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我與太子舉案齊眉 第31章 第 31 章 她口中的二郎,另有其人……

《我與太子舉案齊眉》 第31章 第 31 章 她口中的二郎,另有其人……

第31章 第 31 章 口中的二郎,另有其人……

第31章

“柳園中, 可還安好?”

帳中擺滿了致的飯食,桌上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卻無人得暇用。

明蘊之一坐定,便忍不住問道。

“一切都好,都好。”

趙嬤嬤笑著道:“老爺如今不帶學生了, 整日裏寫寫字,釣釣魚,曬著太,愜意的很。老夫人時常下山,找從前的姐妹吃茶,心也好。二位常念叨著,要尋個時日京,見見娘娘呢。”

明蘊之眼眶潤, 低頭片刻,又擡眼道:“怎能勞煩二位長輩, 該是我這個不孝子孫去探他們才是。”

兩位老人都過了花甲之年, 腳不便, 乘車趕路更是辛苦,益州離京城如此之遠,便是再想念外祖父外祖母, 也從沒想過讓他們千裏迢迢而來。

“只是……這機會難尋。”

笑意泛苦, 垂了下來。

“哪裏難尋了, 日後總有機會的。”

姚玉珠揚聲安:“益州再遠, 一個月還到不了?我聽裴晟說,二哥不是在著手修建什麽什麽渠麽?到時候通了水路,更快了!”

明蘊之看向, 問道:“……什麽渠?”

姚玉珠被問住了,齊王:“問你呢,回話呀。”

齊王自己學了個半斤八兩,急著朝妻子賣弄,實則自己還未弄明白,誰知曉平日從不刨問底的二嫂竟上心起來。

“就,就那個嘛……”他支吾幾聲,絞盡腦

“興平渠。”

朗潤男聲含著幾分笑意,響起道:“現今還未修好,興許再過個三五年,便好了。”

姚玉珠滿臉崇拜地看向聲音來:“沈大人當真博學多才!”

齊王見妻子誇了別人沒誇自個兒,幽幽嘆了口氣。

“至多三年。”

Advertisement

裴彧放下茶杯,淡聲道:“水路通後,孤陪你一道回益州。”

明蘊之滿腦子轉著“三年”、“興平渠”,生平第一次顧不上邊有些奇怪的場面。

齊王看了看桌上衆人,心裏嘀咕幾聲。

……怎麽聚了這個樣子!

沈大人究竟是怎麽加進來的——還有二哥的表,也太讓他覺得森了!

昨日,二嫂與二哥去了西山行宮。到了晚間,二哥遣人來,請他幫忙安置一個嬤嬤。

他原先不知有何必要千裏迢迢請來一個老嬤嬤,詢問過後,準備出發時,聽沈大人道:“……那嬤嬤姓趙?”

“老師認識?”

齊王問。

“若是個圓臉、約莫五六十歲的婦人,”沈懷璋輕笑:“或許是識得的。”

他都這樣說了,二人便一道同行。那嬤嬤一下馬車,見到沈懷璋,愣了好一會兒,指著道:“這不是沈家那個泥……哎!皮……不對,沈家那孩子嘛!”

沈懷璋哈哈笑了幾聲,笑意爽朗:“看來娘娘從前在家,都是這樣稱呼我的。”

齊王早知沈大人與二嫂相識,那日親眼見他們說過話,只是他一心纏著老師問問題,倒是忘了問這些事。

這才知曉,原來二嫂與沈大人,是年的老相識。

趙嬤嬤被請進帳,與沈懷璋說了好一會兒話,直至夜,沈懷璋才道:“嬤嬤初來京城,可有甚不適?”

水土風貌俱不相同,舟車勞頓之後,更易出現水土不服之癥:“晚輩那裏有個方子,正好還存了幾味藥,嬤嬤若願意,明日晚輩便送來。”

趙嬤嬤自然說好。年歲大了,總有些不適之

齊王齜牙咧,看著眼前這一桌。

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在二嫂與二哥回來的時候送到了,還恰巧讓二嫂聽見。二嫂多的人呀,當即問了是否有用晚膳,得到否定的答複後,便將人留了下來。

Advertisement

一行人就這樣坐在一

沈懷璋與太子、王爺王妃的共一室,毫無任何畏怯之,坦坦,說笑自如,倒是比旁人多了幾分膽識。

一邊是最近最為敬佩的老師,一邊是他的好二哥,齊王最機靈不過的人,也不由得頭疼。

“苦著臉幹嘛呢,”姚玉珠喚他:“沒瞧見今日大家都很歡喜嗎?”

