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蘭香緣 二百三十八 問藥

《蘭香緣》 二百三十八 問藥

第二日清早,香蘭服侍林錦樓起床習武,后又回到床上瞇了一回,直到靈清隔著簾子來,方才起了。洗漱完畢,小鵑捧出鏡匣文給香蘭梳頭。此時已暮春時節,早上仍有涼意,香蘭覺著春衫太薄,外面又罩了一件梅蘭團繡半臂。

小鵑過來了兩把,羨慕道:“這料子真,上等綢子做出來裳就是不同,配上這繡的花樣子真是絕了。”

香蘭見左右無人,便低聲道:“這料子還剩下點,你省著點裁,還能做個比甲。喜歡這花樣子,回頭我畫給你。”

小鵑喜道:“當真?”搖著香蘭的胳膊道:“好,好姐姐,你最疼我了……你這服上的花樣子我不要,省得繡出來穿著招眼。要得空,就給我個簡單些的,折枝桃花也好,山水也好,繡起來省事,也不至于糟蹋這料子。”

香蘭連聲應了,見小鵑歡喜的模樣,不由微笑道:“這個月你做生日,找一天大爺不在,咱們幾個把門兒關起來,一桌好菜,好生熱鬧熱鬧。”

一語未了,林錦樓便著汗走了進來,比往常早了半個時辰,他徑自在香蘭邊坐下來,盯著臉看了看,道:“方才說什麼呢?笑得這麼高興。”見香蘭雙頰微紅,不由放低聲音道:“爺記著你當丫鬟時候,頭上簪朵蘭花,還照湖影兒,又笑又唱來著,你該多笑笑。”說著便要親上去。

香蘭不由紅臉,一面躲,一面去推林錦樓道:“大爺先去洗洗,一的汗。”

小鵑見林錦樓眉眼間帶調笑纏綿之意,手腳麻利的獻了茶便溜了。

香蘭躲不過,到底讓林錦樓摟住親了一口。方才松開手道:“先別吃東西,茶也別喝,待會兒有大夫過來請脈。”

Advertisement

香蘭奇道:“大夫?我又沒生病。請大夫過來作甚?”

林錦樓道:“你總懷不上子,爺找了個醫高明的太醫給你瞧瞧。”

這一句把香蘭驚得魂不附。忙說:“我……我沒病,我……”

林錦樓見發白,還以為是香蘭怕自己嫌棄不能生養,遂滿不在乎道:“怕什麼,你自然是沒病的,找個大夫來瞧瞧,調養調養也是好事。”說著把丫鬟換進來準備盥洗之。又對雪凝道:“你盯著,別讓你們吃東西喝茶。”說著便去屏風后沐浴。

香蘭坐在外頭心神不寧,手攥著帕子,將要擰出汗來。

剛沐浴完。便聽外面有人回道:“張太醫來了。”林錦樓忙換過裳,將人請至廳中,寒暄已畢,便道:“今日邀老先生來,是來瞧瞧家中眷的子。”

張世友道:“不知所犯何疾?先前可否瞧過大夫?留下什麼方子?”

林錦樓道:“我的一個妾。子還健朗,只是久久無喜,也讓人煩憂。”

這一句話張世友心中便有數了,達貴人家里不乏求嗣問藥的,只大多是正頭太太們悄悄來請。這般給小妾看病的倒是頭一遭,張世友暗暗驚奇,面上不帶分毫。待進了居室,只見屋里三四個丫鬟,皆是穿紅戴綠綾羅綢緞,擺出去都比等閑小姐面,單有一人,坐在床上,形容甚,張世友心中盤算。自己三十年出王孫貴族豪門之家,所見婦人者,及得上這般的屈指可數,心中便恍然為何林錦樓單要為瞧病了。遂對林錦樓道:“這就是府上的了?”

林錦樓道:“正是,勞煩老先生看脈。”

丫鬟們捧過大引枕,香蘭只得拉起袖口,出脈,張世友先按在右手脈上,細細診了一回,又請左手脈,問了日常飲食等,方才起道:“出去坐罷。”

Advertisement

待到大廳上,有婆子奉茶,張世友捧起來吃了兩口,林錦樓道:“老先生,您瞧子……”

張世友道:“我看府上的脈息,左脈沉,右脈無神,心氣虛弱,虧氣滯……”

林錦樓不耐煩聽張世友背醫書,便打斷道:“勞煩老先生明說,子生養可否有礙?”

