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帝寵/恃寵而驕 淵武帝

《帝寵/恃寵而驕》 淵武帝

淵武帝

江家人常年居住在揚州城, 揚州城地江南水鄉,氣候宜人。

而高皇城位于大周腹地以北, 這裏的冬季大雪紛飛,冰封萬裏。

所以從揚州城出發去往高皇城,越走便越冷,雖然已是初春,冰雪融化,但呼嘯到臉上的寒意還是極為凍人的。

這對于一輩子都生活在揚州城的窈窈來說是極為不適應的,但一路上都坐馬車,馬車雖是定制的,車廂極大,但無論如何都是比不得外面廣闊的天地的。

所以喜歡圍上薄毯,懷裏揣了個湯婆子暖烘烘的,興致地掀開車帷往外看,脖子上還圍了一圈茸茸雪白的兔,整張小臉都埋進去,只出一雙水汪汪晶亮晶亮宛如黑寶石一般的大眼睛。

像個好奇寶寶一樣目不轉睛地打量著外面陌生而新奇的地界, 他們坐馬車走的是道, 道路齊整開闊, 足以讓四輛馬車并行。

道兩邊便是雜草叢生的山林或是田地,初春冰雪融化,也快要到種植的時候了,不莊稼人都已經到田地裏忙活了, 然後窈窈就發現這裏的百姓并沒有全部種植水稻。

一眼看去,稻田只占了另一半, 另一半則大多是種植小麥的。

而且這裏的土壤不同于揚州城裏常見的黃,它是黑、褐的。

窈窈并非不通庶務, 雖然更喜話本,但游記也讀過不,再加上有書院夫子的教導和為一縣之令的父親,對庶務雖不能通,但也是有些見解的。

譬如水稻喜高溫、多,對土壤要求不高,所以一般種植在南方,尤其是地江南水鄉的揚州城,都種值水稻,北方則更多種植小麥,小麥耐寒,對土壤要求高。

自新帝登基以來大周朝風調雨順,各地的水稻和小麥畝産均達到了新高,雖還比不上開國皇帝之時,但已高出歷朝歷代衆多,這對當朝帝王來說可算是大功績一件。

Advertisement

更何況淵武帝還是九皇子時就已任職大將軍,殺敵衆多,戰役無一場敗績,是大周朝毋庸置疑的戰神。

但淵武帝十分低調,并不熱衷于歌頌自己的功績,還是民間百姓自發歌頌他,所以淵武帝在民間擁有極高的威

更別提最近朝廷印刷了一本農書,裏面收集了大周朝盡數的農作,譬如水稻、小麥等等,不僅詳細介紹了農作的習還有漚的方法。

這些對在田地裏勞作了大半輩子的莊稼人來說并不稀奇,但這也讓他們激不已。

自古以來重農抑商,但農家大多只能靠種莊稼為生,只能維持生計,并不如揮金如土的商人,別看商戶賤,但若能選擇,大多數人還是更願意為商戶的。

如今農書的印發,也代表著如今的朝廷極為重視農業,要知道那可是書籍啊,萬般下品唯有讀書貴。

他們莊稼人忙活的東西也印在了書上,可以被讀書人閱讀傳誦,這讓一輩子都生活在黃土裏的莊稼人怎能不高興?

于是這本農書便在大周朝民間以極快的速度散播開來,一輩子沒踏進過書店的莊稼人都忍不住幹淨腳下的泥土樂呵呵地走進去買下一本農書。

譬如常寧村的老村長,往常他都是看著自家大孫子自己進書店,他則是拘謹地站在門外探頭探腦地看著,一副農家人老實樸素的模樣。

但今日不同,他剛到田裏開渠,便得知銷售一空又加印的農書又開始銷售了,沾了泥水的服也沒換,急匆匆地就趕去鎮上唯一一間書店。

這次他幹淨手和腳下的草鞋的泥,便昂首地走進書店,書店裏的掌櫃知道他,畢竟黎佑還曾在這裏抄過書呢!

看見老村長毫不忌諱地走了進來,他不免得失笑,邊撥打著算盤,邊開玩笑:“之前便讓你進來,你不肯進,今日你孫子沒來,你就敢進來了?”

