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我與太子舉案齊眉 第66章 第 66 章 如若這當真是最後一面。

《我與太子舉案齊眉》 第66章 第 66 章 如若這當真是最後一面。

“怪不得我,”裴彧知錯,放下螺子黛:“是你先手的。”

明蘊之推他一把,讓手巧的青竹來為重新妝點。一邊挑著耳飾,一邊道:“殿下一大早便讓人來梳妝,是要帶我去哪兒?”

裴彧:“已經不早了。”

明蘊之不理他,繼續垂首,在妝奩中翻找。

他看了看外頭的天:“到青州這麽久,還未與你好好逛過。”

戰事告一段落,青州上下經歷了這樣一場戰事,終于松快了起來,恢複了從前的歡聲笑語。

明蘊之取了一對耳墜戴上,總覺得好似還差了些什麽,站在銅鏡前,猶豫片刻。

過了會兒,對青蕪道:“把那只修好的比翼同心佩拿來。”

沒去看邊裴彧的神,目鎖定在銅鏡之中。重新上好妝的子眸明亮,眉眼間帶著些.態的饜足與繾綣,好似被水淋答答含苞待放的香蘭。

青蕪取來玉佩,剛要打開,便被裴彧接過。

男人的大掌擡起那只玉佩,并未說話,只沉默地自後環住的腰,將那枚玉佩系在了腰間。

他忽而垂首,收臂彎,將人錮于懷中,氣息落在比別的地方都更要敏.的耳畔,帶著幾分沙啞的谷欠念,狠狠抓住的手心。

“青天白日,如此招惹我。”

明蘊之冤得很,怔然擡眼,卻見鏡中的自己眼眸一片水,瀲滟得太不像話。只好閉上眼,任裴彧的氣息將全然包裹,纏。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夫妻二人才順利出門,補了兩次脂都被吃淨,氣得明蘊之恨不得將其全扔到裴彧上。好在還尚存幾分理智,瓣,再不塗了。

兩人沒乘馬車,自小徑一路往鬧市而去。正是熱鬧的時候,小攤鋪子早早支了起來,一路賣。

Advertisement

到底是州府,雖不比京城,卻也繁華得很。

快到五月,日頭也大了,越行越曬,裴彧掏了銀錢,在鋪子中買了把油紙傘,斜撐在子頭頂,遮蔽住刺眼的日

明蘊之:“這樣會不會太張揚?”

好像已經瞥見幾個娘子看過來的視線了。豔高照,獨兩人撐把傘在路上走著,奇奇怪怪的。

裴彧:“今日你我便如那日一般,不過是對尋常夫妻,縱是張揚也無妨。”

那日。

明蘊之想起他所說的那日,還是在熱熱鬧鬧的年前,一轉眼,都過去快半年了。

心頭忽然生出幾分時過境遷之

明蘊之轉過頭看他一眼,含笑道:“今日不會又要我出銀子吧?”

裴彧:“放心。”

他牽住的手,路地往一街巷去。拐來拐去,明蘊之都快要記不清轉了第幾個彎的時候,終于到了。

裴彧:“問過軍營中人,都推薦此。”

明蘊之看著鋪子那小小的門頭,呆了呆。

還真沒在這麽簡陋的店中用過膳,一眼便能看清其中全部構造。堂中擺著幾張有些老舊的方桌,長條板凳,鋪子外頭還支了個攤,應當是掌櫃家的孩子,半搖著畫了小人兒的扇子打瞌睡。

見了人來,掌櫃的將巾子往肩上一搭,殷勤道:“客來點兒什麽?”

裴彧牽著人往裏側尋了一張幹淨的桌凳,坐下,道:“上幾個招牌。”

他從懷中取出一塊現銀,那掌櫃的眼睛一亮,捧著便往後廚去。

臨到門口,還輕踹了自家小子的屁一腳:“快去給客人上茶。”

明蘊之看那半大小子耷拉著眼給桌上倒了茶,有些好笑地問裴彧:

“神神,就是帶我來此?”

裴彧:“讓夏松在軍營中問的。”

所謂佳肴他與明蘊之都用過太多了,便刻意尋些小攤小鋪子,逛上一逛。

Advertisement

鋪面雖小,但掌櫃的手藝極好,人也熱,不一會兒便端上一個大碗來,招呼道:“來來來,瞧這‘醉臥乾坤’!”

明蘊之擡眼:“什麽菜,起這樣一個名字?”

