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夫君清心寡欲,我卻連生三胎 第687章 番外12

《夫君清心寡欲,我卻連生三胎》 第687章 番外12

吃過了豆包婚禮這個經驗包,湯圓的婚禮辦起來,大家就都得心應手了不

加上又多了姜氏這個幫手,路蓁蓁和橙子都覺輕松了許多。

等到湯圓的婚禮辦完,府里的下人們都松了一口氣。

路蓁蓁也大方的給府里所有的下人,都發了兩個月的月錢。

周氏也獲得了跟姜氏一樣的待遇。

三朝回門后,立刻麻溜上崗干活。

三個月后,姜氏和周氏妯娌通過了婆母路蓁蓁的考核后,國公府和侯府的中饋大權立刻就被丟到們倆的手里。

姜氏和周氏拿到中饋權,心里自然是高興的,誰不想當家做主啊。

只是還沒來得及高興多久,傅知易就宣布,要分家了。

別說姜氏和周氏嚇了一跳,就是豆包和湯圓都被打了個猝不及防。

豆包沒忍住:“爹,二弟是新出爐的定遠侯,不能久居國公府,得分府別居這說得過去,可您把我怎麼也分出去了?”

傅知易一哼:“誰說把你分出去?你跟你媳婦兒老老實實的呆在國公府!我跟你娘,你祖父祖母和你妹子,我們分出去,回郡主府單過。”

豆包急了:“不是,這天底下哪里有分家,把爹娘祖父祖母分出去的?爹,兒子我哪里做得不好,您教訓歸教訓,別拿分家開玩笑。”

“誰跟你開玩笑了?你們都家了,以后就該自己當家做主了。總歸是要分家的,早點分好,免得將來牽扯太多,分不出清楚了。”

豆包委屈了:“我們本就是一家人,要分那麼清楚做什麼?家了,難道我們就不是一家人了?”

蘭氏和三老爺之前就已經聽傅知易和路蓁蓁提過那麼兩句,說等兩兄弟親后就分家的話。

他們本以為是分家不分居,先把家產分了,免得將來兄弟為這個鬧得不愉快,反而傷了兄弟分。

Advertisement

可是沒想到居然是這種分家?

蘭氏和三老爺倒是難得想到一起去了。

反正他們沒被分出去,還跟著兒子和兒媳婦,還有孫一起呢。

回郡主府住也好。

至于兩個大孫子,就在隔壁,隔得又不遠。

再說了分家又不是分宗,只要有心,隔三岔五的就能見著,也沒什麼不好的。

尤其是三老爺,幾乎要老淚縱橫了,老老實實做人,兢兢業業蘭氏,終于看到了效。

起碼這次分家,兒子終于記得把他也帶上了。

!想哭!

豆包和湯圓兩兄弟是難想哭!

世上哪里有這樣分家的道理?

別人的父母,好幾代同堂都舍不得分家呢,怎麼他們的父母,就這麼迫不及待?

他們是什麼很不重要的人嗎?

“祖父祖母,你們說句話呀,哪里有這樣分家的?這要是分家了,以后你們想看到我們就沒那麼方便了。而且,說不得過幾個月,你們就要抱上曾孫了,你們真舍得嗎?”豆包可憐兮兮的看著蘭氏和三老爺。

他知道,蘭氏和三老爺往日里最疼他們三兄妹了。

如今看爹娘這態度是堅決的,只能從祖父祖母這里手,看能不能求了。

十分有心機的用還沒影子的曾孫來引蘭氏和三老爺。

蘭氏和三老爺果然有幾分心

蘭氏猶豫著想開口勸上幾句。

路蓁蓁先開口了:“分家而已,三座府邸離得這麼近,你們真想祖父祖母了,只要你們不嫌累,天天過來請安不就能看著了?你們以后有了孩子,你們祖父祖母要是想孩子了,就去你們府里住上幾日,難道你們還能不樂意?”

