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樹木毫無生機,樹枝是灰白的,樹葉卻還是翠綠的,仿佛只是維持了原本的樣子。
周圍,更是連蟲鳴鳥聲都聽不見。
這里安靜得讓人心慌,只有三個人踩在干枯落葉上的脆響聲不斷響起。
走了大約一刻鐘,眼前的林木逐漸稀疏,一座殘破的祭壇出現在他們視線中。
這座祭壇不知道存在了多年,立在中間的石柱有些已經不見了,有些只剩下了一截。
原本鋪在地面上的刻畫著巫紋的石板只殘留了幾塊,上面的巫紋已經看不清了。
大祭司站在殘破的祭壇前,轉過對白休命道:“那位大人最后的氣息,就消散在這里。”
白休命看著眼前的祭壇,微微蹙眉:“他離世之前,參與了一場祭祀?”
從剛才進來時他就已經注意到,這祭壇周圍的生命力幾乎被空,這片林子中連一株正在生長的草都沒有。
若他是因為一場祭祀而亡,什麼樣的祭祀能產生這麼久的影響?
大祭司也向祭壇:“應該是吧,那時候我還小,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說罷,彎腰從周圍撿起幾塊石頭,堆疊到一起,然后語氣自然地對阿纏道:“阿纏,去折三樹枝來。”
阿纏四看了看,在附近枯死的樹上折下三樹枝,又將樹枝上的分叉清理掉才遞給大祭司。
大祭司沒有接,讓阿纏拿著,將三樹枝由碎石圍的一個圈中。
等阿纏做好這一切,的手從樹枝上抹過,樹枝上閃爍著點點紅,有煙氣冒了出來。
白休命在一旁看著兩人忙碌,并不上前打擾,只是在看向大祭司的時候,眼中帶著些許疑。
這位大祭司對阿纏態度不太尋常。
大祭司在阿纏的攙扶下直起,等回過時,白休命才出聲:“大祭司這是在做什麼?”
大祭司解釋:“只是在祭拜亡人。”
“這麼簡單,不用準備香燭嗎?”
大祭司搖頭:“不必那麼麻煩,心意到了即可,這位大人心豁達開朗,他不會介意。”
三個人站在一旁,等著樹枝的最后一截燒盡,大祭司才又開口:“來了。”
話音才落,祭壇中忽然起了霧,霧氣從白變黑,然后那些黑霧氣又化為了無數柄尖刀,有的從地底鉆出,有的從上空垂落,無聲卻充滿了危險,就像是兇的盆大口。
阿纏這才意識到,那些霧氣并不是真實存在的,這座祭壇可能是在回溯曾經發生過的事。
這樣的場景,讓不想到了傳說。
據聞幽冥中有十八重地獄,在人間犯下大錯者,進幽冥后變會落其中,日日夜夜刑不止,直至將罪孽消解。
黑霧顯化的景象,讓想到了只在傳說中聽過的刀山地獄。
難道這祭壇當初是用來通幽冥的嗎?主持祭祀的人,究竟想要做什麼?阿纏心中充滿了疑問。
還未等開口詢問大祭司,黑霧忽然有顯化了一道影子,看到那影子,阿纏整個人僵住了。
那是一只狐貍,他踩在刀鋒上,一步步走過。地底的刀鋒穿他的爪子,天上的刀如雨落下,扎進他的中,他始終沒有停下,步履平穩地走了過去。
那只狐貍,長了九條尾。
第176章 他給你留了東西,等著……
最后,那只狐貍消失在視線之外,黑霧逐漸淡去,眼前的景象也變得扭曲模糊。
阿纏的視線卻難以移開,狐妖的尾數量與修為息息相關,所以這世上并沒有許多九尾狐。
除了青嶼山上的祖母,就只有……的阿爹。
大祭司的聲音在這時響起:“這座祭壇每次被喚醒,都會顯現出不同的景象。”
“都是幽冥地獄的顯化嗎?”白休命難得對這座祭壇起了興趣,主詢問。
大祭司輕嘆一口氣:“是的。”
“接下來還要做什麼?”
