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57章 又來了 富貴有閑,有閑應在哪裏?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57章 又來了 富貴有閑,有閑應在哪裏?

第57章 又來了 富貴有閑,有閑應在哪裏?

五十七章

五月二十一, 敬王府老太妃的壽宴,賓客如雲。

病中的宣寧帝于十九日發話,二十二日的休沐提前到二十一日。

這樣一對比, 十八日端王大婚沒休沐, 顯見不是宣寧帝病中沒顧上,而是他就不想給端王這個臉面。

誰能想到,一個多月前,端王還是太子無可爭議的人選,現在卻是如此境,真個讓人不勝唏噓。

今日再見,不知是足久了,端王看著老相了許多, 才十八的年紀, 看著同二十四歲的安王仿佛,沒了意氣風發,多了沉穩謙遜。

皇子不能結臣子, 只在宗室人家裏走, 如這樣的宴會,一般都是安王夫婦到的最早, 逢著主家忙不過來, 兩人還會搭把手幫忙。

所以,安王雖在諸皇子裏不顯, 在宗室裏卻有極好的人緣。

不想今兒卻被端王和李宜錦搶了風頭,兩人比安王夫妻到的還早,還不拿自己當外人,陪著敬王的一衆子媳在大門和二門迎客,逢著誰都是笑臉盈盈的。

敬王一大家子全都提著心, 先是收到了李首輔要親臨的回帖,跟著又收到了衛王和他家裏崔二小姐要來的回帖,然後申閣老、紀閣老、王閣老……朝堂上排得上號的幾乎全來了。

往年哪是這樣,李首輔從不往哪家的宴上去,申閣老幾個也是,除了親眷家裏,別是輕易見不到的,現在可好,一下子全來了。

還有衛王,打他回了應城,就是往親外家姚家的宴上都是自個兒呆著,連姚家人都不得相陪,收到衛王府的回帖時,敬王比見到李首輔要來的回帖還吃驚。

想到老太妃,開始敬王以為是因著陳太後同老太妃的,衛王才來的。

Advertisement

敬王妃卻不這樣認為,陳太後回來後,只在壽宴那日同老太妃敘了話,之後又送了幾回宮裏的點心過來,卻從未請老太妃往福寧宮去過。

陳太後都是如此,衛王又怎會越過姚家,格外給敬王府這個面子。

敬王妃說出了關鍵所在,“我就沒想過衛王能來,我只給崔二小姐下的帖子。”

敬王才知道,敬王妃沒敬王世子給衛王寫請帖。

沒給下帖子,衛王反而來了,只能是崔二小姐說服的。

原以為外面傳的崔二小姐能做得衛王的主很是沒影兒,衛王寵慣侄,給崔二小姐在外面撐腰,由著橫沖直撞的,這該是真的,可說到衛王由著崔二小姐在衛王府裏當家做主,甚至能影響衛王的決定,這就誇張了,反正敬王是覺著沒譜的。

然而敬王妃如此一說,敬王有些信了。

知道敬王妃于崔二小姐的鋪子開張時,打發人去買了好些點心回來送人,敬王很不認同這樣給崔二小姐捧場,覺著太過俯就,這會兒卻沒話說了。

敬王想了下,對敬王妃和敬王世子妃道,“到時崔二小姐那裏一定要格外尊重,尤其不要讓端王妃沖撞了。”

婆媳兩個一起慎重應了。

敬王又道:“崔家和譚家那裏,也給送上請帖吧。”

敬王妃嗔道:“我早送去了,真等這會兒送去,崔二小姐哪還會念咱的好。”

