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鐘鳴響九下。
西爵執起姜歲歡的手同握玉如意,三牲六禮的香氣混著椒蘭芬芳縈繞殿宇。
合巹酒過三巡時,西爵當眾高聲宣布:“自太祖立國以來,一夫多妻的制度,在本王這里便斷了。”
禮部尚書捧著的玉笏險些落,他分明看見景圣帝在座上含笑頷首。
景圣帝自己也是子,然而抱負遠大,此生注定與無緣。
雖然年時也曾對那人心,但那人肩頭亦有江山要扛。
這輩子無緣親會小夫妻之間的,便讓兒子與兒媳來幫實現這個憾吧。
姜歲歡指尖輕,沒想到的七哥,會當眾放出這樣的承諾。
西爵執起姜歲歡的手,深款款道:“本王要世人知道,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在本王這里終奏效。”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卻無一人敢反駁。
暮初臨時分,幾百盞孔明燈自宮墻升起。
西爵攜著醉微酡的姜歲歡登上觀星閣,指著燈火通明的皇城笑道:“歲歲看這萬家燈火,可有一盞勝你眼中星輝?”
話音剛落,空中炸開漫天煙花。
街頭百姓仰空長,沉浸在這幅景之中。
肅王千歲與璇郡主這場大婚,注定要在北齊歷史上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婚后的日子甜而幸福。
自白家出事直到現在,這也是姜歲歡第一次真真正正為自己而活。
過去那三年,日日夜夜都活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
這趟北齊之行,如同人生的轉折點,讓在西爵這里,驗到了短暫的快樂。
雖然姜歲歡嫁過來的時間不算長,肅王府的一眾侍衛加仆役,已對新上任的這位肅王妃生出了深深的敬意。
自從青鸞怒王爺被逐出王府,在王府當差的每一位下人,都被王爺狠狠上了一課。
不敬王妃,就等于不敬他本人。
迎接他們的下場只有一死。
青鸞便是最好的例子。
經過幾日磨合相,肅王府的下人們發現新門的璇郡主,不但份貴重,且很有治理后宅之道。
為天機閣閣主的姜歲歡,能憑一己之力管理好天機閣,對于王府后宅的治理,更是完全不在話下。
新婚第二日,便以王府主人的份將所有的差役到面前宣布新規。
不管王府后宅從前是個什麼規矩,既然做了王府的主人,一切后宅之事,就都得按照的規矩來。
起先,下人們還擔心王妃新婚上任三把火,會不會頒布新規為難他們?
當姜歲歡將連夜制定出來的規則發放到每一個人手中時,眾人才意識到是他們多心了。
王府新規賞罰分明,且每一條都會合合理又合法的范疇。
作為新婦第一次登門,姜歲歡還在頒布新規的同時,給王府的每一個人都送了見面禮。
禮很重,又很有意義。
一時間,收買了府中不人心。
就連最初對姜歲歡心存見的紫,都忍不住佩服王妃的治理后宅的好手段。
姜歲歡搞這些事時,西爵從頭到尾都沒參與。
他早就猜到歲歲治理后宅自有一套,也對歲歲愿意手管理王府后宅樂見其。
所有的事,仿佛都在朝著最好的方向慢慢發展。
只有一件事讓姜歲歡心塞,便是與西爵親的第二日,師父便派人送來信件,說他要離開盛都,回神廟了。
南宮晏在信中說,九王府永遠都是在北齊的娘家。
待哪日,與西爵吵斗氣鬧脾氣了,可以隨時回娘家將西爵拒之門外避而不見。
西爵對此深深不恥,他喜歡歲歲都來不及,又怎麼會將妻氣得回娘家?
與西爵婚的第六天,肅王府來了一位客人。
這日,西爵因公不在王府,偌大的府邸,便只剩下姜歲歡一個主人。
登門拜訪的,是與姜歲歡有過兩面之緣的唐綰綰。
府里負責報信的下人說:“王爺多年之前便有代,凡是登門王府的客人,一律不見。若王妃不想見唐小姐,屬下這就尋個借口回了。”
姜歲歡心想,西爵從前定下這樣的規矩,是因為他常年不在肅王府。
主人不在,客人登門也見不到人,自然要提前立些規矩。
如今卻是不一樣了。
而且唐綰綰在西爵已經大婚的況下仍要登門肅王府,也不知心里在打什麼主意。
與其猜測對方的心思,倒不如當面見上一見。
便對報信的人吩咐道:“請唐小姐進來吧。”
在旁邊伺候的阿忍提醒道:“小姐,仔細此人登門會有詐。”
雖然小姐在北齊的份是璇郡主,背后還有九王爺給做靠山,但這里終究不是自己的地界,凡事還要多加小心。
南宮晏離開前,也鄭重其事代阿忍。
他不在盛都,要阿忍仔細看護好自己的主子,切莫讓有毫閃失。
姜歲歡知道阿忍上背負著師父去神廟前給的囑托。
“放心吧,我有分寸。”
不多時,二次來王府拜訪的唐綰綰,被王府的婢領進正廳。
一進門,唐綰綰便恭恭敬敬給姜歲歡行了一禮。
“拜見肅王妃。”
姜歲歡對唐綰綰雖不喜歡也不討厭,便沖出一個笑容。
“唐小姐今日怕是要白跑一趟,肅王今日不在王府。”
唐綰綰連忙說:“王妃誤會了,我今日來此,所見之人不是肅王,而是王妃。”
姜歲歡詫異,“你要見我?”
與側的阿忍對視一眼,二人皆對唐綰綰的今日登門的目的生出了好奇。
唐綰綰忽然雙膝跪地,“求王妃看在我給你下跪的分上,全我一件事。”
唐綰綰突如其來的這番舉,讓姜歲歡眉頭微蹙。
“唐小姐,有什麼話,你先起來說。”
唐綰綰跪著不肯起來。
“除非王妃先允了我。”
阿忍沒好氣地說:“允與不允,也要先聽聽你所求之事是什麼。”
“總不能因為你給我家小姐下跪,小姐便必須答應你的請求。”
“萬一你提出讓小姐為難的事,小姐是答應還是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