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現代言情 溺玫瑰 第256頁

《溺玫瑰》 第256頁

沈厭吻了吻的眼睫,“有我在。”

“阿厭,你怎麼這麼好!”沒忍住,尾音上揚幾度,聽語氣都能聽得出嘆號了。

“不過,我不會一直讓你幫我理爛攤子,我也會明辨是非,判斷事對與否,也不會一直犯錯。”

“嘻嘻”笑兩聲:“我聽話吧?”

“聽話。”沈厭寵溺地看著

偏移的重點拉回來,溫書梨想起了沈厭說的“想去哪個景點”的問題,莫名和胡子大叔的莊園連接一起,說:“最近的莊園離民宿近嗎?我想去看看,千上萬的花朵盛開,畫面肯定很,用眼睛記錄太短暫,不如用相機。”

“為此,我用零花錢買了一個小型數碼相機,想著可以記錄我們旅行的足跡,就帶過來了。”撇撇,又說:“我哥看上了這款數碼相機,想搶走呢,最后還是沒有打過我。”

這個數碼相機,溫書梨在網上挑了很久,仔細對比拍照能,猶豫了一個星期才下單。

價錢什麼的還可以,上萬塊的樣子,大型數碼相機就不是了,幾十萬的樣子。

想用自己的資金買,沒告訴沈厭,要不然,新時代獨立的標簽在上就粘不穩了。所以,用自己的小金庫,錢花完了再掙,掙一點兒,攢一點兒,花一點兒,如此循環往復。

Advertisement

“我哥欺負我的話,你會不會找他算賬?”

不知道怎麼想到這個問題,溫書梨挑眉問沈厭。

好奇的,自己哥哥和男朋友為了“打架”到底是什麼畫面,某次做夢還夢到了。

沈厭不容置疑地說:“會啊。他是你哥也不能欺負你,誰也不能欺負你。”

就是這麼護崽。

彼時,清溪省云夏市的溫子旭不打了個冷,嘟囔說著,云夏還沒秋,怎麼變冷了那麼多,奇怪。

溫書梨擺擺手,“好了,我開玩笑的。”

“那我們現在出發吧,帶上我的小提琴去莊園。”

“好。”

……

倫敦面積大,花朵莊園一路沿著一路。

搜索到最近的莊園后,溫書梨說要去這片莊園看看,沈厭說:“這里的花朵不是玫瑰,我們可以再找找其他莊園。”

“也沒關系,我也喜歡其他花朵,只不過最喜歡的是玫瑰花。對別的花朵不討厭,而且,每種花朵都漂亮,它們有屬于自己的特點。”

重點是,要看的不是花,而是為他演奏的小提琴曲。

一首只為他創作,只為他表演的曲目。

Advertisement

沒來倫敦之前,溫書梨有段時間在臺寫樂譜。因為對音樂的熱每當用手中的小提琴拉一首曲子的時候,心靈仿佛經過了滌,隨之沉靜下來。

那種覺真的只有在音樂中才能會得到,是對音樂喜歡的表達,也是詮釋。

可仔細算下來,演奏過數不清的曲子。

高一時期音樂響會的世界名曲《D大調第二響曲》、高二時期在盞樂禮堂的救贖歌曲《Daylight》、還有大學時期和室友分好多好聽的曲目。

這些曲目里,沒有屬于沈厭的。

有點憾,想盡自己所能創作出一首原創曲目,為他演奏。

由于想寫得完,溫書梨修修改改,不滿意的廢稿紙團散落一地,有的堆滿垃圾桶。但并未放棄,也會在沈厭問這些紙團上面寫的是什麼的時候,不不慢地收起來,開玩笑地跟他說,沒什麼,我學到的一種新的發泄壞心的方式。

沈厭沒有打開紙團看,他尊重溫書梨。如果是私,他堅決不,要給對方留有足夠的空間。

想對他說的話融進樂譜,通過起伏有節奏的音調迸發出來,相信想表達的意思,他會知道的。

Advertisement

最終敲定的稿子,溫書梨滿意,也夸贊自己。還好在旅行之前完整地寫出,通過這次畢業旅行的契機展示給他。

沈厭不知,所以溫書梨說是個驚喜。

一個蓄謀已久的驚喜。

回過神,溫書梨看向沈厭,恰巧他也在看,他輕笑著問:“看你好像有心事,可以講出來嗎?”

溫書梨搖了搖頭,“我沒有心事啊,馬上能看到超級多的花朵,我高興。”

沈厭也在斟酌,要怎麼才能改變線路,去那個玫瑰莊園。

兩個人加一起八百個心眼子,都在想怎麼為對方制造驚喜。

玫瑰莊園距離他們不遠,差不多十分鐘車程。

現在要想的是去玫瑰莊園的理由,不能讓溫書梨發覺有所端倪,同時還能抵達目的地。

“這一次可不可以聽我的?”

思來想去,沈厭不知道理由如何構造,換暗示含義表達:“我知道你唯獨鐘玫瑰花,也喜歡其他花朵。我還是想讓你看看眾多玫瑰的絢爛,相信我,很漂亮。”

征得的同意是問句,而不是陳述句。

他真的到骨子里。

溫書梨抿,這句話品了幾秒鐘,到底遲鈍,沒有發現沈厭的用意,“我看起來沒那麼不好說話吧。”

“好好好,我聽你的,那我們去玫瑰莊園。”小聲嘀咕一句,“第六告訴我,好像是巨大的驚喜。”

后面說的,沈厭沒有聽到。

……

不論是什麼花朵的莊園,一般都在郊外。

國外的郊外不比城中心差多,這里空氣清新,鳥鳴清脆,種種花香四溢。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NdE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