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枕邊姝色(重生) 第110頁

《枕邊姝色(重生)》 第110頁

自從經過了與哥兒的事現在特別注重飲食這一塊,就怕兒嫁去了阮家被人無端的算計。

“都聽母親的。”蘇姝點頭應下了。

今夜的事多,宋梅茹說完話不久。要給蘇姝仔細講一講《素經》的教習嬤嬤也過來了。隨后劉氏,還有的幾個兒,蘇嫵和蘇嫻,宋梅茹的二位嫂嫂以及蘇姝的幾個表妹都一個跟著一個到來……滿滿的了一屋子。

大家聚在一起,說說笑笑的,十分熱鬧。一直到了后半夜才離去。

蘇姝一直是心里平靜的,到了這會兒卻又張起來。的擁著錦被睡了一覺。

次日。

寅時剛過,天才蒙蒙亮。

秀兒就掛起帷帳來喚蘇姝起床。和蓮兒等一眾丫鬟先服侍著蘇姝洗漱,然后換上了嫁。紅兒也過來幫忙了,現在已經住去了琉璃院,這次也不跟著蘇姝過去阮家,是特意回來再伺候蘇姝一次的。

蘇姝穿好了嫁坐在梳妝臺前,手去銅鏡中如花容子……

宋梅茹領著全福太太挑簾子就進了室。

宋梅茹今天穿的喜慶,發髻梳的是高椎髻,帶著一對兒赤金頭步搖,又華貴又大方。

Advertisement

全福太太是同胡同吏部左侍郎梁大人的夫人,圓圓的臉,看誰都是笑瞇瞇的。也是個極有福氣的人,上有父母,下有兒,夫妻間又恩,兄弟姐妹之間更是的和睦。

宋梅茹這次專程請了梁夫人過來是給蘇姝梳頭的,寓意是祝福新婚夫婦能白頭到老,一切都吉祥如意。

梁夫人常被人請去做全福太太,是十分有經驗的。拿了玉梳先給蘇姝梳順了頭發,又接著說了一通吉祥話,然后給蘇姝梳發結,帶了金簪,挽起婦人的發髻。

作者有話說:

鵝出嫁了,高興。

本章隨機選50條評論發紅包,以示慶賀(24小時之的評論哦)

謝在2021-10-18 22:51:52~2021-10-19 19:03:3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咖喱面包十塊錢 1個;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夏日流汗冰式 10瓶;凌翌笙 1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7章 (二更)

伺候宋梅茹妝容的二等丫鬟雯兒很是手巧,宋梅茹就讓過來給蘇姝化妝。

Advertisement

蘇姝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自己拿了青雀頭黛描眉。

雯兒用的是上好的玉簪給蘇姝敷面,然后又在臉頰薄薄的鋪了一層胭脂。最后又在眉心了梅花花鈿。等蘇姝又涂了口脂。

新娘妝容也就了。

此時天已經大亮了,火紅的太出來,眾人聽到鞭炮的噼里啪啦聲傳來。

梁夫人率先笑起來:“迎親的來了。”

劉氏也從外面慌里慌張的過來了,喚宋梅茹,“二嫂嫂,阮二爺已經來到了,二哥讓趕找你過去前院正堂呢。”

宋梅茹應了一聲,又握了握蘇姝的手,轉帶著丫鬟、婆子匆匆就走了。

劉氏一走進來,的長蘇宛秀也跟著進來和蘇姝說話。

蘇嫵和蘇嫻倆姐妹,手拉著手走到了蘇姝的邊,笑瞇瞇地:“長姐,你今天真好看。”

蘇姝蘇嫵的頭發,隨手抓了一把放在茶幾上的喜糖遞給,“拿著吃吧。”

蘇鴻和蘇波兄弟倆站在前院正堂的庭院迎親,后站著的有幾個從開州趕來的幾個堂兄弟。蘇姝的兩個舅舅宋安風、宋安平就站在一旁,幫忙招待來往的客人。

Advertisement

鞭炮聲響完,前院正堂的大門緩緩打開。

穿正四品緋袍補子吉服的阮清川走了進來,照在他上,愈發顯得拔俊朗。他的后跟著阮家大爺阮清巒、阮家三爺阮清右,兄弟三人一樣的高高大大。最后一排還跟了三人,是阮清川同族里的堂兄弟,都是穿吉服,笑容滿面的。兩側還各跟了一位執禮的族老人。

那倆位執禮的族老人先和宋安風、宋安平拱手問了禮,阮清川跪下給蘇鴻磕頭。

蘇鴻手去攙扶阮清川,“賢婿請起。”

他又帶著阮清川去正堂里面拜見宋梅茹。

余下眾人各自拱手說笑,聊天問好。其間又加鼓樂奏曲的,簡直是熱鬧非凡。

阮清川復又跪下給蘇鴻、宋梅茹磕頭敬茶,宋梅茹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封紅遞給阮清川。

說:“自今兒起,我兒就給你了。還著你對珍而重之,關懷善待。”

阮清川雙手接過封紅,說道:“父親、母親請放心。”

辰時過半。

鞭炮聲再一次響起,蘇姝的花轎和嫁妝抬出了蘇府。

嗩吶聲聲,鑼鼓喧天。

十分的喜慶。

宋梅茹就站在前院正堂里面往外看,聽著嗩吶和鑼鼓聲的遠,漸漸紅了眼眶。

蘇鴻心里也不是滋味,他走去了妻子宋梅茹的邊,也隨著往外看,也不知道在和誰說話,喃喃地:“姝姐兒嫁人了……”

蘇波和劉氏夫妻倆大步走了過來,他們后還跟著蘇琪華和蘇琪與。

蘇波說道:“二哥二嫂,你們干什麼呢?姝姐兒的出閣宴已經擺上了,前院花廳和宴息的客人得需要招待啊。”

蘇鴻“哎”了一聲,抬腳走出了正堂,笑道:“這就來,這就來。”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KM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