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腰牌再核實過,一人繼續留在這邊,一人去找前面等著將貢士們帶去太極殿的鴻臚寺卿。
鴻臚寺卿:“……”
他裝作巡查般來到后面,再找個借口把小公主帶到旁邊親自“盤問”:“殿下,您這是?”
慶:“我要陪他們一起殿試,父皇已經應了,你們不用管。”
鴻臚寺卿又不是史,小公主不讓他管他就不管了。
進宮的時辰到了,鴻臚寺卿將貢士們帶到太極殿外,行禮后進太極殿,等了一會兒,興武帝帶著太子、八位他挑選的讀卷以及四位監考的史到了,鴻臚寺卿再帶領貢士們叩首行禮。
興武帝道免禮,讓貢士們落座。
慶站在最后面,因為離得夠遠,一男裝并不起眼。
鴻臚寺卿見昨日他與禮部員一起布置檢查過的桌椅居然悄無聲息地多了一套,就知道小公主來參考確實是興武帝默許的,越發松了口氣。
站在階前的八位讀卷,分別是左相嚴錫正、右相戴綸、吏部尚書楊執敏、戶部尚書彭楷、兵部尚書譚士遜、工部尚書柳杞以及兩位翰林院的大學士。
高的關系,貢士們站著時嚴錫正看得不清楚,可當貢士們井然有序地坐好了,嚴錫正雖然看不到低著頭的小公主的臉,可左右排列的桌案過于對仗了,明明這次的貢士人數是單數!
就在嚴錫正準備尋找不知道躲哪里去了的鴻臚寺卿時,龍椅上的興武帝發話了:“選試題吧。”
今年的殿試試題興武帝讓八位讀卷剛剛在書房臨時出的,一人出一個,他再當著貢士們的面選。
嚴錫正雙手高舉托盤,何元敬接過托盤送到興武帝面前。
興武帝隨便挑了一個,展開后,笑道:“今年的試題夠應景的,驃國剛剛對大齊稱臣獻貢,請諸生議答,朝廷如何才能除驃國侵邊的患。”
筆墨紙都提前擺在了貢士們的桌案上,興武帝宣讀完試題后,殿試正式開始。
興武帝在階兩側給太子與八位讀卷賜了座,以防讀卷提前辨認考生的字跡,殿試期間只有興武帝與四位監考史可以走。
嚴錫正耐心地等著,等興武帝下來了,他才站到興武帝邊低聲指出貢士數量不對。
興武帝:“麟兒快及笄了,朕想考考的學問。”
嚴錫正:“……”
他看向單獨坐在離龍椅更近的地方的太子,對上太子從平靜變張并多了詢問之意的雙眼,嚴錫正深深吐口氣,重新落座。
這一考就是一整天,時辰一到,從各部挑選出來的二十多位低階員訓練有素的進來彌卷、封卷、收卷。
慶隨著貢士們一起出了宮,再換個宮門進來,總算完了的這場殿試。
.
嚴錫正等八位讀卷斷斷續續地時間在政事堂讀了四日試卷,三月十九下午,八人帶著他們選出來的十一份貢士試卷來了書房。往年都是選出十份,今年因為多了個小公主,興武帝就讓他們多選一份,萬一小公主考得好也在其中,到時候只要把小公主的名次作廢便可。
書房,興武帝與小公主都在。
對上嚴錫正滿是不贊的眼神,興武帝調侃兒道:“平時那麼自信,萬一這里面沒有你,麟兒等會兒可別跟朕哭鼻子。”
慶從容道:“父皇放心,我相信諸位大人的眼,我若落選,說明今科有至十位貢士的才干都勝過我,那我只會為父皇得選人才到高興。”
八位大臣有幾個悄悄換了個眼神,小公主這話真是好不謙虛啊!
十一份試卷他們每個人都看過至十幾遍,非常確定里面沒有酷似子的字跡。
興武帝:“好了,先給朕看看你們公認的最好的那一份。”
一甲進士三人,二甲進士七人,最終的名次由興武帝定,但每年他也會考慮讀卷們的意見。
嚴錫正拿起放在最左邊的一份,雙手遞給皇上。
興武帝展開卷軸,瞧見上面明顯仿王羲之卻還是出兒用筆習慣的字,不聲地讀完了全篇。
他點點頭,問嚴錫正:“左相覺得這篇文章好在哪里?”
嚴錫正顯然很賞識這位貢士,目矍鑠地道:“試題考的是如何防止驃國進犯,大多數考生都是從加強云州邊防著眼,該生卻從提升全國國力開題,十道國策句句鞭辟里,后又論及云州民治與邊防,所獻計策條條切實可行,皇上,這等上可治國下可治州治軍的賢才,臣等一致認為今科狀元非他莫屬!”
興武帝終于忍不住,對著桌上的試卷大笑起來。
神自若旁聽許久的小公主也笑了,朝八人拱手道:“縱使我不能真的當這個狀元,能得左相與諸位大人如此高看,我也心滿意足了。”
嚴錫正八臣:“……”
嚴錫正不信邪地撕開試卷旁邊的彌封,就見上面赫然寫著該貢士的名字:秦靈微!
第87章
誰能想到年僅十五歲的小公主不但參加了殿試, 竟然還得了榜首?
