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第79頁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第79頁

興武帝都有些嫉妒兒了,年紀小心也大,只會跟父皇提問題,卻不會幫父皇……

罷了, 兒才十歲,能想到這些已經很厲害了,他還真指兒送他一套萬全的改革良計嗎?

興武帝相信, 如果他敢把此事兒, 允許用朝臣們輔佐, 兒或許真能促此事,但這太不符合朝綱了,大臣們會認為兒在胡鬧,繼而諫言勸阻他這個皇帝, 他若不聽, 大臣尤其是那幫利益損的文人們會用最惡毒的話痛斥兒,再扣他一頂縱容兒禍朝綱的昏君帽子。

興武帝舍不得把十歲的兒置于這種艱難困境,再說了,他還在呢,做父皇的, 一定不會把難題留給兒心!

太子將來不敢做的,他敢,兒小小年紀就敢想的,他就做出來給兒看!

兩日后,興武帝把史大夫聶鏊了過來,問他前朝留用的文們最近可有貪污犯法之舉。

史臺就是糾察、彈劾員的,與大理寺同有審理員所犯案件的職權。

聶鏊直言不諱地道:“多的是,只是大多數員那里史臺還沒有掌握實據,需要一步步查驗,已經搜集好證據準備彈劾的,臣現在能說出五位。”

興武帝:“離京城最近的是哪一個?朕說的是前朝留用員,朕登基后新請回來的、新考上來的不算。”

前朝的舊分兩種,一種是被昏君臣排在家的,要麼有真才實學要麼品行高潔不屑同流合污,所以興武帝派人請回來一批。一種是他登基時正在任的,大大惡之徒興武帝都給砍了,有些小病的只要愿意配合新政出之前貪污所得,興武帝就繼續用他們,畢竟他沒有那麼多可靠的人才填補上去。

Advertisement

聶鏊想了想,道:“京師滎郡苑陵縣知縣沈富仁,兩年前調苑陵為,多次收當地富商豪強賄賂致使七個苦主含冤獄,其中六個苦主的家人其脅迫不敢聲張,今年才有苦主前往滎郡行史臺報案,揭發其惡行。”

興武帝:“此人年齡幾何,之前的履歷都說來聽聽。”

凡是史臺準備正式彈劾的員,這些都會查得清清楚楚,聶鏊立即把沈富仁的祖籍、家世、年齡、前朝幾年考的進士以及之后的為之途一一到來,僅在本朝,沈富仁就已經做了十一年、四縣的父母了,算上前朝還有兩縣的七年資歷。

興武帝冷笑:“朕不信他是今年才貪的,之前五縣他經手的案件可都查過?”

聶鏊:“臣是想先定了他在苑陵縣的罪,再請皇上命那五縣知縣復查沈富仁經手的案子。”

興武帝:“也好,記得查清他在各地的田產,無論他個人所持還是他的家人族親甚至家仆名下的,每一畝都要查清,凡是來路存疑的,都要沒收充公并在田地所在村、鎮、縣張告示,以儆效尤。”

聶鏊領命,告退前,聶鏊多看了眼皇上的擺。皇上突然找他打聽前朝留的案子,還待得這麼細,莫非又有什麼整治場的新舉措了?

聶鏊揣皇上的心思,但貪污吏當罰,他樂見其

.

四月十三的早朝上,慶聽見聶鏊一口氣參了五個員,有強搶民的,有縱親傷人的,也有貪污錯判冤案的,父皇準了史臺的進一步劾察,劾察證據充足便可定罪。

聶鏊彈劾前就搜集全了證據,彈劾只是走個過場,下朝后再遞個劾察的折子,經過中書省呈遞后興武帝筆一批,聶鏊直接將旨意送往地方行史臺,命其抓人、平冤再清查各獲罪員的家產。

Advertisement

沈富仁一案,因為涉及到他在老家以及他為政的六縣田產,查賬再核實便耗時兩月,為了等此案的結果,興武帝今年都沒去西苑行宮避暑。

六月中旬,聶鏊終于把整理好的折子遞到了興武帝手里,沈富仁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平庸知縣,兩朝為十七年,名下百姓掛名的田地便有七千多畝,這還沒算上興武帝登基后沈富仁被迫出來的他強占百姓的一萬兩千畝。

興武帝越算越氣,將折子丟到桌面上,看著聶鏊問:“這七千多畝掛田多在他老家與前朝任職的兩個縣城附近,當初派人去督促他出不義之財時,這些田怎麼沒讓他出來?”

聶鏊無奈道:“因為是百姓自愿投獻給他的,不算強占,他只需提前跟百姓說好新朝繼續收他們低于朝廷田稅的租子,百姓便不會告發他。”

興武帝忽地笑了:“朝廷要把他所有田產充公的事,可張告示了?”

