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困春鶯 90 ? 第90章

《困春鶯》 90 ? 第90章

90nbsp;nbsp; 第90章

◎離別◎

溫雀終于停下了針, 擡起眼。

曾經那雙秋水般的眼睛,此時唯有冷霜。

“雀娘,你再去求求阿姐?”

徐長業拉著的手, “你想想,我若在此栽了跟頭,這途便算到了盡頭。兩個孩子……他們還那麽小,日後進學、婚配, 哪一樣不需要父親有份面?難道你忍心看他們將來也如我們當年那般, 仰人鼻息, 人白眼?”

他頓了頓, “你姐姐現在寵, 可這榮寵能保幾時?娘家無人支撐,便是那無的浮萍。我們好了, 才……”

“夠了!”

溫雀把繡棚拍桌子上, 低聲音, 怒道:“你還要我如何?一次不夠,兩次不夠, 如今竟有了第三次!你真當我阿姐是通天梯?還是要才算完!”

徐長業被這話刺得一窒, 酒意混著焦躁直沖頭頂。

他霍然站起,“?”

就你這麽一個親人,幫幫自己的妹妹,幫幫自己妹夫的前程,怎麽了?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我徐子由難道就活該一輩子被人踩在泥裏嗎?!”

話音未落, “啪!”一聲脆響。

徐長業只覺得左頰一陣火辣辣的劇痛,被打得猛偏過頭去。

他捂著臉, 難以置信地看向溫雀。

站在那, 口劇烈起伏, 打他的那只手還停在半空,微微抖著,燭映在雙眸裏,仿佛兩簇火焰。

這一掌,仿佛空了的力氣。晃了晃,重重跌坐回後的椅子上,急促地息著,臉悲涼絕

臉上的痛楚讓徐子由瞬間清醒了大半,看到妻子悲戚的模樣,他踉蹌一步,“撲通”一聲跪倒在腳邊。

“雀娘!雀娘!”

Advertisement

他語無倫次,急切地去抓垂在側冰涼的手,“我錯了,我混賬!我灌了黃湯就胡說八道!你打得好!打得好!”

他仰著頭,臉上還帶著清晰的指痕,聲音哽咽:“我……我只是心急如焚,你看看我,看看孩子們,我若倒了,這個家怎麽辦?孩子們將來怎麽辦?你姐姐只需在陛下面前,稍稍提點一句,就一句!或許就能峰回路轉!”

“雀娘,我們夫妻一,榮辱與共,你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我,看著這個家……”

他攥著的手,苦苦哀求,涕淚加。

溫雀沒有掙紮,也沒有回應。

只是低垂著眼,目地落在他扭曲的臉上。

這張臉曾經清雅溫潤,令心折。可此刻這張面容扭曲著,寫滿了全然陌生的東西,貪婪、算計、因不得志而滋生的怨毒。

那層溫潤如玉的書生氣,早已被場的泥沼和心的吞沒。

這還是那個青梅竹馬護著長大,在寒窗下為擋風,在書卷旁對溫言淺笑的徐子由嗎?

徹骨的寒意,從腳底蔓延至四肢百骸。

溫雀猛地用力,狠狠甩開了他攥不放的手。

力道之大,讓跪著的徐長業往後一仰。

“徐子由,”緩緩站起,俯視著跪在地上,滿臉驚愕的丈夫,一字一句:“你想要權勢富貴,我不攔你。從此以後,你自己去爭吧。”

頓了頓,做好了決定:“我們和離。”

幹脆利落。

徐長業如遭雷擊,僵跪在原地,臉慘白。

他張了張嚨裏卻像堵了棉花,說不出一個字。

溫雀不再看他一眼,轉走向室。薄薄的門簾在後落下,隔絕了微弱的燭

徐長業跌坐在地上,失魂落魄。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冷風吹窗欞,他打了個哆嗦,倏地回過神來。

Advertisement

不,不能和離。

他不能失去雀娘,他

更何況…要是和離,他才算是徹底完了。

*

徐子由第二日告假,把孩子托付給鄰居,和溫雀長談。

窗外落葉簌簌,流雲緩緩。

兩人對坐在桌邊。

徐子由看著溫雀冷漠的臉,然道:“雀娘,我不同意和離。”