至親自選出這位榜首的八位讀卷都沒料到會是這個結果。
可選出來就是選出來了,嚴錫正的夸詞也是另外七人夸過的, 如果此時因為該“貢士”是小公主就轉而否認小公主的才華,否認八人讀卷的公正與選才的眼,且不說把小公主視為掌上明珠的興武帝會怎麼想他們,六位文重臣與兩位德高重的大學士都做不出此等自毀清名、氣節的事。
在興武帝尚未止住的愉悅笑聲中,右相戴綸等人依次上前確認嚴錫正手中之前被掩蓋的該“貢士”的名字,短暫確認的功夫,有幾位大臣便已經鎮定下來,想到了應對之詞。
吏部尚書楊執敏先夸了一番小公主已經得了王字七分神韻的行書:“殿下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妙筆,難怪臣等竟無法據字跡辨認殿下的試卷。”
楊執敏既是開國功臣,亦是父皇恩師家的子嗣, 慶待他也是敬重的,簡單調侃道:“其實歷朝書法大家流傳下來的真跡與刀劍一樣,人人可仿可學, 又哪里分男呢, 不過既然世人眼中已經有了偏見, 連諸位都不能免俗,我也只好故布疑陣了,以免諸位看在父皇的面子上故意抬高我的名次。”
楊執敏頷首道:“殿下所言甚是,是臣等狹隘了, 不過殿下見識深遠才如星辰, 當此榜首乃是實至名歸,又何須臣等故意奉承。”
右相戴綸:“是啊,可嘆臣等還十分自得為皇上選出了一位大才,不料這大才居然是皇上親自栽培出來的,倒臣等與天下名師汗了。”
終于止了笑聲但臉上還掛著笑的興武帝擺擺手:“朕早知道麟兒聰慧過人, 但今日之前朕也沒料到能給自己掙個殿試榜首回來。真論功勞的話,除了麟兒自己勤勉好學,與十歲前在前朝走你們耳濡目染也有關系,所以啊,這個榜首也有你們的功勞,是你們幫朕教出了一個狀元公主。”
慶配合地行禮:“靈微拜謝諸位先生。”
戴綸等人連道不敢當。
沒有跟著七人拍馬屁沉默許久的嚴錫正見小公主看向自己,眼角了又,終于道:“殿下乃天縱英才,臣等佩服,不過殿下即將及笄,以后不可再行此頑劣之事了。”
慶:“左相又言重了,我真想頑劣,大可直接混進會試考場再連累那位排名第兩百三十一的貢生名落孫山,同時讓父皇與朝廷在天下學子們眼中失去肅正考場的威。相反,我只潛殿試考場,意外拿了這個榜首也沒想跟貢士們爭奪狀元的名分,更不耽誤任何一位貢士排選三甲進士,如此顧全大局,左相該夸我才是吧?”
嚴錫正:“……”
興武帝:“好了好了,有朕把關呢,麟兒若是胡鬧,朕豈會容,左相就放心吧。對了,麟兒參加殿試的事你們不要外傳,這事就當沒發生過。”
八臣領旨。
興武帝繼續挑選三甲進士,十人而已,很快就有了決斷。
次日殿試發榜,然后按照舊例,三月二十二,興武帝在太極殿為新科進士們賜宴,同席的還有十幾位文武重臣。
大臣與進士們先殿等著,隨著何元敬一聲“皇上駕到”,大臣們就帶著進士們嘩啦啦跪了一片,叩首恭迎皇上。
“平吧。”
為首的嚴錫正、戴綸以及雍王、衛國公張玠、國公呂瓚再帶著眾人謝恩起。
站好了,嚴錫正抬頭,瞧見帶著三皇子走向席位的小公主,竟因為這樣的一幕見了太多而生不出任何意外或不滿的緒了。
今日這宴既然是賜給新科進士們的,君臣的話題自然都圍繞著進士們轉,尤其是狀元、榜眼、探花。
興武帝帶來了三人的殿試試卷,先探花上前,讓他讀自己的文章念給眾人聽,跟著是榜眼、狀元。
當然都是好文章,三人陸續得到了大臣與兩百多進士的溢之詞。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葉子柒悲催的穿越了,本以為一輩子就當個不受寵的小妾,安安穩穩過一生。 哪曾想突然出現了一個係統,讓她時時刻刻撩撥皇上大人,最後一個不小心掛了。 在她以為自己死定了,沒想到再一次的穿越了,且又一次遇到了被她撩撥得不上不上的皇上大人。 不斷的穿越,可著勁的撩撥皇上,變著法的折騰皇上。皇上一發怒,直接將她就地正法!
顧嘉本是真千金,卻因錯抱而流落在外,十幾年后才回到父母身邊。養在鄉下的她心思單純,比不過那位一直被父母養著的假小姐,深宅大院之中她處處艱難,受盡苦楚,最后就連親事也是撿了一個對方不要的。重活一世,再入侯門,她只想撈錢,撈足了就走,什麼父母親情,什麼豪門公子,一邊去吧。無腦蘇爽文一枚,重生后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
本是縣令家的千金,陰差陽錯卻被嫡母逼迫嫁入農家。 她穿越而來,身系異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在婆家如魚得水、相親相愛,干翻各路極品,過上了不一樣的農家生活。 嫡母:現在就是後悔,非常後悔。 早知道這樣,我打死也不會讓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