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今歲有長春 第130章 第 130 章 永隆六年

《今歲有長春》 第130章 第 130 章 永隆六年

親吻停止,一切也都要慢慢平複下來,裴清重新蓋好了因二人剛才親吻而被攪的被子後就躺了回去。

林舒窈看著他作的全過程,見他就這樣躺下後瞪眼道:“你這就……要睡覺啦?”

話中驚訝又略有不滿。

裴清不解的反應,輕輕地“嗯”一聲:“你剛才不就說困了麽?便好好歇一會兒吧。”

林舒窈張口,就要被他氣笑:“你剛做了那麽多……就這?”

裴清:“那還要怎樣?”

林舒窈哼哼笑一下,幹脆也不去回他了:“也是,你長途跋涉地回來肯定是累了,難免就沒那力。”

過去背朝向他,攏了被子,語氣頗為譏諷的:“睡吧睡吧,趁機養養。”

這下換裴清不淡定了,他聽出林舒窈話裏有話,支起辯解道:“怎麽就沒那力了?我不是想著你困了才不繼續那什麽了麽?你不要冤枉我。”

林舒窈回頭對他禮貌一笑:“嗯,你說是就是吧。”

這話就像讓對話的人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裴清呼吸了幾下,他實在對林舒窈的話不以為然,他剛才難自已地吻當然不止于只想吻,但他停下來也是真的因為困了啊。

裴清不甘地按著林舒窈肩膀讓轉了回來。

林舒窈:“你幹嘛?”

裴清:“睡覺麽?”

林舒窈挑眉:“睡啊,現在不就在睡麽?”

裴清聲音堅定:“不是這種睡。”

林舒窈心知他反應過來,又瞥目懶得理他的:“不要,我就要這種睡。”

裴清按住想要翻過去的子,執拗道:“但我不要這種睡。”

他俯下,強勢地吻上,手進被子裏去。

林舒窈當即就驚呼一聲。

服一層一層地被剝離,拍著他的肩,掙紮著從他下逃出的時候似抗拒似撒道:“不要!我要睡覺!”

Advertisement

裴清不聽,繼續去追

頸被親著,心被著,林舒窈呼吸急促地嗔怪著:“你說過的,你要管我吃好睡好t的!”

裴清做著這事時也不忘義正嚴辭:“這也是睡。”

林舒窈服了,難忍但又不想這樣屈服,便對裴清又推又咬,可小貓般的力氣就像撓在上一樣,哪裏有半點生氣的意味。

翻湧,的反應愈發明顯,到了後面,林舒窈上的抗爭到底是被掩蓋,就被他拉著一起墜無邊的海……

——

裴清的封賞在朝會上宣出,除一些金銀件的賞賜外,更讓人關注的是他階上的變化。

依舊是正四品的黃門侍郎,階沒有任何變,不過皇帝卻讓他兼任了同階的戶部侍郎,階雖未上升但戶部侍郎確實也是權重位顯的實權職,所以也可以算得上是封賞了,而除此以外,皇帝還敕封了他為從二品祿大夫,雖是文散但也到底是種榮譽。

皇帝讓裴清去戶部還主要考慮到國家大災大戰之後各種行業上的恢複,戶部管民生財政,當是重建過程中的牽頭者,而裴清在戶部任過職,自然也就適合這個職位。

其實皇帝對裴清的態度很矛盾,他既認可他的能力,想用他為朝廷做事,又擔心他聲太大會制不住他。

接下來的日子裏君臣二人除了必要的政務外都沒有其他流,畢竟一些隔閡一旦存在就不是那麽容易消除的了。

時間過得很快,戰爭打了一年多的時間,大晉也用了一年的時間來恢複。也在這一年時間裏,大晉迎來了極為安定且繁盛的局面,國家無戰無災,各地還大收了。

而就在這段時間裏,朝廷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立太子了。

Advertisement

皇長子雖又長又嫡,但此前到底是年齡太小,所以皇帝便沒急著立儲,但其實他現在也不過才六歲,而這樣便說明了一件事。

皇帝的已經很糟糕了。

皇帝本就患有頑疾,在那一年的戰事中他憂心不,病便也因此加重了不,如今到這個時候,其實他已經全是靠藥拖著了。

——

這年十月,裴清迎來了他的生辰,林舒窈為他準備了一番,二人便甜甜地在府中度過了。

只是生辰第二日,子時過後甜的氛圍還沒褪去,深夜時分宮裏就來了人奉旨召裴清宮。

林舒窈和裴清本都已經睡下,而這個時候本也不是尋常辦公事的時候,所以這時人進宮,難免就會讓人多想。

林舒窈坐在床上看著裴清穿服,眉頭皺在一起:“怎麽會這個時候你進宮?可是最近你遇到了什麽事?”

