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她被趕出侯府后 第256頁

《她被趕出侯府后》 第256頁

走到近前,為首的中年婦人出聲詢問道:“聽聞你們商隊剛從上京回來,帶了不京中的布料?”

列獻忙道:“對,布料首飾應有盡有,夫人這邊請。”

列獻與商隊中另外一人將他們迎到存放貨的房間中,見白休命看著那幾個人,列行解釋道:“他們應該是從附近縣城過來的人。”

“你們商隊的名聲這麼大?”白休命頗意外。

列行忍不住笑道:“當然不是,他們應該都是來參加白龍節的,大概是聽周大哥說了我們商隊也在才過來看一眼。”

“白龍節?”

“對,明天就是白龍村特有的節日白龍節,大概會持續二十天,前三天是最熱鬧的,以往周圍縣城的許多富戶都會特地來村里住上幾日,一起祭白龍。”

白休命若有所思:“能吸引來這麼多人,想必這白龍節定有獨到之?”

“這些人應該都是沖著游行之后的祭品來的,聽他們說白龍村的祭品吃了對好。”

“聽說?”

列行聳聳肩:“這些祭品一般都只分給本村人,外面的人想吃,需要花不銀錢來請。”

“是嗎。”

阿纏這一覺直接睡到第二天,醒來時,屋里沒有人,桌上擺著簡單的早飯,還是溫熱的。

洗漱之后,坐在桌邊吃飯,飯還沒吃完,忽然聽到屋外有鼓聲響起。

將最后幾口飯吃完,推門走了出去,意外地發現今日的白龍村格外熱鬧。

村民們都換上了新服,一臉喜氣洋洋,村子里似乎還來了不和他們一樣的外人。

見村子中央的那片空地上聚集了很多人,便也湊了過去。

那片空地上擺了十幾張桌子,村中幾名婦人正坐在一旁和面,還有兩名材佝僂的老者在用和好的面出一條條面龍,他們前面的桌子上已經擺了十幾條面龍了。

Advertisement

除了做面龍的,余下那片空地上聚集了七八個村中的壯漢,他們正將一節一節木雕的龍嵌到一起,最后那顆巨大的龍頭由三個人合力安在了龍上,龍頭下方還由一壯的木樁撐著。

阿纏忍不住像邊一名村中的婦人打聽:“大娘,這是在做什麼呢?”

那婦人轉頭瞧了眼阿纏,見不是本村人,態度和善的解釋道:“這是白龍節祭祀用的龍像。”

“這麼大的龍?”

“這哪里算是大,比起真龍來差遠了。”

阿纏一臉驚訝:“難不大娘見過真龍?”

大娘對阿纏這般捧場的反應很是用,湊到耳邊,小聲說:“豈止是見過,我還親手過呢,渾都是掌大的鱗片,可漂亮了。”

“真的?什麼時候的事?”

“當然是真的了,已經有十幾年了,那條龍當時了傷,流了好多,還是我們村里的人救了它呢。”

“之后呢?”阿纏追問,“那龍最后去了哪里?留在了村子里嗎?”

“怎麼可能,龍傷好之后就飛走了,但它一直保佑我們村子風調雨順。”

“難怪我覺得白龍村人杰地靈,原來是真的有龍庇護。”阿纏一副了然的模樣。

“那是當然了,你若是不信就等著看,游行過后就會下雨了,年年都是這樣。”

“這麼靈啊,那我可一定要看一看了。”阿纏抬頭看了看天,今日,不像是要下雨的樣子。

阿纏又看了會兒熱鬧,期間又不經意地問起村長家的周寧。

這些事大概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大娘毫沒有起疑,幾乎對知無不言。

“你說村長家的寧寧啊,那孩子命苦,五歲那年村子里干旱,爹娘上山找吃的,結果都死在山上了。后來村長看可憐,就把接到家里了。”

Advertisement

“村里干旱,村長家應該也沒有余糧吧,他老人家心腸竟然這般好。”阿纏贊嘆道。

“誰說不是呢,就是好人有好報,那之后不久我們村子就開始下雨了,之后再也沒有缺過雨水。村長家都說這雨水是寧寧帶來的,平時對寧寧可好了,家里吃的用的都先著寧寧。”

“是嗎,我昨日見過寧寧,好像不怎麼喜歡說話?”

“對,平時都不怎麼出門,見了人也不說話。”大娘有些惋惜道,“要不是子太古怪了,村長家的門檻怕都要被提親的人踏平了。”

阿纏聞言笑了一聲,那大娘被阿纏笑得有些晃神,忍不住問:“姑娘今年多大了,可許了人家?”

