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今歲有長春 第93章 第 93 章 “明府,是長安來的信。……

《今歲有長春》 第93章 第 93 章 “明府,是長安來的信。……

第93章 第 93 章 “明府,是長安來的信。……

林舒窈放下聖旨問:“他不是辭了麽?怎麽到了蘇州做縣令?”

周以桉垂下眸, 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招手讓邊的太監下去後,為林舒窈回憶起了四年前, 他和裴清在牢裏的事——

裴清:“臣請陛下在河北圈地之案結束之後, 允許臣辭歸鄉。”

周以桉:“你要辭?為什麽?”

裴清的話對周以桉而言如當頭一棒。

周以桉想了一瞬, 問道:“是因為這次的事讓你寒心了麽?可你放心,以後有我在, 我保管這種事不會再發生。”

“不是。”裴清輕聲回道。

他擡頭,目沉靜:“實乃是此事之後, 罪臣損, 力難濟, 恐難再續為之責。”

周以桉聞言也變得為難, 可他有些不甘心的:“可是, 我們好不容易熬到現在, 好不容易你我可以一起大展宏圖,你卻說你要走了?”

“你的抱負也都不要了嗎?”

周以桉竭力挽留道:“我知道,你現在不好,需要調養,但我可以請最好的醫來幫你醫治, 就算你現在一時沒有力,我也可以許你一陣假期,你就一定要辭嗎?”

說完,他又想到:“還是說,你有其他難言之?若是有, 你說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裴清卻微笑著緩緩開口:“沒有,只是臣, 累了,突然就想休息了。”

周以桉眼眶泛紅,聲音竟然開始哽咽:“是因為言言麽?”

“其實之前那樣不是為了殺你,是為了救你,不然先帝的金吾衛在路上就會想法說你抗旨,直接將你殺。”

裴清:“我知道。”

周以桉詫異:“你知道?”

裴清:“我知道那樣做一定有的原因,但現在也謝陛下的告知。只是臣實在不想在留在京城了,臣是真的累了。求陛下開恩吧。”

Advertisement

周以桉控回淚水,他負起手:“你說你要辭,我做不到。我若讓我大晉這樣一個賢能之臣退回市井,我豈非是大晉百姓的罪人了?你說你不想留在京城,那我給你尋其他的地方修養可好?”

裴清沒有說話。

而他見他沒有拒絕,便知他態度有所松,心中一下燃起一陣希

周以桉輕聲說:“江南水鄉,風旖旎。那裏氣候也養人,你去那裏做個縣令可好?也不用一過去就開始勞心勞力地辦事,主要以修養為主。我也過多勉強你,但你且先試一試好不好?若是實在……覺得累了,想休息了,那時我們再商量?”

裴清沉默片刻,說:“那陛下可能答應我一件事?我去做江南縣令,但請陛下不要將這個消息出去。”

周以桉欣喜點頭:“我明白。一個縣令,要想瞞住多餘的人,還是沒問題的。”

——

林舒窈聽了周以桉的講述,了然道:“原是這樣。”

依舊有些不願的:“但陛下為什麽讓我去?外面本來就在傳我涉政的聲音,我若再去替陛下接個員回來,豈不是更是把這名頭坐實了?”

現在都不直接稱裴清名字。

而周以桉揶揄的:“你在乎這個?”

林舒窈便瞪過去。

他揚道:“我又不是t讓你專門去接,蘇州本就是你母親的故地,你就當這次去拜訪你舅舅時,順便把人接回來不就是行了?”

周以桉出主意道:“若是你還擔心有人胡言語,那朕就給你們賜婚,接自己的夫君回來總沒什麽問題了吧?你如今這個年齡也確實可以婚了。”

林舒窈移開眼,聽了這話之後,也管不上君臣之禮地抵道:“陛下是覺得自己的政令頒得了?所以連臣的這些私事都要管了?陛下到底是天下的主君,還是心他人婚事的婆?”