Advertisement

老村長被打趣也不在意,笑呵呵的,“哪能一樣?從前就算我進來也看不懂那些高深莫測的容,進來又有什麽用呢?”

說得也對,掌櫃不再打趣,從一旁的櫃子拿下一本剛印刷出來還泛著墨香味的書放到他面前。

封面很是簡潔,只有墨的農書兩個大字,底下有一行小字:大周皇朝。

但老村長看著還是忍不住紅了眼,他毫不猶豫地掏出一兩銀子放到櫃臺前,“老漢我要買一本!”

了銀子他才手,小心翼翼地捧起農書,珍重的模樣像極了在抱大孫子。

掌櫃的搖搖頭,這樣的場面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見了,幾乎每來他這裏買農書的莊稼人都會是這樣一副表

據他所了解,這周圍的莊稼戶幾乎戶戶一本,識字的自己翻看,若是不識字也好辦的很,便讓已經上學堂已經識字的小孫子小孫念給一家人聽。

老村長他是識字的,但認得不多,再加上這會孫子孫都去上學堂了,他幹脆留在書店不走了,若是遇見不認識的字還可以問問旁人。

他坐在書店裏的小凳子,沒有桌子,書便放在上,金灑進來落到書面上,畫出來的黑水稻仿佛真正變一株已經結滿沉甸甸的稻穗種植在田裏的水稻。

老村長眨眨眼,書面上還是那副畫出來的黑水稻,剛剛的畫面只是錯覺罷了。

但他還是樂呵呵的,糙黝黑的大手虔誠地封面上黑的水稻兩個大字。

這就是他種了一輩子的水稻啊!

他頗為慨,又繼續看下去,原本只是抱著看一看的態度,但沒想到越看便越沉浸下去。

本以為他已經是伺候莊稼的老手了,沒有什麽他是不懂的,但慢慢看下來,發現有些東西他是不曾了解過的。

Advertisement

這麽一番查缺補,倒也讓他收獲了不

及至介紹水稻的最後一頁,論稻田養魚的可行……一村莊村人已在稻田裏功養出了黃鱔……

老村長看到這裏,怔住了。

上面的描述怎麽越看越像他家呢?

他恍恍惚惚地抱著被他當寶貝的農書走回村裏,迎面而來的村人看到他,先是一驚後便是歡喜,喜氣洋洋地過來道喜。

道什麽喜?他家也沒有什麽喜事啊。

村人在他耳邊大聲喊:“村長你還不知道吧?你家在田裏養黃鱔的法子已經被寫進了農書裏了,這可是大功勞一件啊,這不爺來你家了,擡著匾額來的,我看見了,金的匾額,上面寫著耕讀之家四個大字,下金燦燦的,看起來像是金子做的呢!”

村人一臉羨慕,“你還是趕回去吧,別讓爺久等!”

*

遠在千裏之外的窈窈并不知曉常寧村發生的事,不過對于農書的發布是有所了解的,畢竟每走到一都能聽見討論,想不知道都難。

而江泓作為縣令,自也是購買了一本看看,雖然他已經不是揚州城縣令了,但也即將是高皇城的縣令,作為縣令,又怎能不通農事呢?

看著看著他便也發現了稻田養魚這新穎的法子,只是越看越覺得像窈窈秋游時去過的常寧村,但因為上面沒寫的村名,他也不敢認定。

所以他也沒說出來,窈窈也就并不知道此事。

窈窈只是覺得很慨,看著百姓安居樂業,安寧富足,越發覺得淵武帝是一個難得的明君。

除此之外就沒想太多,也并不覺得一個小小的縣令之能有緣得拜見聖

此時正坐在馬車裏給秦懷瑾寫信,即便在路上,每日一封信都不曾斷過。

但并不總是追雲前來送信,偶爾還是會看見追風的影。

追風的子要活潑些,臉上也總是帶著笑意的 ,也說話。

今日便是他前來送信,他一臉笑意,看著還是個年人的模樣,“小姐,此地離高皇城還有五百裏的路程,就算馬車駛得慢,預計也不會超過三天時間。”

窈窈聽得眸子大亮,“真的?實在是太好了!”