把豆包的話都給堵了回去。

蘭氏一聽,這話說得對啊,立刻閉口不言了。

豆包和湯圓哀怨的看著路蓁蓁。

Advertisement

他們知道,這家里,看似一切都是路蓁蓁說了算,實際也確實是路蓁蓁說了算。

路蓁蓁都說了這話了,那就代表這是他們夫妻二人共同的決定,不會更改了。

只是兩人還是心有不甘啊,還想說話,被傅知易一手一個,拎著去了前頭書房。

至于姜氏和周氏兩妯娌,那真是坐立不安。

心來說,公婆這麼大度放手,親三個月就要分家,以后他們自己當家做主,哪個兒媳婦兒會不高興?

只是這驚喜來得太突然,驚喜也太大了,們有些不敢相信。

尤其是這分家還分得不合常理,是公婆帶著祖父和祖母還有小姑子分出去,讓外人知道了,還不知道怎麼說呢。

就怕傳到最后,們的錯,說是們挑撥著要分家的,那可就冤死了。

尤其是姜氏,力更大,都已經能想象到,娘家人要是知道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就是來罵不孝順公婆了。

路蓁蓁見兩個兒媳婦臉惶惶然,知道們的擔心。

道:“你們放心,這分家一事,是我跟你們父親早就商量過的。也會寫到家規里頭去,以后家中男丁,親后就分家,你們將來的孩子也是如此。”

這是告訴兩個兒媳婦,這事不與們相干,也不會累及們的名聲。

姜氏和周氏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氣,如此甚好,甚好。

不過這個時候,孝順的心還是要表白表白的。

兩妯娌都忙表態說,其實也不想分家,還想多孝順伺候公婆和祖父母幾年呢。

路蓁蓁斷然拒絕:“孝順不孝順不在這里。家里養了那麼多下人是做什麼的?娶你們回來,往小了說,是你們夫君和你們投意合,想和你們結夫妻共度一生。往大了說,娶你們回來,是希你們輔助自家夫君,幫助他們打理好家里的事務,讓他們能安心干出一番事業來。還需要你們給傅家給你們夫君繁衍子孫,延續傅家的香火基業。”

Advertisement

“你們能做到這些,讓我們這些長輩不擔心國公府和侯府后繼無人,看到你們夫妻和睦,子孫繁盛,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一席話說得姜氏和周氏眼圈都紅了,看著路蓁蓁的眼神,充滿了親近。

這個世道,尤其是高門大戶里頭,兒出嫁為人婦,從家中的了別人家的新婦,在公婆面前立規矩,伺候公婆小叔子小姑子,才是常態。

略微好些的人家,公婆能不給兒子賞下幾個貌丫頭,不磋磨兒媳婦,就已經是極好的公婆了。

如同自己公婆這樣的,真算得上是神仙公婆了。

也不知道們上輩子積了多德,今生才有這樣的福報。

一時間,妯娌倆真恨不得把路蓁蓁這個婆母給供起來。

只說傅知易那邊,也不知道跟豆包兄弟倆說了些什麼,兄弟倆終于不鬧騰了。

家產什麼的,傅知易早就讓人清點過了,也早就分好了。

分家這日,請了長樂長公主和駙馬,蘭家人,寧平侯府,傅家二房,蜀王府做見證。

這幾家人接到帖子都沒多想,樂呵呵的就來了。

來了后,才知道居然是要分家,拉他們來做見證的。

再一看這要分家了,按常理來說,應該是兒子們高興,長輩們不樂意。

可他們看到的是,傅知易和路蓁蓁,還有蘭氏和三老爺高高興興,豆包和湯圓夫妻一臉郁悶。

咋反著來的?