現在端王夫妻一來就幫著迎客,敬王一家真是有苦說不出。

待到客人都陸續到了,連李首輔都到了,還沒到衛王的車駕,敬王世子幾個在猜衛王是不是不來了。

想想衛王的特立獨行還真有可能,雖有些失落,更多的卻是都松了口氣。

敬王世子和他幾個兄弟讓著端王正要往府門裏走,忽聽得巷子外頭馬聲嘶鳴,氣勢驚人。

Advertisement

跟著就見迎出巷子的一個管事急慌慌往回跑,這些人就知道該是衛王的車駕。

顧不上考慮端王是什麽想法,兄弟幾人快步迎過去,引著衛王的車駕停到府門口。

衛王還是那個衛王,并沒有因為主掌著監國理事就有何變化,仍是那副疏淡無語的樣子,對上敬王世子幾個,只微擡了下頜,算是招呼了。

他下了馬車後沒有往前邁腳,而是先轉向車裏說道:“不許吃酒。”

“好嘛。”隔著車簾子的應答,似春日裏初綻的梨花,明又恬淡,不自知地勾人神思。

衆人這才知道車裏崔二小姐也在,兩人竟是同坐一輛馬車來的。

人沒聽過衛王說話,原來他管著崔二小姐時是說話的。

敬王世子忙轉向端王,見他神如常并無異樣,心下定了定。

迎了衛王下車後,他忙喊來管事,“快去告訴世子妃,崔二小姐來了。”

那管事應聲急跑著往後去了,另有管事的過來,引著衛王府的車駕往敬王府裏二門去了。

原以為端王會躲著些,不想他卻大方上前,“二哥沒來我的婚宴,我很是憾,之前的事是我糊塗了,想找二哥解釋卻沒得機會,我知二哥不是那等俗氣的,不喜人多,我府裏有一清雅,從無人涉足,不如二哥挑一日過來,我在那裏擺酒,咱們兄弟把酒言歡,好將前嫌盡釋了。”

在敬王世子聽來,端王已是將姿態放到了極低,一般人不管心裏如何想,面上還是要和緩些的。

然而衛王卻是例外,一句“崔二猛不喜”,不留任何餘地。

衆人愕然,衛王不僅知道崔二小姐在外的綽號,還一副我家孩子在外面怎麽肆意我都給兜著態度,這寵慣的也太沒邊兒了。

更了不得的是,他竟當衆承認,端王得罪了崔二小姐,他這裏就沒有和解的可能。

Advertisement

端王簡直不敢置信,“二哥真要為著個外八路的侄不認兄弟麽?你這樣不分裏外,父皇那裏……”

衛王再吝于給他眼神,自顧往前去了。

敬王世子忙給幾個兄弟打眼,有兩個落後了陪著端王,敬王世子帶著另幾個快走著趕上衛王,簇擁著他進了敬王府。

二門,知道崔二小姐是同衛王一輛馬車過來後,敬王世子妃和幾個妯娌更是打起了神,有兩個一左一右站到了李宜錦邊。

李宜錦當然知道這些是防著對崔蘭愔有什麽舉,氣惱得不行,當是什麽人了。

對于被端王心許到失了判斷的崔二小姐,李宜錦并沒視為眼中釘,不同于李宜馨,當端王是期許一生的良人,端王于不過就那麽回事兒。

想到當前的境,按捺下不快,當沒瞧出敬王世子妃幾個的心思,自然地往後退了幾步。

能如此再好不過了,本來未婚同端王行了不堪之事,敬王世子妃幾個對是頗有些不恥的,這會兒卻覺著比想的要好些。

等衛王府的車駕過來,見到崔蘭愔邊不僅跟著名侍,還有兩位利落打扮的護衛,敬王夫妻的老來同安郡主出門都沒這樣大的排場。

崔蘭愔就這麽被敬王世子妃一行擁上來,一路越過那許多還在排著的各家眷,進到正堂裏先給老太妃拜了壽。

看著往日想打個招呼都不能的高門貴婦一個接一個來找姜氏打招呼,語氣裏那個親近,仿佛們同崔家是多年的了,姜氏一時回不那麽周全,這些貴婦還會幫著圓過來,常氏只覺長了大見識。

