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蘇宸跟趙德昭又談一上午,終于達了合作,蘇宸的那些保障都寫了信函,給趙德昭作為佐證,除了許諾趙德昭爵位、榮華富貴、免死金牌外,還包括娶永慶這一項。
而趙德昭也做出保證,幫助蘇宸策反陳留城的守軍,勸降曹彬等人,配合蘇宸進攻宣傳。
一切準備就緒,蘇宸找來潘、林仁肇、潘仁徹等幾位老將軍商議,要兵不刃,巧奪陳留城。
潘等人聽到蘇宸反向說服了皇子趙德昭歸順,要幫著吳國降服宋國,都有點目瞪口呆,覺得這個世界有點癲狂了。
“蘇元帥,這會不會有詐啊?趙皇子真有這麼好心嗎?”
“這不是好心,有點失心瘋吧,他堂堂大宋皇子,幫著敵國來滅宋?”
“就是啊,怎麼聽,怎麼不可能。”
這些大將軍也算見多識廣,卻實在想不通其中關鍵原因。
蘇宸見眾人不相信,于是做了簡單解釋,就是趙匡胤忽然駕崩跟趙義有關,趙德昭的皇位被搶,還時刻面臨著趙義的打擊報復,隨時有命之危,加上大宋本來就要覆亡,他這個不得勢的皇子,也要選擇新的前程和未來。
眾將聽完,微微點頭,這麼一講,還真的能講得通,大皇子的選擇不是毫無據了。
“而且,趙皇子還有一個要求,就是繼續推行和親,我本帥迎娶永慶公主不變,日后要庇佑趙氏皇族,榮華富貴,代代有爵位!”
“原來如此啊!”眾人聽完,更加相信了,因為這一條保證了大宋太祖一脈足夠利益。
在場大將軍都很清楚,以后蘇宸肯定能做皇帝,到時候,天下一統的九五之尊,地位貴不可言,永慶嫁給蘇宸,以后肯定也能做貴妃了,如果誕下男嬰,也能做皇子了。
潘聽完,不勝唏噓,慨萬千,不過這個結果,倒是讓他能接,覺得這樣皆大歡喜,不用掄起屠刀向太祖一脈的子嗣了。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準備拿下陳留城吧。”
“有趙皇子配合,或許真可以兵不刃,勸降陳留城守軍。”
眾將躍躍試,變得更加興起來,能不攻城最好,可以減傷亡,不戰而屈人之兵,提高進軍速度,汴京城才是他們最終的目標。
蘇宸接下來開始安排人手,明日派人護送趙德昭回城,然后趁機接管城門,隨著趙德昭一起進帥府,打著議和功的名義,掌控陳留城。
當然,這個難度是有的,猶如刀尖上跳舞,需要隨機應變,氣運配合。
“蘇帥,這件事給潘某去做吧。”潘這時候提出他要負責這件事,因為他跟宋軍將領悉,知道對方這些人的格,可以隨機應變,甚至搶占先機。
蘇宸大有深意地看了潘一眼,這件事關乎重大,坦白說用潘,多還是有一點擔心。畢竟他是降將,但轉過來一想,越是如此,越無法拒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自己今天懷疑了潘,拒絕了這個請求,很可能讓降將寒了心。
如今吳國的局勢一片大好,蘇宸相信潘不回臨陣倒戈,破壞大計的,反倒是潘覺得他更適合完這個任務,才會主請纓。
;“好,明日護送趙皇子城,順便收編陳留城的事,就給潘將軍全權負責,其余將軍嚴以待陣,一旦發現宋軍拒絕歸降,便立即發攻城。”
“喏!”眾將抱拳應是,不過有人角輕,其實想要說出潘不適合,但又覺得懷疑潘將軍不妥,所以,言又止,沒有說出來。
林仁肇格比其他人耿直、火一些,所以在散會之后,故意留下來,把自己的擔心說出:“潘將軍畢竟是宋國降將,如今這個關鍵時刻,萬一他心系大宋,臨陣倒戈該怎麼辦?”
蘇宸看了一眼林仁肇,也明白他的顧慮,但蘇宸還是堅持用潘,說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潘將軍歸順我吳國已經五六年了,他的家人都在金陵城,眼下大宋已經日薄西山,即將覆滅,他是有大智慧者,不會看不懂大勢,做出令人失的事。所以,我信他,只有他才最適合這次任務。”
“好吧,既然蘇元帥這樣想,那末將也就安心了。”林仁肇聽了蘇宸的一番話,倒是有些欽佩了,如此年紀輕輕,卻膽識過人,襟寬廣,讓自己都有點信服了。
蘇宸說道:“不過,有預防才能事半功倍,林將軍派兵圍城,還是要做好隨時攻城的準備,有禮有兵,兼施,城的宋軍才會聽話!”
“好,末將明白了。”林仁肇抱拳后,轉離開,心中已經安穩不。
.........
次日趙德昭在三千銳的護送下,迅速來到了陳留城下、南城門前。
“大宋皇子趙德昭,率吳國議和使團,進陳留城,兩國議和已談,立即開門,不得影響邦大事。”趙德昭亮出份,守城的將領一看這架勢,猶豫了一下,還是打開了城門。
因為趙德昭可是皇子,也是這次議和的負責人,攜帶了圣旨而來,那日會上守門的都虞侯親眼見過曹彬等將軍,對趙德昭皇子的禮遇、尊敬,此時一聽議和大事已,不能耽擱。
雖說城外有三千兵馬跟隨,但城有十萬宋軍,所以,守門的都虞侯也沒有多想,就吩咐士兵開,不得阻攔大皇子。
“皇子殿下,議和之事,真的談了嗎?”那都虞侯親自過來詢問。
趙德昭通過城門,坐在馬背是點頭道:“談了,兩國暫時停止戰,陳留城也是議和條件之一,暫時由吳軍駐守這座城門,其他人暫時退后,以表和談誠意。”
都虞侯一聽要把這座南城門出去,頓時有點張和擔憂:“皇子殿下,這樣做,是不是有點草率了,要不要跟曹彬將軍匯報一下。”
“不必,我這就攜帶議和條約前往帥府,去見曹彬將軍,敲定此事!”
趙德昭拒絕了都虞侯,然后策馬往前,有一千衛兵跟隨,留下兩千人接管這個城門,退了宋軍守衛。
守門的宋軍士卒面面相覷,不知道該不該反抗,但是大皇子這樣下令,他們也不敢阻止,總覺得事有點不對。
這時候,潘率領五千兵馬接近城池,從南門順利進。
“我乃潘將軍,是這次負責議和的將領,帶兵接管陳留城,宋軍不得抵抗,否則會影響議和大事。”
潘對著宋軍將士喝斥了幾句,迅速派兵城,然后向陳留城的將軍府邸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