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錦帳春深 第133章 御前告妻

《錦帳春深》 第133章 御前告妻

議政殿上。

群臣各自奏上所請之事,眾人對西昌向大齊求和之事提出了各種想法,都說是“皇帝圣明,天佑我大齊”。

皇帝的心腹大臣們默契地對沈家祖孫即將抵達京城之事閉口不談。

只有幾個把“清正廉明”看得比自己命還重的言站出來說:“老臣有本啟奏!沈十雖為一介流,但此能征善戰,不僅解了西疆之危,還反攻至西昌境,拿下了遇水城,此乃天生的將帥之才,雖有過,但更有功!”

“皇上,沈毅一輩子都守在西疆,即便是要問他的罪,也要念及他勞苦功高,沈家滿門戰死沙場,恤一二啊!”

皇帝坐在龍椅上,聞言就皺起了眉頭。

作為皇帝心腹的李相見狀,立即開口反駁道:“徐大人的意思是只要有功,就可以抗旨不遵?連奪兵符,擅自領兵這種事都可以輕易原諒了?”

徐大人連忙道:“老臣絕無此意。只是西疆當時況危急,將在外,難免事急從權。”

“可沈十不是將!”李相道:“沈十只是一介流,只是沈毅的外孫,沒有半點職在就敢做出大鬧都護府,搶兵符、殺都護這樣的惡行,可見沈家在西疆一家獨大到了何種地步?你為言,不參沈家,反倒在這替沈家開,徐大人,你這清正的言,如今看來也不怎麼清正!”

Advertisement

“我看李相是公報私仇,京城之中誰不知道丞相府的二公子覬覦沈十,反被打了廢人?李相現在口口聲聲說沈十做的是惡行,你怎麼不想想西疆的百姓是誰護住的?我大齊的國土是誰爭回來的?”

徐大人做了那麼多年言,中氣十足,一句句問的李相臉越發不好看。

李相道:“正因為有徐大人這樣的人在,沈十才敢那般胡作非為,兵符是何等重要的東西?若手持兵符帶兵攻打的不是遇水城,而是京城呢?到時候皇上的安危、你我的安危誰能保證?”

徐大人氣的臉紅脖子,“沈家人絕不會做臣賊子!”

李相道:“誰能保證?你嗎?誰說了都不算數!”

這話正稱皇帝懷。

皇帝元嵩年近五十,登基為帝二十多年,早已經沒了年輕時的壯志豪,特別是三年前被敵國所擒差點死在異鄉,回來之后越發地縱樂,不問朝政了。

今日修皇陵,明天修宮殿。

后宮嬪妃群,奢靡無度。

這位徐大人平日里沒參李相,連皇帝也頂撞過數回,每每都是口若懸河,一副你不聽我就撞柱的架勢。

今日為了沈家祖孫,卻被李相噎了個正著。

真是難得一見的場面。

元嵩原本急著下朝去聽戲,見徐大人被噎,又多了幾分興致,“王,你覺得沈家祖孫可否功過相抵?”

Advertisement

被點到名的王元明心里咯噔一下,應聲出列,“兒臣……兒臣以為還是得先見到沈家祖孫,問明緣由,確認此兩人所行之事,再論功過。”

元明是庶出的皇子,年近三十,前幾年封了王,原本早該去封地的,但他生母這兩年子不太行了,怕他這一去就看不到最后一面,所以一直逗留京城。

王為皇帝長子,但生母出卑微。

元啟為次,卻是中宮嫡出。

這次去遇水城接西昌的求和,皇帝派了元啟去,王這個做大哥的反而留在京城,天天聽大臣們吵如何置沈家祖孫。

李相一黨恨不得沈家祖孫被死。

清流一黨則認為沈家祖孫罪不至死。

皇帝聽到沈家祖孫這幾個字都煩,面上卻要擺出一副公正嚴明的樣子,時不時問幾個皇子和大臣們。

“盡說些廢話。”

元嵩不滿王的圓

元明聞言,額間頓時冒出汗來,低頭道:“兒臣愚昧。”

元嵩又點了其他幾個皇子和大臣,問他們有何看法。

皇子們為求順應帝心,說的都是些話。

幾個大臣宦海沉浮多年,都是的老狐貍,話說的極其冠冕堂皇,幾句話下來就把燙手山芋拋回了皇帝手里。

一切都聽皇帝決斷。

元嵩心里滿意了,面上卻不顯,“那就等沈家祖孫到了,讓懸鏡司審問一番,再做定奪。”

Advertisement

懸鏡司是皇帝的鷹犬,只聽皇帝的命令行事。

就等同于私審。

結果如何,全看皇帝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幾個皇子和眾大臣齊齊躬行禮道:“皇上英明!”

“不可!即便要審也該由三司會審!”

徐大人的反對在眾人的贊揚聲蓋了過去,顯得那樣輕微薄弱。

皇帝不悅地看了徐大人一眼,抬手示意大侍喊退朝。

侍高聲道:“有事再奏,無事退朝!”

眾大臣齊聲道:“臣等告退——”

眾人躬而行,皇帝剛剛起,就看見殿外一名小侍匆匆而來,大聲稟報道:“皇上,宮門外有敲響了登聞鼓!”

元嵩轉,“何人擊鼓?所為何事?”

回列,正了正

來稟報的小侍道:“鎮北王府小王爺秦瑯,狀告發妻沈若錦!”

秦小王爺秦瑯?

敲登聞鼓,狀告他的發妻沈若錦?

以夫告妻這種事何其罕見?

大臣們頭接耳。

李相聞言眸微變。

這個秦瑯不止廢了他的二兒子,還放火燒了李園,行徑極其惡劣,睚眥必報。

離京前還護妻護得跟什麼似的。

去了一趟西疆回來,就來前告妻了,此事必有蹊蹺。

元嵩“哦”了一聲,心中不喜秦瑯出來攪局,面上卻頗有興致地問道:“秦瑯告沈若錦什麼?”

侍恭聲道:“秦小王爺告沈若錦不守婦道,不事夫君。”

大臣們議論紛紛說這個秦小王爺真是荒唐,連夫妻之間這點事都要鬧到議政殿來,皇帝日理萬機哪有空閑管他這些破事。

但他敲響了登聞鼓。

這事已然引起全京城甚至全天下人的關注。

皇帝甚至不能再讓懸鏡司私審沈家祖孫,只能把這事放到明面上,不僅要三司同審,他這個皇帝都要做主審,其結果更要公之于眾。

好一個秦瑯,鎮北王府的小王爺,沈十的夫君——

此人究竟是城府極深?還是荒唐紈绔!

都得宣上殿來,親自見了才知道。

皇帝眸沉了下來,“宣秦瑯上殿。”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