裴清想了想,搖頭輕聲道:“沒有吧,最近朝中都沒什麽大事。”

林舒窈:“難道是和這一年你的政績有關?莫不是又對你多心了?”

裴清如今在朝堂上穩紮穩打,聲那些也是只增不減,林舒窈想起以前的事,便不有了猜測。

裴清其實心裏也沒底,但他仍笑一下,寬道:“別多想了,就來了一個公公,應該沒什麽大事。”

他穿好服後坐到了林舒窈邊,為牽了牽被子,溫聲:“你再睡會兒吧,我辦完事就回來。”

裴清走了,林舒窈的心卻放不下。

——

深夜進宮,裴清直接被帶去了皇帝的寢殿含元殿裏議事。

裴清進殿時皇帝正半躺在殿的龍榻上,裴清向他行了禮。

皇帝緩緩睜眼,頭偏過去,看向他。

皇帝久病纏,如今已經使不上多力氣,他就這樣半躺著,有氣無力道:“你來了……過來吧。”

Advertisement

太監給裴清拿了小凳,讓他坐到了皇帝的邊,隨後邊隨侍的人都退到了一旁。

皇帝問:“你可知朕深夜召你進宮是要做什麽?”

裴清垂眸:“臣不知。”

皇帝輕笑一下:“朕知道昨日是你生辰,所以朕想著給你備份禮。”

裴清聞言不微擡眼。

皇帝一向記得裴清的生辰,只因他們生辰相近,之前也就是因為知道裴清長他幾日,所以他才喚他“裴大哥”。

皇帝:“朕擬了一道旨,打算為你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銜,你意下如何?”

其實大晉立國之初,只有中書令、侍中以及尚書令可說為宰相,然而隨著其中有職因為各種原因淪為虛銜,以及大晉本的群相制度,所以便在後來有了“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用于加銜的職。

這個職沒有品階,但顧名思義就是和中書門下的長同地位同名義的能夠參與三省議政的職。

也可以說如今的“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宰相。

皇帝說出那話的意思就是打算要給裴清封相。

而裴清說道:“臣才疏學淺,愧不敢當。”

“才疏學淺……”皇帝笑一下,“你謙虛了。”

“誰不知道如今的裴侍郎既是寒門學子之,亦是朝堂衆多員欽佩之人,怎麽會才疏學淺呢?”

裴清沒說話。

皇帝看著他,斂了笑容:“之前你曾向朕辭,態度那般堅決,為何如今兩年過去了,你卻沒有再提過這件事?”

皇帝直接說:“可是因為之前覺得朕待你不公,所以你才想要以辭的方式來威脅朕,而如今你同時任門下戶部兩個地方的侍郎,覺得志得意滿了且地位也高了,所以也就不辭了?”

裴清掀起眼簾看過去,神平靜沒有任何波,但皇帝看著卻約覺得他嘆了一氣。

裴清:“陛下是君,陛下若是覺得臣能力不足、不堪大任,或者其他陛下以為的原因,只要陛下要求,臣依舊願意辭去職。”

說完,殿中一片沉默,皇帝一地看著裴清,突然激烈地咳嗽起來。

沫四濺,嚇得在遠站著的宮人全部趕過來侍候。

——

皇帝喝了水,簡單地拭了一下,又擡手遣了宮人下去。

他複而看向一旁的裴清。

因剛才他咳嗽的緣故,裴清為了方便宮人侍候就先站到了一旁,而如今見他這樣立垂眸站著,皇帝也沒再他坐過來。

皇帝只說:“你知道朕這病是如何落下的嗎?”

他自顧自道:“是先帝,那時他總讓朕幫他試藥,那些藥藥峻猛,對患病之人會有療用,但是對于無對應癥狀的人就可以說是毒藥。”

“朕就是因為喝了太多那些藥,傷了肺腑,所以怎麽調養都調養不好了,甚至太醫都說朕很難長壽。”

“朕一向知道他們那些人的話不會說滿,所以他們說的很難就可以說是絕對了,而他們那個樣子,莫說是長壽,恐怕就是尋常人的壽命,朕也達不到。”

皇帝眼眶微紅,頗有些落寞道:“所以你知道朕為什麽要做那些事了麽?”