“我不……”

溫雀毫無波瀾地截斷了他:“那就離京。”

徐子由愕然看著

“上奏疏,自請外放。”

溫雀平靜地看著他,“無論嶺南瘴癘之地,還是西北苦寒邊州,只要此生不再踏足汴京一步,我都會陪你去。”

頓了頓,目掠過他失魂落魄的臉,投向窗外飄飄揚揚的枯葉:“徐子由,這是我給你最後的面。”

之前一直自欺欺人,覺得丈夫說得對,只有娘家強大,阿姐才能更好。

當真不明白徐子由的算計嗎?明白的。

自私自利,為了丈夫和孩子,不斷往阿姐幾乎崩潰的心緒上添柴,把阿姐往深淵推。

不能再給阿姐添麻煩了。

只要離開京城,就不會再給阿姐添麻煩,不會的負累。

們姐妹分別十幾年,絕不能走到覆水難收的地步。

跟徐子由離開,能保留住和阿姐親,以及最後的面。

這是最好的結局。

徐子由臉上的褪得一幹二淨,直的脊梁彎下去。他垂下眼,看到微微晃的茶水中,映著他恓惶難看的臉。

良久,他翕瓣,艱難吐出一個字:“好。”

想留住雀娘,保住仕途,離京是他唯一的選擇。

徐子由沒有再看溫雀,腳步虛浮地走到書案旁。那裏散堆著些他之前帶回來的戶部文書草稿,還有未用完的筆墨。

抖著手,出一張空白的奏疏紙,拿起筆,卻遲遲沒有蘸墨。

Advertisement

又回頭看了眼靜坐的溫雀,看到決絕的目,明白不可回旋,終不再猶豫,手腕用力下。

不再是往日雋秀的筆,字跡帶著一悲戚的潦草。

“臣徐子由,才疏學淺,調至戶部後,夙夜憂懼,恐負聖恩。近日深案牘勞形,心力瘁,更兼水土不服,沉疴難起,懇乞陛下天恩,憐臣微軀,允臣外放,得一清淨之地,稍事調養。”

每一個字落下,都像在他心上剜下一刀。他寫著自己“水土不服”,寫著自己“沉疴難起”,這拙劣的借口,與“乞骸骨”無異,無異于自斷前程。

遠離繁華汴京,遠離權力中心,他徐子由的名字,將迅速被忘,淹沒于蕓蕓衆生。

寫到最後幾字,他的手抖得厲害,幾乎不字形。最後一筆落下,他猛地擲開筆。那支陪伴他寒窗苦讀,也曾書寫過風花雪月的筆,“啪嗒”一聲滾落在地,墨跡四濺。

溫雀終于忍不住落淚了。

徐子業亦是,狼狽跌坐在地上,捂臉痛哭。

*

溫幸妤得到雀娘和妹夫準備離京的消息時,萬分震驚。

問雀娘為何,雀娘只說徐子由不適應場,子也不大好,想著去州縣任職更輕松些。

說實話,溫幸妤并不相信。

雖未多見過徐子由,卻通過之前兩件事,看得出這妹夫一心往上爬,怎麽可能願意自斷前程離京?

可不論怎麽問,溫雀都是這個說辭。

更奇怪的事,祝無執同意了徐子由的請求。

按道理,他讓徐子由在京任職,是想用來留下

可如今卻輕飄飄放走了。

溫幸妤焦急不已,夜裏試探祝無執的態度,看著他無所謂的神懷疑是他故意而為,讓戶部的人為難徐子由,走他。

至于原因是什麽,想不通。

到最後,都沒能說服溫雀留下。

溫雀一家離京的那天,是個秋雨天。

溫幸妤和祝無執著常服,前去送行。

雨幕如織,溫雀將兩個孩子抱上馬車,徐子由穿著青布直裰,形清減,立在馬車邊。

遠遠看到二人,徐子由深深揖下,姿態恭謹卑微。

溫雀安頓好孩子,目穿過的雨簾,直直向傘下那抹纖瘦影。

姐妹倆的目在空中相遇。

“阿姐!”溫雀哽咽呼喚,朝著姐姐奔去。

雨水瞬間打的蓑和鬢發。

兩人相擁,溫幸妤抱著妹妹,輕輕抖。

“雀娘……”溫幸妤帶著濃重的哭腔,溫熱的淚水落在妹妹的頸窩裏,“是阿姐沒用,我對不住你。”

