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葉斯穆汗聽著銅瞬間坐直了,雙眼的盯著出聲之人,其余部落首領也是。
到眾多首領的目標,出聲之人頭皮有些發麻,但依舊快速道:“如果說,大明在干掉了衛拉特之后,大軍直撲我們,我們該如何?”
呼……
此話一出,眾首領也都是渾一震,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如果真是這樣,兩三萬騎兵對上十萬攜帶大量大威力火的明軍銳,雖說不能全軍覆沒,但絕對會死傷慘重。
一旦失去了這大量的騎兵,那麼不用大明繼續出手,中玉茲和小玉茲就會出手吞并他們。
如此,別說戰利品等諸多好了,他們也將徹底的消失。
“有這個可能,但不大!”
葉斯穆汗聽著是這個問題悄悄的松了口氣:“首先,這是大明使者出使,遞了敕書的,而敕書這種東西一定會被史書記載的,且這場戰斗也會記載。
況且這場戰爭聲勢浩大,瞞不住的,大明轉頭將我們給干掉了,那些臣服的勢力怎麼想?是不是某一天大明也會干掉他們?
如此,大明即便是現在沒問題,但卻是埋下了一顆種子,一旦時機就會立刻破土而出,趁機反叛的,這點大明肯定知道。
其次,華夏是禮儀之邦,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你們可曾聽過華夏利用完了就干掉幫手的?本汗說的是立刻!”
“大汗說的對,華夏歷史的確有聯合盟友干掉敵人,然后又干掉盟友的,但都沒有立刻,而是間隔了幾年甚至數十年,
諸如秦滅六國時聯合楚國滅齊,長平之戰后背棄楚國,最終滅楚,但兩者間隔了三四十年;
再如司馬氏篡魏后滅蜀吳,滅蜀后司馬炎(晉武帝)立即準備伐吳,最終在滅吳,兩者也差了二十年時間。”
卡茲別克接過了話題:“這種先聯手再背叛的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短期的利益驅,二是權力鞏固需求防止盟友坐大。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有什麼讓明軍可圖的、可以冒天下之大會的利益嗎?
我們這點實力和與大明之間的間隔,能威脅到大明嗎?”
咦……
眾人臉猛地一紅,隨即神輕松了下來。
卡茲別克的話雖然有些扎心,但卻是大實話。
“的確是,明軍如果真想對我們手,即便是戰后不立刻手,以后找個由頭也會手,我們能抗的住?
就算是我們統一了哈薩克汗國,擁兵十萬,能抗住大明千門飛雷炮的轟炸嗎?
飛雷炮這種火無論在哪里都是神兵利,戰爭的絕對殺手锏,但大明就這麼赤的在我們面前展示了,為什麼?
除了展示實力用來說服我們外,肯定是還藏著其他的殺手锏,因為這玩意程有限,我們知道了就會有防備,只要不靠近三百米然后輕騎襲擾就行。
本汗可以肯定大明一定還有比飛雷炮威力更加巨大的火,如果真如我們所猜測的大明皇帝掌控了整個大明,弄出個一兩千門飛雷炮輕輕松松,滅誰都是摧枯拉朽。
;所以呀,與其擔心這些,不如將實惠拿到手,以后的事以后再說。”
他媽的……
眾人心中又是低罵了一聲,連續被捅了兩刀還無法反抗,但不得不承認,事實就是如此。
小國歷來要麼直接依附強國,的抱著大,跟著強國喝點湯,要麼在夾中左右逢源,要麼獨立一方。
但無論是哪一種,最終的結果都是失去自主權,因為前者會被同化掉,而后者會被直接打死。
所以,事到如今他們大玉茲沒有任何的拒絕的余地。
“好了,出兵是必然的,無非是看看如何爭取最大的利益了!”
葉斯穆汗出聲將出兵的事定下來,而后又看向剛剛的出聲之人:“第二個致命的在哪里?”
呼……
出聲之人長長的出了口氣,臉有些矛盾道:“大汗,哈薩克人是核心族源是欽察草原的突厥語部落,如克烈、乃蠻、康里等,
但在蒙古帝國時期被吉思汗整合,融部分蒙古統,為赤后裔統治的金帳汗國下的一部分,而后我們離金帳汗國立了哈薩克汗國。
而衛拉特部是蒙古帝國的林中百姓(斡亦剌部),與吉思汗家族聯姻,后為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臺汗國附屬,然后獨立出來為準噶爾汗國。
清本溯源之下,我們和他們是同宗同族。
雖然敵對,即便是我們失敗了,衛拉特也不會對我們趕盡殺絕,廢掉我們的兵力后會將我們的百姓融他們的部落之中。
可如果我們答應了大明的出兵請求,衛拉特部很有可能會被全部屠戮掉的。
因為衛拉特四部可是與大明有死,這從大明開國時期就結下的,幫助外敵屠掉同宗同源的部族,會不會被其它部落敵視?”
“不會,我們哈薩克是突厥部落與蒙古的融合以突厥為主,衛拉特是純蒙古部落,兩者的語言、文字、信仰等都不同,早就分離出來了。”
“贊,都過去三四百年了,緣關系早就淡了!”
“對,如果按照你這麼說,華夏那些姓氏都有同樣的祖宗,那他們幾千年來打來打去的算什麼?”
“就是,若不是吉思汗打過來,我們還是我們,誰需要他們的脈,說到底他們是侵者,現在還不允許我們反抗?”
“笑話,草原部落之間相互征戰數百年了,是不是也算自相殘殺?”
“只要我們自強大了,對周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別人說什麼都是放屁!”
……
一名名部落首領站了出來,紛紛反駁剛剛出聲說是同宗同源的部落首領。
群激的他們此刻已經被由大玉茲主導哈薩克汗國統一的巨大利益給沖昏了頭腦,無所畏懼。
無論是基于必須出兵還是汗國統一,現在的他們都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好了,出兵就這麼定了,現在商議一下除了通商和戰利品外,還能得到哪些實惠,以及通商會讓哪些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