了吧。”

——

景王逃竄、去向不明的消息,一路傳至皇宮。

彼時,裴珩硯正于東宮大殿中與蕭行簡置公文。

“這景王膽子居然這般小,你都還未手,他就先跑了。”

蕭行簡冷嘲著,放下手中又理完畢的一份公文,“只是這景王會逃往何?”

裴珩硯執著朱筆,有條不紊地批著公文,并未抬眼。

“他既然逃出肅州,自然也會逃出大晟。”

“大晟周邊的鄰國統共也就那麼幾個,其中離肅州最近的,唯有西蜀。”

他放下朱筆,冷眸抬起,“恐怕,裴玄辭早就與西蜀暗中勾結。”

蕭行簡眉尖蹙,臉沉凝。

肅州與京城之間的消息往來,就算是快馬加鞭,也至得耗費五日。

這五日的時間,足夠裴玄辭逃至西蜀。

即便大晟的勢力再龐大,也絕無可能把手到西蜀去,那就意味著對裴玄辭毫無辦法。

即使扶炎已經潛裴玄辭的側,若是一旦和他一起進西蜀。

與扶炎來往的信也就徹底斷了。

著實棘手。

裴珩硯見他沉默不語,便知曉他心中所想,不不慢道:

“裴玄辭一事,暫且先擱置一旁。”

“現今,既然大權握于我手中,那就絕無被收走的可能。”

蕭行簡不愣怔,以為他要弒君。

裴珩硯瞥了他一眼,一字一頓道:“我要清君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