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媚妾為后 第101頁

《媚妾為后》 第101頁

皇太后聽此,想起那康妃,心中也是不快。

須知帝王南面天下,要掌控朝堂,要震懾群臣。

帝王天威便是皇家的臉面,是朝堂穩固的基,也是后宮所有子的依仗。

皮之不存將焉附,是以皇家命婦,無論妃嬪、子這個做人母親的,都必須永遠以此為先,絕不能輕易冒犯。

這康妃,竟愚蠢至極,在如此隆重的宴席上折損帝王面!

這已經不是尋常后宅事,已經把后宮勾心斗角抬到了明面上,搬到了外面朝臣面前,讓外命婦以及滿堂文武看熱鬧。

景熙帝年登基,便能以雷霆手段威懾群臣,哪可能因為公主而被后院妃子這樣當場要挾拿,他若是投鼠忌遲疑不決的弱之輩,都不至于坐穩這江山。

況且對于康妃來說,德寧便是的全部依仗,可是對于帝王來說,他先為帝,后為父,縱然是唯一的兒,可后宮的公主,也只是他許多牽掛中的一樁罷了。

若做兒的犯渾較勁,忙于政務的父親和份淡,也不過是全憑帝王的本心罷了。

所以這康妃太傻了,辦了那麼隆重的及笄禮,沒暖了你心,反而養起來底氣得隴蜀!

如今只是派訓誡,這都是看了德寧的臉面,要不然——

此時面對皇太后的沉默,景熙帝自然明白的。

不過他也不想多提,只是淡淡地道:“母后,萬事自有定數,兒子子緣薄,早已認了,可如今這一對兒,還不至于刻意縱了,倒是縱出一個驕縱不羈。”

只是這一句,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他后宮那些娘子,他縱然不再行幸們,可卻依然會供養著,食無憂,還能讀書習藝,也不會讓什麼大委屈。

Advertisement

可膽敢存了什麼歪心思的,他素來不容。

皇太后嘆了口氣,很有些犯愁地道:“李氏那里,哀家自會訓誡,只是德寧……”

很有些心疼:“其實若要德寧留在哀家這里教養,也不是不可,但們到底是親母,德寧也大了,還是會聽母妃的,李氏如今心懷不滿,還不知道說出什麼話來。”

景熙帝:“母后,雖說皇帝的兒不愁嫁,但我們皇室的金枝玉葉,總不能只憑著權勢讓人家圖謀吧,說出去一刁蠻任的公主,讓人家著鼻子娶,我們面上也是無。”

當初南瓊子牡丹一事,景熙帝一聽之下便當即取締用鮮花,其實多也有這個考量。

連阿嫵一市井子都知道緣由,只怕傳揚甚廣,太過奢靡驕縱,招惹非議,史書上記一筆,或者哪個文人墨客作詩一首,來一句“南瓊牡丹絕,只為金枝宴”,怕不是還得流傳千古。

皇太后瞥了他一眼:“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就直接說吧,別繞圈子了。”

景熙帝:“以兒子的意思,倒是不如趁著這兩年還未曾說定親事,兒子請太學院的弟子教誨德寧,并有相伴陪讀,悉心引導輔佐,如此也好扳一扳子,將來也能有個好聲名,說出去便是公主就學于太學院,師從大儒……母后意下如何?”

師從大儒……

皇太后搐了下,就自己那孫師從大儒?

不過什麼都沒說,心領神會地看了兒子一眼:“極好,就以皇帝所言吧。”

沒有任何一個祖母會阻止自己孫師從大儒,皇帝這話一出,皇太后決定,押也得把孫押到太學院。

景熙帝:“既如此,那兒子便下旨了。”

Advertisement

于是兩個人當即商議,景熙帝便命人宣了秉筆太監,當場草擬圣旨。

皇太后有些驚訝:“原不是什麼大事,倒是不必如此鄭重。”

畢竟只是后宮事,隨口說一聲便是了,怎麼竟如此興師眾。

景熙帝笑:“母后,德寧那子,必須圣旨才最為奏效,也省得趕明兒母后心疼了,又要縱著。”

說著,不由分說,已經命人將圣旨草擬了,迅速刻印文,并由閣傳達出去。

這麼一來,決議經閣而發,后宮再是干涉不得。

片刻后,景熙帝拜別,德寧公主趕來,卻是聽得一個晴天霹靂,從明日開始,每日辰時都要前往太學院聆聽教誨,并由輔導課業,學習事之理,要在那里足足待夠五個時辰才能回宮。

五個時辰啊!那簡直是上刑!