齊王笑意苦,看向前側。

明蘊之哪裏顧得上這些小心思,再三確認外祖家一切安好,這才放心,笑著道:“是,阿爺是這麽個子!”

當年柏益跟著先帝打天下時,就不是上戰場的武將,一介文,是個頂多能提劍挽個花架子劍花裝一裝的文弱書生。可就是這樣的書生,在敵方潛伏之人引起城中的時候,咬著牙將懷著孕的妻子背起,鞋都來不及穿,就這麽著腳跑了好多裏地。

等到終于敢歇口氣的時候,那雙腳已經模糊,全然看不得了。

外祖母與說起往事時,仍舊驚訝。平時瞧著甚至有些風流桀驁的文人,不知是怎樣的心念,支撐著他忘卻疲累與疼痛,跑了那樣遠。

明蘊之在家中,父母尚算恩,父親只有一兩通房,妾室敬重母親,從不敢鬧事。去了柳園,又是自聽這些故事,心中自然暗含了些期盼。

外祖父與外祖母,是切切實實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回憶起益州往事,只有三個出自益州的人能說得上話,還有個什麽都能聊得來的姚玉珠一個勁兒地問著,話題總結束不了。兩柱香的時辰過去,反倒越說越熱鬧了。

齊王憂愁地看著茶水一杯接一杯飲著的二哥,暗道不

這樣鐵定不

二哥臉都黑鍋底了!

他幹咳幾聲,胡扯了個理由將二哥拉出帳子,待到四下無人,才道:“那個,我瞧著沈大人與二嫂,就是時友人,有些誼,二哥莫要多想。”

Advertisement

“孤知曉。”

裴彧看他一眼:“多想的人是你。”

他那日說過不介意,便是真不介意。

明蘊之有自己的年與生活,有友人是理之中。況且他們二人一言一行,皆恭而有禮,便是敘舊,也不過提些年趣事,他實在不必為了些小事,心生介懷。

齊王半信半疑:“那二哥怎麽不說話?”

裴彧知曉他鬼機靈,一雙眼睛鬼鬼祟祟盯著他來回瞧了許久。

男人沉默片刻,道:“該……如何說話?”

寡言許久的娘子終于願意開口,瞧著歡喜,他又怎敢再,惹不悅?

齊王這才明白,哪裏是不想說,分明是不知該如何加進去!只得一杯接一杯地飲著茶水,暗自苦

“這容易。”

齊王話多,平日母後還叮囑著他要謹言慎行語,他是做不到的:

“若不會風趣幽默地接話,延續話題,便適時稱贊。譬如什麽‘做得好’、‘真厲害’這一類的話。若想繼續話題,加進去,那便學個巧法兒。”

他附耳,道:“不論旁人說什麽,二哥換個疑問的語氣,重複上一句便是了。”

齊王傳授了經驗,他知曉二哥聰慧,必然一點就通,當即將他拉進去,坐回了席位。

兩人做得稍近,他故意咳了幾聲,示意二哥。

趙嬤嬤正說到兩個皮猴年的事。

“有一陣子,娘娘挑食,恰巧剛學了爬樹,一到了用飯的時辰,便躲上樹,柳園樹多,哪裏尋得到?”

“爬樹?”齊王問道:“二嫂好生厲害!”

明蘊之臉通紅:“這些事就不要再提了嬤嬤,多年前的事了……”

齊王得意地朝二哥看了一眼。

裴彧默默頷首,目落在茶水中。

“晚輩有話要說,此番也怪不得娘娘。”

沈懷璋含笑,道:“那一陣,是老夫人忽然興起,想學著下廚。糕點好說,上鍋蒸著便是。但等到用火用油煮飯時,便犯了難,畢竟又燙又嗆——晚輩還記得,那時老夫人是在學堂許多人面前誇下的海口,那能輕易收回?是以娘娘當初,連著三五日,日日都是清水煮的銀面。”

“對啊,”明蘊之想起來了:“這可怪不得我呀嬤嬤,哪能說是我挑食呢?”

趙嬤嬤笑著看那冤家:“還笑呢,也不想想當初那麽乖巧的娘,是跟誰學的爬樹?”

