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她被趕出侯府后 第277頁

《她被趕出侯府后》 第277頁

季莊在后看著阿纏離去的背影,冷聲對幾名護衛道:“把剛才聽到的都忘了。”

幾名護衛忙垂下頭:“是。”

第187章 本不是阿嬋姐姐……

中途遇到的這個小曲并沒有破壞阿纏的好心們到前街的時候,雜耍班子還在準備,和陳慧就先去街上的小攤買了炸油餅填肚子。

吃了一圈回來已經是酉時,街上的人越聚越多,雜耍藝人終于開始了表演。

直到宵前半個時辰,兩人才離開永寧坊,走時上裝的銅板已經一個不剩,全都打賞了出去。

回去的路上,阿纏還和陳慧商量,改日再來一趟,陳慧欣然同意。

阿纏也不回車廂里坐著,就坐在陳慧邊,不時投喂一塊剛才在攤位上買的花生

馬車在經過開明坊的時候,阿纏扭頭著街邊長長的圍墻看了好一會兒,陳慧見狀問道:“在看什麼?”

阿纏指著那邊道:“那里是林家的宅子。”

“林家?”陳慧反應了一下才意識到說的是哪個林家,“說起來,皇帝前段時日大赦天下,林家是不是也被赦免了?”

“是啊,不出意外的話,他們現在應該快要到上京了。”

那之后又過去兩日,阿纏的鋪子里來了一位有些眼的客人。

那人來時,阿纏正在鋪子里調香,忽然聽對方“阿嬋”,一時還沒反應過來。

眼見這人緒有些激地朝走來,阿纏打量著對方的容貌,忽然知道他是誰了。

此人年過四十,看著黝黑削瘦,但五端正,和季嬋記憶中的林氏長得有些像。

林氏的大哥沒有這般年輕,這位是季嬋的二舅舅。

季嬋對二舅舅印象不深,因為平日里見面次數并不多,上一次見面已經是兩年之前,那時候這位二舅舅心寬胖,如今倒是變了許多。

Advertisement

阿纏起時,面上便帶了笑,朝對方了一聲:“二舅舅。”

“哎。”林和應了聲,眼眶泛紅,“這些時日,真是苦了你了。”

昨日他們便已經歸家,原以為全家人能平安回來就已經很好了,也不敢奢求太多,誰知大哥的昔日同僚來訪,提醒他們可以去府將當初被查抄的家產取回。

他們試探著去了,那些財竟然真的被如數奉還。

大哥打點了府的人才知道,他們家有這般優待,是上面有人遞了話。

他們原本還當是晉侯府遞了話,后來才知他們一家被流放之后,那晉侯做了多喪盡天良的事。

阿纏不知這位二舅舅到底打聽到了什麼,看的眼神都格外憐惜。

實在不太習慣應付這樣的場面,便只能安道:“二舅舅不必為我掛心,只是早先有些不習慣,后來有姨母照應著,我過得很好。”

聽阿纏提及小林氏,林和嘆息一聲,顯然也已經知曉庶妹的遭遇。

“都是我們無用,連累了你娘與你姨母丟了命。”

“二舅舅這是哪里話,若真的要怪,也只怪人心險惡。”

和連連點頭,心中卻又慨,他這外甥以前子恬靜乖順,事事都聽娘的,也不知道吃了多苦,才能如現在這般云淡風輕。

阿纏將人請到一旁坐下,為林和倒上茶,又問了他林家的事。

和對知無不言,還說起了回京路上發生的一件小曲。

“回京的路上,我們還遇到了妖,幸好被一位路過的云游道長救了。”

“竟然這般兇險,不知那位道長如今在何,合該重謝才是。”

和連連點頭:“說的正是,原本那位道長也是要來上京訪友的,你大舅舅便邀他住在家中,也能照應一二。”

Advertisement

說到這里,林和臉上流出了抑不住的笑:“前兩日道長說我家小景有修煉天賦,愿意收他為徒呢。”

“那可真是好事。”

阿纏記得,二舅舅家中有兩子一,二兒子名林文景,今年應當已經八歲了,若是真的有修煉天賦,確實算是一件好事。

聊完了瑣事,阿纏又問:“不知家中是否已經安頓下來,我想去拜見外祖父。”

提到自己的父親,林和面上出憂:“我今日來也想和你說這件事,你外祖父的子越發的差了,如今又知道了你娘和你姨母出了事,更是怪自己當年識人不清,我想著你若是得了空去見見他,也能寬一二。”

阿纏當即道:“二舅舅不必與我這般客套,不知明日如何?”

