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20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20頁

等眾人都離開,靈心宮便安靜下來。

徐德妃扶著桂香的手起,搖搖晃晃往寢殿里行去。

看這意思,是要進一步說話了。

姜云冉也很知趣,上前兩步,很伶俐地扶起了徐德妃的另一只手。

“娘娘,您慢著些。”

徐德妃瞥了一眼,沒有多言。

在雅室的羅漢床上靠坐好,整個人好似才放松下來。

桂香上前,給取下金發簪,讓能舒適一些。

垂落,遮掩在腮邊,更顯羸弱。

姜云冉此時才意識到,徐德妃因這一場中毒,徹底毀了基。

此時梅影姑姑端來藥盞,徐德妃也一飲而盡,眉頭都不帶皺一下。

吃完了,桂香忙送上一顆梅子,讓潤潤口。

片刻后,徐德妃才道:“姜采,坐下說話吧。”

姜云冉在圓桌一側落座,輕聲詢問:“娘娘可是想說王庶人之事?”

徐德妃毫不意外的聰慧。

抬眸看了一眼,淡淡笑了一下,態度比方才要緩和許多。

或許,就是因為姜云冉,才能有這一次的機緣。

“姜采,我還沒有當面謝過你,”徐德妃道,“要不是你細心,一早便同陛下稟報,我怕早就已經見了閻王。”

姜云冉便說:“妾只是做了應做之事。”

“好一個應做之事。”

徐德妃道:“宮里你這樣的好人,可不多了。”

“妾是好人啊?”姜云冉也跟著笑了一下,面容干凈而清澈,“多謝娘娘夸獎。”

笑了,徐德妃也慢慢笑了一下。

“你做了好事,救我一命,對我來說就是好人。”

“我這個人一貫知恩圖報,你救了我,我便要償還你的恩。”

“你說吧,想要什麼?”

姜云冉認真想了一下,一時間竟有些猶豫。

Advertisement

徐德妃見真的認真思索,不由又笑了一聲。

自從生病以來,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這樣笑過了,此刻的,看起來反而有一說不出的輕松。

“你真想要嗎?”

姜云冉有些奇怪:“德妃娘娘一貫一諾千金,您說要賞賜妾,妾自然是相信的。”

“好,好。”

徐德妃笑得流出來眼淚,用帕子抹了一把眼角,看著自己抖不停的手,慢慢又沉默下來。

“我能做到的,都會盡力而為,你說。”

姜云冉非常實際,沒有同徐德妃虛與委蛇,沒有拐彎抹角,甚至不說什麼金銀珠寶。

只說:“我想升位。”

徐德妃愣住了。

片刻后,瞇著眼睛笑了一下。

明明只有二十三四的年紀,可經過這一場大病,徐德妃上總有一說不出的寂寥。

讓人總覺得沉沉。

“升位啊?要什麼位置?”

徐德妃說:“先說好,我可無法讓你當上皇后,我自己還沒當上呢。”

梅影面蒼白:“娘娘!”

徐德妃不理,只看著姜云冉。

姜云冉就說:“娘娘,妾如今是采,只要往上升一位便好了。”

往上升一位,便是才人了。

但如今宮里人人都知,雖然不是才人,可陛下卻金口玉言,的份例一切都按才人而定。

若非剛封為妃嬪之后就已經升為采,若是如此快就升為才人,實在太過惹眼,否則陛下不會這樣迂回。

如今宮中最得寵的便就是了。

徐德妃卻問:“你怎麼不去求陛下?陛下不會不應你的。”

兩個人這一番話實在有些囂張,聽得梅影冷汗直流,但說話的兩個人卻都很平靜,仿佛真是姐妹兩個閑話家常。

“德妃娘娘,可這是您讓妾提的啊。”

Advertisement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陛下給的是陛下的,娘娘給的是娘娘的,可不能混為一談。”

徐德妃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最后都要不過氣,梅影和桂香忙上前侍奉,喂吃過茶水之后,徐德妃才恢復了神。

“病了這一場,不中用了。”

徐德妃看向窗外,只有剛遷過來的金桔耀眼明亮,橙紅的金桔果子綴滿枝頭,一片繁盛。

總是碩果累累,生機盎然。

可這一切,都不是靈心宮的。

“我答應你,我會努力讓你為才人,”徐德妃忽然開口,回轉,落在了姜云冉上,“但我也要知道陛下對忠義伯府的態度。”