聶鏊:“皇上批了這封折子,臣馬上派人去,不過,這七千多畝既然是百姓掛在他那里的,是不是還給那些百姓更合適?”

興武帝:“為何要還?他沈富仁用貪污的銀子買下這些田地,現在他不出銀子,用田地沖抵贓銀乃是天經地義。”

聶鏊:“就怕失去田地的百姓鬧事……”

興武帝冷笑:“鬧就鬧,朕沒追究他們逃稅的罪已經夠仁慈了。”

帝心似鐵,聶鏊只好遵旨行事。

.

沈富仁名下那些掛田所在的縣城,宛陵縣離京城最近,只隔了三百里地,公文以兩百里加急的速度送過去,今日送后日就到了。

才送出去三日,新上任的宛陵知縣就送來一封急奏,說此地沈富仁所有的八百畝田地原戶主們帶上一家老小全都跪到縣衙外面了,聲稱那些田地其實是他們的,求朝廷將田地還給他們,甚至有百姓以死相,幸好府衙役阻攔及時才沒鬧出人命。

Advertisement

近千百姓圍著縣衙鬧事,在哪朝都是大案了,六月二十二的早朝上,興武帝讓大臣們共同商議此事。

藏在道,聽見父皇用慢悠悠又十分困的語調問:“這事太荒唐了,朕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八百畝田地是百姓的,他們為何要將自己的地假裝賣給沈富仁?他們就不怕沈富仁拿著字據真把田地當自己的,回頭賃給別人收更高的租子?”

跟著,聽見了鄧沖的大嗓門:“皇上忘了,以前咱們老家那邊也有這種事啊,前朝的田稅太高,百姓用這個法子逃稅呢。”

“這個朕記得,可朕建立大齊后,定的田稅是十五取一,怎麼還有這種事?”

鄧沖:“皇上收十五取一,當的收二十取一,不還是一樣嗎,反正只要他們收的比朝廷,百姓就還愿意掛在他們那。”

雍王:“這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百姓們最會過日子了。”

興武帝:“……你的意思是,朕的朝廷是魔,那些把朕當昏君一樣逃稅的百姓與趁機中飽私囊的員是道?”

雍王:“啊,臣不是那個意思,前朝朝廷要百姓六七的稅,那才是魔,皇上連一都沒收到,您是百姓們的恩人是天大的明君啊!”

興武帝把人斥回武那邊,看向格外沉默的文們:“左相、右相,還有諸位飽讀詩書深明大義的卿們,你們說說,朕與沈富仁,誰是道誰是魔?”

嚴錫正、戴綸最先跪下,后面的一眾文也慌地跟著跪下,高呼皇上明君!

們也配合地跪了下去。

興武帝還是很氣,將宛陵知縣的急報丟到大殿中央,怒容道:“朕也覺得自己是明君,前朝收那麼高的田稅,朕只要十五取一,朕夠恤百姓了吧?可朕為百姓著想,百姓卻視朕為猛虎,還要把田地掛在一個個貪那,私底下把那些貪當恩人,你們說,有朕這麼窩囊的明君嗎?”

滿朝文武全都以額地,不敢出聲。

興武帝拾級而下,越來越熾的怒火都快把大殿屋頂掀起來了:“百姓讀書,被前朝荼毒久了一時還沒轉過腦筋來,朕能諒他們,可沈富仁這類的員呢?竟敢配合百姓侵占朝廷應收田稅,他們學的禮義廉恥都被狗吃了?天下若都是這樣的員,朕的大齊遲早也要步前朝的后塵,那朕還當什麼皇帝,不如趁早回家讀書考進士當去,朕也要百姓們把田地掛在朕這兒,朕給他們定二十取一的田租,讓他們都激朕來!”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朕息不了,朕要你們今日就給朕想出對策,不然朕就不做這個皇帝了,你們誰做誰做!”

龍袍擺隨著疾步高高起落,興武帝走到大殿門口再轉返回,重新坐到龍椅上,等著臣子們開口。

們全都歪頭看向平時主意最多的文們。

能來上朝的文們個個都是人,在皇上的意思已經十分明確的況下,左相嚴錫正與史大夫聶鏊幾乎異口同聲:“臣有一策……”

興武帝:“左相先說。”

嚴錫正所言,正是興武帝所想,聶鏊當然也是一個意思。

興武帝詢問其他文的意見,天威赫赫,沈富仁的貪與百姓的愚又擺在眼前,此時誰敢反對?

興武帝稍稍消了氣,要中書省盡快擬出詳盡的改革之法,最后道:“雖然那些百姓不理解朕的苦心,朕卻不能真的讓他們無地可種,聶鏊,你即刻發文書給宛陵知縣,把那些田地各歸原主吧。”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