二老爺神一變,拉著三老爺到一旁打聽況去了。

蘭大舅舅如今年事已高,去年就只掛了一個師的銜,雖然還是戶部尚書,可基本也是半退狀態了,不過是做個吉祥鎮著戶部,只等戶部侍郎歷練夠了,就退位讓賢。

不過雖然年紀大了,可神頭還好,眼神仍舊銳利明亮。

他素來是知道,自己這個外甥兼婿和義兩人做事素來有章程,因此只抱著茶盞不說話。

蜀王世子只笑呵呵的跟傅知易說些家常話,半句也不多問。

長樂長公主拉著橙子說話,駙馬在大廳里轉圈,那博古架就無限吸引了他,那一個目不轉睛。

寧平侯府今日來的是博哥兒,按理來說應該是傅知簡過來。

這不,豆包婚禮后沒多久,傅知簡就在一次睡姨娘的時候,中風了,據說后半輩子都只能躺在床上,口不能言,手不能了。

因為不太彩,對外只說子不好。

如今已經遷到了侯府后頭一座安靜的小院子里榮養去了。

所以今日只有博哥兒來了。

他是晚輩,自然是沒有他說話的份。

來了就老老實實的坐在那里,秀秀氣氣的喝茶。

倒是蘭氏問了幾句他的婚事,博哥兒已經定下親事了,這親事還是人家。

就是唐梁家的閨

上次橙子去了西戎草原,被唐梁的人找到。

唐梁知道豆包要親,自然也有賀禮要送。

剛好他留在京城的老母親說是病了,想念孫

唐氏也就跟橙子一起回的京城,不過進了京城后就分開了。

后來,唐家人帶著唐氏上門,謝定國公府。

路蓁蓁見那唐氏落落大方,頗有幾分英武之氣。

想起傅知易那日說的要給博哥兒說個武將家的兒,就沒忍住跟傅知易提了一

傅知易后來讓人去打聽了況后,倒是覺得這唐氏是個不錯的人選。

先跟寧平侯府通了氣,才又給唐梁去了一封信。

唐梁自然是樂意的。

雖然傅知易和寧平侯府分了宗,可能讓傅知易親自寫信來說這門親事,那就證明,兩家的關系還不賴,最起碼傅知易對寧平侯世子這個侄子還是有幾分關切之心的。

自家事自家知道,他能混到現在這個地步,就是靠搭上了傅知易。

如今能更近一步,關系更近一些,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他也不是那賣兒的,也讓人打聽了寧平侯世子博哥兒的況,子倒是個溫和的。

邊也沒有那些七八糟的,還考中了舉人。

這門婚事,除了寧平侯和寧平侯其母有些糊涂不妥外,都沒什麼可挑剔了。

說來還是他們家高攀呢。

征求了唐氏的同意后,這門親事就定下來了。

博哥兒跟唐氏也已經見過了幾次面,兩人對對方都還算滿意。

年后就將迎娶唐氏過門。

那邊二老爺已經從三老爺里知道了今日要如何分家,為何分家,整個人都麻了。

這些年,二房一直跟著三房的腳步,日子也確實過得蒸蒸日上的。

可這麼分家,實在有點跟不上啊!

二老爺還有些發愁呢,傅知易已經當眾將今日為何要分家,以及如何分家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饒是蘭大舅舅這樣見多識廣,泰山崩于面前都不變的老狐貍,一時也差點被茶水嗆住了。

更不用說長樂長公主的駙馬了,剛上手了博古架上一個田黃石的擺件,差點沒拿穩摔地上。

好在大家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很快就都回過神來。

甚至已經在心里琢磨,這樣分家的好和壞,自家有沒有可行來。

大家都是來做見證的,當事人都沒意見,事就格外順利。

只需要在分家書上,簽名畫押就是了。

這個家分的那一個干脆利落和迅速。

等到消息傳出去,大家震驚的時候,傅知易和路蓁蓁已經帶著蘭氏,三老爺和橙子搬回了郡主府。

一時間,京城宦圈子里說什麼的都有。

男人們都覺得定國公分家太過草率了,人們是約知道了當初寧平侯府后院的一些事的,都覺得定國公夫妻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未雨綢繆呢。

年輕的一輩們,則是羨慕豆包和湯圓兄弟,剛家,父母就將爵位家業一并付,不偏不倚,簡直是夢寐以求的父母。

倒是那些未出閣的千金們,紛紛打聽,朝著哪個方向磕頭,能得一對這樣的神仙公婆,們一定天天早晚磕頭。

反正定國公府這次分家,給了京城宦圈子極大的震撼,尤其是后來見定國公世子和定遠侯兄弟倆分家后,甚至比過去更好了,守相助,互為依靠。

妯娌之間也從無罅隙,從未紅過臉爭過長短。

倒是讓后來不人家分家的時候,都有意無意的學上了定國公當初分家,這都是后話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