徐德妃雖然病了,卻并不蠢笨。

腦子一直都很清醒。

最近能去乾元宮的一只手數得過來,待得時間最久的就是姜云冉。

一定知曉景華琰的向,知曉乾元宮的定奪。

姜云冉此時卻起,淡淡道:“那妾就還是做妾的采吧。”

“娘娘欠妾的恩,便不用還了,就當妾送給娘娘的禮。”

梅影臉一沉,忠義伯府出事之前,徐德妃健康之時,還沒人敢對這樣說話。

事到如今,就連一個小小的采都敢落井下石。

“姜采,你放肆。”

徐德妃卻擺了擺手,咳嗽一聲,幽幽嘆了口氣。

“不啊,”徐德妃說,“不就算了。”

說到這里,抬眸看向姜云冉,目忽然帶了幾分玩味。

“姜采,你以為你會是最后的那個勝利者嗎?”

徐德妃道:“曾經本宮也是寵冠后宮的那個人,得了恩寵,有了份位,可如今,不*也到了這般田地?”

“你依附陛下,期盼他的,仰他的賞賜,這一切不過鏡花水月,”徐德妃道,“你還不如依附于我,最起碼,我不會為了其他子舍棄了你。”

Advertisement

姜云冉面無表,安靜聽說話。

原來要報恩是假,煽是真。

姜云冉忽然覺得有意思極了。

前有皇貴太妃,現在有徐德妃,人人都覺得是可用之人,也真是謝謝們看得起自己了。

太可惜了,姜云冉只想為自己謀前程,不想替旁人當牛做馬。

“可是德妃娘娘,”姜云冉忽然開口,打斷了徐德妃的煽,“娘娘能給我的,陛下也能給,而陛下能給我的,娘娘卻不一定能給。”

聲音很輕,卻堅定無畏。

“娘娘,我這個人出低位,不過只是鄉野民鄙不堪,”姜云冉說,“我只想榮華富貴,吃喝樂,我沒那麼大的野心,也沒那個福氣。”

“如今的日子,在我看來已經很好,起碼不用日夜刺繡,點燈熬油。”

“所以娘娘,恕我難以從命。”

姜云冉說完,也不去管徐德妃的反應,直接便行禮準備離開。

剛一轉,徐德妃卻開了口。

“不是我的朋友,就只能是我的敵人。”

“不是我的朋友,就只能是我的敵人。”

第73章 此等病癥,可能會傷及小主的子嗣。【一更】

之后幾日,宮中看似平靜如水,實則波濤暗涌。

其一便是邊關戰事。

因戰事吃,景華琰并未直接下旨臨陣換將,反而把一直駐守西京大營的徐如晦調往烏城,頂替徐為副將。

另外下旨命忠義伯自省,邊關諸事暫由徐如晦主持。

徐如晦是徐德妃的長兄,是忠義伯徐闖的嫡長子,自能文能武,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

這是險棋,卻是景華琰的遠見卓識。

徐如晦是徐氏嫡系,忠義軍自然領命聽從,不敢違逆,而戍邊軍也因之前城破一事心有憂慮,竟是皆聽從了徐如晦的指揮。

無論如何,現在的烏城竟是上下一心。

徐如晦一到烏城,立即開始調兵遣將,不過三日便出城主出擊,把韃靼虎頭營打了個措手不及。

戰事順遂,后宮前朝的氣氛陡然一松,抑了兩月的徐德妃也因康復而重新出現在眾人面前,依舊還是過去那般高高在上。

相對的,周宜妃的錦繡宮、阮寶林的長春宮皆寂寥無聲,宮人們悄無聲息,本不敢惹怒娘娘們。

畢竟,徐氏有徐如晦力挽狂瀾,周家卻無得用之人。而阮寶林,則是自己作孽,怪不得旁人。

拋開這些不談,皇帝陛下的臉上也偶有笑容,乾元殿也多了幾分歡笑聲。

最近幾日,姜云冉掛紅,一直未往乾元宮去。

重新在臉的是姚貴妃、梅昭儀、蘇寶林和孟才人,東西六宮一時間又重新恢復了熱鬧。

然而整個長信宮的喜氣洋洋,卻波及不到聽雪宮。

姜云冉年了些罪,以至于后來年長初來月事,總是腹痛頭暈,趙庭芳離開清州之前,給調養過些許時候,后來分開,姜云冉便不愿吃藥。

怠惰之后,慢慢的月事疼痛卷土重來,這一次也不知為何,姜云冉的疼痛劇烈,幾乎難以起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