扯著嗓子便要哭嚎:“皇祖母,德寧不想——”

皇太后:“哎呦,我的兒,皇祖母也不想,可你父皇這圣旨已經下了……”

圣旨?!

德寧兩,差點栽那里。

父皇怎可如此待

**********

這晚,惠嬪在景熙帝走后,倒是自己悶笑了好一番。

皇帝怎麼突然來自己這里,足足喝了兩盞茶,不過是想聽自己說說那小姑娘進學的事罷了。

記憶中的景熙帝從來都是高深莫測,帝王氣勢,讓人難以捉

現在可倒是好,竟然栽在了這麼一個小娘子手中,幾乎被一小娘子牽著鼻子走了。

想起這些,好笑之余,又覺得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機會。

二十七歲了,熬到惠嬪這個位置到頭了,所以開始與世無爭,可是只要有機會,誰不想稍微再往前一步呢。

覺得眼前就是一個機會,幫襯好這小貴人,的前途還可以更好。

Advertisement

這麼大的餡餅,為什麼獨獨落在自己頭上,而不是別人,可見景熙帝是看中自己的,他覺得自己穩妥,子也好。

于是第二日,早早過去瑯華殿,一眼便看到阿嫵紅著眼圈,蔫蔫的。

阿嫵看到后,扁了扁,挪開了視線。

惠嬪笑著道:“怎麼,今天見了都不肯一聲姐姐了?”

阿嫵只好道:“姐姐。”

聲音的,悶悶的。

惠嬪簡直想笑出聲,走到阿嫵面前,溫地看著:“寧貴人,昨晚皇上到了我那里,你猜皇上怎麼說?”

阿嫵:“怎麼說?”

惠嬪:“皇上說你不好好學,不太上進。”

阿嫵:“……”

無奈地嘆了一聲,一臉沮喪頹然。

惠嬪:“你不用多想,該學的你好好學,不然趕明兒失寵了,你說這事可怎麼辦?”

惠嬪一臉看熱鬧的樣子,阿嫵蹙眉,有些犯愁。

其實知道惠嬪在打趣,皇上不至于不搭理,哪那麼容易失寵呢。

不過他惱了,非要著自己學,這倒是一個麻煩。

喃喃地道:“孫姐姐,這可怎麼辦呢……不然我去求求他?”

惠嬪將自己記的筆記拿給阿嫵:“我的這些,你先拿去看看吧。”

阿嫵看了看那筆記,是用紅繩捆著的宣紙,上面麻麻的蠅頭小字。

道:“謝謝姐姐。”

惠嬪一臉的溫:“自家姐妹,不必那麼客氣,你先好好看,等用過午膳,我們一塊過去經延殿。”

阿嫵點頭:“嗯!”

這次惠嬪自然存著心思,看看德寧公主要做什麼,若是再欺負人,那就得設法通風報信了。

可誰知道這日前去聽學,竟不見德寧公主。

仔細一打探才知道,德寧公主被一道圣旨打發出去,每日足足五個時辰留在太學院,跟著弟子聽書,不能回來了。

據說德寧公主哭嚎著哀求太后,無濟于事,又去找母妃,被康妃一攛掇,跑去奉天殿要見景熙帝。

宮中外有別,公主或妃嬪甚至皇后,無詔不可能隨意前去奉天殿,是以直接被攔,公主哭求,要見景熙帝,里面卻無半點回應,只派了送回,并訓誡教導。

大庭廣眾之下,一國公主胡鬧一場,見不到父皇,還被教導,德寧公主面盡失。

帝王行事冷,在規矩律法外,并無半分溫,哪怕是后宮唯一的公主也不例外。

第二日便有監和前來,要陪同公主前往太學院,態度強,不能不去。

公主便是鬧騰也無濟于事,只能心不甘不愿地去了。

對此,眾妃嬪也都吃驚不小,太子妃更是驚訝,帝王竟對德寧公主擺出如此強姿態。

大家面面相覷間,突然意識到一件事,帝王此舉顯然別有深意。

康妃在那種場合犯帝王逆鱗,帝王看似輕描淡寫,只是命懲戒,但其實心中對康妃很是不喜,往后的日子會慢慢顯出來。

因為康妃依仗的是德寧公主,德寧公主如果明曉事理,就此為母認錯,或者還能挽回一二,可德寧公主卻越發理所應當,甚至仿佛覺得皇帝錯了,母妃是對的。

景熙帝自然不會姑息。

到了這里,若德寧公主能夠聆聽教誨,改過自新,那倒是還好,畢竟是皇帝唯一的兒。

若繼續冥頑不靈,過兩年擇良婿厚妝送嫁,宮中又沒有能在帝王跟前說話的母妃,這父分便越發生分了。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