“什麼都不必做。”
祭壇周圍刮起了風,是一帶著暖意的風,吹在上,就像是某個看不見的存在,在路過你邊時,用尾掃了掃你。
風聲消失,一個巨大的尸骸虛影從祭壇中顯現,出現在阿纏的視線中。
那是一只九尾狐妖的尸骨,此刻,他安靜地趴伏在地底,他的時凝滯在許多許多年前,這世間的喧囂與荒蕪都與他無關了。
阿纏的視線逐漸變得模糊,原來阿爹沒有離開過,他將自己埋葬在了這里。
這一刻,阿纏腦海中一片空茫,對阿爹的印象,其實也已經很淡很淡了,可知道阿爹很強大,他能夠活很久,比更久。
一直以為,他們不喜歡,所以不在意的死活,卻從來沒有想過,阿爹已經不在了。
是不是很多很多年前,在青嶼山上哄騙自己哄騙阿綿,說阿爹一定會來找們的時候,阿爹就已經深埋在這片土地中?
一直苦苦追尋的答案,終于有了結局。
淚水無聲地鋪滿臉頰,阿纏的口艱難地起伏著,幾乎不過氣來。
白休命第一時間發現阿纏的異常,他手扶住搖搖墜的阿纏,讓靠在自己上:“怎麼了,哪里難?”
阿纏抓著白休命的袖,張著呼吸,小聲說:“白休命,我心口疼。”
白休命抬頭看向大祭司,眼神泛冷,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善:“大祭司?”
大祭司上前幾步,在白休命的注視下,在阿纏的左右手腕,與后頸側輕輕按了一會兒,阿纏聞著對方上淡淡的屬于草木的苦味道,緒逐漸被制下來。
見阿纏有所緩解,白休命才開口問:“怎麼了?”
大祭司安似的朝阿纏笑了笑,的發,說道:“沒什麼大事,阿纏子弱,被祭壇中的殘余的大妖氣息影響了心智,稍微休息一會兒就好了。”
有了大祭司的解釋,阿纏表現出的異樣就顯得正常多了。
白休命并未懷疑對方的話,他看向阿纏,輕聲哄著:“我先送你出去好不好?”
阿纏搖搖頭:“我要留在這里。”
“聽話。”
阿纏依舊只是搖頭,無聲地看著他,的眼睫還是潤的,眼眶泛著紅,乞求的看著他,目又哀傷。
在這樣的目中,無論想要做什麼,白休命都舍不得拒絕。
最后,他只能妥協:“好吧,你可以留在這里,要是有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告訴我。”
“好。”阿纏聽話的點點頭。
當白休命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阿纏上的時候,那巨大的尸骸虛影已經逐漸小,最后只浮現在祭壇中央。
大祭司對白休命道:“現在可以去祭奠西景大人了,將阿纏給我吧。”
白休命略有些遲疑地松開了手,讓大祭司扶住阿纏。
大祭司握著阿纏纖細的手腕,的手略微有些糙,卻很溫暖。
白休命走上前,來到祭壇邊緣,然后取出一個酒壺與兩個酒杯。
酒杯一左一右被擺在地上,他拿起酒壺,從里面倒出酒,將酒杯斟滿,濃郁的酒香飄散開來。
白休命拿起右邊酒杯,手中的杯子微微傾斜,酒濺落在地。
“晚輩白休命,代家父白煜來送前輩一程。”
他敬了三杯酒,才將空掉的酒杯放回原來的位置。另一邊的酒杯中,酒微微晃,映著天穹。
阿纏注視著白休命的背影,一早就知道,白休命是代替明王來祭奠一位友人,卻從未想過明王的友人會與自己有關系。
原來那一日在上京,大家說響了大半夜的雷聲是因為阿爹,以為和無關的隕落的五境是阿爹。
那時候的在沉睡中,什麼都沒聽見,
阿纏忍不住想,自己和阿爹,大概真的沒有父緣分。他離世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和阿綿呢?是不是,從未想過要將他的消息告訴他的兒們?