掌櫃家的兒子拆臺,幽幽道:“醪糟圓子。”

掌櫃的一瞪,他又去後廚端上菜來,一個個都取了個有模有樣的名字,菜雖不新奇,但勝在漂亮,還帶著剛出鍋的熱乎氣兒。

明蘊之昨夜沒怎麽吃,還飲了酒,這會兒腹中空空,嗅到那醪糟的香氣,食指大

裴彧:“慢些。”

他將醪糟圓子盛在碗中,遞給明蘊之。後者下意識接過,道:“多謝殿下。”

“多謝什麽?”

裴彧點了點的額角,目灼灼地看著

明蘊之垂眼,口中塞了個熱氣騰騰的圓子,燙得半天張不開,過了好一會兒,才含含糊糊道:“多謝……夫君。”

這回,是真燙

此時早已過了午膳的時辰,用晚膳卻又太早,兩人坐在空的鋪子中,聽掌櫃道:“兩位客是從外面來的?第一回來咱們青州?”

“嗯,”明蘊之對外人話不多,抿笑了笑,“掌櫃的好眼力。”

“剛新婚不久吧?”

那掌櫃的自認識人很清,從櫃臺後頭拿出一把糖來:“來來,年輕人,都是從這個時候過來的。”

也就是剛新婚的年輕人才如此黏糊。

那掌櫃的伺候好了二位客,便又出去跟路過的街坊談天說地,口中提到近來戰事,還有那位許多人都親眼見過的太子妃娘娘。

明蘊之垂下頭,怕其認出來,哪知那掌櫃道:“我可見過太子妃娘娘,得跟天仙似的,心地也良善,親自給那小娃喂粥呢。”

街坊連連點頭:“是啊,這一個月,可沒聽說。誒,你說太子該是啥樣的,才能娶得這麽個仙兒?”

Advertisement

掌櫃的了聲音,湊近道:“我聽聞啊……”

他看了眼周圍,張兮兮道:“咱們太子殿下那一個兇神惡煞,足有三頭六臂,十丈高,八尺寬,一手能扛起二百斤的鐵錘……”

“噗……”

明蘊之忽然了氣,頭垂得更低了些。那掌櫃的往那看了下,道:“這位夫人莫笑,太子殿下那是戰神風範,若非此等格,怎能把那倭寇打得落花流水?”

明蘊之瞥了眼裴彧,點頭:“是。”

越點頭,裴彧便在桌下越牽的手。

掌櫃的仍道:“街口東頭那老頭說他見過太子,還會畫像,只要十文錢,一張在門上,保你什麽邪祟都不敢來。”

那街坊終于回過味兒來了,“呸”他一聲,“當我傻呀,那老頭是你親戚,你在這兒當托兒呢!”

明蘊之咬著瓣,看向裴彧,著嗓子道:

“莫氣,人家小民賺些銀錢也不容易。”

裴彧沉著的臉終于好了些,看赪玉般的面容泛起了笑意,到底說不上氣,一把的手心,權當出氣了。

用過膳,兩人于街上東走西逛,偶爾買些吃食,偶爾又只是漫無目的地走著,一路行至日暮低垂,才回到宅邸。

明蘊之想了想今日所見,垂眸瞥見腰間那塊玉佩,腦中突然閃過什麽,道:“殿下隨我來。”

將裴彧按至屋中坐下,以布條覆住他的眉眼,道:“殿下就當歇息會兒。”

