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珍饈嬌娘 第108章 今歲的桃子很甜。

《珍饈嬌娘》 第108章 今歲的桃子很甜。

最近幾日, 朝堂上爭執越來越激烈。

李宿不用上朝,卻對朝堂之事了如指掌,這一日他剛見了悄悄前來的鄧愈, 同他商議一個多時辰,才趕回正殿用膳。

今日姚珍珠瞧著天熱,特地做了鴨湯。

這道湯聽著簡單, 做起來可複雜,湯底就要吊一兩個時辰, 做出來的才好吃。

反正在南寂園也不忙,姚珍珠除了讀書識字, 便是侍弄吃的,日子倒是比在宮裏時還要悠閑。

李宿回到正殿的時候, 正捧著一碗冰,一口一口吃著。

見了李宿回來, 便給他盛了一碗,還多放了些桃

“殿下快來嘗嘗, ”姚珍珠道,“今歲的桃子很甜。”

李宿說了半天話,倒是有些疲累, 看到這麽一碗沁人心脾的冰,一下子便放松了。

他淨手更, 悠閑地靠坐在羅漢床上,捧著冰碗慢條斯理吃著。

今歲的桃子確實很甜。

濃郁的桃香氣混著香味,鑽鼻尖。

李宿吃了兩口, 心裏的火氣便消了,整個人都安靜下來。

姚珍珠陪著他吃了一回兒,才問:“殿下可忙完了?中午還是歇一歇吧。”

李宿剛要應聲, 貝有福便匆匆而

“殿下,娘娘,貴妃娘娘來信了。”

李宿立即坐正,道:“說。”

貝有福臉上難得沒有笑容,他行過禮便低聲道:“剛貴妃娘娘派人捎來口信,道……道朝公主前日上皇覺寺禮佛,夜半三更時在廂房自盡,被宮人救下。”

李宿臉上的笑容也跟著消失了,姚珍珠更是吃驚地皺起眉頭,直接便問:“怎麽回事?”

貝有福行禮道:“貴妃娘娘并未明言,但言語之意,公主是自己不想活了,才選了皇覺寺自盡,若非的嬤嬤細心,半夜去瞧了一眼,用不了清早人就沒了。”

Advertisement

李宿同姚珍珠對視一眼,姚珍珠突然意識到什麽,小聲道:“公主也知道了吧。”

知道了自己的出,知道了父母到底是誰,所以一時想不開,自尋了死路。

李宿嘆了口氣,道:“倒是真。”

不了便直接尋死,而不是膩歪地活著,子不像壽寧公主,倒是跟蘇碧鸞有幾分仿佛。

姚珍珠道:“幸虧是在皇覺寺,貴妃娘娘就在近,可以勸一勸,否則便是真的……”

姚珍珠如此說著,嘆了口氣。

見過宮宴那一日的場景,真心為李如嫣難過,得痛苦什麽樣子,才年紀輕輕自結餘生。

李宿見難過,便拍了拍的手,道:“有祖母在,朝當無礙,祖母會把勸回來的。”

姚珍珠點點頭,兩人未在就此事多言。

待到中午用完鴨湯,李宿又淺眠片刻,便起準備去書房忙。

偏就這會兒,賀天來匆匆而,瞧著分外嚴肅。

李宿知道近來事多,但能讓八風不的賀天來掉臉,定是大事了。

“說吧。”賀天來剛行禮,李宿便直接道。

賀天來便道:“殿下,昨日開始京中就又新的謠言,對應的是之前龍生龍的歌謠。”

之前京中就流傳過一段歌謠,也不知從何開始傳唱,只一夜便唱滿大街小巷。

龍生龍,,十子不同德,龍首能稱霸。

這歌謠并不順,甚至有些拗口,可人人都聽過,人人都唱過,當真是衆人皆知。

這首歌謠是李錦昶自己放出來的,話裏話外都是說他好,自然無人控制。

待到時機,他提前即位便不會引起百姓驚愕,一切便會水到渠

朝堂之上這幾日是波詭雲譎,風波不斷,李宿知道,李錦昶的作就在這幾日。

Advertisement

但他卻沒有想到,先手的居然不是他。

賀天來躬著,低聲道:“殿下,新的歌謠是,姻緣結,結姻緣,兄妹,共系紅線繩。”

李宿端著茶的手微微一頓,眉頭也跟著皺了起來。

“確實是這一句?”

賀天來臉上的汗:“正是這兩句,一次不差,而且據尉遲大人稟報,京郊各也開始有百姓傳唱。”

兄妹這一句,實在太過意有所指,本來在宮宴那一日李如嫣的份就輕描淡寫被帶過,現在有這一句歌謠放大,讓人不得不多想。

這是直接把刀往李錦昶,定要把他從太子之位強拉下來。

倒是姚珍珠,這會兒想到了李如嫣。

“朝公主那可知道了?”

