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頤如何不知道宗親們的謀算?倘若詔上的繼承人,并不是從宗親里挑選出來的,他們自然會揪著北齊帝的死因,鬧將起來。
帝師眉心一蹙,對宗親們的提議,有些不滿。
他與趙頤互看一眼,神沉斂。
宗親們見狀,心里涌出不好的預,莫非帝師與趙頤是一伙的?
那詔有什麼貓膩嗎?
或者是,帝師在拖延時間,有意改換詔?
這樣想著,宗親們理直氣壯地說道:“我們為宗親,與列位大臣對陛下的死因存疑,想要當日宣讀詔,沒有不妥之吧?”
“是啊,擇日不如撞日。”諸位大臣附和:“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北齊上下了一鍋粥,早日宣讀詔,請新帝主持朝政。”
帝師環顧眾人一眼,不疾不徐地說道:“為遵循祖宗家法,宣讀詔事宜,需要著禮部布置場地,知會皇室宗親、朝廷重臣與后宮嬪妃等相關人員,以此表示對先帝的敬重。”
宗親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甚至開始頭接耳,愈發篤定詔上的繼承人不是趙頤,帝師橫加阻攔,定然是想要篡改繼承人的人選。
“若是陛下壽終正寢,我等自然不會違背祖宗家法。只是陛下遭人謀害,我們總得把真相查明,否則有冤還沒有理,就怕陛下九泉之下也不會瞑目。”
說到這里,宗親們提出異議:“還是說,帝師三番五次阻攔我等宣讀詔,是有什麼?”
“帝師只是想給陛下一個面。”趙頤眸冷銳地看向宗親們:“陛下駕崩,尸骨未寒,你們便急著要宣讀詔。為了達到目的,甚至利用陛下的死因大做文章。若是詔不合你們的心意,你們又要說詔被篡改了?帝師縱著你們,才罔顧陛下尊稱他一聲老師。”
宗親們心思被穿,臉漲得通紅:“我們對陛下忠心耿耿,能有什麼目的,只是為了查明兇手,除了右柱國之外,是否還有別的同伙。”
說著,他們豎起幾手指立誓:“若是確認詔沒有問題,我們卻為了一己私利,利用陛下的死做文章,便不得好死。”
“既然如此,那便宣讀詔吧。”帝師看向諸位大臣:“你們做個見證。”
諸位大臣紛紛應聲。
帝師指使閣大學士:“你去取詔。”
閣大學士取來一個長匣子,在眾人的注視下,打開長木匣子,取出封存在匣子里的詔,緩緩地展開。
宗親們了拳頭,屏住了呼吸。
閣大學士聲音洪亮地宣讀:“朕在位二十三年,欽承列祖圣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民為本,雖兢兢業業,宵旰食,然朕病弱……而朕之長子楚頤,睿圣自天,英華獨秀,承大統為嗣皇帝……”
宗親們與諸位大臣面肅然地聽著詔,詔容除了北齊帝一生的功績,治理國家的經驗之外,還有對后事的安排。
被點名任命為顧命大臣的朝臣,懸著的心落定,而沒有被點名囑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