應該是的吧,如果不是自己找過來,或許就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個消息了。
如果阿爹已經不在了,那麼阿娘呢?……還在嗎?
阿纏陷了自己的意識中,直到白休命結束了簡單的祭奠,起朝走過來,的眼中才多出了幾分靈。
白休命將阿纏從大祭司手中接了回來,單手將抱了起來,讓坐在自己的臂彎中。
阿纏環住他的脖頸,扭頭看著祭壇的方向。
那道尸骸的虛影已經變得很淡了,它很快就要再一次深埋地底,不見天日。
“我們回去?”白休命微微仰起頭,看著阿纏。
阿纏不舍的目從虛影上收回,大祭司走在前面,白休命抱著跟在后面。
已經走出了一段距離,阿纏還是忍不住回頭去看。
那里已經見不到方才的尸骸虛影了,只剩下空的祭壇,帶著幾分蕭索。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3_b/bjZqZ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顧知灼覺得自己的上一世是天煞孤星,尤其是在及笄這年,倒黴透頂。 具體表現在: 1、她出生名門,生來富貴。 及笄之年,慘遭抄家奪爵,滿門盡亡。 2、她自幼被指婚太子,日後必當母儀天下。 及笄之年,未婚夫移情別戀,爲了討好心上人,毀她容貌,污她名聲。 3、她才學出衆,弓馬嫺熟。 及笄之年,卻成了京中人人口中的草包,紈絝,不學無術。 反觀,一直寄住在她家的孤女表姐季南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每天只用躺着,地位,財富,名聲,太子妃的尊榮也都會自個兒往她身上湊。 是大啓朝人人皆知的福運女。 直到死後,她才知道,原來,季南珂的福運都是從她這裏偷來的。 難怪,及笄這年,她們的人生顛倒錯位。 好消息:她重生了。 壞消息:一睜眼,她的未婚夫正在教唆太醫給她下藥,想要讓她毀容。 他們不知道的是,上一世,她頂着潑天黴運,苦心鑽研醫卦星相,差點成了國師。 * 上一世,顧知灼在流放後九死一生。直到遇上同樣朝不保夕的謝應忱,才終得喘息之機。 謝應忱是先帝的嫡長孫,曾經的太孫。 他教她養她,把她的未來路鋪的順順當當。 然後帶着半生仇恨和滿身病痛撒手人寰。 如今一切洗牌重來,謝應忱還沒有病入膏肓。 顧知灼要找到他,治好他。
聖旨下來,本以爲要被五皇子納爲側妃的戴玥姝,被打包送進了東宮。 戴家幼女,人如其名,姝色無雙、天香國色。 美人在前侍奉筆墨,太子衛卿珩一心朝事不爲所動,堪稱當世柳下惠。 戴玥姝信了,徹底安心,各種“折騰”打發時間。 她昨天摘了太子院子裏的花做薰香,今天得了太子的布料做新衣裳,後天用太子名義點菜開席嘗新品,玩得不亦樂乎。 將一切盡收眼底的衛卿珩微微一笑。 是夜,明月高懸。 戴玥姝眼淚汪汪,“騙子”還沒喊出口就又被堵住了嘴。 衛卿珩掐着她細腰,勾脣:“‘利息’還是要收的,我的阿姝。” * 後來。 衆人發現,這位慣常被說以色侍人不能長久的寵妃身上穿的是僅五匹的貢緞雲霞鮫衣,頭上戴的是皇帝親自設計的點翠鑲金玉鳳釵,用的是天下獨一僅存的夜光杯,一向眼長腦門頂的太監總管跪在地上給她整理裙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