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蘭香緣 二百五十九 姜家(1)

《蘭香緣》 二百五十九 姜家(1)

次日起來,香蘭一早去給秦氏請安,先孝敬自己親手做的一香囊,道:“天漸漸熱了,蚊蟲漸漸多起來,這是我得閑兒做的針線,里面里放了幾味藥材干花都是寧神驅蚊的,系在被角也好,放在枕頭旁也好,晚上睡得香甜。”

秦氏接過一瞧,只見是個檀金線荷花刺繡的葫蘆香囊,比尋常香囊要大些,花樣巧,針線細致,里面裝得鼓鼓的,拿到手中,立時幽香盈鼻。秦氏還未來及夸上一句,又見香蘭將府上的賬簿、對牌等一并了,道:“我年紀輕,不懂事,又愚笨,這些日子全賴書染們幫襯著,才勉強應付幾日,如今太太回來,我再不敢班門弄斧了。”

秦氏一愣,不由細細去看香蘭,只見臉上笑得一團靦腆和煦,未見半不悅。秦氏目復雜,這陳香蘭果真是個聰明人,昨日只微微帶了出來,便立刻明了了。一直覺著做妾的只要姿容鮮艷,笨笨憨厚老實的最好,太伶俐的反而生事,只是香蘭……看著那張芍藥潤雨的臉兒,倒真是憐憫起來,這孩兒活得這樣明白,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可心里的到底一塊石頭落了地,笑說:“都是樓哥兒那孩子,給你添了這麼些煩心事兒,日后他欺負你了,只管告訴我。”

香蘭只抿笑,微微垂了頭。心里一哂,代管林家宅諸事實在是逾越了,昨天從秦氏的臉就能瞧出心里不樂,林錦樓遲早再娶,任誰都不愿家里有個掌著實權的妾,否則哪個名門族的貴樂意嫁進來呢?縱然救過秦氏一回,秦氏也著實激,可天大的恩。隨著日子一天天也就淡了,人總也有還完的一日,自然曉得秦氏的心思。故而一早便將這燙手的東西奉上。這些本就不是想要的,又何必攬在上招眼?抬起頭看見秦氏滿面笑得慈。命綠闌端了一盤嫣紅滴的櫻桃,賞給吃。

Advertisement

兩人閑話一回,便有婆子說:“二來了。”譚華進屋,香蘭起,譚華先行過禮,秦氏便讓座,譚氏便在一椅上坐了。特特將椅子往前拉了一寸,比香蘭更靠前,問候秦氏寒溫,又從袖中出一個香囊。奉上前道:“媳婦兒針線糙,但總是一番心意。”說著遞上前。

綠闌正在一旁伺候,心說:“巧了,香蘭送香囊,譚氏也送這個。”探脖去。只見是個黛繡蝴蝶戲黃牡丹的元寶香囊,卻不比香蘭那個有文采。綠闌暗道:“倘若是送長輩,這個香囊也使得了,只是香蘭先送了一個,倒顯得送的這個香囊寒酸。更別提太太昨兒個還給了那麼厚的賞。”

華笑道:“里頭放的是上好的麝香、冰片、丁香、最難得了,開始裝了好些藥材,連香囊的口兒都要收不住,這才又取出來了些。”

綠闌暗自撇,心道這樣癟的香囊,只怕用半個月就沒味道了,還好說藥材“開始裝得口兒都收不住”。

秦氏含笑道:“難為你想著。”便把香囊給綠闌,譚華還想再夸香囊兩句,只見秦氏整了整子,開口道:“這幾天老太太娘家妹妹要來府上住兩日,你們都要尊一聲‘姨老太太’。長子任東閣大學士,如今奉旨出都任浙江參議,闔家皆要搬走。只是姨老太太年歲漸大,天氣也熱了,恐路上有個好歹,便暫居京城,待江浙宅子置備齊全了方才上路。如今他們在京城的宅子已經賣了,我想著都是一家子親戚,便請他們來家里小住。姨老太太邊留了最小的孫兒伺候著,同你們年歲差不多大,日后一玩,一,要多多照顧著才是。”

Advertisement

蘭、華二人應了。

秦氏又說了幾句,方才打發二人散了。譚華在香蘭之前出了門,也不同香蘭寒暄告辭,自顧自拔腳便走,香蘭趕在后面說了一句:“賬冊對牌如今都予太太,二日后取藥材便問太太要罷。”

華腳步一停,回頭看了香蘭一眼,目微詫,旋即點了點頭,神淡淡的,昂著頭去了。書染正在外頭等香蘭,迎上前道:“這是怎麼了,讓這樣?見人還答不理的。”看著譚華背影,只見穿了桃紅的窄裉襖兒,銀紅銷金的兒,襯著盈盈一握細腰,手里搖著扇兒,扶著丫鬟,量一扭一扭的,便扇著帕子冷笑道:“前幾日尹姨娘還同我抱怨,說這位二天天要好吃好喝,什麼貴點什麼,裳首飾也都要最好的,家里已做過了裳,自己又拿大筆銀子添置,天天打扮妖妖。在自己上大把撒漫使錢,可給別人花一文都跟了心肝兒似的。每回打賞丫鬟都給一兩文,沒得讓人笑話。尹姨娘想做雙鞋,本想要些好綢緞,二隨便給了一兜零碎布頭打發了,還說都是上等好料子,到二爺跟前表功。尹姨娘本想同二爺說這事,又怕二爺聽了惱,對子不好,只得忍氣吞聲了。縱然尹姨娘不大好,可這些年也知道分寸,對二爺是沒說的,二這樣做,未免也太不給人臉面。”