轉出屋去,著人備好了紙張筆墨,坐在桌前,安靜地畫了起來。

視線中,只能過布條看到些約燭和人影。

裴彧自然明白在做什麽。

上一世,畫他。

親自下了令,裴彧便坐在指定好的位置,一。一回兩回,裴彧便知曉,不止是想讓他畫,更多的是想讓他什麽也不想,什麽也不做,安安靜靜地好生歇息一會兒。

他日理萬機,需要理的事太多,連陪的時候也時常想著公務。上不提,卻做得

只是那幾幅畫,後來都沒于大火,只剩下了禿禿的卷軸。

心口傳來一陣刺痛,裴彧知曉,他又憶起了前世。

布條之下男人的眉眼蹙起,他強湧的力,將頭的生生了回去,只低咳幾聲,裝作無事發生。

從發覺到逐漸産生的變化時,裴彧第一次知曉了何為不甘。

他原想慢慢等開竅,等敞開心扉,時日還長,他總能等到信任他的那一日。

可夢中的一切又提醒著他,他時日無多,換命之人,終將亡于原本命盡之時。

一切進度無形之中被加快,他只怕來不及。

漫長又短暫的二十餘年人生裏,與婚相不過三四年,其中又有多久分別兩地,各忙各的瑣事,被各種誤會和怨念所充斥著。

裴彧到了他的貪心,和他的念。

原想要在生辰那日再送出的玉佩提前付了出去,果真太早,仍舊未能接,只想躲避。

那些放飛的燈火,他也私自許了願,願餘生長樂,願平安康健。

原本,那些願後面,還該加上一句莫要再記得他的。

但裴彧不甘心,他從不是願意輕易放手之人。

他想要記得。或恨都好,只要不是忘,一切都好。

直到今日,他的心忽然靜了下來。

就當作他們只是一對尋常夫妻。生老病死,總有別離。

他看著一日又一日地變得獨立又明,做出越來越果斷的決策。他知曉非池中魚、籠中雀,是聰慧機敏的鶴,高潔又清麗的蘭,便是沒有他,照樣能過得很好。

很會為自己尋樂子,不怕孤單。

的人生裏,從不需要他。

……

明蘊之作完畫,已經夜。

垂了許久的頭,將墨跡吹了吹,看向裴彧。

男人半靠在榻上,像是睡了。看著桌上的畫,總覺得差了些神韻。

今夜這般,好似能想象到齊王那日所說,他見到裴彧三番五次改那只簡單的燈籠,是因為什麽。

總覺得哪兒都不對,哪裏都不夠好。

改了許多次,廢了好幾張紙。自小被外祖父稱贊的畫藝有地到了幾分挫。明蘊之不怕難,一筆一筆,終于勾勒出了心中的模樣。

只是此刻做完,終究還是覺得差了點什麽。

好像是因為……這畫裏的人,有些太孤單了。

形單影只的,太過單薄。

明蘊之想了想,到底還是沒加上去什麽。

原想在這最後一日,與他說清此事的,也算是了了從前的一樁小小心事。

想看到裴彧因為的畫而錯愕的樣子,卻又在見他呼吸沉緩,顯然已經睡的時候,放棄了喚他睜眼。

反正,明日,後日,過幾日他總能看到這幅畫。以他的腦袋,不至于想不出是親手所作。

他近來好像當真是累了。睡得很沉,很,連走上前都渾然不覺。

明蘊之他的手,將畫卷起,放在他的旁。

青蕪見娘娘出來,有些意外:“娘娘不再陪陪殿下嗎?”

“去看看行裝收拾得如何了,”明蘊之轉過廊下,往間走去:“青州這邊離不得你,青竹陪著我,辛苦你在此,多多費心。”

青蕪眼眶一熱:“娘娘這是哪裏的話,奴婢是娘娘的人,娘娘吩咐的事,自然要辦好。”

明蘊之拍了拍的掌心,“有你在,我便放心了。”

沒再回頭去看那屋中出的燈

待父兄定罪後,或許便當不這個太子妃了。這是為自己選定的結局,若能留得命,往後青燈古佛,長燈相伴,倒也算得上安穩。

如果最終還是星離雨散,不如早些回首,莫要留

笑了笑:“走吧,再去看一眼含之。”

-

第二日清晨,天邊落了些細雨。

細碎的雨飄落在上,明蘊之站在車下,看著人將東西搬上車中,肩上驀然重了些許,一回首,是裴彧。

他取下了上的披風,蓋在上,垂眸為系上。

“你此番遠行,足有千裏,一來一回,或許便是許多時日。”

裴彧看著,淡道:“照顧好自己。”

明蘊之頷首:“殿下也是。”

揮了揮手,與他作別。

青竹撐著傘,送往車上去。

含之幾人已上了車,因著前幾日之事,明蘊之特意向裴彧開口,請綦家兄妹也一路同行。

含之掀開車簾,目落在阿姐和裴彧上,只道:“阿姐,快上來吧。”

心中對裴彧此人極為複雜,又恨,又因他莫名地換了命,總覺得自己好似還要念這一番恩似的。尤記得那一日分明還一副誓死不會放手的樣子,怎麽如今,又允準阿姐離開了?

難不真是覺得大限將至,不願讓阿姐看到他那副狼狽的模樣?

攏上車簾,不讓外頭的雨飄落進來。

明蘊之提起擺,應了一聲。

剛踩上轎凳,便聽不遠傳來一道低低的聲音。

……

“蘊娘。”

裴彧忽然出聲,頭又泛起些許的腥氣。

明蘊之剛要登上馬車,聞聲微微轉過頭來,出雙目盼兮的清澈杏眼。

彎了彎眉眼,發落在耳畔,揚出幾分清淺的笑意。

一如初見。

如若這當真是最後一面。

裴彧松開了握的指尖。

“去吧。”

去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