張世友笑道:“不礙得,需要仔細調養,老朽開個方子,吃幾副好生調養,府上不缺銀子,只管用好藥來抓,行房上也需有些計較,剛用藥頭兩個月不可太頻。幸而府上年紀輕,快則三月,慢至半年,也就調養過來了,生養無礙。”

林錦樓笑道:“這便好,吃什麼好藥都無礙。”心知這張世友是慣見這類癥候的,疑難雜癥見過不,如此說無礙,那便是真的無礙,臉上不由帶了笑意出來。

張世友道:“只是這位姨思慮太過,唯恐傷肝,老朽再開一劑疏肝的方子,平日里也需多保養罷了。”言罷提筆在紙上刷刷點點寫了兩張方子,又囑咐林錦樓一回。

林錦樓心里舒暢,一封厚厚的紅包,道:“區區心意不敬意,日后免不了再勞頓老先生上門。”

張世友手一掂,只覺沉得手,從善如流的收了,只笑道:“林將軍客氣了。”

正此時,書染進來添茶,對林錦樓使眼,林錦樓會意,借故出來,書染低聲道:“大爺,尹姨娘過來,說二爺今天一早神不振,聽說大爺請了太醫過來,想請太醫過去給瞧瞧。”

林錦樓便同張世友說了,命婆子領著大夫去,把方子看了一回,見皆是養榮補虛之,便把書染來,把方子遞與道:“京城里有家里一間藥材鋪子,按這方子,抓十副上好的來,家里的鋪子若沒有好的,就去外頭買。”頓了頓又道:“讓徐福親自去辦這件事,回來煎好了給香蘭吃,要親自看吃了才。”

Advertisement

書染道:“我方才進來添茶,大夫說的話聽進幾句,有些話也不知當講不當講。”

林錦樓道:“你說。”

書染道:“香蘭雖是個溫的好兒,見人也常掛著笑,可里是個極剛強的,心細,會猜度,這樣多思的秉也怪道肝上郁了,依我說,大爺不如帶出去散散,看看景致也好,說說笑笑也好,京城里也有不跟咱們好的人家,讓去走幾個知心朋友,多說說話兒也就好了。我們雖跟好,可一則是仆婦下人,總有不妥帖的地方,二則心思跟旁人不同,我們有時候也不能知知意的。我看昨日大姑和二姑很相得,可二人也不好總往家來的。”

林錦樓點點頭,道:“爺知道了,你去罷,好生伺候你,爺記著你的功勞。”

書染要的就是這麼一句,滿面掛著笑,拿著方子出去了。

林錦樓復又回到房里,見香蘭正心神不寧的坐在那兒,便上前摟了道:“安住你的心,太醫說了,你這個不病兒,養幾日,保準生個胖小子。”

香蘭勉強勾了勾角,心里卻焦慮萬分,眼下還在熬日子,又怎好再有個孩子?

林錦樓見呆愣愣的,便拍了拍香蘭的小手,道:“過兩日魯家老爺子做壽,給爺下了帖子,總是一家姻親該打個照面,你也一同去,多結,看看戲什麼的,散散心也好。”魯老爺子做壽,他本想打發人送些表禮過去算了,只是林東紈臨行前,殷勤邀他去,聽說林東紈在婆家也非過得順意,終歸是一家親人,林錦樓便打算親自去拜壽,給他大妹撐撐腰。方才聽書染說了這一番話,便打算連香蘭也帶上。魯家有林東紈在,也不會讓香蘭吃了虧。

香蘭心里糟糟的,林錦樓說了什麼也都胡答應著,忽有婆子來報,說張太醫給林錦軒看過了病,這就告辭了,林錦樓免不了去相送,又對香蘭道:“二弟又鬧病,咱們不知道也罷了,這一遭既知道了,你去倉庫看看有什麼合適的送過去,替爺去看看,爺待會兒還要出去辦事,不親自去了。”

香蘭只得答應,找書染要過倉庫的鑰匙,打開一瞧,只見里面只是些大件的玩,有些尺頭、布料,藥材只是些殘渣。書染道:“因京里不常住,東西就,藥材怕放壞了,也怕串了藥,有些就拿到家里藥材鋪子去了。”

香蘭翻了翻尺頭,UU看書 www.uukanshu.com便對書染道:“細布還好,只是這些綾羅綢緞,放時間長了只怕不鮮亮,也霉壞了。”

書染道:“好的料子都帶回金陵了,倉庫里都是剩下的,雖說不如蘇杭的綢緞,可這些號稱‘京綢’,也是有些名氣的,看哪個好只管挑去。”

香蘭想到上回同譚氏鬧得不歡而散,兼又是個好修飾之人,存了和解的心思,便挑了匹石榴紅的尺頭。香蘭回去命小廚房做了一盞燕窩湯,書染裝在食盒里提著,同香蘭一道去了林錦軒住的康福居。

一進院子,只見有個穿著蟹殼青比甲的丫鬟蹲在屋檐下守著小泥爐子熬藥,手上拿了一柄團扇在扇,香蘭看了一眼,不曾留意,邁步要往屋走,只聽譚氏的聲音從窗戶傳出道:“藥呢?怎還沒好?難不出去瘋了,沒聽見二爺咳嗽?”

p:

謝1314998的桃花扇,三張平安符,ff殿下的平安符。

保底有雙倍紅,諸位的紅票請留在月底再投給小禾,謝謝^_^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