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美人上位 第118章

《美人上位》 第118章

◎太皇太妃之問。◎

宗親們與衛卿珩同輩的,在四月左右的時候,統一改了名字,避開皇帝的名諱。

這事由宗室領頭的“管理人”禧王率先提出來,和年號、尊稱等的修改不同,為了表示皇帝對同輩宗親或其他等的寬容,在宗室這事一個需要“來回拉扯”一番的容。

宗親和百姓、百等是不一樣的。

改名事要宗親主提出來,皇帝為表示寬容再推辭一番,然後宗室再表示順從和尊敬。

出了祿王那等子事,大家一點不敢拖延。

前後一來一往的,終于落定下來。

衛卿珩的名字自然不變,有重合字的自己修改,而同輩字的“卿”統一改為“予”。

像原本的九皇子衛卿荃就了衛予荃等。

這日,欽天監終于算準了封後大典舉行的日子。

衛卿珩原要求的是六月左右,炎炎夏日之前。

欽天監左算右算,一來是禮儀流程繁複時間太趕,二來六月的日子挑來挑去,好像都沒有特別符合皇帝要求的封後大典的日子,最後給了幾個七月的日子。

“就這個吧,七月七日。”衛卿珩和戴玥姝道,“最和你屬相,日子也好,與我和孩子們也相合,關鍵應該是剛好出了梅雨季,天又還不至于太熱。”

“可以。”戴玥姝點點頭,前頭就提了,要麽提早些趕在春末時節,要麽推遲一點到秋初去,畢竟禮服華麗貴重,一層層的,便是做了春夏的款式,實際上也輕松不到哪裏去。

典禮本有大半日的時間,正常該是從早到中午,湊了太初升的吉兆,但因為又有了皇帝娶妻的寓意在,所以盡管不隨民間或是尋常娶妻在傍晚時,封後大典的舉行時間還是安排在了下午。

衛卿珩還想補一部分婚禮的走禮在,所以基本上是從下午一直要到大晚上,下午是封後典禮,祭天、祭祖、祭社稷一套,傍晚是娶妻禮,大部分是皇帝親該有的那些禮節和流程。

Advertisement

對此戴玥姝已經心裏有數。

衛卿珩上頭沒有嫡出的長輩,但庶長輩也算長輩。

故而,他們這頭剛剛定下,吩咐落下去,衛卿珩便立馬收拾收拾準備去彙報給太皇太妃和太妃們聽了。

們當然不會沒眼說一些什麽日子不好之類的,正常來說只會捧著說吉祥話,兩邊走走流程就差不多了。

這麽些人裏頭,唯獨珍貴太皇太妃莊氏讓衛卿珩在意一些,算態度比較珍重和激的。

一來是莊氏前後做了許多,為衛卿珩清理後宮和燕雲勢力出了大幫助,他不是不知恩之人,莊氏本也很有分寸,可以說從不麻煩人或如何。

二來毫無疑問的,這位是高祖皇帝的摯,能留下那麽多東西,足以見得這份珍重,即便在民間百姓、文人墨客裏風評不好,作為高祖後人,衛卿珩對這位“珍妃”的態度還是要拿出來的。

“我去慈寧宮,你去嗎?”

“給太皇太妃請安嗎?”戴玥姝正想答應,結果安安的娘,管事的張娘過來,說安安吐了,立馬就不敢了。

“那我也……”衛卿珩立馬轉口。

戴玥姝問了問況,說是太醫已經請來了,等簡單問了問況,才松了口氣:

“費不著。”

“本來說好了應該給太皇太妃請安的,不能宮外頭都知道大典的日子,結果娘娘那頭還沒有知會,太失禮了。”戴玥姝對衛卿珩道,“你先去跑一趟吧,本來我也該一道去的,可安安今天吃了新的食不舒服,才全吐了出來,太醫說催吐就,不是大問題,後面養養就好,我來照顧著。”