先帝登基時當今皇帝雖年,但他也切實地經歷過皇權旁落的時期,知道權臣做大的後果。

皇帝如今雖正值盛年有手段去制群臣,但太子還小,他擔心的從不是有人在他執政的時期做大,而是他注定早逝,他不想太子登基之後再重蹈先帝的覆轍。

這也是他對裴清態度矛盾的最本的所在。

他問:“你怪朕麽?”

裴清擡眸。

過了片刻,裴清才答道:“陛下所做的一切自有陛下的考量,臣不敢妄議。”

聽他說出這回答,皇帝都不自嘲一笑。

怪他麽?這個話以皇帝的口吻說出來似乎沒有意義。

可是就算真要怪,又是從哪兒開始怪起呢?是從他獄那次開始還是從杭州那次開始?

他們兩個之間沒有說過當初河北道的事,二人心照不宣,也都知道對方的心思。

所以都沒什麽意義了,還不如就留著那層窗戶紙,給雙方一點臺階。

不過今日皇帝召裴清進宮也不是為了扯舊帳,而是他真有事想要與裴清做。

皇帝深知世家是靠不住的,若是一個王朝只憑世家存活那麽最後必然也會亡于世家。

裴清如今雖聲高,但寒門確實也只有他一人出了頭,皇帝廣招寒士不過才幾年,幾年的時間本就不夠人長起來,所以他得保證以後朝堂上還能有與世家相抗衡的勢力。

他的詔上擬了幾個托孤大臣,裴清也在裏面,而除了裴清之外,其餘的所有相公無不出自世家高門。

皇帝就是要讓他們兩派相互制衡,這樣太子登基後才能有長的空間,更不至于被一方勢力完全掣肘。

皇帝道:“同中書門下三品,是朕對你的補償,你以後就好好為朝廷辦事吧。太子年,你也要……多輔佐他。”

裴清應是。

而皇帝著他,觀他姿態平t靜,心中終是不甘,著聲,聲音似從嚨中出般:“裴序中,你能答應朕,永做我大晉臣子,聽我大晉君令,永不篡我大晉江山嗎!”

裴清看過去,不假思索地點頭:“嗯。”

皇帝用盡全力氣:“你發誓……!”

裴清正視皇帝眼眸。

皇帝因嘶吼而渾發抖,然他目依舊灼灼。

裴清在他的注視下袍而跪,再舉起手,并起三指道:“大晉臣子裴清今日在此起誓,裴清此生,永為大晉之臣,謹聽大晉君令,若有二心,上天殛罰,奪算兇誅。”

皇帝聞言頓了頓,隨後,突然扯著搐地笑了。

他果然沒有從裴清眼裏看到一猶豫和野心,他一直都是那個裴清啊,那個心中裝著黎民百姓的裴序中。

變的只是皇帝,只是周以桉……

他緩緩躺下去,嘆一口氣,不覺自嘲地笑了笑。

深夜天寒,與裴清這番對話已經費了他太多力氣,他需要躺一陣歇一歇。

——

滴答,暗換。

要出來了,東方已有日空曠沉的大殿裏,蓋過了殿昏黃的燭

周以桉緩緩擡眼去,聲音虛弱:“天亮了……”

他聲音低低地喊:“裴大哥……”

裴清回頭看他,眼中微微閃過一詫異。

周以桉苦笑:“我還是懷念我們一起做兄弟的日子。還有言言……”

“雖然我們做事的時候,我和言言總是鬧你,但我們也總能把事做好。”

“現在,你們這般的好,我真的很羨慕……”

裴清垂眸,沒有說話。

周以桉又看了眼窗外,再對裴清說:“我想去看看太,裴大哥能帶我去看一眼麽?”

裴清擡眼看向他,心中百集:“好,臣帶陛下去。”

周以桉完全沒有站立的力氣,裴清只能將他背起來,一步一步走,周以桉靠在他頸側,已經擡不起頭。

病重的周以桉枯瘦無比,掛在人的上其實并沒有多重量,可裴清卻走得十分沉重……

距離大殿窗戶還有些距離,周以桉微弱的聲音突然在裴清背後響起,悲哀而憾:

“裴序中……朕……對不起你……周以桉……對不起你……”

聲音從後而來,斷斷續續,但攬在裴清脖前的雙手卻驟然垂下。

裴清剛好走到窗邊,暖日的灑在二人上。

恩怨如繩,在這一刻全斷了。

似有風拂過,裴清擡頭,一滴淚落下,他向初升的太,輕聲:

“陛下,天亮了,太……出來了。”

——

永隆六年,皇帝駕崩,京中各寺觀響鐘三萬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