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貴妾離開倒計時,世子突然要把我扶正 第1卷 第417章 幫助太子,就是救贖曾經的自己

《貴妾離開倒計時,世子突然要把我扶正》 第1卷 第417章 幫助太子,就是救贖曾經的自己

梁嶼舟清冷的眉眼間,跳出一個和他氣質極為不符的調皮笑容。

“殿下,我不小心把你的煩心事到梁文韜耳朵里去了,他是你的忠臣,自然要為你分憂了。”

太子先是震驚了一下,然后瞪了一眼小安子。

小安子嚇得趕擺手,表示自己絕對沒有和梁嶼舟串通。

兩人不過是恰好,想到了同一個主意而已!

太子的臉繃著,卻沒再說什麼了。

某種程度上,他真的很羨慕梁嶼舟。

羨慕他可以為發瘋,可以瀟灑不羈,可以拋卻一切,只為追求至純的真

而自己呢,就連想和所之人相守一生,都要假借他人的力量。

走之前,梁嶼舟還提醒了一句,“皇上對陸斯鳴的敲打不管用,殿下就要用更狠的法子敲打敲打。”

“孤已經想好如何敲打了。”

他讓人給陸斯鳴送了點東西過去。

這點東西也許在外人看來不起眼,但陸斯鳴見了,要麼嚇得不敢再輕舉妄,要麼徹底發瘋,想先下手為強,做出不明智的瘋狂之舉。

無論哪一種,太子都有應對之舉。

回云深巷的路上,宋挽初問梁嶼舟:“你怎麼這麼肯定,梁文韜一定會來找你呢?”

“我們同是宗族兄弟,他比我年長,我稱他一聲三哥。小時候梁嶼川比我得老公爺寵,族中的大部分兄弟,都愿意與他親近,又因為我和梁嶼川不合,這些人有時會在梁嶼川的攛掇下,針對我,排我,甚至在背后給我挖坑。

Advertisement

而梁文韜,是唯一不戰隊,不去刻意討好梁嶼川的,他還多次幫我解圍,我敬重他的人品。

而今他晉升太快,滿門榮耀的同時,也被架在了火上,他急需為太子分憂解難,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中書侍郎乃天子近臣,以他現在的份,不便直接找太子,所以,他必定會走迂回策略,來找與太子關系切的人。”

皇上疼太子,可以為他掃平登基路上的障礙。

這是明君的做法。

但如果太子急切地出手,自己掃平一切障礙,就會引起天子的忌憚。

太子不能讓皇上懷疑,已經有了取代之意。

這也是為何,邱道長接管國公府兵權后,兩人再也沒有私下見過面。

梁文韜謹慎,不會因為急于求,而犯下這樣的錯誤。

找梁嶼舟求助,就了最好的選擇。

“挽初,我故意把咱們在云深巷的住所給梁文韜,你不會介意吧?”

梁嶼舟問得小心翼翼。

“也只有云深巷,才是談這些容的最佳地點。”

挽初永遠都那麼善解人意。

其實,陸凝真伏誅后,他就已經大仇得報了。

完全可以退,攜手挽初,共赴江南。

“明明說好報了仇就帶你離開京城的,挽初,是我食言了。”

宋挽初看著他,并沒有毫責怪,眼中還流出贊許之

“我知道,你上調侃太子,實則一直在幫他,尤其是想在上拉他一把,給他迷霧重重的前路多照亮一點火。因為現在的太子,像極了當年的你。”

Advertisement

梁嶼舟的眼底,閃過一瞬間的不可思議,又慢慢變得和。

甚至,還見地有些赧。

他還是低估了挽初對他的了解程度。

自以為心事深沉,實則挽初看他,如看明人一般。

“你幫他,歸結底,是想救贖當年的自己。”

梁嶼舟長睫低垂,神有那麼一的黯淡悲戚。

想到從前的自己,他只能對挽初說,“從前犯下的錯,我百莫贖。”

現在的太子,和從前的他一樣,困在里。

患得患失。

宋挽初輕握住他的手,現在的很滿足,不想去回憶昔日的誤會和痛苦。

那段時對于兩人來說,痛苦與歡樂,都太銳利。

于是把話題引到太子和程思綿上。

“太子與綿綿,雖然已經親結合,但份上的位高權重,在上卻是個下位者。

綿綿的冷靜,通,睿智,決定了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會以為導向。

思考,是長久以來的習慣。這是和我最大的不同。

就算沒有太子的癡心和寵一樣可以當好太子妃,當好皇后。

而綿綿的這份理,如果不能被太子理解,來日就有可能瘋太子的致命武

所以,你才會想繼續留在太子邊,多給他一些指引,幫他走出困境,對嗎?”

上程思綿這樣的子容易,甚高,又驚艷絕俗,實在太容易吸引男子的慕。

Advertisement

但給長久的,持續的,并且每次都能得到的回應,是困難重重的。

在朝堂上玩計謀,太子是一把好手。

但駕馭,他幾乎是一張白紙。

梁嶼舟的手臂在宋挽初的腰上收

“陸斯鴻能上我們,算他走運。”

宋挽初淺笑不語。

誰能相信,昔日互看不順眼,視對方為仇敵,甚至拔刀相向,大打出手的兩個男人,卻會為莫逆之呢?

男人之間的緣分,還真是很奇妙。

回到云深巷,是南梔開的門。

“姑娘,輕舟道長,有客人來了,把人請到了正廳,這會兒正喝茶呢。”

宋挽初和梁嶼舟對視了一眼。

來的還真是夠快的。

梁文韜聽到開門聲,起袍子,一路小跑迎了上來。

難掩一臉的激

看到一道袍的梁嶼舟,他的神復雜,有惋惜,也有理解。

不是刻意裝出來的。

宋挽初能看出來,兩人之前的關系,還是不錯的。

梁文韜比梁嶼舟年長五歲,而立之年的男人,冠清然,眉目俊朗。

“二弟。”

“三哥。”

(梁嶼舟和梁文韜是各自按照自己父親這一脈來排序的,所以會出現二弟和三哥這樣的稱呼,作者腦子清楚,并沒有不分二三哈)

梁嶼舟說完,又立刻解釋道:“這一聲三哥,是替往日的梁二喊的,如今貧道已經是出家人,與施主,并無親屬關系了。”

梁文韜笑道:“知道你謹慎,輕舟道長。”

他也跟著改了稱呼。

兩人之間的小小試探結束之后,梁文韜開門見山。

“聽聞太子邊有一位姜姑娘,父親曾是揭俞敬年貪污修河堤款的工部營繕郎,這位姜姑娘亦是太子扳倒陸凝真的功臣,我欽佩這樣的中豪杰,心仰慕。發妻去世,已經快三年了,家中缺一位賢惠能干的主母,我想求娶,不知太子愿不愿意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