阿纏正要回答,抬眼便見到人群中的白休命,便指著他道:“已經許了人,在那呢。”

大娘順著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看到在一群人中依舊顯得卓爾不群的白休命,點頭贊嘆:“和姑娘可真是般配。”

白休命正好看了過來,見阿纏朝著他笑,便穿過人群,朝的方向走來。

阿纏正要過去,又聽大娘提醒道:“游行是在未時開始,姑娘可別忘記過來。”

“記下了,多謝大娘提醒。”

白休命走到阿纏邊,帶著出了人群,才問:“方才在說什麼,那麼高興?”

“大娘說我們般配。”

“眼不錯。”

阿纏笑了笑,看著越聚越多的人群,說道:“大娘還說十幾年前有一條傷的龍來到了村子里,被村民救了,這些年那條龍一直在保佑村子風調雨順。”

“聽起來是一條知恩圖報的龍。”

未時剛到,阿纏便拉著白休命一起來村中央等著游行開始。

此時,原本擺在地上的那條木頭龍已經被十幾個壯漢抬了起來,抬著龍頭的是個看起來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長得濃眉大眼,格健壯。

Advertisement

阿纏聽周圍人都喊他尋哥,打聽了一番才知道,這個人夏尋,他祖上逃荒到白龍村,便一直住了下來,以打獵為生。

到他的時候,家中人都沒了,他小小年紀就能打獵養活自己。

至于為什麼他有資格抬著龍頭,在白龍村村民口中,那條傷的龍就是夏尋救下來的。

如今,夏尋常年住在山中的白龍廟里,說是要替全村為白龍祈福,村中百姓對他也很是信服。

游行很快開始,鑼鼓聲響起,夏尋抬著龍頭走在最前面,之后是一抬又一抬的祭品,再然后就是村長一家人。

阿纏看到周淮攙扶著一個老者,那人應該就是白龍村的村長。

跟在周淮后的是周穎與周寧,周寧看起來不想往前走,卻被周穎和吳氏左右兩邊挽著胳膊,拖著向前。

聽說按照往年的路線,游行隊伍需要從村中走出,抬著木龍雕像前往山上的白龍廟,然后再回到村中。

一般人是沒有資格進白龍廟的,阿纏跟著游行隊伍走到山腳便被村民自發攔了下來,只能看著村長一家人跟著抬著木龍的隊伍往廟中走去。

期間鑼鼓聲不斷,廟中不時傳出吆喝聲,大家都踮著腳抻著脖子往白龍廟的方向看。

一群人在山腳下等了半個多時辰,那巨大的木雕龍頭終于又出現在了視線中。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木雕龍上披上了,龍首上眼睛的位置以紅與金瞄了眼瞳,龍上也用紅畫上了鱗片,遠遠看去,倒是靈了幾分。

木龍上的料似乎還未干,正在滴滴答答往下流紅

游行隊伍下山往村中走,大家都跟了上去,阿纏反而落到了后面。

分明記得來的時候,隊伍中有周寧,可下山之后,就只剩下村長一家,周寧卻不見了蹤跡。

被留在了白龍廟中嗎?

見阿纏他們沒有跟著游行隊伍走,依舊守在山腳的四名村民神警惕地盯著他們。

阿纏沒理會他們,低頭看著落在地上的,從木龍上流淌下來的紅,怎麼瞧都像是新鮮的龍

沒有急著為自己解,游行還未結束,現在更想看看一會兒要怎麼下雨。

他們走得不快,回到村子的時候,村子中央里里外外都已經圍滿了人。

中間的大片空地上堆放著許多柴火,那巨大的木雕龍就擺在柴火上,那些染紅的由白面做的面龍則繞著巨大的木龍擺了一圈。

此時鼓聲越發的急促起來,阿纏發現圍觀的村民和外面來的人都一臉興

等一鼓聲結束,村長將一個個點燃的火把到之前扛著木龍游行的壯漢手中,第一個火把就給了夏尋。

所有人手中都拿起了火把,然后在村長一聲“燒”字落下后,他們用手中的火把去點燃柴火。

柴火很快便燃燒起來,不時發出噼啪聲,在火苗舐到木龍上時,天空中忽然聚起了大片烏云。

方才還是晴空萬里,轉瞬間天就暗了下來。

不知道那木木雕龍上是否涂了別的東西,火焰粘上之后便燒得更旺了,很快,那木雕龍龐大的便出現了需多熏黑的部分,像是一塊塊腐爛的創口。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3_b/bjZqZ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