溫雀的肩膀隨哭泣聳抑的嗚咽聲從嚨裏溢出:“不,阿姐別這麽說……是妹妹……是妹妹做錯了事,這是我自己選的路。”

溫幸妤覺到妹妹纖細的在自己懷中抖,聲聲啜泣,令心疼。

輕輕過妹妹單薄的脊背,咽下淚水,抖著聲線安:“雀娘,乖,別哭了。”

兩人抱著哭了一陣兒,才互相拭眼淚,哽咽著囑咐對方。

溫幸妤溫雀的頭,眼圈發紅,代:

“此去嶺南,跋山涉水,千萬當心。那地方蚊蟲多,熱,要注意子。”

“若有難,一定一定要遞信來。”

“……”

祝無執垂眸看著溫幸妤垂淚,著傘柄的手指

雨勢漸大,溫雀淚眼朦朧地擡起頭,深深地看了姐姐最後一眼,“阿姐,我走了。”

“你……千萬保重!”

說罷,決絕轉,掀開車簾鑽進馬車。車簾在後重重落下,隔絕了所有視線。

徐長業又朝溫幸妤和祝無執拱手作揖,隨之也上了馬車。

“啓程!”

車夫揚鞭,車碾過泥濘的地面,發出悶悶的聲響。

“雀娘!”

溫幸妤看著那青篷馬車移,再也抑制不住,發出一聲悲戚的呼喊,踉蹌著向前追了兩步,腳下的泥濘讓幾乎跌倒。

祝無執把搖搖墜的子扶住,低聲安:“他們還會回來的。”

溫幸妤卻像是沒聽見,失神地著馬車在雨幕中越來越小。

雀娘……就這麽離開了。

離別十幾載,相聚不過兩年,就又要分別。

山水迢迢,能等到相見的那天嗎?

祝無執的目落在懷中子慘白如紙,淚痕狼藉的臉上。

他把傘給了後靜立的侍,把溫幸妤橫抱起來,走向不遠的馬車。

坐在馬車裏,溫幸妤終于抑不住,伏在祝無執懷裏失聲痛哭起來。

祝無執的襟很快被溫熱的淚水濡,他心裏很不是滋味。

輕嘆一聲,抖的脊背,聲哄道:“莫哭了,日後還有機會相見。”

溫幸妤揪著他的襟,聽到他的話,心生出怨懟。

這事分明是他推波助瀾,現在卻擺出這副 憐香惜玉的善人模樣。

當真虛僞極了。

*

溫雀離開後,溫幸妤徹底了孤家寡人。

沒人宮陪說說話,每日醒來擡眼一,便是高高的宮牆,和沉默寡言的宮人。

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有天夜裏坐在窗邊發呆,第二天就病了。

醒來,仁明殿的宮人又換了一批。

覺得心裏發堵,拒絕跟祝無執流,只有收到薛見春來信時,才會展,心平氣和跟祝無執說一兩句話。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兩個月時間,仁明殿都彌漫著濃烈的藥味。

溫幸妤郁郁寡歡,祝無執也愈發喜怒無常。

朝堂人人自危,宮人苦不疊。

十月份,宮裏的梅花開了。

溫幸妤病愈,覺得殿悶得頭疼,披了鬥篷後去梅林氣。

初雪方霽,宮苑裏一片素白澄澈。西苑梅林新雪枝,梅花初綻。

紅萼白雪,清冷寂靜。

溫幸妤踏雪緩行,雪氣和梅香鼻,覺悶堵的肺腑通暢了不

“姐姐快些!”

兩個年輕宮的聲音在幾步之外假山石突兀響起。

“對了,你聽說了嗎,李家捐錢開的德善堂,咱們老家青州那邊也建好了。”

“自然知道,那李家主可真是個大善人啊……可惜命不好,全家慘死,他也自盡了。”

李家,什麽李家?

溫幸妤足下生,驀地僵立在原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