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第99頁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第99頁

興武帝猜了幾樣都沒猜對,直接跟著兒來到書房,就見書桌上糟糟擺了好幾張紙,每張紙上麻麻的字跡間都有一片片涂改痕跡,興武帝拿起來看,看明白后就愣住了,兒算的竟然是鄧沖帶兵討伐驃國耗費的糧草與軍餉。

將最清晰的那張拿給父皇過目:“一個月大概五萬石糧草,對嗎?”

興武帝下個月就要下旨讓鄧沖發兵了,糧草軍餉這些早就估算過,贊許道:“差不多,朕的麟兒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讓父皇坐下,坐在旁邊,更憂心此戰是否順利:“前朝兩百多年,與驃國時戰時和,但無論勝負都會因驃國的瘴氣折兵一兩。鄧沖在中原從無敗仗,卻從未踏過驃國境,父皇不怕他出征失利嗎?”

興武帝聞言,看向旁邊一面書架,上面整整齊齊擺著一套剛修完的前朝史書。

興武帝指指那些史書,問:“麟兒都看過了?”

:“先挑與驃國的戰事看的,父皇肯定也看過了吧?”

興武帝嘆道:“父皇哪有時間看啊。”

:“……都要發兵了,父皇還有閑戲弄我。”

騙不過兒,興武帝立即又笑了出來,安兒道:“云州副總兵耿岳也是前朝老將,曾兩次出征驃國,這次伐驃的路線、時機、后勤調運都是他督管,有他在,鄧沖只管打仗就行,且朕會告訴鄧沖,此戰只要能迫使驃國主議和乞降便是大捷,無需戰。驃國那地方前面幾朝都沒法治理,咱們要它也無用,震懾得他們不敢再來進犯就夠了。”

大齊不會主去打驃國,但驃國以為大齊好欺負總來挑釁,大齊就得發兵以揚國威。

既恨驃國之前的進犯,又心疼大齊的將士與軍餉,父皇開國十五年了,前面四年忙著統一江山,國庫因為戰事始終空虛,一統后要減免田賦讓各地盡快休養生息,國庫勉強收支持平,再加上修長城、造戰船、開渠道等耗費以及最重要的養兵軍餉,國庫好不容易攢了些銀子,這一戰順利的話,總耗資約莫一百八十萬兩,若不順利……

Advertisement

不愿再想。

興武帝拍了拍兒的肩膀,意氣自如地道:“不怕,有父皇在呢。麟兒記住,該打的仗再難也要打,父皇已經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剩下的就看將士們的,一戰不還可以厲兵秣馬準備第二戰,只要國力允許又有能征之兵將,咱們打誰都不必怯戰。”

看著父皇平靜又深邃的眼睛,因為戰事臨近而不安的心也平靜了下來。

.

云州。

十月上旬,興武帝的發兵旨意抵達前,張肅先收到了今年三皇子送來的第三封信。

信是三皇子中秋后寫的,三皇子先講了他被皇上賜婚后的震驚與來自小公主的調侃,再慨大家都長大了,猜測張肅回京后肯定也會被國公夫妻安排一門婚事,不知張肅會娶個什麼樣的姑娘等等。

后面三皇子又為他的伐驃之戰憂心起來,并解釋了那一大袋灰撲撲的香包的來歷:小公主人配好的,里面摻雜了艾葉、白芷、石菖等藥草,可驅除瘴氣。

張肅打開袋子,數了數,里面一共有五十個掌大的小香包,信上代讓他三日換一包佩戴。

其實軍營為每個士兵都配置了類似的香包,只是數量沒這麼多而已,將領們的自然夠用,而且母親、大嫂也分別為他與大哥準備了許多香包,多到兄弟倆把之前領的份例都分了出去。

但張肅還是拿出一個香包,放在面前聞了很久。

第85章

各朝往返驃國與中原兩地的商旅、使臣或是出征將士都證實了一件事:每年五月到九月的驃國熱多雨, 道路泥濘、蚊蟲泛濫、瘴氣彌漫不適合作戰,而十月到次年四月則雨干旱, 適合軍隊出征。大如此,當然也有氣候較為異常的年頭,正如中原也偶有洪澇或旱災之年。

Advertisement

鄧沖來云州做總兵就是為了討伐驃國,將近兩年的時間里他與副總兵耿岳、云州刺史分頭忙碌著,或練兵或調運戰馬糧草督造戰船或查探驃國敵與節氣變化,一步一步可謂鼓力求知己知彼,因此,當十月中旬興武帝終于送來發兵的旨意,早已整軍待發的鄧沖、耿岳立即兵分兩路朝驃國進。

云州這邊一共七萬兵力,留下一萬戍邊防著驃軍襲, 鄧沖率領三萬步騎兵沿著西北陸路朝驃國國都瓦城進軍,副總兵耿岳帶兩萬步軍一萬水師沿著東南水路朝瓦城進軍,按照計劃, 兩路大軍將在除夕前后于瓦城北面重鎮新城合兵。