問道這裏,賀天來倒是略有些緩和:“未曾,公主在皇覺寺中,并不知道山外歲月,且大病一場,正在修養,貴妃娘娘不讓宮人多說半句閑話。”

姚珍珠松了口氣:“那就好,公主年紀還小,當的多多關懷才是。”

李宿也道:“正是如此,賀天來你且給祖母送可口信,讓多費心神,勿要讓朝知道此事。”

賀天來忙行禮:“是,臣明白。”

這歌謠來得太突然,似乎已是風雨來,李宿垂眸沉思片刻,直接把茶杯放回方幾上。

他起往外走,邊走便跟賀天來道:“立即讓尉遲聞和馮章過來,也請太傅這兩日有空來一趟南寂園,本王有話要說。”

賀天來一面給貝有福打眼,一邊跟在他後面小跑:“是,臣明白。”

待李宿影消失不見,姚珍珠才微微出些許擔憂來。

雖是春日,但盛京已經有些熱了。

南寂園開闊空寂,比長信宮已經涼快不,但此刻姚珍珠心中煩悶,就總覺得有些悶熱。

Advertisement

王婉清取了扇子替打扇,輕聲細語道:“娘娘且放心,殿下心裏都有數,且知道如何應對。”

姚珍珠點點頭,又搖了搖頭:“此事若非殿下知道,外人是不可能會知曉的,且這個外人不僅知曉,還傳得滿城風雨,生怕旁人不知太子殿下德不配位,禍宮闈,這就實在讓人心中不安。”

原本三請三辭之後,京中便有些張,前些時日李錦昶就祭祖不利之事責罰打傷李宴,又廢李宿太子之位,京中更是不安。

在這個節骨眼上,李錦昶的做法就是盡快登基,永絕後患。

所以這些時候李宿便都很忙,一直在同幾個心腹在商議。

對于李錦昶而言,平順登基是最好的。

但現在,這樣一則歌謠傳出,即便百姓不知宮中那些郡主變公主的戲碼,有心人也會半真半假跟著講解。

如此一來,李錦昶若想要順利登基,只怕會激起民憤,得不償失。

姚珍珠思及此,突然站起來,皺眉看向窗外。

暮春時節,本是天朗氣清,然而京中的炎熱已經要遮擋不住,讓每一個其中的人都心裏發悶。

此景,李錦昶唯有盡快登基,才能阻止歌謠傳播。

姚珍珠道:“事態張了。”

事態確實張了,李宿今日忙了一下午,連發數道信,把所有事都安排妥當才回來安置。

姚珍珠見他神態疲倦,有著說不出的疲累,便趁他泡腳的時候給他肩膀。

李宿的肩膀很寬厚,卻也很僵,姚珍珠手上有勁兒,倒是得他很舒服。

“辛苦你了。”李宿半閉著眼睛,難得放松下來。

姚珍珠道:“殿下之前也說過,咱們走一步看一步,倒也不必把自己得這般。”

李宿輕輕嘆了口氣,的手,就連聲音也有些懶怠:“也就這幾日了,李錦昶肯定坐不住,這歌謠傳得越久,知道的人便越多,不管旁人信不信,這個謠言在,他若不盡快登基,太子之位也有風險。”

“最本的原因是,此事是真,宮裏好多老人都沒死絕,總有人知道真相。”

“就看他要何時手了。”

李宿也不過是為了放松同說幾句,未曾想到話音落下,卻沒了回音,便回頭瞧了一眼。

這一眼,便讓李宿重新勾起角。

他牽過的手,讓坐在自己邊,兩個人親靠在一起。

李宿語氣和緩:“莫怕,也莫要太過擔憂,該準備的我都提前準備妥當,就等他作。”

“早些和晚些并未有太多區別,只是調整一下布置罷了。”

“而且,你以為旁人不急?最著急的應該是布局者,并非我們。”

姚珍珠小聲問:“會是誰?”

李宿在耳邊輕聲說了幾個字,然後便攬過的肩膀,讓靠在自己上。

“其實啊,我比他們還急,早些塵埃落定,早些安心。”

姚珍珠擡起頭,看向李宿。

夜半時分,影搖曳,李宿面容略顯疲憊,但眼中卻有無數星

那是對未來的期許。

姚珍珠長舒口氣:“好,那我便安心等那一日。”

的殿下繼承大統,君臨天下。

如同李宿所言,李錦昶終于坐不住了,次日清晨早朝時,他直接命禮部準備登基大典,預備于四月二十三直接登基稱帝。

大臣還未出列反駁,他拂袖而走,本不顧旁人勸阻。

當日散朝後,數名老臣長跪太極殿前,不肯離去。

他們的倔強和抵抗沒有讓李錦昶心,太子一系的朝臣對這些冥頑不靈的老頭進行無的鞭撻,鬧得太極殿仿佛了菜市口,熱鬧得不樣子。

有幾名言原本還想上折,但話還未出口便被林軍囚在家中,無門可出。

頃刻之間,盛京風聲鶴唳。

太極殿前的老大臣不住長跪,夜晚臨近時紛紛暈倒,被宮人擡下去醫治。

隨著人越來越,待到次日清晨,太極殿前重複平靜。

李錦昶笑容滿面出現在早朝時,仿佛昨日的喧鬧和抵抗都不存在。

他問:“還有誰,對此事不滿?”

面對著嚴嚴實實包圍著太極殿的林軍,看著邊空的位置,朝臣們不約而同沉默了。

李錦昶滿意地笑了:“很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