香蘭微微皺眉,心道:“譚華縱然有不是,尹姨娘也未必無錯,這兩人皆不是省油的燈,在一起沒個退讓,自然要天斗法。書染在林府里便是半拉主子,連太太都得給兩分臉,譚華每回見了都端架子拿著勁兒,書染心里不惱才怪呢。”口中問道:“尹姨娘怎麼好端端的同你嚼這個?”

Advertisement

書染道:“來找我討做鞋的料子,我想著庫里有半匹昔年舊料,發了霉,有些壞了,想著要不給算了,為這事兒還回過,當時持婚宴,說全給。尹姨娘千恩萬謝的,同我發了這些牢。聽說也在背后傳了二好些風涼話,有些聽得。有些竟聽不得了。”見左右無人,低聲音道,“說二是個浪貨。把二爺子都浪壞了。”

香蘭吃一驚,書染見瞪著圓溜溜的眼睛。不由捂上“撲哧”笑了一聲。

香蘭緩緩搖了搖頭,書染問道:“你搖頭做什麼?”

這些時日香蘭同書染已經稔分比往常更厚了,香蘭有些話也不再背,便道:“二可謂不明智,尹姨娘縱是個二層主兒,可到底是二爺生母。生了一子一,對林家有功,又在林家扎這麼些年,再如何不待見。也有的幾分人手段,二新嫁進來,娘家并不十分得力,何必急著立威,得罪尹姨娘呢。如今尹姨娘外頭傳閑話。倘若太太愿意管還則罷了,萬一太太不管,二背這樣的名聲,日后可真是難抬頭了。”

書染先前一直以為香蘭只會著筆桿子寫寫畫畫算算,雖懂人世故。但并非十分通,故而整日靜默,后來相時日長了才知并非如此,這姑娘心里事事都跟明鏡兒似的,只是極。聽了香蘭這番話,不由點點頭,道:“二到底年紀輕,忍差了些。”又問香蘭道:“方才太太在屋里吩咐了什麼?”

香蘭道:“說老太太娘家的人要往家里住幾天。”

書染一怔,道:“姜家?都誰來?”

香蘭道:“姨老太太,還有最小那個孫兒。”

書染又一怔,看香蘭的眼神便有些復雜,道:“姜家祖上也是風過的,只是姨老太太夫婿早亡,家財讓親人霸占大半,全賴咱們老太太過去撐腰,方才保全了祖產,姨老太太也不容易,寡婦失業的,拉扯兩子一,閨活不到十二歲就亡了,小兒子是個平庸人,幸虧有這長子讀書發,做了個面的堂,如今圣上垂,家道才又振興起來。”

二人一面說著,一面回了暢春堂,進屋便見林錦樓穿了件薄綢坐在榻上,手里拿著個小泥壺,書染一見連忙退了下去。香蘭在妝臺前坐了,把上的首飾卸了幾樣,林錦樓從背后膩乎過來,撥弄耳上的墜子道:“太太都說什麼了?”

香蘭一躲,眉頭微皺道:“別鬧。”

林錦樓笑嘻嘻道:“喲,瞧這臉難不了什麼委屈?太太給你臉子瞧了?”

香蘭仍不去看他,低著頭將手腕上的鐲子卸了,口中道:“沒有,好著呢。”

林錦樓道:“嘖,你這人心里藏不住事兒,還想蒙我?”

香蘭又茫然的將鐲子套回手上,盯著手腕子,口中自顧自道:“沒有,真沒有......”忽然覺著手上一熱,林錦樓將的手攥了,手去抬的下,看了一回,道:“賬簿對牌什麼的給太太,你心里不用不舒坦,先前爺沒想過這事,昨兒晚上你跟爺一提,也才覺著你說了有理,讓你了權,你要怕閑著沒事兒,日后爺的賬都歸你管,?”

香蘭啼笑皆非,道:“不是因為這個,我心甘愿給太太的......本來也不該我管,何苦累不討好的拿在手里。”

林錦樓還要問,便聽二門上吉祥高聲道:“大爺,前頭有客求見!”

林錦樓遂丟開手,換了裳見客去了。香蘭對鏡坐了半晌,正經是個剔玲瓏人兒,早在秦氏一說,便明了了,這姜家的孫過來小住,便是秦氏放在邊留意,給林錦樓議親的。如今正立在懸崖邊上,盯著鏡里那張如花似玉的臉,手慢慢攥了拳。

(小禾某浪有微博,搜“禾晏山”即可,另扣扣群加群方式請看起點評論區置頂帖)

ps:

這兩天狀態不好,各種疲憊,而且故事大綱要調整,加一個新人,所以大綱后續都有變,就耽誤了,抱歉各位,我這兩天會勤快點,爭取補一補的。

打賞和投紅票的諸位下章謝。^_^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