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愿意出兩萬兩白銀!”
“臣愿意出五萬兩!”
“陛下,臣愿意出三萬兩!”
……
眾親王爭先恐后的出聲,直接將崇禎給整懵了。
好好的談事,這群人怎麼就扯到捐銀子上面來了,銀子多到沒地方花了?
錯愕之后崇禎就想明白了事的原委,也是無奈的笑了笑。
“行了,雖然大災肆,但朝廷還真不缺你們那點銀子,都收起來吧!”
崇禎擺了擺手,隨即話鋒一轉:“但是,你們也不可鋪張浪費,大災什麼時候結束不好說,做好吃苦的準備吧!”
眾王心中一驚,福王猶豫了一下,繼續道:“陛下,大災已經這麼嚴重了嗎?不是說漢中平原、襄平原的耕三余一政策非常好,取得了大收嗎?全國都在效仿!”
“的確是大收,但大旱日益嚴重,范圍持續擴散,至目前是沒有看到大災要減緩的征兆。
也不用太過于擔憂,朝廷儲備了足夠幾年的糧食,中南半島那邊也開始了,苦是苦了些,但渡過大災朕還是很有信心的。
行了,此事朝中群臣早有計劃,你們不必心,今日找你們來是有其它事!”
崇禎轉變了話題,正道:“你們想出京看看嗎?”
一句話直接將眾親王給干懵了。
皆是一臉詫異的看著皇帝,然后又相互看了看,眼中滿是疑問之。
他們好像聽見了皇帝問他們想不想出京看看,是他們剛剛過于張幻聽了還是皇帝說錯了。
幾息后福王小聲道:“陛下,您剛剛是問臣等呢個想不想出京看看?”
“對,你沒有聽錯!”
得到皇帝的肯定后,眾親王再次陷了沉默。
皇帝這是什麼意思?
是真心想讓他們出去轉轉,還是說讓他們出去然后抓著小辮子修理他們一頓、甚至清算他們?
這也不對呀,以皇帝如今的威,真想清算本不用這麼復雜,隨隨便便就能砍了他們。
那真的是皇帝話中字面的意思?
“陛下,是您話中字面意思,讓臣等出京,到各地看看……游玩?”
“不然呢?”
“沒、沒……沒有!”
魯王訕訕笑了笑,眼中滿是驚喜之。
眾親王也是如此,除了不敢置信外就是激,激的渾都有些哆嗦。
皇帝允許他們出府在北京城溜達,偶爾出城轉悠,這已經是他們不敢想象的了,沒想到皇帝竟然會讓他們出外地轉轉。
不過轉念想想也是,他們沒有毫威脅,做什麼都行。
“朕想了想,你們是宗室之人,不是犯人,即便是犯人牢獄也是有期限的,你們回京三四年了,也是時候讓你們出去看看,但朕有幾條規定先說與你們聽聽!”
數息后,崇禎將袁可立的六條建議給復述了一遍:“就這麼六條規定,能遵守就能出京!”
“同意!”
“同意!”
……
崇禎只是說完,眾親王就立刻興了起來,紛紛贊規定。
以他們的份在京城周邊轉轉已經是奢侈了,現在皇帝讓他們出京轉轉,限時三個月,他們還有什麼不同意的。
;以如今蒸汽機商船的速度,他們去廣州待個把月再回來都來的及。
“你們別急著高興,今年出行,出京的親王有一半必須要去山西、陜西、河南等幾個大災嚴重的布政司,代朕暗中巡視。
哪些人出去,誰去江南,誰去災區,你們自行商議,朕只要結果,明年龍抬頭就可以出去了,你們還有時間商議。
秦王、福王,你們二人執掌宗人府,就由你們二人在朕說的六條要求基礎之上完善出行規則并主持商議,正月底前給朕,都散了吧!”
“臣等叩謝陛下恩賜!”
福王和秦王連忙出聲恭賀,然后帶著一臉喜悅的眾人退出了文華殿。
“哦,對了,你們這幾年經營的商鋪還算規矩,這一點值得肯定,朕希你們今后要更加守規矩,賺該賺的銀子,別貪心!”
在眾人即將退出文華殿的時候,崇禎的聲音響起,眾人渾一哆嗦,并沒有多說話,而是朝著皇帝再次躬行禮后繼續朝著外面走去。
出了文華殿、一路無聲出了午門后,眾人才長長的出了口氣,臉上也滿是笑容。
對于很出京的他們來說,是不是去災區無所謂的,別說現在大明治安很好了,就算不好,他們出行肯定有護衛隨行,暗中也有錦衛看著,安全不是什麼大問題。
災區的確是艱苦了些,但并不是白骨於野千里無鳴的一拍荒涼慘象,看看沿途的風土人、吃吃當地的特小吃。
無論做什麼,肯定比在北京城待著好,雖然北京城也非常的舒服了。
這對于他們這些自在王府長大,最遠也只是出城轉悠一圈的眾親王來說,的確是一個天大的恩賜。
至于皇帝最后的那句話他們自然是知道皇帝在敲打他們,他們也從不懷疑那些商鋪的所作所為及賬目皇帝比他們更清楚。
知道錦衛無孔不,還想著斂財,那是真的在找死,他們雖然心差了點,但也都不蠢,自然是老老實實的。
待眾人退出文華殿后,崇禎則是了發脹的腦袋,陷了沉思之中。
親王出京的事自他將眾藩王弄回北京城后一直在思索著如何理宗室的問題。
自太祖之后的歷代皇帝的子嗣都不算多,加上無子嗣除國、重罪除爵和小宗遷大宗等,零零總總也就六十二位實際就藩的藩王。
看似很多,但其一這是兩百多年總共的傳承。
其二,這六十二位藩王中有二十位藩王是太祖時分封的,算下來后世的君王每朝才三到四位。
這個人數絕對不算多。
加上他重新定下的‘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的規制,以后藩王的總數應該保持在十五到二十位之間,加上他們的嫡系子弟,總數不會超過百人。
這對于皇室來說絕對不算多。
而皇室一脈也不過三四位親王、加上三代以的藩王也不超過十位。
他在位時能制群臣,不會有黨爭等,后繼之君能不能?所以他需要想辦法將宗室給利用起來,但也要防止宗室鬧幺蛾子。
這幾年來他翻看了歷朝歷代朝廷對藩王的管理,似乎找出了一最優解。
無系統沒有金手指種田文權謀文穿越漢末,依靠領先千年的智慧,廣開田,練精兵。。當群雄還在強征兵丁,他已經精兵無數。當別人的武將還在為一匹赤兔馬互相爭搶,他已經組建數萬赤兔馬軍團。當諸侯還在為錢糧發愁之時,他正在洗劫天下。步步為營,一路橫推,從此再無三國。
天漢八年,冬至時分,北風朔朔,北奴王親帥大軍十萬,攻破雁門關。燕州塗炭,狼煙四起,屍橫遍野,十室九空,骸骨遍地!王命數十道,無一藩王奉昭勤王。龍漢岌岌可危!京師城外,紅衣勝火,白馬金戈。少年立馬燕水河畔,麒麟細甲,精鋼鐵面。長柄金戈,直指長空,目光如炬,視死如歸!一戈破甲八千,五千紅甲盡出行,七萬北奴留屍關中。見龍卸甲,少年歸來。從此龍漢少了一位神勇天將軍,多了一位少年書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