一部分欣喜于能快點見到先生,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坐馬車坐得快吐了。

從來沒有坐過這麽久的馬車,簡直都快影了。

而江沅沅比還不堪,直接吐了,蔫頭耷腦地窩在角落裏形容狼狽,三人中唯有陸清歌狀態最好。

接下來的路程也不多了,窈窈便日日坐在車窗下,也最喜,因為正好能瞧見外面的景,突然發現了什麽,驚訝開口:“沅姐姐、清歌快過來看呀,外面有好大的瀑布!”

車帷掀開,出對面山崖一道猶如銀河落下的瀑布,飛鳥盤旋,看起來極為震撼。

坐在角落裏頭暈乎乎的江沅沅都睜開了眼睛,眼便是這樣一幕,頓覺頭腦變得清明了些。

窈窈倚在車窗邊,笑容燦爛,“沅姐姐再堅持堅持呀,我們很快就到了!”

雙手撐著下津津有味地看著外面從未見過的景,喃喃自語道:“原來先生從前是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啊,我從未見過呢……”

*

就在民間歡欣鼓舞贊淵武帝的時候,高皇城裏的百并不好

只因為最近淵武帝的心時好時壞的,越發晴不定,所以百才越發忐忑,如履薄冰。

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惱了行軍出的帝王,丟了腦袋。

其實淵武帝并不濫殺,先帝在位時,朝綱禍,為了肅清朝綱,自登基以來,淵武帝便磨刀霍霍向百,直接洗朝堂。

若是尋常帝王,興許還會顧忌一二,就怕朝綱不穩。

但淵武帝并不顧忌這些,他還是九皇子的時候就掌兵權,有大軍鎮,朝廷百還真鬧不出什麽花來。

那年午門斬首的人數有數千人,淋淋的人頭都壘了京觀,鮮紅水滾滾似海,腥味經久不散。

偶爾經過那裏都會覺得風陣陣,鬼聲嚎,久而久之那裏便沒什麽人敢走了,連附近的住戶都搬走了,即便高皇城寸金寸土。

那一場斬首就這樣了大周百的夢魘,午夜驚醒都會忍不住自己的項上人頭,看是否還完好無損。

所以即使三年過去了,淵武帝暴戾嗜殺的形象依舊深心中。

一年前淵武帝突然罷朝,前往休養子。

本以為歸來的淵武帝會修生養,但萬萬沒想到他還是從前冷面威嚴,甚至心越發晴不定起來。

就在前些日子,百突然發現離含元殿最近的三座宮殿被推倒了。

期間有不匠人進出,推倒的宮殿廢墟被清理。

原本百還坐得住,畢竟這是皇宮,想推倒幾座宮殿再重建,跟他們關系也不大。

但等開始規劃新宮殿的時候,百才傻眼了。

皇宮的宮殿都修建得極大,尤其是靠近含元殿的這三座,從前可都是位份極高譬如皇後貴妃才能住進來的。

原本以為三座宮殿推倒也只是淵武帝不大滿意這個格局,但萬萬沒想到他竟會如此不滿意。

因為一座龐大無比的地基已經建立在三座宮殿的廢墟之上!

遠遠地看去更覺震撼,且據說裏面要建造得奢華無比,金磚鋪就地面,寶石砌假山,琉璃嵌湖底,珊瑚築樹,珍珠以為飾,夜明珠以為燈,築一座名副其實的龍宮。

目瞪口呆,最先坐不住的還是吏部尚書這位老臣。

因為淵武帝曾下令免去農稅三年,再加上先帝曾揮霍無度,所以大周朝的國庫還是十分空虛的。

如今淵武帝要打造一座富麗堂皇的“龍宮”,“單薄”的國庫哪得住揮霍啊!

虧他從前只覺得陛下雖然暴戾了些,但好歹是個做實事還簡樸的帝王,但誰能想到不過四年,他便暴原形了呢!

第二日朝會,吏部尚書拉上了幾個同盟抱著視死如歸的態度苦心孤詣地勸說淵武帝。

大周尚黑,龐大的皇宮黑牆紅瓦,覆三百餘裏,隔離天日[1],宛如一條黑龍盤踞在皇城中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