衛卿珩的事排得很滿,尤其是恩科的殿試安排在五月初六,沒幾天的功夫了,掰著手指,十指頭就能數盡。

Advertisement

練兵的新改也出樣子了,從四月起,各地大小兵營尤其是京城一帶及附近的兵團,不要按照新模式新規定開始訓練,從排兵布陣到兵使用,為後面改良□□使用和推廣做準備。

才開年幾個月,衛卿珩京城的兵團就去了兩趟、召見高級將領數次了,他還打算秋季時候搞圍獵,到時候看看新練出來的樣子,好就繼續推廣,不就找原因改正。

前前後後這麽多事湊在一道,他又是那等事必躬親的類型,在才起步的階段本不敢放下來讓下面人來幹,唯恐曲解了他的意思好的變了壞的。

所以,衛卿珩的日程其實排得很滿,像給太皇太妃請安這種容,是專門列了一條,去了必得坐滿一個時辰,用些茶點之類的,表示孝心,也給太皇太妃一個展示對孫子護的機會。

“真沒事。”戴玥姝一看時辰,已經耽擱著了。

雖然不是算著時間活的人,但衛卿珩當了皇帝之後便愈發喜歡這樣算著時間點,什麽時候做什麽事了,今天、現在耽擱的,轉頭就變了他熬夜費的功夫勁頭,即使他是能一心多用的人,也會心疼的。

“太醫怎麽說的?”

“給你看脈案。”

知道他還是不放心兒子,戴玥姝特地人把太醫寫的衛澤曦的脈案拿了過來,用藥也安排上了,其實就是弱的催吐,比年人催吐用的湯藥要輕許多,專門給小孩子用的。

太醫自有一套“推拿”“按”的手法,他現在就在做這個,這許太醫是最擅長小兒病癥一塊的,他有練的一套。

如果他能直接幫安安通過按腹部,把吃進去的午膳吐出來,那就不用喝催吐的湯藥了,如果不,還是要喝。

Advertisement

先把肚子裏讓安安嘔吐的東西全排出來,因為安安是一邊吃一邊吐的,沒多長時間,所以也不用考慮腹瀉的部分。

等安安清幹淨了肚子,太醫再繼續給他查看,搞清楚他吐了的原因,看況用藥輔助。

樂樂也吃吐過一次,是除了腹部吃撐了絞痛以外,另一種況——

吃撐到吐了。

所以,當娘的關心久了,戴玥姝一看到安安的況,從臉就知道,這不太像是中毒一類的,他吃著吃著就吐了,可能是東西不合胃口,常見的比如樂樂那種吃撐了的。

不過該看太醫的還是要看。

衛卿珩看完也發現確實不是大問題,和戴玥姝預料的不差,不是那等中毒、過敏的況,就是反胃了一陣,胃裏脹氣的覺起來之後,小娃娃控制不住,嗓子眼淺,一下吐了出來。

“那好吧。”他道,“我先去太皇太妃那裏,娘娘久等了。”

一般來說是老人家比小孩重要的,孝道為先,小孩子各種原因留不住“很常見”,安安這邊確實沒出大事,只是小況,所以衛卿珩耽擱了一趟過去還得先和娘娘告罪。

當然,莊氏很好說話,不會因此計較什麽,反而可能更擔心小曾孫的安危,這是很常見的老人家對小輩的護。

戴玥姝留著沒去,打算明天親自再去解釋解釋,自己先陪著被迫清胃一臉萎靡的安安洗、喝白水、休息,然後等吃藥或是吃飯。

衛卿珩進了慈寧宮,這邊還算熱鬧著。

太妃們對太皇太妃很重視,太皇太妃也沒有倚老賣老,對小輩都是平常態度,對個別合了心意的比如戴玥姝或者是小娃娃比如衛含月、衛澤曦會相對更和藹可親一些,但對其他人也不差,不是燕雲那等看著面善、吃齋念佛,其實心裏烏黑如泥的人。

故而,慈寧宮這裏的氛圍還算不錯,太妃們漸漸地也找到了新帝登基以後們該有的生活方式。

“小澤曦沒事?”