“跟誰學的?”

裴彧冷不丁開口。

帳中笑語一時靜了下來,衆人齊齊看向他,笑容盡收。

“……”

裴彧垂眼:“做得好。”

……

姚玉珠低聲音,問齊王:“二哥這是什麽路數,你教的?”

齊王捂面:“我從未教過這樣的學生。”

他見過二哥與朝中員往來應酬時的模樣,雖話,卻總能四兩撥千斤,人覺得極他重用的模樣。怎麽到了二嫂的事上,就這樣僵,這樣……笨拙!

明蘊之看了他一眼,知曉方才齊王出去,興許是與他說了什麽。此般生,怕是也不盡出于本心,半揚角,道:“當年的事說夠了,嬤嬤,懷璋兄,快用膳吧。”

看向玉珠:“多謝你與五弟昨夜安置趙嬤嬤,我以茶代酒,敬你們二位。”

姚玉珠被誇,紅了臉:“哪裏的話,趙嬤嬤是二嫂敬重的長輩,便也是玉珠的長輩,是應該的。”

一頓晚膳用得賓主盡歡。

沈懷璋自知時辰不早,提前告退道:“明日還有馬球賽,太子殿下,娘娘,臣先回去準備了。”

姚玉珠:“馬球賽沈大人也參加嗎?”

好奇地看向沈懷璋,他雖量高挑,卻瞧著不像非常勇武的模樣。明日的馬球賽不比那些閑散富貴子弟平日舉辦的,多是些軍中出來的武夫,打幾個漂亮的球給陛下和滿朝文武,他們看看我朝男兒的氣魄。

沈懷璋笑了笑:“實不相瞞,臣是頂了軍中一位好友的缺,他林圍獵傷了腳,上不了馬,這才找臣頂上。”

“那是該好好準備,”明蘊之想了想:“快回去休息吧。”

他為人豁達爽朗,朋友多,又頗有本領。遇到了難事,這些朋友自然第一個想到他。

“娘娘明日,可會去觀賽?”

沈懷璋問道。

明蘊之雖來了圍場,卻甚參加這樣聚于一的盛事,就連那日祭禮也不曾出席,借口養病。

“去。”

明蘊之沒怎麽思索,便決定道。

“好,”沈懷璋抱拳行禮,“那臣恭候娘娘。”

他離開後,姚玉珠也與齊王回去了,用的話說,今日該多留些空來,讓趙嬤嬤與明蘊之好好說說話。

最好,是三個人一道說。

只有齊王對此不抱期待。

青蕪為幾人上了清口的茶。明蘊之用過茶,眸落在破壞氛圍後,便沒開過口的男人上。

“殿下,時辰不早,不若早些回去歇息吧。妾與趙嬤嬤……”

趙嬤嬤拉了拉明蘊之的手:“娘娘。”

千裏迢迢而來,心中早早知曉是因著太子的緣故。雖不知為何讓京,但猜測著,這幾年娘娘與殿下應當過得不錯,否則,殿下怎會對娘娘從前之事,邊的人上心?

如此這般,應當讓娘娘與殿下多多相才是,一個老婆子,怎能來了,還讓夫妻二人分房睡呢?

“嬤嬤遠道而來,多年未見,是該好好敘敘舊。”

裴彧起,道:“早些睡。”

“妾恭送殿下。”

明蘊之說完,又補充道:“殿下這份恩,妾記住了。”

裴彧握了握拳,輕輕“嗯”了一聲,轉離開。

掌心略微有些發。要說出口的話,在極快移開的視線裏,沒了下文。

他不需要記住這份“恩”,太重,太疏離,太……

比他方才的話,還要生百倍。

裴彧看著近乎圓滿的月,忽覺心中空

-

明蘊之果真與趙嬤嬤說了一夜的話,好似回到了還是孩的時候,趙嬤嬤將摟在懷中,躺倒在榻上。

說到最後,幾乎是累極了,不知何時睡著過去。

姚玉珠來喚的時候,才剛醒。

風風火火,穿著一矯健的騎裝:“阿姐快收拾收拾,一會兒便要開始了!”

“別催別催,”明蘊之聲音有些啞:“就來了。”

姚玉珠笑:“這是說了多久,嗓子都啞了?”

待二人收拾好,趙嬤嬤也人煮了梨湯,讓明蘊之喝下潤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