“明日也好,正巧明日文景要正式拜呂道長為師,你也來湊個熱鬧。”

“好,那就這樣說定了。”

阿纏與林和聊了半下午才將人送走,想著明日要去林家,還要準備些上門禮。

幸好這些陳慧都懂,沒用阿纏多費心思。

第二日早起時,阿纏特地挑了件素雅的子,這是季嬋往日的風格。

辰時剛過,從馬車上下來,敲響了林家大門。

林家人才剛回上京,早先府上的下人都已經走了,昨日新招的門房并不認得阿纏,聽聞是來拜訪主家的,就讓在外面等著,自己進去通報了。

沒一會兒,林和親自迎了出來。

見阿纏還帶了禮上門,故作不悅:“你這孩子,回自己家,怎麼還客氣上了。”

阿纏玩笑道:“這是送給外祖父的,二舅舅可不要把我的禮貪墨了才是。”

“你呀。”林和也忍不住笑,昨日回家之后,他還與家里人說起阿嬋格的改變,那時家里人還不信,只以為是他寬他們,就該讓他們見見這孩子,方能相信阿嬋如今過得不錯。

Advertisement

和帶著阿纏去了林家正房,如今季嬋的大舅舅林禮當家,正房住的是他們一家人。

他邊走邊對阿纏道:“你來得正好,拜師儀式一會兒就開始,你外祖父也在。”

才走進正房,阿纏一眼便瞧見了坐在主位上的老者,那是季嬋的外祖父林宏信,他如今骨瘦嶙峋,氣萎靡,因為太瘦,上的服都顯得不大合

見到林和帶著阿纏進來,林宏信神有些激,他撐著椅子扶手起,試了兩下,才巍巍地站起來,往前走了兩步。

坐在他左下首的林家長子林禮趕忙上前將父親扶住。

“是小嬋啊。”

“外祖父。”阿纏朝對方行禮,隨后又對林禮道,“大舅舅。”

林宏信上下打量著阿纏,見如今的模樣,心知過得不差,心中對兒的歉疚稍稍放下了一些:“好,你沒事就好。”

禮將林宏信扶回椅子上坐下,又讓阿纏坐著陪著老人聊了些近況。

阿纏只說從晉侯府拿走了母親的嫁妝,又在昌平坊開了家鋪子。

提及了晉侯府,林宏信便又想起了自己的嫡聲道:“若早知、早知季恒如此狼心狗肺,我怎會將悅娘嫁給他!”

禮兄弟二人趕忙給老爺子順氣,一邊安道:“父親,這也不是您的錯,人心易變。”

“變個屁,他就不是個好東西,求娶的時候說對悅娘一心一意,如今呢?為了讓外室進門,找那樣齷齪的借口抹黑悅娘,甚至連他們的親生兒都不要了,活該他斷子絕孫!”

如今林家人還能冷靜,只因為他們知道了晉侯這一年的遭遇。

“這件事不能就這麼算了,就算悅娘不在了,小嬋將來嫁人也是要名聲的。如今我們回來了,小嬋也有了人撐腰,我們定要和季家將這筆賬算清楚。”

阿纏注意到,外祖父說完后,大舅舅林禮卻一直沉默著。

想想也是,如今林家只是回了京城,卻已不在,晉侯過得再不如意,也依舊是侯爺,如今林家哪有本事和侯府

“外祖父,這件事日后再說吧。”阿纏并不在意所謂的名聲,也不想和季家扯上關系,否則當日季莊來找的時候,就答應了。

林宏信似乎還想說些什麼,阿纏已經換了話題:“聽說今日文景要拜師,怎麼不見文景和那位道長?”

和趕忙接話道:“我過去瞧瞧。”

等了沒一會兒,林和帶著一名看著三十出頭,穿道袍的年輕道人走了進來。

這道人氣質不俗,雙目炯炯有神,走路時腳下聽不到半點聲音,顯然是有些修為在上的。

道人進屋之后,林老爺子將對方請到上座,然后又將阿纏介紹給對方。

“這是我外孫,名季嬋。這位呂道長,是我們林家的救命恩人。”

見那位呂道長看過來,阿纏朝對方點頭示意:“呂道長。”

呂道長的目從阿纏臉上掃過,微微頷首。

等幾人落座之后,不多時,一名年被一位婦人牽著手走了進來,來人是林禮的夫人與小兒子文景。

阿纏與這位二嬸見過禮,轉頭便見到林文景正用陌生的目看著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3_b/bjZqZ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