莊氏仍然是一,頭上帶著蓮花樣式的頭飾,手上一串佛珠,面上有幾分憂

緩過了勁兒,雖然依然算不得多好,但好歹沒有在功拉燕雲下馬之後也跟著去了,反而心態平和了起來,自向外地有了幾分佛

“太醫看過了,沒有問題,現在是皇後在照看。”衛卿珩行禮道,“本該娘娘安福分,此時卻讓您跟著心,是子璟的不是……”

“都是一家人,”笑道,忙讓洪嬤嬤扶起皇帝,“不說二話的,就是不來也沒有事。請安什麽時候都可以。”

“早與娘娘提了請安,又有封後大典的事與娘娘商量,不好耽擱您的時間。”衛卿珩態度客氣。

他既然提起了話頭,莊氏也很上道地詢問了一些封後典禮上面的事,問了些細節,但沒有說一個不好來,反而是頻頻點頭,表示肯定,哪怕其實很清楚這個規模、這個隆重程度大概是倍殺當年高祖娶燕雲為皇後、太宗晉封上氏為皇後時候的況。

朝臣也許可以說拋費,但這話絕不可能從這個太皇太妃口中說出來。

即使是衆人默認的太皇太後。

沒有了高祖,沒有了的和的人,即使是再被冊立為後,也沒有了任何意義,還不如讓守著這個曾經他給的榮耀,等死後追封或是快死的時候再晉封,對來說都是一樣的。

說完了封後的事,話頭自然便轉到了皇嗣上。

莊氏當然不是催生來的,既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後”,只是個“妃”,那就沒那個必要先吃蘿蔔淡心地關心,再說現在一對雙胞胎在這裏,就說明兩個人都好好的,生得出來,那後面的日子還長。

莊氏對開枝散葉沒有執念,如果兩個人真的恩,那自然戴玥姝會幫衛卿珩生,至于其他人如何如何,也不是很關心,都是曾祖母輩了,關心孫輩的後宮屬實沒有必要。

“應該的。”點頭道,“既然都要三歲了,是要好好安排皇嗣的啓蒙,像是高宗那時候,他就很關注你父親等幾個孩子的教育。”

衛卿珩一頓,面上一點點訝然沒有掩飾住。

他一直以為這是他父皇對他的父親的寄托,因為燕雲等世家傳著,衆人對高祖一直有不怎麽關注子嗣的誤解。

當然,從結果來看,先帝出自不必說,就那叛黨祿王,平心而論也是個各方面才能不差的人,一養就是兩個有出息的兒子,雖然這是太出息了生了不該有的野心也不好,但總歸教育上應該是沒有大紕的。

“先帝、就是高祖,他那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只能關注子嗣,尤其注重教、學,書房的太傅全是他心安排過,還跟著孩子不同資質引導,也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

莊氏回憶起這些來,臉上多了點笑容,只要想到高祖,就免不了微笑,即使結局不幸,但那些記憶對來說都是溫暖而明亮的,是讓懷念了幾十年都不褪好。

都以為這是太宗為高祖做的描補,是先帝出于對自己父親的孺慕之,實際上作為當時知道的人,莊氏知道這是真的,也看到了他的努力。

“你父親是隨著學習深之後,才意識到了這番苦心,高祖當年私下裏和我提到這件事的時候,還很是慨,也非常熨帖,世人都誤會他,只有他們父子知道這其中的苦心,他還誇你父親是個孝順的好孩子。”莊氏笑道。

“與你說幾句真心話,高祖當年說過,幾個皇嗣裏頭,其實你父親的資質不是最好的,反而是他的兄長最優秀。”

太宗先帝的兄長,就是叛黨祿王。

衛卿珩不完全贊,但如果是當年時候,他父皇還沒展現出治國方面的才能來,就紙面上的績來說,說不定真的會被祿王了一頭。

“……”他保持了得的樣子,等莊氏說後面的容。

“那時燕氏和孫氏關系還沒破裂,是前者幫了一把後者這個世家盟友,甚至燕雲可能真的生起過扶持大皇子祿王的意思,但是對自己仍然抱有希,認為自己能生,或想要一個更好拿的兒子。”

既然開了這個頭,莊氏也不會藏著掖著,偶然間記憶被翻起來,便有些止不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