原來有了權勢,笨拙如姜氏也能在際中游刃有餘。

上回去姚家,被禮讓到敞亭的西次間裏,在崔家都是想不到的禮遇了。

這回到了敬王府,竟是被迎到了前排,看著一向能言善際的項氏都不會自如說話了,比往日的姜氏還怯場,常氏說不出來的同想要是換了是項氏,現在一定後悔到不行。

姚家和姚家七小姐是好,算是大郢最上層的那撥人家了,能給原來的崔家大房和崔蘭愔比到地上。

可誰能想到,崔蘭愔就了衛王的眼了,一下就越過姚家的一衆小姐,了衛王唯一認下的侄,還讓住到了衛王府,真當是衛王府的郡主一樣養著。

常氏和崔冕都被前陣子崔蘭愔鋪子開業的陣仗驚到了,竟是那許多應城的士宦人家爭相給捧場,想到崔二小姐那裏賣好。

那以後,崔冕再不讓私下聯系崔昶,等崔甫和崔冉府試名次出來後,更是讓沒事多往姜氏那裏走,還讓邊懂生養的宋嬤嬤打發到大房,幫著照護懷孕的崔蘭芝。

邊上項氏拉了一下,將常氏從思緒裏拉回來,“怎了?”

項氏往左右打量了,見沒人注意到,過去小聲問道,“你說將我家譚蓮說給謖哥兒如何?我們兩家知知底的,孩子們相也好……”

“你可算了吧。”常氏一點沒給留面子,“你當窮家破落戶呢,哥哥娶不,就讓妹妹嫁進來,這不得讓人笑話死。”

項氏就有些訕訕地,“子循和愔姐兒又沒什麽,外頭也不知道,士顯一直想和景炎做兒親家,為著不了,他私底下不知怪了我多回,我這不是想著給找回來麽。”

恰好該們進去拜壽了,項氏不得再說,和常氏一起找了姜氏進了正堂。

鋪子裏捧場,或是往衛王府下帖,都不能直觀到,今日到了敬王府,崔蘭愔才真實到了站到權勢中心是怎樣一種滋味。

所有人都跟你示好,你說怎樣的話都有人接著,在姚家宴上還說不上話的同安郡主,現在略過了李宜錦專陪著

想象中的李宜錦的為難本沒出現,相反李宜錦一直找機會向微笑示意,這是最讓崔蘭愔疑的。

別人或許喜歡衆星捧月的覺,看了本質後,崔蘭愔卻有些索然無味,覺著在衛王府書房裏守著衛王打坐,都比這會兒讓人愉悅。

就跟知道是這樣想法一樣,第一的菜還沒端下去,不言就過來找,“二小姐,王爺想家去,讓問你這邊可行不?”

“哦,那就回吧。”崔蘭愔過去同老太妃等恭敬道了別,又去同姜氏常氏等人說了,在敬王世子妃和同安郡主一行的陪同下往外走。

馬車行到一半的時候,崔蘭愔忽然覺出,從格子裏拿過點心匣子,打開來往自己裏塞了一塊兒,又遞了一塊兒給衛王,衛王卻沒手接。

“我知道表叔也沒吃什麽,家去還有一會兒,先墊墊吧。”崔蘭愔執意遞到他邊,衛王張口吃了。

崔蘭愔做不到如他那樣一口一塊兒,分三口咽下了點心,正要倒盞茶喝的時候,眼前橫過來衛王指節分明的手,食指出在上點了。

又來了,這幾天總有這樣的事,雖過後都是虛驚,崔蘭愔仍控制不住如鼓的心跳,坐在那裏一都不敢

衛王擡起手指在眼前晃了下,瞄到指尖上沾的一片點心渣,崔蘭愔陡然卸了力,再一次逃出生天的覺。

只臉上卻出賣了,從耳尖開始蔓延的熱意讓恨不能給自己埋起來。

衛王卻沒如往常那樣當看不到,看著問道:“富貴有閑,有閑應在哪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