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枕邊姝色(重生) 第366頁

《枕邊姝色(重生)》 第366頁

阮清川把發生在泰殿的事瞞到的,阮家人誰也不知道。

“你可能還是因為生孩子的時候虧空太大了,沒有養好。”阮老夫人想了想,又囑咐蘇姝:“你要抱敏哥兒和白哥兒,多保養自己最重要。”

姝姐兒才多大的年紀,在眼里還是個孩子呢,若是因為生孩子導致的壞了子,以后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晚上戌時左右。

阮清川回來了阮家,他先去了青崖院一趟給母親問安,然后才去蘅華院和蘇姝一起用晚飯。

蘇姝親自給阮清川舀了一碗枸杞鴿子湯,“母親想在正月初十那天給敏哥兒和白哥兒辦百日宴,還說正月初十是個好日子,特地找人看過的。”

阮清川沉了片刻,拿了湯匙低頭喝枸杞鴿子湯。

過了一會兒,他才說道:“不給他們辦百日宴了,改周歲宴吧。”

“嗯?”蘇姝愣了一下,又問道:“為什麼?”

“……可能最近幾個月會有些不太平。”阮清川不多解釋:“我不想節外生枝。”

他已經把朱由卿要送世子爺去琉球等一系列屬于朱由卿的謀,寫信寄給遠在西北的朱由原了。據他對朱由原的了解,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他這時候需要清楚朱由原的打算,然后再決定要該怎麼辦。

Advertisement

“不太平?”蘇姝秀氣的眉頭皺,卻沒再問下去。

阮清川“嗯”了一聲,安蘇姝:“你別怕,凡事都有我在。”

蘇姝應了“好”。

右眼皮霍霍的連著跳了幾下,直覺就不好,但是看著丈夫關切溫的眼神,最終選擇的還是相信。

夫妻之間,最重要的除了患難與共,還有和彼此之間的相信。

阮清川吃了晚飯后就去了前院書房。

他讓文泉去喚了宋先生、史敏、安均、張建等人過來,商議要如何營救朱由原的嫡長子。

宋先生率先說道:“二爺,畢竟要殺掉世子爺的是錦衛,以咱們的實力,就算能從他們的手里救下來世子爺……估計也保不了他多久。”

衛的實力太恐怖了,且當今皇上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他想要殺了世子爺,肯定準備的有其他后手。

安均倒是和宋先生有不同的意見,“我們只管救下來世子爺即可,然后直接送去西北給英親王,接下來要保世子爺的就是英親王而不是我們了。”

阮清川低頭端了一盞茶水來喝,他語氣淡淡地:“我們不僅要保世子爺安然無恙,或許還要保住英親王。”

Advertisement

朱由原在西北到底有多勢力他還不知道,只能做兩手的準備。

史敏人如其名,是很敏銳的人。

他當下就大概猜出了阮清川的想法,心里卻是又驚又駭,“二爺,您這是?”

阮清川掃了史敏一眼,點了頭,“就是你想的那樣。”

史敏等人是他養在府里的幕僚,就算是這一次不告訴他們自己真實的目的,以后也會告訴的。

史敏立刻抬頭去看宋先生,很快又問道:“二爺,我們能保得住嗎?”

“能保住要保,保不住也要保。”阮清川聲音涼薄,“就算是一條死路,我也要非走不可。”

他看向安均,待道:“從今天開始,你負責調阮家所有的護衛和暗衛,勢必要把整個阮家圍鐵桶,一個蒼蠅都不能飛進來。”

今兒朱由卿又找了他去乾清宮,卻不是為了朝廷的公事,拐彎抹角的打聽蘇姝的事。問蘇姝多大了,又問蘇姝是誰家的兒……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阮清川就是在一刻明白的,有些事他即使再不想做,也由不得他了。

他的信仰,他所信奉的君王一直在崩塌……也終于崩塌到了他自己不能承的地步。

Advertisement

他不知道前世的自己為何沒有阻攔朱由原宮造反,但這一世,他或許不僅不阻攔還會幫朱由原一把。

安均怔怔的應“是”。

第210章 (一更)

安均平時話不多,但勝在細心穩妥。阮清川每每與他一些事,他都能做的很好。

阮清川拉開書桌的屜,從錦盒里拿出一枚黑檀木燙金令牌遞給了宋先生,“你拿著它去找錦衛指揮使同知蔣格和錦衛指揮僉事離佑人,讓他們明日戌時去西郊的酒館找我。”

黑檀木燙金令牌上刻了三個大字和一行小字。背面是先皇的寶璽,蓋印之后又雕刻上去的,描畫用的是朱砂墨。

三個大字——鎮司。一行小字——見此令牌如朕親臨,外加先皇的名諱。

宋先生雙手接了過來,看了一眼整個人都有點哆嗦,差點就雙膝跪地了。

他迅速揣到懷里,又問阮清川,“二爺,是西郊的哪個酒館?”

“西郊就一個酒館,蔣格和離佑人也都知道,你一說他們便會明白的。”

阮清川做了十多年錦衛的首領,蔣格和離佑人算是他的心腹了。

趙臨和他的關系雖然不錯,也和他幾次示好過,但是趙臨明顯又更偏向于皇權,或者說他只順服于歷任的皇上……這種關鍵的時候,他不敢冒一一毫的風險,瞞著趙臨是他經過深思慮的。

宋先生從圈椅上起,就要往外邊走去。

阮清川住了他,“蔣格住在宛平的帽子胡同,離佑人住在龍山街道。”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KM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