驃國士兵型矮小, 單兵戰力本就不如云州兵, 以前全靠小兵馬襲,搶掠云州邊地百姓與錢糧后再迅速撤兵,倚仗山林地勢以及他們早已習慣的瘴氣抵抗云州軍。傅道年初任云州總兵時還經常派兵追擊,后來就因為奔波無功、將士染病等原因懈怠了, 驃國人的枕頭風一吹, 他對驃國的侵擾越發縱容,使得驃國將士對云州軍都存了輕視之心。

然后他們就等來了新任總兵鄧沖。

如果說傅道年是一頭逐漸被驃國滋擾得無奈又犯懶的獅子,鄧沖就是一頭剛剛發現自家地盤被侵襲的猛虎,他連京城的皇帝王爺都敢稱兄道弟,連張玠、孟極等開國名將都不放在眼里, 豈能縱容區區驃國跑到自家地盤撒野?

是,大齊是興武帝的,但興武帝是他的好兄弟,這江山又是他幫著好兄弟打下來的,外人來侵略兄弟的地盤,就等于侵略他的地盤!

鄧沖攜著熊熊怒火而來,他的這支兵馬便也都被大將軍的怒火染,了一支虎狼之師,就連那些本懶散的小兵們也不得不如狼似虎起來,免得被大將軍盯上挨鞭子。

Advertisement

鄧沖大軍所到之,驃兵潰敗而逃,地方員被擄,府衙盡焚于大火之中。

幾場敗仗下來,驃兵自知戰力不敵云州軍,一路堅壁清野,放棄村鎮全部躲進營地以守代防。

然而鄧沖大軍士氣正盛,在損失小部分兵力后依然勢如破竹地按計劃抵達了新城之外。

新城往南百里就是驃國都城瓦城,所以驃國皇帝提前調集了五萬兵馬到新城抵大齊軍隊。

鄧沖這邊卻只有一萬五的兵力了,掉的一萬五,八千負責后勤,五千部署在奪下的各營地提防被驃軍截斷后路與糧道,然后有九百多人傷亡,一千余人因瘴疫而死。

大軍在新城十里外安營扎寨。

帥帳剛剛搭好,鄧沖就迫不及待地進去了,掃眼沿著大帳邊角撒藥的親兵,瞪著跟進來的幾個將領道:“耿岳的兵馬到哪了,有消息沒?”

“回大將軍,據哨兵來報,耿將軍正率水師與驃國水師戰力爭打通水路,張堅率領的一萬步軍預計三日后能到。”

提到跟在耿岳邊的張堅,鄧沖看向一直跟著他的張肅,離京時還如文人一般白皙清俊的張家三郎,如今已經年滿二十,在軍營跟著云州軍一起練了一年半,又風吹日曬隨大軍奔波千里來到驃國腹地,再白的臉也曬黑了一層,可這樣的張肅更像一個武將了,穿戰甲,不怒自威。

想到這一路張肅殺敵時的勇而無畏,鄧沖看他順眼多了,所以只是簡單抱怨了下張堅的速度,沒有多說什麼。

打開水壺猛灌了幾口水,鄧沖待道:“吃過午飯都趕睡覺,咱們人,晚上驃國一定會來襲營。”

如果驃國有三倍他們的兵力都不敢出來野戰,那也太孫子了!

幾位將領都聽他的,無人反對。

寡言語的張肅這才道:“大將軍能料到驃國會來夜襲,驃國主將也能猜到我們肯定會有所提防,那麼與其給我軍時間養蓄銳,他們不如趁我軍休整時馬上襲營,左右都是靠兵力取勝。”

鄧沖瞪他幾眼,上卻道:“有道理,這樣,除了扎寨的將士們,其他人都躲到營帳里吃上的干糧,吃完也不許睡,弓箭大刀全都放在邊等著,等他們吃完了再讓伙夫軍架鍋燒火,燒水就行了,反正也是冒煙給驃國探子看。”

私底下看不順眼那是私底下,打仗的時候鄧沖不會犯糊涂。

眾將分頭去安排,弓箭手全都藏在靠近營寨南邊的營帳里,步兵在中間,騎兵藏在兩側。

等將士們啃完干糧又歇了兩刻鐘,伙夫軍那邊才開始燒火。

炊煙裊裊升起,驃國探子立即折返去報告主將。

驃國主將點出一萬騎兵兩萬步兵,他就不信了,兩倍的吃飽喝足的將士還打不過又又累的齊軍!

于是,一萬驃國騎兵跑在前面負責沖散齊國的營寨,兩萬步兵隨后準備廝殺,然而驃國的戰馬剛剛靠近齊國的營寨,埋伏好的第一波齊國弓箭手就出去一片箭雨,跟著是第二波第三波,與此同時,兩千齊國騎兵從兩側沖出大營,直奔驃國的兩萬步兵。

一個多時辰的廝殺后,齊國以三千兵力的損失留下了近兩萬的驃兵尸鄧沖一人就砍殺了百余人,若非張肅等人攔著,鄧沖都要追殺到新城城門下了,但一手持長刀策馬而來的齊國大將軍還是把新城城墻上的驃國主將嚇得不輕。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