Advertisement

周以桉一下語塞:“你……”

他看著的神沒變,甚至有些冷的,便知不是在玩笑。

二人是一起坐在殿兩側的羅漢榻上說話,他就微微傾,輕聲問道:“已經四年了,當初的事,難道你……還沒過去麽?”

林舒窈側過頭,目淡然,語氣極為平靜的:“不正因是已經過去了,所以才覺得有些事沒有必要了,不是嗎?”

周以桉無奈一嘆,坐直子後,直接用君權道:“朕不管。反正聖旨已經下了,君無戲言,你就必須得遵旨。所以你這次去江南有三個任務。”

“一是,把手頭的事放了,出去散心;二是,去借著看你舅舅的機會,聯絡一下江南的世家;三就是,把那個人給朕接回來。”

他說話時出手指,逐一點數,最後還強調道:“必須接回來!”

說完,他就見林舒窈緩緩起了,挪出幾步,向他躬行了禮。

周以桉在座位上:“你要做什麽?”

林舒窈擡眼:“既然陛下都這樣說,那臣就只有趕回去收拾東西了,不然誤了時辰,恐怕又讓陛下怪罪。”

周以桉角微微上揚,又努力憋住笑意:“行吧,那你就先去吧。”

林舒窈便退出了殿

而周以桉離開的影,神又突然變得悵然。

他想起裴清在牢中給他說的話。

——

裴清:“陛下登基後可是會如先帝那般,繼續與林家相爭,表面平和,實則暗流湧,致死不休。”

周以桉:“難道裴大哥以為我不該如此嗎?”

裴清垂眸:“林家諸多所為都有害于大晉,有害于百姓。陛下為天子,以社稷蒼生為念,自是應該遏制林家權勢,并加以鏟除。”

“林家後無道義無民心,臣也相信,他們終有倒臺那日。可是陛下可曾想過,林家數惡落罪之日,是定株連之罪,將林家連拔除,還是只定為首者的罪過?”

Advertisement

周以桉聞言,想都沒想的:“林氏一黨為惡之數難記,為防其死灰複燃,當然應該全部……”

他驀地反應過來,驚地一下向裴清。

只見裴清仰目看著他,神不變,只側了側頭,示意他正聽著他說的話。

可是周以桉已經意識到了不對:“你是說……言言?”

裴清垂眸,不:“臣沒有特指誰,臣只是想就這個問題問一問陛下。”

周以桉最終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

他厭惡林家已久,一時竟都忘了林舒窈也是林家人了。

所以後來,他問林舒窈願不願意宮為後,除了私外,也有想要讓和林家劃清關系的原因。

不過還好,雖然沒能應他要求,但四年來,他們的諸多的行跡已將他們徹底綁在了一起,而他也可以不再忌憚地向林家落刀了。

至于那事,四年了,現在裴清也要回來了,不管有沒有放下,他都該放下了,在他面前,還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去做。

——

林舒窈出了殿,就遇上了在外面候著的陸游川。

對于治國安邦上,林舒窈一直覺得周以桉算得上是個好皇帝,唯有這用人……

也不是說他就是用小人之類的,但是難免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好湯。

陸游川就是這顆老鼠屎。

從林舒窈見陸游川第一眼時,就不喜歡他。

一個極致世故的人,偏偏世故之下還有一顆鷙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偏偏還越爬越高,從先皇帝開始,到周以桉這朝,兩任皇帝都喜歡用他,讓他從最開始的八品監察史做到了現在的正五品史中丞。

他升得這般快,管是結也好還是真心也好,當年衆人誇裴清的那些話,如今也都誇到了他的上,所以陸游川也都很用。

又恰好在去年,國喪之後,他還和崔若芙了親,如今又了郡馬,當真是春風得意。

不過林舒窈現在也有縣主的份,和周以桉的關系相較于他也更好,再加上林舒窈為人本來就更傲氣,所以一般來說,二人相見時,都是陸游川先拱手行禮。

今日也是這般。

“縣主。”陸游川拱手道。

林舒窈笑一下:“陸中丞這是又擬好了折子,進宮告狀來了?”

史監察百,林舒窈卻刻意把陸游川的行徑說得如小兒哭訴般。

陸游川微笑道:“縣主這話說的,這不過都是史臺的職責罷了。”

林舒窈頷首:“史的監察之責我確實聽說過,但不知這酷刑供是否也是每位史需要學習的呢?”

當年蔣奇請辭去裴清那兒時,曾對林舒窈說過,裴清的主要是因為在獄中了刑才變差了那麽多,而之所以表面上看不出痕跡,也多半是因為有人特意叮囑了獄卒,用了些不留痕跡的傷人法子,例如隔著沙土袋,再用棒捶打之類的。

當時能見裴清的人不多,周以桉又斷不會做這樣事,林舒窈便知道是誰授意的了。

只是苦于沒有證據,那段時間看守裴清的獄卒又接二連三的出了事死了,所以林舒窈才沒去周以桉面前揭發。

所以這幾年來,與陸游川面時一直都沒有好臉

但陸游川考慮著和皇帝的關系,自然是不想和翻臉的。

他便回道:“史臺也有臺獄,遇到一些不喜歡張口的犯人,史們會一些非常之法還是有必要的。”

林舒窈怪氣:“難怪陛下說最近朝臣們都不喜歡說話了,原來是史臺的案子多了呀。”

據大晉制,由史臺推鞫的案子一般都只是涉及到朝中員的大案,林舒窈這是在譏諷陸游川行酷吏之舉,讓百風聲鶴唳。

陸游川聽出話中之意,但也故意當誇獎道:“也都是為了肅清朝中不正之風嘛。”

“陸中丞這樣也不怕得罪人麽?”林舒窈眉頭微微蹙起,輕輕眨雙眼,似真關切般說道。

然只一瞬,又立馬改口:“不過也是,就是我都無法做到同時在我大哥和陛下面前如魚得水般周全。但卻聽說陸中丞可以。

“陸中丞不僅陛下重,就是我大哥那邊也能說上幾句話,陸大人可當真是人中呂布啊。”

陸游川這下是真沒聽出來:“縣主謬贊了,在下一介書生,哪敢當奉先之英武。”

林舒窈冷哼一聲:“好的地方你當然比不上。”

說完也不想在和他多費口舌,繞著他就走了,生怕沾上污穢之氣般。

而陸游川卻停在原地,驀地茫然片刻。

呂布,壞的地方?

三姓家奴?!

他連忙回首,趁著林舒窈還沒走遠,說道:“縣主,臣可是一心一意地大晉之臣吶。”

林舒窈自然是不再理他。

——

蘇州長洲縣,有信使進了縣衙。

屋外廊下,接信的衙役穿梭其間,屋中議事廳,幾人談聲音不止。

聽其談論的聲音就知道是民生相關。

衙役敲響了敞開的房門,衆人便是一靜,轉紛紛往外看去。

也正是因此,本中間,面朝房門的那位著淡藍素袍的郎君,擡起了眼。

他目清冷淡然,但周氣質卻是溫和,有風掃過,袂便隨之微揚。

他擡了擡手,就讓了那人進來。

衙役遞上信,輕聲說:“明府,是長安來的信。”

——

裴清目在信封上稍作停留後,便接過信件,拆開拿出了信紙。

信上只一句話:“四年期至,已使人往迎于途。”

裴清知道是什麽意思。

四年前,他和周以桉曾于獄中約定,周以桉許他離京,但四年任期之後他便得回京任職。

其實那不過都只是緩兵之計,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再回長安。

所以如今約定的時間已到,倒是讓他又犯起了難。

“明府?”旁人有人輕聲喊他,讓他回了神看去。

那人問:“剛t才我們聊的事,你覺得該怎麽理比較好?”

裴清將信紙重新折好,放回袖中,神一如往常:“你們先隨我去堰上看看況,再決定解決之法。”

話落,他整了整衫,就帶著衆人先去理眼下的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